「原創」驢背詩人賈島

「原創」驢背詩人賈島

一個是京兆大尹,一個是野鶴閒雲;一個是車騎簇擁,一個是瘦驢孤身;一個譽滿京師,一個湮沒無聞。前者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韓愈,後者是“驢背詩人”賈島。“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兩句意境清幽的聯語,演繹出千古樂道的文壇佳話。

賈島,字閬仙,范陽人。少時家境貧寒,遂到法善寺當了和尚,僧名無本,後來又到東都洛陽青龍寺修行。洛陽令禁止寺僧午後出寺,他憤憤不平,揮筆寫下“不如牛與羊,猶得日暮歸”的詩句。

結識韓愈後,賈島還俗,但他屢試不第。據《唐才子傳》說,他曾經住在一所寺院,唐宣宗便服路過,聽到鐘樓上有吟誦之聲,就登樓觀看,從案桌上拿起他的詩稿。賈島不認識宣宗,上去推開他的胳膊,奪回詩稿,斜著眼睛問:“你也懂這個嗎?”宣宗討個沒趣,怏怏走下樓去。

賈島仕途不達,曾作詩諷刺權貴。“破卻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種薔薇。薔薇花落秋風起,荊棘滿亭君自知。”辛辣地諷刺晉公裴度名為栽花,實為栽刺的奢侈行徑,料其終將自食其果。因此,權貴們都不喜歡他,驅逐他,把他列為當時的“十惡”之一。

他和孟郊同以“苦吟”著名,後人更以“郊寒島瘦”並稱。同代人王建稱讚賈島:“盡日吟詩坐忍飢,萬人中覓似君稀。”

他自己也曾經說,《送無可上人》中的兩句詩,“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是“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的嘔心之作。“一日不作詩,心源如廢井。”在詩的世界裡徜徉,是他日常生活的常態。

每當除夕之夜,他都把一年中所作的詩放置案頭,焚香跪拜,不無感嘆地說:“這是我一年的心血啊!”然後長歌痛飲而罷。

賈島的詩以五言見長,句式工整,情景交融,不乏耐人尋味的佳句,像“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以及“長江人釣月,曠野火燒風”等等,都可以稱為千古絕唱。正如蘇絳所說:“孤絕之句,記在人口。”

《尋隱者不遇》野趣天成,清人耳目: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劍客》則意氣豪邁,真摯感人: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賈島“貌清意雅”,所交也多是王建、張籍那樣的清雅之士。況且“至老無子”,晚景淒涼,臨死之日家無分文,惟有病驢一頭,古琴一張而已。

賈島清奇苦僻的風格尤為一些晚唐詩人所推崇,有人甚至把他鑄成銅像,朝夕禮拜。李洞在《過閬仙舊地》一詩中寫道:“年年誰不登高第,未勝騎驢入畫屏。”

韓愈在《贈賈島》詩寫道:“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星辰頓覺閒。天恐文章中斷後,復生賈島在人間。”雖屬過譽,但賈島在當時的聲譽,亦可窺見一斑。他在糾正浮靡詩風和講求鍛句煉字方面,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賈島曾經做過長江主簿,世稱“賈長江”。六十三歲時遷為普州司倉參軍。會昌初去世,享年六十五歲。葬普州岳陽山,著有《賈長江集》,《全唐詩》收他390餘首詩作,共四卷。

今人夢湖苑詩曰:“ 兩句一吟雙淚流,知音棄賞臥山秋。推敲煉字傳佳話,語不驚人誓不休。”信哉,斯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