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滄最奇葩的味道之一:傣味

傣族所有佐餐菜餚及小吃均以酸味為主,如酸筍、酸豌豆粉、酸肉及野生的酸果……這和傣族居住的熱帶、亞熱帶氣候環境有關。無酸不成餐已成了傣族的飲食習慣,以酸見長的傣味已成了傣族飲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舂雞腳】

臨滄最奇葩的味道之一:傣味

顧名思義,舂雞腳就是把雞腳放到石臼裡搗碎。舂雞腳是傣族的特色小吃,製作這道美食,需要添加進去的配料十分豐富,做出的雞爪,酸辣鮮香招人喜愛, 每咬一口,都有皮韌肉香美滋美味的感受。

【酸筍牛肉炒飯】

臨滄最奇葩的味道之一:傣味

新鮮酸筍炒制精選牛肉,酸爽可口又下飯!是大眾都喜愛的美味,再加上一點小米辣,美味無窮。

【菜包魚】

臨滄最奇葩的味道之一:傣味

菜包魚用生菜或包菜包著魚肉,米線、香菜,再放上特製的醬,超級美味。

【傣族酸扒菜】

臨滄最奇葩的味道之一:傣味

酸扒菜,是傣族最為普通的一道名菜。說他普通,是因為它是一道傣族的家常小菜,普通到在傣族的食館裡可以免費贈送給客人吃;說它是名菜,是因為在傣族地區,它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無人不愛。不僅傣族愛吃,就連生活在傣族地區的其他民族和外來的客人都喜歡。

【香茅草烤魚】

臨滄最奇葩的味道之一:傣味

香茅草烤魚也是一道經典傣族風味菜。一般先將洗淨的魚裹上味道芬芳的香茅草,然後置於火上燒烤,並抹上適量的豬油,烤時香氣四溢,這樣烤出來的魚香味撲鼻,魚肉酥脆、味道鮮美獨特。

【碳烤五花肉】

臨滄最奇葩的味道之一:傣味

碳烤五花肉:炭火烤肉,足量又美味!您能想象那種外焦裡嫩的口感麼,咬在嘴裡還滋滋冒油~~配上傣家特製的蘸醬,味道好極了。

【菠蘿飯】

臨滄最奇葩的味道之一:傣味

“菠蘿飯”來啦!端上來的是一個放在白瓷盤裡的實心菠蘿。菠蘿是沒有去皮的菠蘿,毛刺刺的樣子,好像令人無從下手。其實只要你用手拿住頂部,宛如揭西瓜蓋子一樣一揭就可探見:嫩黃色的菠蘿肉塊塊飽滿,淺紫色的糯米晶瑩透亮,果香米香纏綿迴繞,不待入口,其秀色清香亦可餐矣!

【酸肉】

臨滄最奇葩的味道之一:傣味

醃酸肉是傣族的一大美食,即用多種家禽、家畜生鮮肉醃製酸肉,其味道鮮美獨特,香氣宜人清爽上口,食之不膩,增進食慾。

【舂米幹】

臨滄最奇葩的味道之一:傣味

米幹色味獨特,口感好,老少皆宜;吃起來鬆軟可口而鮮甜,吃後回味無窮。

【鬼雞】

臨滄最奇葩的味道之一:傣味

這道菜來源於雲南西雙版納傣族當地民族危殺雞祭鬼的習俗,菜名聽起來詭異,味道卻是好極了!火紅的辣椒,味道濃重的大蒜,加上富有柔韌感的稚嫩雞絲,使這道菜的色彩猶如夜晚霓虹燈般繽紛,而其濃郁香辣的地方風味更是讓夏日昏睡的味蕾馬上醒神。

【舂檸檬乾巴】

臨滄最奇葩的味道之一:傣味

乾巴是採用肥膘黃牛,選其無筋、順刀之精鮮肉,配以多種名貴且具清熱降火之天然香料,經木炭火燒、木錘舂制而成,肉質細軟,原汁原味,幹而不燥,好吃不上火,是傣族最具特色的風味小吃。

【檸檬西米】

臨滄最奇葩的味道之一:傣味

【檸檬撒】

臨滄最奇葩的味道之一:傣味

夏天吃撒皮最合適不過了,酸辣爽口,開胃又消暑。下面是比較複雜的做法,其實簡單點,只要準備細米線或粉絲燙熟,上面加點熟的牛肚片,還有一碗由檸檬汁、剁辣椒、香茅草、香菜、鹽巴、味精調成的蘸水。把蘸水澆到米線上拌勻就成了。

【包燒】

臨滄最奇葩的味道之一:傣味

常見的包燒菜餚有包燒魚、蝦等水鮮、包燒野蘑菇、南瓜尖、甜筍等蔬菜;包燒肉等。包燒的菜餚不會走味、養分不會揮發散失,堪稱“原汁原味”俱在。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美食。

【泡魯達】

臨滄最奇葩的味道之一:傣味

泡乳達用西米、大西米、紫米、木瓜凍、緬甸煉乳、特製奶油麵包乾、新鮮椰絲加上碎冰塊做成,香甜撲鼻,神清氣爽。其中的奶油麵包乾,泡在奶香濃郁的冰水中,入口即軟,酥脆香甜,可口甜蜜。

【手抓飯】

臨滄最奇葩的味道之一:傣味

臨滄最奇葩的味道之一:傣味

傣家人認為,吃酸的心爽眼亮,有助消化,多吃酸的可以消署解熱;吃甜的,能增加熱量,解除疲勞;吃辣的可以增進食慾,預防傷風感冒。

臨滄除了雙江和耿馬是傣族的聚集地,美食豐盛,在市區內也有很多傣味小吃,千萬不要錯過。

注:轉自恆春臨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