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備考公務員?

李辰曉


不請自來。


作為一個參加過國考、省考的上岸公務猿,可以給你一些建議。


首先,要認清專業,有所方向。

你是什麼專業,你有什麼就業方向,你想做什麼工作,這個崗位的歷年招考人數等等,這些都是要思考的問題,但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你要問清自己因為什麼考,是不是真的喜歡這個工作。


如果是,ok,繼續往下看。


現在市面上的培訓機構五花八門,正所謂是看家本領樣樣全,但是有一點,萬變不離其宗,考試的出題人是國家和省級單位,這是核心大方向。

目前比較具有規模的大體上有華圖、中共、新途徑、粉筆等等(此處不是打廣告,僅作為列舉,排名不分先後,望各位大V諒解)。


看到這兒你可能會覺得更迷茫,這麼多機構,出過那麼多輔導教材,難道要搞題海戰術嗎?!當然……不是,往下看↓


公務員考試是幹嘛的,是給國家政府機關、公檢法機關、參公單位招錄人才的選拔類考試

它的考試模式是:筆試+面試

在這個大範圍裡有分別有小範圍:

筆試=行測+申論

面試=結構性面試/無領導小組討論模式/……


一下就採用大白話的模式了


一、筆試就是看看你的腦子好不好使,是否符合公務員崗位要求


1.行測:處處有伏筆,關鍵在細節

如果你做過或者見過一套行測卷子你會發現,一張115~120道題的行測卷子裡,包括這麼幾個類型,常識判斷、言語理解、數量關係、判斷推理、資料分析。千萬別小看這些分類,通過這幾個方面就能看出來你是否符合一個公務員的基本要求。

①常識判斷。(這部分的分值不大,十五道題)

功能:通常是用來做兜底的,就算你精通十萬個為什麼,也未必能答對所有的常識題,這部分考點存在的意義就在於你是否對一些基本的內容有所瞭解。我曾經見過一個人每天早上都在背常識那部分的考點,但是結果不理想。

應對方式:在日常練習或者考試的時候,千萬不能在這部分浪費太多時間,最多五分鐘,不可戀戰!對分值不高的題浪費時間等於給對手機會。


②言語理解。(分值較大,通常是三十道題左右)

功能:這部分是關鍵,考上公務員的同仁80%都做過的一個工作就是寫材料,而這一考試部分就是考察你在寫材料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那個詞語更適合”。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近幾年的公務員考試考察的越來越嚴格,2006年剛開始公務員考試的時候,言語理解很簡單,基本上就是

“一對三錯”,你立馬就能選出正確答案,但是近幾年的言語理解越來越深刻,而且現在是“二錯二相似”,就是雖然你能排除兩個錯誤答案,但是還有兩個答案模稜兩可,這也就是為什麼公務員考試的卷子上問題的方式都是“請選出一下最適合的答案”。

在參加工作以後我才理解言語理解的真正用意,每次在寫材料的時候領導就會問你,“剛剛我說的那句話你理解了吧,記得把這個意思要表達出來。”,看這個句式眼熟嗎,沒錯,判斷推理就是考察你的理解能力,這部分的考題分兩部分,“意料之中”、“意料之外”,就看這句話要求你是把題目中的話直接說,還是間接說。

應對方式:多讀報紙!公務員考試的言語理解大部分都是從報紙或者黨刊黨媒上截取的,因此多閱讀一定有好處,這一部分可以花一部分時間,但是,不宜過長。


③數量關係。(分值根據難度權衡,通常是十道題)

功能:這一部分是用來檢測數學水平的,但是大部分都是技巧性題目,因此也是考察你在瞬間的靈活反映能力。我曾經參加過一次陝西省選調生考試,當時那個數量關係給我嚇壞了,每道題8個選項,當時我就跳過了。

應對方式:多記公式,但是絕不能死記硬背,要靈活。這部分同樣不可戀戰,不會就跳過。


④判斷推理。(分值同言語理解,30道題左右)

功能:這一部分是用來檢測邏輯判斷的,千萬不要小看這部分,拉開分數這也是一個關鍵點。有的人剛接觸判斷推理會發現,怎麼這麼難啊,完全沒有頭緒,但是一旦你掌握了裡面的規律,你會發現無窮的樂趣。也正是通過這樣的檢測,看看你是否具備歸納、分析問題的能力。

應對方式:掌握規律等於事半功倍。


⑤資料分析。(重頭戲,分值略高,25道題左右,拉分區)

功能:總算是到了老朋友的時間了,這裡面資料分析通常會分成四五個大題,每一個裡面囊括4~5個小題,在這一環節,考察的是你對一份報表、一份數據的分析能力。記得我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就每天有填不完的報表,百分比、佔比、是否合理等等問題一應具現。同時,這部分也是拉開分值的部分,因為大多數考生在做題的時候,往往前面細緻,後面凌亂,這也就是拉開距離的好時機。

應對方式:一定要細心,看好問題,這個部分常常出現錯誤的就是,比如報表給你的是2017年的數據,讓你對比後得出2017年第一季度的增長率,千萬要仔細審題啊小寶貝兒。


小小的一張行測卷子,看似簡單,實際上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問題,這也是我樂此不疲的喜歡公考的原因。


說到這,我想說,題海戰術不可取,最好的辦法是磨題。把每年的行測題拿出來,認真的做,錯在哪兒,這個答案為什麼不是正確的,磨,一個題一個題去總結。


由於篇幅太長了,申論……下次回答吧。


如果覺得沒聽夠,或者還想聽更多關於公考的乾貨分享的話,

可以發私信給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如果能幫助到你,是最好的。


這裡是偽影迷老白,公考小達人


這裡是老白


現在已經8月份,國家公務員考試一般在10月11月,在僅有的三個月裡要合理安排備考時間,下面為你奉上一份備考計劃。

行測備考

第一階段(1周時間):讀一讀

1.讀什麼

瞭解行測的考查題型及每種題型的考查重點;堅持每日閱讀光明網、人民網上的評論性文章,培養閱讀習慣並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查閱詞典或網站,瞭解高頻易混詞語的含義、區別及用法。

2.怎麼讀

瞭解行測考查重點時,除了查往年公告和大綱外,還可查閱往年公告及大綱的深度分析。平時可通過查閱典故、詩歌,關注漫畫、翻閱詞典等形式,拓展自身詞彙量,瞭解並掌握意思相近詞語的差異及用法。提高閱讀能力可每天堅持完成2-4篇文章的閱讀量,注意分析文段的行文脈絡和概括總鈷主旨觀點。

3.閱讀拓展

多關注《三聯生活週刊》、《南方週末》、《人民日報》、新華網等主流報刊、網站,拓寬知識面,增強文字理解、分析能力,加強語感,也可以多看一些權成機構的統計公報、分析報告、行業統計等,強化材料數據敏感,提高閱讀效率。

第二階段(5周時間):學一學

1.學什麼

基礎知識掃盲,尤其注重基本能力的提升,如資料分析的基本計算能力,邏輯判斷各類命題的對當關係,圖形推理的空間想象能力,數量關係列方程解題的能力,在暑期打好基礎,以迎接暑期之後一波又一波快節奏、衝刺性的學習。

2.怎麼學

學習知識點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開始複習的初級階段可以選擇一些行測方面的書籍或者網課視頻進行學習,對知識點有一個系統的把握。建議學習過程中不同科目穿插學習,每天至少學習兩個行測科目,每個科目1.5-2小時的學習時間為最佳,保證每週行測數量、資料、判斷、言語都要學習到,這樣的時間安排更符合記憶曲線,可以幫助您不斷加深印象,減少遺忘,同時最大化地避免大腦疲勞。另外,

一定要下定決心、持之以恆,務必要抵擋電腦、手機、電視劇和遊戲的誘惑,加強時間管理。如果自學效果不佳,或者自身自制力不強,則需儘快選擇一個面授課程,畢竟,“學貴得師,亦貴得友”,在課堂上既可以得到老師的指點,也可以和同學相互討論,相互監督,相互激勵,加深對每個知識點理解,提高學習效率。

第三階段(2周時間):用一用

1.用什麼

行測題目要想獲得高分,必須要有大量題目的練習,尤其是真題的訓練,鞏固所學知識點,並檢測是否還有知識盲點。在將題目分析透初之後,您一定會有“化繭成蝶”、突破瓶的快感,那麼恭喜您,您的一隻腳已經踏進國考的大門。

2.怎麼用

做真題過程中,注意根據題千,分題型特徵,找到題目考查的考點,回憶之前學習的解題方法,檢測自己是否能熟練運用。這段時間重在做題的正確率,切忌過於追求速度,而忽略題目正確率。

3運用拓展

如果您還想進一步提升實戰運用能力,還要進行一些拓展訓練,買一些省考真題或者報題海點睛或者題海實戰的課程,每天行測至少保證100題的做題量,可以道當多做一些薄弱題型的題目,注意錯題分析,整理自己的錯題本,定期回顧。

申論備考

申論是一門特別注重考生文字表達能力的考試科目,作為備戰2019年國考的莘莘學子們,一定也都希望自己能夠“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皆可出”,那麼如何才能達到文思泉湧、寫作如有神助的境界呢?這就需要我們加強日常學習積累,厚積薄發,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因此,這個兩三個月,除了完成題目訓練外,我們還應重新撿起“寫日記”的好習慣,不妨給自己買一本雖不精美但很實用的筆記本(是本子不是電腦哦),按照後面制定的學習計劃,每天完成一篇熱點學習日記,為提高我們的文字表達能力夯實基礎。

(一)積累素材,夯實功底

從第一週到第五週,依次按照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的順序,每天學習相應領域熱點話題,可以從新華網、人民網、中國政府網等官方網站上閱讀相關時政熱點,從中選取比較好的文章作為日記素材,將其整理出文章寫作所需要的標題、開頭、論證論據、結尾、好詞好句等,並將整理的內容香寫在熱點日記本上,利用每天早晚的時間進行朗讀背誦,既學習了時政熱點,積累了寫作素材,又給我們提供一個練字的好機會,一舉兩得。

(二)寫作拓展,能力提升

1.短評寫作

在前期熱點學習積累的基礎上,相信很多考生都躍躍欲試、湧起了寫作的衝動吧,所以第六週的時間,我們可以練習短評寫作的環節,大家可以每天選取一個領域的時政熱點話題,寫作一篇500字左右的小短評,訓練文字表達能力。

2.文章改寫

在完成短評寫作的基礎上,第七週我們開始文章改寫的環節,大家可以從人民時評、人民觀點新華網評等網站上選取比較經典且基本符合申論文章寫作的文章素材,對其進行改寫,並謄寫在熱點日記本上,鍛鍊文章寫作能力。

3.文章書寫

在完成短評寫作、文章改寫的基礎上,第八週就到了我們大展拳腳的環節了,在整個學習計劃的最後一週,大家可以將前期的所學所記運用到實際寫作中,可以每天分別選取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領域的相關話題,聯繫社會實際,結合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記,完成整篇申論文章的寫作。通過這種循序漸進的方式,大家可以將前五週的積累學習加以活學活用,逐步提升申論文字表達能力,給申論文章寫作錦上添花。


信陽中公


強答一下。直接亮明自己的觀點:大三第一學期千萬不要開始公務員準備。別急著噴我,考過公務員的會明白我的觀點。

戰線太長,容易疲憊。大學生大三隻能參加12月份的國考,如果用一年的時間來準備公務員考試,真的會非常累,因為公務員考兩門行測與申論,行測全部都是選擇題,申論都是客觀題。用一個月時間熟悉行測試卷足夠了,後面的時間基本都是刷題,考過公務員的都知道,越是後面越是難熬,大部分都會出現後面做題的分數比初期做題分數低的情況。

既然題主決定了考公務員,那麼個人建議大三第二學期開始準備國家公務員考試,備考建議如下:

第一,熟悉題型。公務員行測考試分為常識、選詞填空、圖形推理、片段閱讀、類比推理、數量關係、資料分析幾個板塊,題主首先要對題型有個全面把握。

第二,專項突破。在熟悉題型之後,找到自己的強項與弱項,最主要還是補短板,因為有的考上會把自己的短板全部拋棄,這是很不明智的,因為公務員考試沒有所謂極難的題目,把某一個板塊全部放棄,這場戰役基本就輸了。

第三,形成節奏。這是最為關鍵的一點。很多考生喜歡拿到試卷後,從第一題做到最後一題,然後題目最後做不完,這就是沒有形成自己做題節奏的體現,正常來說,應該是先做自己擅長的板塊,讓自己快速進入狀態。

最後,在中小城市來說,公務員是一個不錯的職業,題主決定了考公務員,就一定要拋開思想包袱、全力以赴。順祝題主一舉成功。有任何公考疑問,歡迎留言,我將一一回復,關注我必回關。

以上。


專業公考解答


關於備考公務員考試,我從兩類說一下。

一類:走培訓機構,建議沒有考試經驗的考生,參加個培訓班,一方面可以通過系統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另一方面各大培訓機構都有自己獨特的解題方法,能幫助考生少走彎路,更快的提高成績。對於參加培訓班,我就不詳細說了,各大機構都比我說的好,下面我著重說下自學。

二類:自學考試。這類一種是自己已經有大量公考經驗,另一種就是經濟方面有壓力不想參加培訓班。對於自學參加公考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說一下:

1、先系統的完整得做一套題,看看自己哪個模塊強,哪個模塊弱,然後有針對性的學習。

2、我不建議看那種厚厚的理論性書,對於行測,我還是建議多刷題(儘量做各地真題),畢竟行測時間很重要,多刷題能夠提高自己的熟練度以及言語模塊的語感。

3、對於做題,我建議是嚴格按照考試時間做題,避免片段式做題,就是做20分鐘,就打斷了,這樣不利於做題得思維連貫性。要做就一口氣做完一套卷子。

4、申論方面,建議每天抽出時間都寫篇申論。對於不會寫的,可以看看範文,不用硬背內容,先看看申論得格式,記住格式,慢慢套用,內容得考平時慢慢積累,考試時實在不會寫,就硬抄原文,總比不寫強。

5、考試時,行測切忌硬摳一道題而耽誤大量時間,答題順序優先自己強項,就是自己正確率高的模塊,同時又不能因為耽誤時間而錯過資料分析、邏輯等分值高得題,這種題在最後,往往這些題還比較簡單容易得分,有些考生按順序答題,沒時間答最後資料分析而得不到高分;申論方面,一是注意字數,按照規定字數上下浮動10%,多了少了就摳分了;二是小題有讓寫通知、公告、宣傳稿的,一定看清,注意書寫格式;三是申論大作文,書寫時,不是特別地方,寫錯的,儘量不要更改,因為閱卷時間有限,本來看不見錯誤,你一更改,一下就凸顯出來了。

今天先回答這些吧,這是我自學考試的經驗,現在已上岸,希望對各位考生有些幫助。


娛快生活


可能我為了考公務員付出最大的努力就是。。。努力讓自己運氣變好!

這可能是個不太常見的故事,但是!本人完全保證故事真實性!

坐好沙發、小板凳來聽講。

考公務員那年是我的本命年,大家不要開始猜測我的年齡了,接著看,或許會爆照給大家看。本命年,重要的是,人們都說本命年都會走背運,特別是我爸說在他本命年的時候丟了兩輛摩托車之後,我就更加恐懼本命年的“背運”魔咒,大半年都惴惴不安。

事實證明,我運氣簡直好爆了好嘛!

當年5月(具體哪年就不透露了哈)畢業論文答辯完我就急匆匆地告別母校回了內蒙古,在兒童節那天省考成績出來前我從來沒想過有一天我會和“公務員”這三個字再有任何交集。

那麼努力的開始還得從“當年”的前一年說起。

“前一年”3月底我買了複習資料,因為在學校身兼數職,每次去圖書館看書倒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所以分外利用各種零碎時間來學習。從行測開始,我的公考之路就這樣開始了。

1、將某公的行測教材的每一個字都研讀、推敲。很多人覺得大綱和考情每年都差不多沒有必要看,其實不然,看完以後最起碼能做到心中有數。之後看各個部分的解題方法和歷年真題的演示。我放過了常識部分,直接從言語理解開始,後學習的推理判斷。最讓我頭疼的是,數量關係和資料分析都跟數學有關,我想對於很多文科女生來說都有同感,更何況對於一個數學從來不及格、高考數學只有33分的我來說,簡直太難了呀!本想著放棄了數量關係,可是如果連資料分析也放棄的話,那別說考上了,就是連上線都是問題。於是不得不硬著頭皮看資料分析,才發現其實並沒那麼難,這才找到了一些信心。關於常識這一塊,其實我是做了一些無用功的,把高中的政治地理歷史生物化學物理筆記讓我媽給我郵到學校,每天睡前翻一翻,也算是個心理安慰吧。

2、第一遍行測之後,發現自己對它還是不太瞭解,開始了我複習行測的第二步——做筆記。這一部分中,我把書本中所有的知識點和第一遍看書時做的錯題都寫了下來,並且對錯題進行了反覆的推敲整改。記得當時同複習公考的一個男生說:“你這是要考國務院啊!”還有同學說:“你再看一遍書不就得了,為什麼非要寫一遍呢?”我也從不反駁將我的道理,笑笑後繼續做我的“傻事”。當然,結果證明,我最該感謝的就是我的這個筆記本。

在這一部分的時候,我開始每天早上聽《人民日報》微信版的新聞,同學給我推薦了《半月談》的微信公眾號,每次去市裡書店的時候也會買兩本《半月談》的雜誌回來。這麼做是為了培養一種新聞意識、社會意識和大局意識,對於常識和後來的申論寫作都有幫助。

3、做完行測的第二步後,才開始申論。複習申論的時候就很簡單了,因為從小最會寫議論文再加上自己專業又是漢語言文學,所以複習時只是把書過了一遍,列了一個大綱和框架在。我的筆記本上,建立起了最初的題型結構體系。

這樣下來後,就放暑假了。

暑假嘛,我就去旅行了!早就忘了公考這件事,於是在開學的時候我把放假揹回去的書又原封不動地揹回學校,這也導致我回校後不得不誠惶誠恐地展開復習。對,就是誠惶誠恐。

重點來了!因為這是我後來上岸的最關鍵的兩個月!

1、制定計劃。離考試還有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中間再減去準備畢業論文之類的事情佔用的時間也就整整兩個月。我大到每個月的複習計劃,小到每一天、每一個部分的都做了詳細的規劃。哇!大學四年從來沒覺得自己活得這麼齊整過。上午7點起床,洗漱吃早飯8點到圖書館,9點做一套行測,11:30做完直接去吃飯。中午在圖書館眯一會兒後會起來對上午做題的答案,3點開始做申論,不寫大作文。5:30左右去吃飯,晚上7點到10點在圖書館整理一天的錯題,11點準時躺下看新聞睡覺。

2、題海戰術不盲目。第一,只做真題!考過公務員的人都和我說一定要多做題,但沒有人告訴我怎麼做題。我把買來的歷年國考真題都做了一遍,又做了兩套所謂的模擬預測題後發現,模擬題壓根沒必要做!因為和真題的水平差的太遠了。第二,針對性做題!做完一遍真題後,基本上就知道自己哪方面薄弱了。我做完一遍後意外地發現言語理解竟然只能對25道題左右,這對學漢語言文學的我來說打擊不小,於是買了言語理解的專項訓練(裡面都是真題)。之後又買了推理判斷的專項,做完通透不少。做專項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將自己的錯題分類歸納,找到通病。第三,至少做三遍真題!這是最重要的一點。我用鉛筆把歷年的真題做了三遍,每一遍做完後都做了分值記錄,每一遍做完後都把錯題重新記錄一遍。這是一個很開心的過程,因為你會發現,每做一遍都會找到新的突破口。但要切記,不要用記住答案的方式去做,不然會是一場無用功。

3、關於資料分析。前面說過我是數學低能兒,資料分析雖然簡單但也沒給我很大信心。這時一個以前參加過公考的學長把他當初的學習視頻傳給我,給了我很大幫助。利用這些視頻,完全打開了我學習資料分析的新大門。從最簡單的估算法開始,我把試卷上加起來也就100道的資料分析做了一遍又一遍,漸漸地發現有些題不用算也可以直觀地看出來。方法不在多,在於熟,在於精。

4、關於申論。大作文這一部分我是用的高中時寫議論文的方法:鳳頭雞尾,中間的部分可以把申論給的幾段材料分別提煉一個符合作文標題的分論點,論證的時候可以不用別的例子,就用所給材料,可以轉變一下表達方式,這樣既不會脫離主題,也會解決缺乏素材的尷尬。我的兩次考試申論均78分以上。除了之前說的每天早上聽《人民日報》以外,一有空閒就會打開喜馬拉雅,裡面搜索申論、時評等關鍵詞就可以出來好多。做題方面我還是隻做真題,做了兩遍、此處也建議多看一些時評的書,因為國考申論考完以後知道“水”水這個主題出自《半月談》時,我後悔沒有偷偷看一下隔壁桌姑娘的《半月談》。

讀到這裡,大家看出我還蠻努力吧,可是,擋不住運氣差呀!

國考報了家裡的縣級國稅,112差9分進面試。我心灰意冷,決定再也不考公務員了。

經歷過一次失敗後,加上我本來也不喜歡安定的生活,基本上已經滅了公考的這盞燈。但在就業的壓力和父母朋友的苦口婆心之後,好吧,我又報了離家不遠的一個縣上的檔案局,只招漢語言文學專業,要2個,當時想著競爭小一點。

名是報了,但我在外地畢業實習還要寫畢業論文準備答辯,所以根本沒有時間複習考試。好在一起參加考試的朋友實在看不下去給我寄了一套內蒙古省考的歷年真題,我只做了兩套就匆匆地走上考場,對這場考試沒報任何希望。

兒童節那天筆試成績是朋友幫我查的,129,排名第一。

我多次確認,簡直不敢相信。

接下來就是面試了,我只有四個字:心態要好!

手機碼字有點累了,大家有想聽我的面試好運的點個贊,鼓勵一下我!有空繼續更!


可飛老師


大三開始準備公務員考試不算晚,但也絕對不是很多人理解的太早了,要想在考試中取得佔有絕對優勢的好成績仍然需要平時的大量練習和積累。對公務員一無所知的同學可以參考以下幾點建議:

1.瞭解公考,找準定位。

先思考自己到底想做什麼,是否真的打算當公務員,自身的學歷、能力、專業、志向等是否都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打算考哪裡的,國家公務員考試、各地省市公務員考試等有沒有主要的目標意向,可以找到2018年各地的考試大綱參考分析一下,有沒有適合自己的崗位,有沒有什麼特殊的報考要求,各地考試時間大致都是什麼時候,再有針對性的開始複習。

2.制定計劃,著手準備。

一旦開始準備,就要拿出十分的努力為之行動,根據現在開始的時間直至考試製定一個計劃並開始執行。

第一階段:找幾套真題,瞭解一下考試的基本題型及考試內容,根據題目類型及能力要求做基本的知識儲備積累。如:考申論需要了解的理論政策知識、時政熱點知識等,考行測需要具備的邏輯推理知識、數學運算知識等等。

第二階段:購買教材、真題,參加培訓輔導,系統的掌握各個模塊的理論知識,針對自身的弱項重點突破。

第三階段:大量練習,以真題為主、模擬題為輔鞏固學到的理論知識。

第四階段:參加模考,檢驗成果。針對自身的不足之處做重點練習,難以突破之處可以尋求專業指導老師的幫助,提高成績。


北京新東方


對於如何備考,一方面,每個考生的知識儲備、思維慣性、能力結構不同,從而備考指導因人而異,不能一概而論;另一方面,總有一種備考規劃和複習方向是適用大多數考生,我們就要對大家比較關心關注“選擇比努力更重要”的常識判斷的複習給大家提供拋磚引玉提供一定複習方法論。

一、保持好的心態

二、擁有好的狀態

三、走出誤區,掌握方法

四、複習計劃

三輪複習法之熟悉教材

公務員的考試複習可分為三個時間段進行或者稱之為三輪複習法。第一輪是熟悉教材,掌握考點。考生可以從網站或者書店購買行測和申論兩本書,買回來之後用一個月的時間仔細研讀,做到舉一反三,將基本的知識和解題方法吃透。

三輪複習法之做題和視頻相結合

第二輪複習是做題和聽講義相結合。考生昨晚第一輪的複習後,對公務員考試的範圍和基本知識點都有了大致的瞭解,這時可以買一套真題,開始練習,並要將練習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做一個記錄,一星期一總結,然後針對問題,看公務員考試講課的視頻,可以在百度上搜也可以訂購,或者直接找班報班。

三輪複習法之歸納總結

第三輪複習安排的時間一般是半個月左右。這一階段主要是回顧、歸納和總結,並且針對常識判斷和時事政治要進行頭腦風暴式的學習了。針對申論這一時期每天都要練習寫上兩篇大論文,寫完之後交給專業的老師查看批閱,然後根據老師的意見自己進行相應的改動。這時一定要虛心學習哦。

行測高分秘籍:題海戰術+易錯總結+敢於取捨

行測的題量大,時間短,因此要想快速準確的完成行測,高強度的真題訓練是必不可少的。通常來說,每道題的答題時間要控制在一分鐘以內。

申論高分秘籍:練字+素材積累+寫作技巧

多練字:申論大段的文字答題直接衝擊著閱卷老師的視覺觀感,因此,字跡和卷面的工整與否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閱卷老師的評分。因此,平常練習時除了要多動筆寫字外,還要時刻提醒自己保持字跡的工整,這往往能成為考卷的隱形加分點。

很多人報考公務員是隨大流,目前浩浩蕩蕩的公務員考試大軍,相當大一部分人是盲目的跟風,就覺得大家都去考,自己也應該試試。雖然也不乏蒙著眼睛考上的,但是更大一部分人還是應該有清楚地認識,說到底,是對自己時間、精力、付出和將來的負責!

行測做題的時間。開始複習時不要注重時間長短,重在理解。模擬時就需要尋找到答題時間感覺了,在整套卷子模擬上,要儘量還原真實考場上的環境和感覺,比如計時要嚴格按照標準來,中間避免出現被打攪和拋錨現象。

江西中公教育


江西中公教育


對於很多第一次接觸公務員考試的考生來說真的是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知道該怎麼複習。公務員考試分為國考和省考,兩者考試時間不一樣,考生可以有足夠的時間去做準備,下面我們就從如何複習行測、申論、面試這三個方面來分析怎麼備考。

行測。主要有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係、判斷推理和資料分析這五個模塊。行政職業能力測試考察的是報考者的行政職業能力,它跟我們在大學和中學的考試不同,試題一般不是從易到難,而是五個模塊的題型順序經常變化,而且題量比較大,很多時候是做不完的,省考一般在120道題(國考135道題),考試時間120分鐘,除去塗答題卡的時間,不到一分鐘要完成一道題,所以在做題時要規劃好時間,每個模塊甚至每道題要花多少時間都要做好計劃,這就要在平時複習過程中提高了,需要經過合理的統籌規劃,求出總的最短時間。做題時最好要從自己擅長的入手,這樣不僅能夠把會做的題都做了而且也能省一些時間,如果自己沒有比較擅長的板塊,那麼建議先做常識,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係放最後,因為題目比較長而且有可能做不好會影響到你的自信心;如果是初考者首先要做好一個複習時間計劃,不要盲目的買書買教材買試題亂學起來,對行測要有一個整體的瞭解,把歷年的真題拿過來看看,先了解考哪方面,一定要對自身的真實情況進行復習;對於有一定基礎的考生,要仔細分析以前做過的試題,查漏補缺,看自己在哪個模塊比較薄弱,針對性的對這一部分專項練習,保證此類題目以後不再犯錯。經過前面一段時間的複習,進入第二階段的複習就是不斷的進行套題的演練,提高做題速度和準確率,爭取在考試的規定時間內把題做完。

申論。公務員考試中申論也是佔了很大的比分,申論備考前期需要先了解一下申論的基礎知識,掌握一些常規性的知識和基本的答題技巧,為下一階段的複習做好準備。備考申論需要平時多積累,循序漸進的複習,不能急於求成,平時多看一些時政熱點,如新聞聯播、人民時評、半月談半月論等等,學習一些觀點和政策的標準表述,這在寫作的時候有很大的幫助。申論複習一定要多看多練歷年的真題,每年的題型都差不多,重點要了解申論常考的熱點問題及涉及的政策,可以嘗試按照題目要求進行答題,然後找老前輩幫點評。經過一段時間的複習,對申論有一定的瞭解之後就要總結自己的優勢和不擅長的部分,遇到重點難點記下來,集中突擊,然後各個突破,以保證在重點難點方面牢牢掌握。做題不在數量的多少,關鍵是要研究透徹每個題型的材料特點、答題技巧,多積累一些方法,文章寫作經驗,經過這樣系統的複習何愁考不了高分。

面試。從筆試戰場中走出來的考生接下來就要全身心的投入到下一場戰鬥——面試,面試是個系統工程,考察要求高,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只有早做準備,才能在戰場上揮斥方遒。面試主要考察綜合分析能力、計劃組織能力、應變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與技巧、言語理解與表達及自我認知等,考生要從這幾個方面進行系統化的複習,面試題目總體上貼近生活、貼近現實,沒有偏題、怪題,因為面試的初衷是為了選拔相比較合適的公務員新人,而不是為了難倒廣大考生,考生一定要擺正心態,樹立良好自信,放下包袱,輕裝上陣,盡力發揮出自己的最好水平,多看看歷年的面試真題和範文,然後自己也從各個角度試著去答題,如果可以的話找公考老前輩指導,或是找幾個一起考公的考生一起模擬演練,找找感覺,面試是不見硝煙的戰爭,更是一個人的戰爭,奮勇向前,成“公”就屬於你!


博彙公務員考試


作為一個考過N次公務員考試的小白,我來回答一下這個答案吧。本來想搞個故事引入答案的,想了想憋不出來啥故事,還是直接答吧!

像題主的情況還是在大三學生,我建議題主可以解除一下公務員這一方面的東西,但是還是別專門的系統去複習,畢竟現在學業更重要,再就是你大三你也考不了啊。


考公務員,你準備好了嗎?

1.報考公務員的目的

在備考公務員以前,建議各位備考的小夥伴先別慌著複習,抽個時間好好想想自己為什麼要考公務員,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目的,是想進入公務員系統過安穩的日子,還是家人逼著自己考,或者是自己心中確實懷有一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熱忱之心......等等,大家不妨思考一下,你的目的可能就會對你將來選擇崗位產生一定的影響。

2.你現在過得怎麼樣

關於現在過得怎麼樣,我之前和身邊同樣備考的小夥伴討論過,自我決定是否備考公務員,很多都是不滿意現狀開始的。從討論中給我的反饋很清晰,就是,你現在的狀態決定著你報考的崗位,決定著你複習的力度。我這裡說的過得怎麼樣包括你家庭的物質條件,現在從事的工作是否滿意/學業是否完成順利,工作收入,工作的社會認可度,你或者你身邊的人對公務員/事業編制的認可度等一系列因素。

越是在外界給的壓力大時,你個人備考的強度我想就會更大,你對公務員備考的投入度在你這一階段的工作生活中就會佔比更高,我曾經有一段時間沒有工作,專心備考,一度因為壓力,早上6點起床到晚上11點,除開洗漱的時間都是在複習,甚至吃飯的時候都在看視頻和練習解析,當然,我這種方式我並不提倡。備考也需要合理規劃的。

3.你備考的時候距離考試還有多久?

備考時間的長短決定了你在備考期間的側重點和時間的分配。距離考試只剩下一個月和距離考試還有半年,是存在很大的不同的。

對於只剩下一個月的,考前最後一個月是最麻煩,也是最擔心的一個月,要忙著選崗位,報名,還要擔心自己是否通過,要打印准考證,有的在外地考試的還要要訂車票、訂房間,特別是訂房間,貴不說了,還訂不到。在最後一個月,甚至不到一個月複習的小夥伴,我想只有突襲式複習了,做兩套完整的卷子,看看自己哪裡不足,放掉那些需要積累和基礎的內容,專攻能速成的版塊,比如資料分析,儘可能的提分。

但是如果你還有三個月左右的時間或者是更長的時間,你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制定計劃了,但是我覺得三個月之內都太短了,都複習不了啥就開始考試了。關於怎麼複習和制定計劃,之後的內容會進行說明。

4.你的專業將決定你的未來

為什麼會說專業決定未來,我想報考過公務員考試的小夥伴會有深刻感悟。就舉我自己的例子,我17年省考總分130+,崗位排名第三,面試第二,GG;我的朋友A17年省考總分120到125左右,崗位排名第一,面試第一,順利上岸。為什麼會這樣?原因就是專業的問題。我本人是學體育的,考了這麼多次,除開事業單位體育老師,就遇到過兩次招體育專業的,有一次還是體育專業後面加了括號,明確只要某兩個專業的。

所以,不是“四項目”、“退伍軍人”和村幹部的我,悲劇的只能報考三不限崗位,所謂三不限崗位就是,不限專業、不限學歷和不限戶籍,這種崗位報考,我見過的人最少的都是50+往上走,而我報的經常是100+以上的報考人數,最多的我見過過三不限崗位1000+的報考人數,在這種龐大的基數下,能夠脫穎而出,難度可想而知。而我的朋友A,學醫的,報考的當地公安局法醫的崗位,我記得很清楚,報考5個,有2個還是我朋友叫去陪考的同事。

簡單的例子進行比較,專業對公務員考試的影響顯而易見。所以,建議那些冷門專業又立志考公的小夥伴,加油,你需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以下的內容主要是針對有充足時間複習的小夥伴,沒時間複習的小夥伴趕緊去做題吧,別看了,沒用的。


如何備考公務員

1.瞭解公務員考試的具體內容

公務員考試內容主要分為《行測》和《申論》,報考公安系統的小夥伴還會考一門叫做《公安基礎知識》(奮戰在一線的公安小夥伴需要靠,像法醫或者其他內勤崗位貌似不需要,我沒有報過公安,沒有詳細關注過,有這方面需求的小夥伴可以自己上網查或者找身邊瞭解的人諮詢一下)的內容。

先來說《行測》,全稱《行政職業能力測試》,考試時間是120分鐘,省考根據省份不同題目數量也有所區別,大部分省份的數量在120-125題之間,偶爾有個別特殊的省份,如廣東的《行測》題目是100題。全部是選擇題,考的內容主要分為常識、言語理解、邏輯判斷、數量關係和資料分析,每個版塊也會有相應的版塊細分,這裡就不贅述了,個人覺得版塊細分這些在自己複習的過程中都會知道,這裡說多了反而讓人糊塗。

再來就是《申論》,考試時間150分鐘,題目不多,4到5題,每道題目都會有字數限制,包括最後的大作文,總的來說一般《申論》考試的字數在2000字左右,當然了,需要打草稿或者寫題綱的小夥伴字數會多一點。《申論》的題型大致分為,綜合分析、歸納概括、對策和最後的大作文。有一些小夥伴想的公文寫作這一類型一般都是前面三個題型裡面的,只不過在提出問題的時候會要求答題者以公文的形式寫出來。

2.選擇備考方式

這裡我將備考方式分為兩種

第一種是報班

第二種就是自學

先說第一種,直接去報班,跟著培訓班去複習(有什麼培訓班就不說了,免得廣告,名氣比較大的反正就那幾個,找個考過公務員的一問就知道,實在不知道的可以私信我,我會告訴你。)

培訓班的好處:快速入門,知道考些什麼,知道怎麼考,會有定期的模考,能夠較為準確的給自己進行一個定位。會有專門的老師對每個版塊進行詳細的講解;有一起為一個目標奮鬥的小夥伴一起學習、相互討論,會有老師對你進行監督。

培訓班的劣勢:前期投入較大,地面班培訓費上來就是過萬,雖然有那種不過包退的,但對於資金條件不充足的人來說還是有點困難的。干擾因素也比較多,我就見過一起搞培訓的,倆訓著訓著就在一起了,結果倆人談戀愛去了,都沒考上。

當然現在也有價格相對而言低很多的線上培訓班,線上培訓班雖然也有監督你學習的,但是隔著網絡,很多問題無法及時討論,對於自覺性較差的同學來說,這是一個考驗自我意志力的過程。我曾經報的一個線上班,開課的時候7000+人,堅持到課程結束的不到2000人,長期維持在1500左右。所以想要報地面班的小夥伴要有一筆充足的資金,線上的小夥伴就要看看自己是不是能夠堅持到考試結束了。

再就是第二種自學了,為了避免事倍功半的不好效果,想自學的小夥伴最好能找有備考經驗的小夥伴一起,相互監督,也能從備考的小夥伴那裡學得別人好的方法。

自學的優勢:時間自己安排,對於有工作的小夥伴來說可以避免參加培訓班和工作之間的衝突,能夠節省一筆開支。

自學的劣勢:個人感覺自學有難度,因為需要了解的東西比較多,沒有系統的梳理的話就是很容易頭大。自學階段是一個比較混亂的階段,很多人就是因為開始的時候沒有搞出頭緒而最終放棄掉自學備考的。自學同樣也是對自己意志力、計劃能力和執行力的一個考研,沒有人監督,沒有人幫你規劃複習計劃,複習的安排全部是靠自己解決,所以很容易就變成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尷尬局面,相應的進度也不好把控。對於公務員考試這方面的消息較為封閉,最明顯的就是可能會錯過報名和繳費的時間。

所以,關於自學,可能的話避免一個人閉門造車,找個人帶著你學;最好就是有過報考經驗和培訓經驗的人可以考慮自學。因為有的套路,改知道的還是要知道的才行。

選擇培訓班還是選擇自學備考,這都是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來決定的,不要輕易相信培訓班的廣告宣傳,也不要太高估自己的能力,一切要從實際出發。

3.如何備考公務員考試

不管是參加培訓班還是自學備考的小夥伴,想要在公務員考試前有效的提升自己的成績,必須是要學會科學備考的,要有計劃、有目標的去解決一問題,熟悉一個版塊。

(1)找到自己的不足

備考公務員之前,首先要做的不是拿著學習視頻開始看,也不是拿著《行測1000》題就開始做。首先要做的是,找一個週末,早點起來,準備一套《行測》和《申論》的真題,關掉手機,找個安靜的地方,上午9點到11點的時候做一套《行測》,下午2點到4點半的時間做一套《申論》。搞定之後可以把卷子改一下,網上有很多都是可以找到答案的。通過做一套完整的卷子,大概知道考試都有些什麼,知道自己哪裡有問題。當然了,如果一套看不出來自己的問題,那就兩套,最多就兩套了。之後不管有沒有發現自己的不足,都不要做了,然後將自己的問題記錄下來,帶著問題去學習,去聽課。這樣會比自己盲目的去聽會好很多的(我在學習過程中已經將自己的數量關係這一項放棄了,小時候數學不好,做不來,也學不會。如果數學基礎好的當我沒說。是否放棄數量關係,自己酌情選擇。)

(2)制定屬於自己的學習計劃

制定學習計劃,這是提高自己複習效率非常好的方法。制定學習計劃的大道理也就不說了,反正就是挺好的,我覺著是必須的。

至於如何制定學習計劃,我說下我的制定方式吧,希望對正在備考的小夥伴有一定的幫助。

交代一下背景,複習時間半年,報的是線上班,屬於一邊工作一邊複習。

複習一共分為三個大階段,當時好像是老師上課的時間是一個半月,剩下的都是自主複習。

三個階段的具體時間分配是,第一階段,跟著課程的進度對相關知識進行系統學習,時間大概是一個半月。

第二階段,在課程完成之後到考試前一個月進行系統複習,第二階段比較長,所以我又對複習的時間進行了細分。具體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細分到每一天干什麼,

具體內容大概就像下面這個圖:

因為在上班,自己按照以前的方式臨時做的一個,對每週每天的學習內容進行詳細劃分,對比較重要的可以用顏色進行標註,第二階段到第三階段我都是按照這個表進行的,只不過二、三階段的複習側重點不一樣。然後就這樣每天的重複,直到考試前一天。

在第二階段,在前半段我主要就是進行練習,大量的練習,包括行測和申論,行測的佔比會大一些,什麼《行測1000題》、《申論30題》啊一大堆練習,就是瘋狂的做,然後看錯題,看自己是哪裡沒有弄懂,看書,實在不懂得再看視頻,把基礎搞紮實,新聞聯播是不能斷的,半月談還是要看的,

仔細聽你會發現,新聞聯播裡主持人說的很多內容都是標準作文哦

到了後半段,打個比方,第二階段有一共是四個月,前三個月對我來說就是前半段,第二階段最後一個月對我來說就是後半段,在後半段的時間內,就開始做卷子了,這個時候做卷子就是系統的練習了,第一天做卷子,第二天看錯題,第三天繼續做.....這樣循環,到第二階段結束。

直到第二階段結束,你會發現自己已經做了很多題目了,對各種題型都有一個清晰的瞭解了,並且複習肯定也有了一些自己的見解了。

第二階段堅持完了之後,就已經進入第三階段了。第三階段開始講會是一個繁瑣的階段了,各種關於考試的事情在第三階段會瘋狂的向你襲來。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在特定的時間處理這些事情,也當做給自己放假休息一下。等這些事情解決完了,最後一個階段,也就是最後一個月左右,我集中解決的不是錯題,不是哪裡不懂,因為時間太緊了,已經沒有時間來研究自己到底懂不懂了。

第三階段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速了。什麼是提速,就是提高你做卷子的速度,特別是《行測》,省考行測125道題,你有120分鐘的時間做完這125個題,加上塗答題卡的時間和各種莫名其妙的原因耽誤的時間,你應該有個110分鐘左右來做完125道題目,平均下來你只有52秒左右去完成一道題目,國考的時間更加緊張。

所以,最後階段提高速度是必不可少的。要知道在120分鐘沒有做完試卷的大有人在,不信你就在考試結束後老師收卷子時瞄兩眼,肯定會有答題卡沒有塗完的同學的。

申論我個人感覺時間還好,我每次做完都還有半小時的時間,申論只要學會閱讀材料,速度還是會很快的。

祝還在公考路上奮鬥小夥伴(包括我自己)能夠早日上岸

我是想到哪裡寫到哪裡,有什麼寫的不全或不對的地方,歡迎各位指出。

各位大佬別忘了點贊喲!~!第一次回答,著實不容易,敲了一下午,工作總結都還沒寫完。


更新一下!18年省考筆試143,面試82,成功上岸,美滋滋!!


公考小黑


我是貴州某區縣公務員,2016年一次成功上岸。我很理解題主這種迷茫的心情,從題主問題中我相信題主現在也還在猶豫不決,“準備打算”是不是代表你並未下定決心選擇公考這條路?

字裡行間之間,我還讀到題主不是在詢問怎麼備考公務員,而是詢問關於公務員的一些工作情況,然後再決定是否參加考試?如果是這個問題,私信我一起交流。本回答還是回到怎麼備考公務員這個問題上。

什麼是公務員考試?

公務員考試分為國考和省考。國考,即國家公務員考試,是國家招考中央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一種方式,報名時間主要集中在每年的10-11月,國考報考條件比較嚴苛、嚴格,部分職位更是要求基層工作經驗和研究生學歷。

省考,主要面向當地的居民和在當地就讀的大學生以及本省生源的大學生,但現在大部分省份也不要求戶口,即也是面向全國,但其他一些沿海發達地區,比如江蘇、山東、廣東、浙江、上海、北京等地方對戶口有限制要求。地方公務員考試一般為本省人事考試中心自主命題。

國考和省考,考試方式都是報名+資格審查+筆試+資格複審+面試+體檢+政審,流程都差不多,筆試也分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行測)和申論,所以本篇回答部分國考省考都適用。

行測怎麼複習?

行測,也就是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考試內容分為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係、判斷推理、資料分析、常識判斷五大模塊。

都說行測複習講究“題海戰術”,其實不然。行測是離不開大量的做題,但必須要學會總結,不能做了題對個答案就結束,錯題要有錯題記錄,蒙對的題也一樣。行測複習,不是要去做多少題,而是要做足夠多的題去分析出答題的思路和模式。不然,每天做八小時也是無用功,只能用來證明自己努力過。

申論怎麼複習?

申論,簡而言之就是“申而論之”,高中都寫過議論文吧?沒錯,就是提出觀點,找出論據,難的是怎麼把口水話變成“高大上”的語言,這裡推薦央視兩個新聞節目:新聞週刊和新聞1+1,可以學習和收集到很多有用的素材,不記多聽都可以。另外也推薦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每篇文章都是滿分申論範文啊!!!

另外,申論考試複習,強烈呼籲注意書法!字醜的趕緊練習練習,實在救不了也只有保持卷面整潔這個要求咯。。。


我的回答主要是提供思路,希望能幫助到你,有需要和我溝通的歡迎和我私信,其他朋友需要備考資料的,關注我私信給我,所有資料都是我親自使用過覺得有用的,希望能幫助到你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