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半年武漢房地產發展報告:限價嚴控,市場供需逐步平衡

政策層面:限價嚴控 完善保障環節

繼續嚴格堅持調控不放鬆,開展剛需優先選房,提高首套房公積金貸款額度,大學生畢業生八折購房等,形成針對各類需求實行差別化調控政策的新格局。2018年初,武漢市房管局組織召開會議,明確2018年武漢將繼續嚴格執行各項調控措施,並制定區域新建商品住房價格階段性控制目標與最高限價。

2月3日,首次開展剛需家庭首次購買商品住房優先選房試點工作,將預售備案均價低於1.8萬元/平的新建商品住房項目中,戶型建面低於120平的準售房源,採取公證搖號方式選取不少於40%的比例納入優先選房範圍。4月再次升級,將剛需優選房源比例由40%擴大到60%以上。

5月1日起,武漢市購買首套房使用住房公積金的最高貸款額度將由50萬元提升至70萬元,二套房的最高貸款額度為50萬元。

2017年武漢實施“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發佈留漢大學畢業生落戶、住房、收入新政。18年5月武漢出臺大學畢業生保障房管理辦法,在全國首開先河,推出大學畢業生八折購房、租房政策。目前武漢首個大學生安居房臨空港青年城首期已經開盤售罄。

與此同時,針對市場上拒絕公積金貸款、收取“茶水費”等違規現象。2018年以來,市政府部門通過發佈預售資金監管細則、加強商品房銷售全過程監管通知、房企不得強制要求購房人提供“房查”資料等等,加強了市場整治力度,規範了市場交易秩序。

土地市場:遠城區唱主角

2018年上半年,武漢市累計成交59宗土地,成交面積達455萬方,較去年同期增加19%。其中,居住類用地成交42宗,成交土地面積382萬方,較去年同期增加35%。

圖:2012-2018年上半年武漢居住類土地成交價及溢價率

2018上半年武漢房地產發展報告:限價嚴控,市場供需逐步平衡

2018年上半年,武漢土拍政策持續從嚴,繼續執行此前的提高競買保證金、設置土拍細則、設置最高限價、出臺一次性報價等政策,土拍市場的溢價率得到明顯控制,且僅2宗地觸發熔斷進入方案評比環節,較去年相比,高價地成交明顯減少。

2018年上半年,河南正商、中建三局、金地均在白沙洲板塊(三環內)佈局,萬科聯合保利在白沙洲以南的青菱湖板塊(三環至四環)佈局,金茂、華髮均在陽邏板塊(四環外)佈局,奧山、中建三局均在軍山片區(四環外)佈局,遠城區依然是品牌房企重點關注和進入的區域,上半年共計有7家品牌房企在黃陂區橫店、江夏區紙坊、新洲區陽邏、東西湖區金銀湖、以及漢南區這些遠城區域佈局,未來兩年遠城區樓市競爭格局將更加激烈。

市場成交:供需逐步平衡 市場有所降溫

2018年上半年武漢市商品住宅累計供應933.97萬平方米,較去年同期供應增加7.8%。2018年上半年,武漢市共有161個項目有新增供應,基本與上年同期持平。

圖:2012-2018年上半年武漢商品住宅(含保障房)成交面積及其同比增速

2018上半年武漢房地產發展報告:限價嚴控,市場供需逐步平衡

從成交看,武漢商品住宅累計成交7.14萬套,較17年同期減少2.8萬套;成交面積為771萬平方米,同比減少22.5%。2018年2月,武漢在全國開先河,推出“剛需人群優先選房項目試點”,該項政策措施是遏制投機炒房的重要舉措,樓市調控政策持續深化,穩控房地產市場秩序,市場逐步走向理性。

▌成交結構:

剛改戶型為主:2018年上半年,武漢市住宅成交以100-120㎡的剛改戶型為主,佔比為35%,為市場成交主力,其次是120-140㎡以及90-100㎡兩個面積段戶型,成交佔比分別為21%和19%。

三房成交為主力:2018 年上半年,武漢市商品住宅成交以三房戶型為主,佔比過6 成,其次是兩房,佔比為20%,四房及以上(含複式和別墅)戶型佔比為11%,一房佔比較小,僅為2%。隨著改善型需求的不斷釋放,三房產品更受客戶青睞,成為市場熱銷戶型。

洪山區銷量第一:2018 年上半年,洪山區、東西湖區及黃陂區為武漢市熱銷區域,佔比均在10%以上,其中洪山區佔比為12%,位列第一,區域內以白沙洲板塊為最為活躍板塊,該板塊為武漢市三環內價格窪地,成為剛需客戶的首選區域;東西湖區以及黃陂區憑藉地鐵的優勢,吸引了不少中心城區的外溢客群,成交佔比也位居前列。

▌開盤統計:

2018年上半年,中國指數研究院華中分院共監測武漢市開盤數為179次,共計推出房源58890套,開盤當日平均去化率為91%;上半年共出現108次開盤售罄現象,較17年減少37次,“日光率”約為60%,日光率有所降低,一房難求現象有所緩解。

圖:2016年1月-2018年6月項目新開盤情況監測

2018上半年武漢房地產發展報告:限價嚴控,市場供需逐步平衡

銷售排行榜:百強房企優勢擴大 商業項目表現一般

▌住宅榜

2018武漢住宅銷售整體下滑,但品牌項目依然保持旺銷勢頭。從熱銷項目看,以均價18000元/平米以下樓盤為主,這也是武漢“剛需家庭優先選房”認定的剛需房標準。目前樓市熱潮不斷蔓延,除了白沙洲、四新、光谷東等傳統糧倉外,不限購的新洲、蔡甸、漢南等市場升溫,大光谷的葛店、梧桐湖、紅蓮湖不斷崛起。

2018上半年武漢住宅成交套數TOP30

2018上半年武漢房地產發展報告:限價嚴控,市場供需逐步平衡

備註:本榜採用網籤數據統計

▌商業榜

從商業榜單看,一改以往城區項目壟斷地位,熱點比較分散,既有內環項目也有遠城區商業上榜,特別是光谷、四新、金銀湖等區域,隨著常住人口迅速增長,中海、保利、庭瑞等社區商鋪銷售也都不錯。

2018上半年武漢商業成交金額TOP10

2018上半年武漢房地產發展報告:限價嚴控,市場供需逐步平衡

備註:本榜採用備案數據統計

▌寫字樓榜

從寫字樓榜單看,隨著金融中心不斷推進,武昌和漢口城區物業領跑,資源集聚能力不斷增強。不走尋常路的光谷奮起直追,主打產業綜合體的北辰光谷裡表現不俗,同屬關山大道商圈的保利時代上榜;長租公寓成為市場熱點,性價比不斷提升的公寓投資表現搶眼,繼2016年成交套數增長210%、2017年超過3萬套後,今年上半年再破萬套,碧桂園蜜柚一枝獨秀,庭瑞、越秀、恆大的新項目斬獲頗豐。

2018上半年武漢寫字樓成交金額TOP10

2018上半年武漢房地產發展報告:限價嚴控,市場供需逐步平衡

備註:本榜採用備案數據統計

2018上半年武漢公寓成交金額TOP10

2018上半年武漢房地產發展報告:限價嚴控,市場供需逐步平衡

備註:本榜採用備案數據統計

市場總結:以空間換時間 武漢市場穩定可期

最近半年,相對於周邊長沙南昌鄭州,武漢的調控政策已經屬於寬鬆。同時,武漢“五年留下百萬大學生“等措施出臺,招商引資計劃大規模推出,提升了市場發展信心。武漢的策略是:在不加碼調控基礎上,通過限價限購等緊縮措施,加快遠城區產業、軌道交通、醫療教育配套建設,引導企業和購買力轉移,以空間換取時間,已經取得成效,目前土地出讓以三環外為主,遠城區成交量佔到市場總量的一半以上。

進入7月份,隨著供應量增加,以及信貸政策的緊縮,市場銷售已經開始降溫,特別是高端項目表現明顯,剛需產品則由於”剛需家庭優先選房“政策,日光也減少了。茶水費等行為大幅下降,市場更加規範,隨著三環外蔡甸江夏陽邏漢南東西湖黃陂等區域新盤上市,武漢一房難求格局將逐步扭轉,也就沒有了升級調控的緊迫性。下一步,隨著裝修費比例大幅攀升,武漢對裝修房消費方面,可能出臺一些補充規定,加強質量監管,總體看,樓市有望保持總體穩定的發展勢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