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共享單車巨頭宣布破產,11萬用戶等著退押金……

昔日共享單車巨頭宣佈破產,11萬用戶等著退押金……

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這句話用在小鳴單車身上再合適不過。

昔日的小鳴單車,上線一年完成兩輪融資,累計註冊用戶400多萬、收取押金超過8億元。

然而不過兩年時間,風風火火的小鳴單車便宣佈破產。這是全國首個共享單車破產案。

如今的小鳴單車,公司資產僅剩35萬元現金和散落各地的單車,而負債高達5000多萬元,其中包括11萬用戶的押金。

去年7月起,悟空單車、酷騎單車、小藍單車、小鳴單車等接連陷入押金風波,隨後走向倒閉、合併、轉賣,留下一地雞毛。共享單車市場逐漸形成摩拜、ofo和哈羅單車三足鼎立的格局,

現如今摩拜、哈羅分別倚身於美團、阿里,曾經的領頭羊ofo仍然在做最後的掙扎。

從爆發式成長到迅速破產,首例共享單車破產案折射出哪些行業困局?

昔日共享單車巨頭宣佈破產,11萬用戶等著退押金……

昔日第二

小鳴單車曾是共享單車第二梯隊老大,也是目前國內第一家正式進入破產清算的共享單車企業。

昔日共享單車巨頭宣佈破產,11萬用戶等著退押金……

從2016年7月29日成立,上線一年完成兩輪融資,到2017年底被部分用戶申請破產清算,如今徹底宣佈破產並欠下高達5000多萬元債權,小鳴單車用了短短兩年時間。

據介紹,小鳴單車主營方悅騎公司註冊資本約621萬元,累計用戶約400萬人次,累計收取用戶押金總額8億多元。在共享單車全面爆發時,小鳴單車曾經是第二梯隊的領頭羊,在南方二三線城市大面積投放,十分高調。

然而,隨著共享單車風口漸弱,以及自身管理不善、利用押金盲目擴大規模等,小鳴單車的命運迅速發生逆轉。

2016年年底,共享單車領域內僅獲得融資的入局者就有20餘家。面對眾多對手,共享單車市場參與者開始瘋狂砸錢搶佔市場,小鳴單車開始拼命投放產品。可是擴大規模的錢從哪兒來?

用戶押金是最簡單粗暴的資金來源。

人去樓空

據新華視點報道,記者近日來到悅騎公司位於廣州市天河區尚德大廈的辦公場所,發現辦公室已搬空上鎖。

人去樓空的小鳴單車總部

7月13日,“小鳴單車破產工作信息”發文稱,目前“小鳴單車”賬戶資金僅剩餘存放於微信賬號上的35萬餘元。另外,散落於各個城市街頭的共享單車,回收成本高,難以處置變現。

7月24日發佈的公告顯示,破產案件管理人擬委託中國再生資源開發有限公司對小鳴單車進行回收處置。中國再生資源開發有限公司在扣除回收、運輸及電子垃圾處理等費用後,同意按每輛車12元進行回收。悅騎公司曾宣稱小鳴單車投放總量為43萬輛,但目前真正能回收多少尚待調查。

圖/圖蟲

為何迅速破產?

1、動用押金擴大規模

有共享單車企業聲稱,單車製造成本遠遠高於押金,如果公司倒閉了,大不了讓消費者一人一輛騎回家。

但事實上,廣州交通管理研究專家蘇奎表示:

“傳統意義上的實物與押金是一對一的,但共享單車的押金是一對多,一輛單車可能對應著幾十個註冊用戶,這樣一來便形成了押金資金池。”

龐大的資金池和激烈的市場競爭,誘使一些企業動用押金來擴大發展規模。倪燁中告訴記者,悅騎公司採購單車的資金來源主要靠用戶押金。

前文提到,2017年,悅騎公司主要資金開支是預付貨款5000萬元,用於購買單車,比例佔全年開支的77.82%。

2、車輛管理不善

小鳴單車在全國10多個城市進行了投放,但一些城市僅有一到兩個線下管理人管著上萬輛單車。人員不足導致管理不善,也是其陷入困境的原因。

“很多共享單車沒有定位停放,日曬雨淋之下老化很快。有的單車定位電池沒電了,車便找不到了。”蘇奎說。

3、關聯交易或存貓膩

破產案件管理人在調查中發現,悅騎公司還存在以明顯不合理價格與其他公司進行交易的行為。

對此,破產案件管理負責人倪燁中表示:

2016年至2017年,悅騎公司與其法定代表人關斌的另一家關聯公司廣州鋒榮實業有限公司簽訂四份購銷合同,悅騎公司以明顯不合理方式向鋒榮公司超額支付預付款約4600萬元,另因價差損失約1800萬元。

資料顯示,小鳴單車的採購價格是719.55元一輛,但委託外運時,與運輸公司簽訂的合約規定,損壞一輛車“按原價賠償500元”,與採購價相差200多元。這就意味著,悅騎公司的採購其實可能是“虧本”生意。

共享單車何去何從?

在破產的小鳴單車之外,其他共享單車企業的日子也並不好過。

根據易觀諮詢發佈的《2018年中國共享單車5月市場報告》顯示,在月活躍用戶規模方面,ofo、摩拜和哈羅單車分別以2805.10萬人、2085.63萬人和761.85萬人佔據共享單車行業前三名。國內共享單車市場上,逐漸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即使三分天下,這些企業都離不開資本的支持。

今年4月4日,美團以27億美元全資收購摩拜單車,摩拜單車就此成為第一家被收購的共享單車巨頭。早在今年3月13日,ofo宣佈接受阿里領投的8.66億美元融資,開始倒向阿里陣營。2018年7月,哈羅單車剛剛拿完螞蟻金服F輪10億美元融資,昨日又宣佈餓了麼將接入哈羅單車。

在資本運作的同時,為確立市場地位,各家也有自己的招數。

7月5日,摩拜單車宣佈開啟全國無門檻免押金服務,新用戶掃描車身二維碼,便可輕鬆騎行,已繳納押金的老用戶可隨時申請退押金。此前,哈羅單車宣佈,芝麻分650以上的用戶在全國180個城市免押金騎行。

8月6日,據摩拜方面數據,自實施免押金一個月以來,超過2億用戶享受到摩拜無門檻免押金騎行服務;月新增千萬用戶;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四城免押金騎行人數排名全國前四。

曾經的領頭羊ofo也在做最後的掙扎,然而情況似乎並不樂觀。8月8日,據韓國媒體報道,ofo正準備退出韓國市場,將重心轉至國內。消息人士稱,ofo最近開始準備暫停在韓國的運營;作為全面裁員的一部分,大部分韓國市場僱員已經被“停職”。

今年7月初,ofo宣佈停止其在以色列和中東地區的業務運營。7月11日,ofo宣佈將在兩個月的時間內結束在印度開展了為期6個月的業務。7月中旬,ofo被曝將退出在澳大利亞入駐的兩個城市悉尼和阿德萊德,正著手關停澳大利亞業務。此外,包括美國、德國等地,ofo相關業務也在陸續中止。

國際戰線持續撤退,最大的原因莫過於資金問題。對急於通過獨立運營實現收支平衡或者盈利的ofo創始人戴維來說,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對於整個共享單車行業來說,目前北京、上海相繼控制投放量,在政策限制之下資本驅動型道路能走多遠也是一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