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共享单车巨头宣布破产,11万用户等着退押金……

昔日共享单车巨头宣布破产,11万用户等着退押金……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这句话用在小鸣单车身上再合适不过。

昔日的小鸣单车,上线一年完成两轮融资,累计注册用户400多万、收取押金超过8亿元。

然而不过两年时间,风风火火的小鸣单车便宣布破产。这是全国首个共享单车破产案。

如今的小鸣单车,公司资产仅剩35万元现金和散落各地的单车,而负债高达5000多万元,其中包括11万用户的押金。

去年7月起,悟空单车、酷骑单车、小蓝单车、小鸣单车等接连陷入押金风波,随后走向倒闭、合并、转卖,留下一地鸡毛。共享单车市场逐渐形成摩拜、ofo和哈罗单车三足鼎立的格局,

现如今摩拜、哈罗分别倚身于美团、阿里,曾经的领头羊ofo仍然在做最后的挣扎。

从爆发式成长到迅速破产,首例共享单车破产案折射出哪些行业困局?

昔日共享单车巨头宣布破产,11万用户等着退押金……

昔日第二

小鸣单车曾是共享单车第二梯队老大,也是目前国内第一家正式进入破产清算的共享单车企业。

昔日共享单车巨头宣布破产,11万用户等着退押金……

从2016年7月29日成立,上线一年完成两轮融资,到2017年底被部分用户申请破产清算,如今彻底宣布破产并欠下高达5000多万元债权,小鸣单车用了短短两年时间。

据介绍,小鸣单车主营方悦骑公司注册资本约621万元,累计用户约400万人次,累计收取用户押金总额8亿多元。在共享单车全面爆发时,小鸣单车曾经是第二梯队的领头羊,在南方二三线城市大面积投放,十分高调。

然而,随着共享单车风口渐弱,以及自身管理不善、利用押金盲目扩大规模等,小鸣单车的命运迅速发生逆转。

2016年年底,共享单车领域内仅获得融资的入局者就有20余家。面对众多对手,共享单车市场参与者开始疯狂砸钱抢占市场,小鸣单车开始拼命投放产品。可是扩大规模的钱从哪儿来?

用户押金是最简单粗暴的资金来源。

人去楼空

据新华视点报道,记者近日来到悦骑公司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尚德大厦的办公场所,发现办公室已搬空上锁。

人去楼空的小鸣单车总部

7月13日,“小鸣单车破产工作信息”发文称,目前“小鸣单车”账户资金仅剩余存放于微信账号上的35万余元。另外,散落于各个城市街头的共享单车,回收成本高,难以处置变现。

7月24日发布的公告显示,破产案件管理人拟委托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对小鸣单车进行回收处置。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在扣除回收、运输及电子垃圾处理等费用后,同意按每辆车12元进行回收。悦骑公司曾宣称小鸣单车投放总量为43万辆,但目前真正能回收多少尚待调查。

图/图虫

为何迅速破产?

1、动用押金扩大规模

有共享单车企业声称,单车制造成本远远高于押金,如果公司倒闭了,大不了让消费者一人一辆骑回家。

但事实上,广州交通管理研究专家苏奎表示:

“传统意义上的实物与押金是一对一的,但共享单车的押金是一对多,一辆单车可能对应着几十个注册用户,这样一来便形成了押金资金池。”

庞大的资金池和激烈的市场竞争,诱使一些企业动用押金来扩大发展规模。倪烨中告诉记者,悦骑公司采购单车的资金来源主要靠用户押金。

前文提到,2017年,悦骑公司主要资金开支是预付货款5000万元,用于购买单车,比例占全年开支的77.82%。

2、车辆管理不善

小鸣单车在全国10多个城市进行了投放,但一些城市仅有一到两个线下管理人管着上万辆单车。人员不足导致管理不善,也是其陷入困境的原因。

“很多共享单车没有定位停放,日晒雨淋之下老化很快。有的单车定位电池没电了,车便找不到了。”苏奎说。

3、关联交易或存猫腻

破产案件管理人在调查中发现,悦骑公司还存在以明显不合理价格与其他公司进行交易的行为。

对此,破产案件管理负责人倪烨中表示:

2016年至2017年,悦骑公司与其法定代表人关斌的另一家关联公司广州锋荣实业有限公司签订四份购销合同,悦骑公司以明显不合理方式向锋荣公司超额支付预付款约4600万元,另因价差损失约1800万元。

资料显示,小鸣单车的采购价格是719.55元一辆,但委托外运时,与运输公司签订的合约规定,损坏一辆车“按原价赔偿500元”,与采购价相差200多元。这就意味着,悦骑公司的采购其实可能是“亏本”生意。

共享单车何去何从?

在破产的小鸣单车之外,其他共享单车企业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根据易观咨询发布的《2018年中国共享单车5月市场报告》显示,在月活跃用户规模方面,ofo、摩拜和哈罗单车分别以2805.10万人、2085.63万人和761.85万人占据共享单车行业前三名。国内共享单车市场上,逐渐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即使三分天下,这些企业都离不开资本的支持。

今年4月4日,美团以27亿美元全资收购摩拜单车,摩拜单车就此成为第一家被收购的共享单车巨头。早在今年3月13日,ofo宣布接受阿里领投的8.66亿美元融资,开始倒向阿里阵营。2018年7月,哈罗单车刚刚拿完蚂蚁金服F轮10亿美元融资,昨日又宣布饿了么将接入哈罗单车。

在资本运作的同时,为确立市场地位,各家也有自己的招数。

7月5日,摩拜单车宣布开启全国无门槛免押金服务,新用户扫描车身二维码,便可轻松骑行,已缴纳押金的老用户可随时申请退押金。此前,哈罗单车宣布,芝麻分650以上的用户在全国180个城市免押金骑行。

8月6日,据摩拜方面数据,自实施免押金一个月以来,超过2亿用户享受到摩拜无门槛免押金骑行服务;月新增千万用户;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四城免押金骑行人数排名全国前四。

曾经的领头羊ofo也在做最后的挣扎,然而情况似乎并不乐观。8月8日,据韩国媒体报道,ofo正准备退出韩国市场,将重心转至国内。消息人士称,ofo最近开始准备暂停在韩国的运营;作为全面裁员的一部分,大部分韩国市场雇员已经被“停职”。

今年7月初,ofo宣布停止其在以色列和中东地区的业务运营。7月11日,ofo宣布将在两个月的时间内结束在印度开展了为期6个月的业务。7月中旬,ofo被曝将退出在澳大利亚入驻的两个城市悉尼和阿德莱德,正着手关停澳大利亚业务。此外,包括美国、德国等地,ofo相关业务也在陆续中止。

国际战线持续撤退,最大的原因莫过于资金问题。对急于通过独立运营实现收支平衡或者盈利的ofo创始人戴维来说,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对于整个共享单车行业来说,目前北京、上海相继控制投放量,在政策限制之下资本驱动型道路能走多远也是一个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