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邵人大常委會原主任鍾洪壽:撕毀兒子調令,不許妻兒沾光

“真正的共產黨人”

——追記離休幹部、新邵縣人大常委會原主任鍾洪壽

湖南日報記者 蔣劍平 戴勤 通訊員 陳湘 隆清泉

今年7月,87歲的離休幹部、新邵縣人大常委會原主任鍾洪壽去世。子女按其遺囑,不發訃告,不搞遺體告別,不開追悼會,不受禮金,遺體火化。鍾洪壽在醫院搶救期間,一些來看望他的老朋友、老同事帶來的禮金,其子女事後也上門一一退還。他的遺囑裡還有這樣一個特別的要求:“請組織上為我寫一份生平,打印20份,分發給我的兒孫們作精神遺產,並奉勸他們要遵紀守法,為建設小康社會建功立業。”

近日,和鍾洪壽共事多年的離退休老幹部說起往事,讚揚鍾洪壽“是一位真正的共產黨人”,他的事蹟是當前正在開展的“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的好教材。

胸懷寬廣,不計個人恩怨

新邵縣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劉正常談起鍾洪壽,還未開腔就老淚縱橫。他說:“鍾洪壽胸懷寬廣,不計個人恩怨,總是以工作、以黨的事業為重。他常說,共產黨員處事要出以公心。”

劉正常是農業方面的專家,非黨人士,“文革”中被打成反革命。1982年平反後,被安排到新邵縣農業局工作,任股長。1983年,新邵縣委發動下面大種甘蔗,佔田種蔗、砍樹種蔗。劉正常表示反對,還向省農委寫信提意見,點名批評鍾洪壽等縣委領導,在縣內引起軒然大波,不少人認為他“大逆不道”、“不會有好果子吃”。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劉正常不但沒有遭到打擊報復,反而於1984年換屆時,被選為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正常瞭解到,鍾洪壽當時作為縣委副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對其任用不但沒設障礙,還積極推動。到縣人大常委會報到時,鍾洪壽鄭重地對大家說:“劉正常同志是果樹專家,是縣裡難得的人才,大家要支持他的工作。”劉正常聽後很感動。

在一起共事後,鍾洪壽非常支持劉正常的工作,兩人關係融洽、無話不談。

撕毀兒子調令,不許妻兒沾光

新邵縣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張步瑜說:“當年我們和鍾洪壽一起工作的同志,最佩服他從不用手中的權力,為自己和家人謀好處。”

鍾洪壽來新邵前是攸縣武裝部部長,他妻子本可以“農轉非”,他卻沒辦理,只是轉為“隨軍家屬”。1977年他參加省委駐新邵工作隊,任副隊長,後留任新邵,先後任縣革委會副主任、縣委副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等職。縣裡提出給他妻子安排工作,但鍾洪壽不同意。妻子想不通,他對妻子說:“我是縣領導,你和孩子不能沾我的光。”結果妻子做了一輩子家庭主婦。

鍾洪壽育有兩兒兩女。大兒子在外當兵;小兒子鍾繼純把戶口遷到了老家韶山鄉下,9年後才被招到湘潭市中醫院做集體工。考慮到鍾洪壽身邊需要一個兒子照顧,1979年新邵縣委決定將鍾繼純調到縣公安局工作,手續也給辦好了。鍾洪壽從長沙開會回來聽說後,一把將調令撕了:“不行!我也是縣委負責人,調動我的兒子不通過我不行。”鍾繼純一直在湘潭市中醫院工作到退休。

鍾洪壽在一篇回憶文章中寫道:“作為黨的幹部,我認準一條:立黨為公,不以權謀私。守住權力關,才能走好人生路。”

深入調研,幫扶基層精準施策

新邵縣委原副書記卿明星迴憶,1980年初,時任縣委副書記鍾洪壽安排還是縣廣播局副局長的卿明星到龍溪鋪公社牛卡大隊蹲點。農曆正月初五,鍾洪壽叫上他,去牛卡大隊“走走”。

在大隊支書賀昌光家裡坐下後,鍾洪壽說:“老賀,我滿足你的要求,從我的點上抽兩名幹部,來你們大隊蹲點兩年,我要求他們做好3件事。第一件,改制。你們大隊過去自己不育秧,靠到外面買,誤了農時。今年開始要自己育秧,明年做到自給自足,大部分田要改種雙季稻。第二件,改田。你們有幾百畝水田連成一片,可惜都是冷浸田。今年要在田壟中間挖一條水溝,溝底鋪水泥,兩廂就地取材疊石頭,讓冷浸水從石頭縫裡滲出來,順水溝流走。今冬明春再給田裡施草木灰拌豬牛糞,徹底改良一下土壤。第三件,改種。你們高山上的九隊和十隊還在種紅米高稈水稻,畝產四五百斤。今年開始,要改種湘矮早九號,爭取畝產七八百斤。”

賀昌光高興地拍了一下手說:“好啊,這3件事正是我們想幹還沒幹的事。”稍後,賀昌光對鍾洪壽說:“鍾書記,您怎麼這麼熟悉我們的情況呢?”原來,賀昌光向鍾洪壽提出派工作組的事以後,鍾洪壽去大隊調查研究不下10次,有時是一個人去,有時和卿明星一起去,每次都同社員群眾聊聊,問他們在想什麼,需要什麼;每次調研事先不打招呼,大隊支書賀昌光不一定知道。

兩年裡,工作組和大隊咬住“3件事”不放,大隊各項工作有了很大起色,群眾表示滿意。卿明星感慨地說:“鍾書記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的作風和注重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法,夠我們學一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