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清宫珠宝解析:皇后这一身可谓是价值连城!

宫廷剧中的标准装备终于不再只是大拉翅和花盆鞋,《延禧攻略》珠宝美出了一个新高度。说到现今最火的清宫热播剧,绝对是于妈出品的《延禧攻略》。还记得当年万人空巷的清宫剧《还珠格格》吗?二十年过去, 热剧女主角从小燕子已成为了令妃娘娘,观看该剧的青葱我们也已经变成了叔叔阿姨…。《延禧攻略》刚一推出,其热度就居高不下。良心道具组为剧中的每位人物都量身打造了适合角色定位的造型。下面,就让我们在追剧吃瓜之余,来欣赏一下剧中美人们的珠光宝物。

头饰

与《还珠格格》中无论皇后还是后妃,格格还是宫女都是统一大拉翅上配花不同,这部剧的造型师在头饰发型中赋予了各位美人自己的特色。

清初女子发型以小两把头为主,灵巧简单。后随着清朝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宫廷内财富不断积累,后妃也更加追求美饰。到了乾隆时期,高髻开始流行起来。高髻相较于小两把头,可以佩戴的首饰更多,更有气势。造型师为了体现高贵妃盛气凌人,飞扬跋扈的特点,为她量身打造了有别于其他娘娘的高髻造型。

《延禧攻略》清宫珠宝解析:皇后这一身可谓是价值连城!

剧中的娘娘们生活在康乾盛世的乾隆年间,政治清明,国泰民安。经济富足,后宫的用度自然也不会少。后宫娘娘的首饰上除了金玉珠宝,还多有点翠装饰。

点翠工艺是一项中国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汉代已有。它是首饰制作中的一个辅助工种,起着点缀美化金银首饰的作用。用点翠工艺制作出的首饰,光泽感好,色彩艳丽,只要在使用过程注意保护,光泽和色彩可以保存很长时间。点翠工艺的发展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晚清到民国仍然流行后因全面抗战爆发才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其高超的技艺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依托于人们对漂亮美好事物的追求。现在已可用鹅毛、丝带等多种材质替代翠鸟羽毛制作点翠首饰,工艺得以传承。

《延禧攻略》清宫珠宝解析:皇后这一身可谓是价值连城!

点翠凤凰纹头花 清,故宫博物院藏品

而点翠之所以名贵,首先就是原料难得——要从活的翠鸟身上取毛,才能保证毛色鲜亮,而且每只鸟只取脊背和翅膀部分,分别称为软翠和硬翠。取毛也很有讲究,软翠以3公分为标准,硬翠则是10公分。同一只鸟身上的每根羽毛色泽都有细微的差别,工匠们要凭经验来筛选出颜色和质地相似的羽毛作为材料,几乎一百只翠鸟中才有5-6只为上品,制作一件点翠饰品需要耗费的翠鸟数可想而知,何况满头的点翠装饰呢。不仅如此,点翠对“胎”的要求也很高,胎底既要光洁又要有适度的边框限定,所以一般以精细的花丝垒型为胎,才能与翠羽相得益彰。

《延禧攻略》清宫珠宝解析:皇后这一身可谓是价值连城!

剧中娘娘们除高贵妃外,多梳小两把头,为了固定住头发,娘娘们有一种满族特有的大簪——扁方。扁方为满族妇女的特殊大簪,均作扁平一字形。

《延禧攻略》清宫珠宝解析:皇后这一身可谓是价值连城!

金錾花镶碧玺翠珠扁方 清,故宫博物院藏品

扁方金质,单面饰纹。正面在錾刻的席纹地上用翠和碧玺嵌成相间的花与蝴蝶,寓意花耋绵绵。上下边沿分别錾饰梅花纹和绳纹。扁方头部两侧各镶1颗珍珠,正中嵌饰1只翠蝠,其下有“粤东新长兴足金”戳记。

当然,除了扁方这种满族特殊的大簪外,剧中的美人们也配戴传统的钿子,簪,钗等首饰。

簪,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钿子是什么呢?与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提到“钿头云篦击节碎”的钿头略有不同,清朝的钿子是美人们平时戴的便帽。这种帽子一般用藤丝编成帽架,也有的在纸板或细铁丝上缠绕黑色丝线为胎并编成方格纹、钱纹、盘肠等形式,再用各种宝石、珍珠嵌于帽架上,组成各种吉祥图案。

钿子主要分为凤钿、满钿、半钿三种,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和身份。

凤钿

《延禧攻略》清宫珠宝解析:皇后这一身可谓是价值连城!

满钿

《延禧攻略》清宫珠宝解析:皇后这一身可谓是价值连城!

半钿

《延禧攻略》清宫珠宝解析:皇后这一身可谓是价值连城!

耳饰

在第一集的选秀中,“一耳戴三钳”的纳兰淳雪就因为在耳饰上遵循满洲旧俗而获得了皇帝的青睐,成功晋级。而剧中的其他人物,无论高低贵贱,也都严格遵循了一耳三钳的规矩。只是在耳坠的材质中,区分了人物的地位和等级。

《延禧攻略》清宫珠宝解析:皇后这一身可谓是价值连城!

剧中的耳坠大多为珠,等级越高,珠子的品质越好。例如,后妃的耳坠大多为金龙蟒衔东珠各两颗,;贵族夫人和福晋的耳坠,则为金云衔珠两颗;而有些宫女家境贫寒,身份低微,虽也打三洞,但只带一坠,另二圈为铜环。

手饰

剧中秦岚所饰演的皇后娘娘温婉端庄,宅心仁厚,她常不离手的是一串碧玺手串。手串,也称为十八子,是由佛教念珠演化而成的一种饰物,可以佩带于衣服上、挽在手腕上或闲暇时把玩,由其材质一般为翡翠、珍珠、碧玺、蜜蜡、珊瑚、伽楠木等。

《延禧攻略》清宫珠宝解析:皇后这一身可谓是价值连城!

除了皇后娘娘出场必备的手串,剧中最常出现的手饰大概就是指甲套了。虽同样是指甲套,高贵妃戴起来增添了几分凌厉,而皇后娘娘戴上却是柔中带刚的坚韧,每个人物的造型都恰到好处地体现了自己的性格,如此匠心,必须要给造型师加鸡腿。清代贵族女子养尊处优,无需劳动,有留长指甲的风习。因此,清代常用金银作成指甲套,来保护指甲,增加指甲的长度,显示其尊贵身份。

《延禧攻略》清宫珠宝解析:皇后这一身可谓是价值连城!

领约和金约

领约,清代皇后、贵妃、妃和嫔套于颈间的饰物,用以区别身份。《大清会典图·冠服·领约》:“皇后领约,镂金,饰东珠十一,间以珊瑚。两端垂明黄绦二,中各贯珊瑚,末缀绿松石各二。”《清史稿·舆服志二》:“﹝皇贵妃﹞领约,镂金为之,饰东珠七,间以珊瑚。两端垂明黄绦二,中贯珊瑚,末缀珊瑚各二。”

金约是清代后妃穿朝服时佩戴的头饰之一,在戴朝冠时需先戴金约,用以束发,形似圆形发卡,看起来很像“紧箍咒”。金约由金箍和后部垂缀的串珠两部分组成,以其上镂雕的金云纹和镶饰的珠宝数目以及脑后所垂贯珠的形制区别等级,反映了后妃等级地位的高低。

皇太后、皇后的金约后垂珍珠5串,以青金石等玉石作为分节点,将珍珠分为上下两段,谓之五行二就。此外,皇贵妃、贵妃为三行三就,妃为三行三就,嫔为三行三就,依次递减。

乾隆时期规定,宫廷里的皇太后、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高级宗室的妻室和女儿,宫廷外的一品至七品命妇,在穿着朝服时均应佩戴金约和领约。所以在一开始的选秀中,身穿朝服的皇后就佩戴了领约。

《延禧攻略》清宫珠宝解析:皇后这一身可谓是价值连城!

压襟

除了身上要佩戴首饰,衣服上的首饰也不能少。《延禧攻略》中,从宫女到娘娘的衣服上,都少不了压襟这一装饰。

人人都带压襟,那压襟是什么呢?

所谓“压襟”,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压住衣襟的东西”,是古代女子挂在胸前的配饰,多为银质的,佩挂于衣襟的右上方。自唐代出现,流行于明清时期,是一件既有装饰作用又有固定衣襟实用效果的饰品。

压襟的基本形制是上、中、下三部分衔接而成器,上端是单条有带钩的银链子,也可简单用丝线编制,刚好能挂在右侧胸前第二颗扣子上;中间部分为事件的主件,称为“事件压口”,体型较大;下端以银链缀着小件银器、铃铛或流苏。

《延禧攻略》清宫珠宝解析:皇后这一身可谓是价值连城!

压襟不仅可以令衣物平顺,体现出人的仪态美。另外人在行走时压襟上的坠饰彼此相触,发出轻柔细碎悦耳的声响,听之令人心生愉悦。压襟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饰品,但与美人们的气质装扮相得益彰,便可为她们增光添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