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总督赏识25岁穷秀才,一年后结为亲家,24年后秀才成封疆大吏

古人说英雄无用武之地。胸怀天下,却生不逢时,郁郁不得志,这是历史上许多有着天纵之资者共同的遗憾。不过,有这么一个人,被誉为旷世奇才,怀才不遇,身边却总有身份显赫者赏识他,最终一鸣惊人,成为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两江总督赏识25岁穷秀才,一年后结为亲家,24年后秀才成封疆大吏

1837年,官居要职的两江总督陶澍奉旨回家省亲。陶澍为官清廉,政绩卓越,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封疆大吏。他的老家在湖南安华,溯江而上,正好路过醴陵,准备在这儿小歇一日。一方大员经过,当地官员自然是百般讨好,生怕怠慢了陶澍。

陶澍在当地官员陪同下到了驿馆,正好大门上的一副对联引起了他注意,读来是: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这副对联与陶澍的一生大有关联,文采斐然,也很用心,比起那些溜须拍马来得要舒服得多。陶澍很高兴,当即就问作者是谁。这一问,却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

两江总督赏识25岁穷秀才,一年后结为亲家,24年后秀才成封疆大吏

身边的人不敢怠慢,回道:“此联由一书院先生所写,他的名字叫左宗棠,此人才华横溢,这次为了迎接大人,特地请他写了这一副对联。”陶澍来了兴致,于是让人叫来了左宗棠。

此时的左宗棠才25岁,却已经两次进京参加会试,结果都没有及第,过得潦倒落魄。为了养家糊口,才在醴陵的醴阳书院讲学。没过多久,左宗棠来了,陶澍终于见到了这个素昧平生的二十多岁年轻人。一个是堂堂两江总督,一个是落魄的秀才,地位差距实在太大。

两江总督赏识25岁穷秀才,一年后结为亲家,24年后秀才成封疆大吏

不过左宗棠却镇定自若,谈吐不俗,说到现实利弊更是见解独到,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位年轻的后生对于军事韬略也很精通。陶澍的亲和让左宗棠心中大定,两人简直是一见如故,当天纵论古今,彻夜长谈,结为了忘年之交。为此,陶澍在醴陵一住就是七日,分别时都极为不舍。

陶澍是那种惜才爱才之人,他真正地把左宗棠当成可造之材,所以一年之后,左宗棠第三次落第,去南京拜访陶澍时,没想到陶澍毫不介意他的落魄,主动提出与左宗棠结成儿女亲家,这让左宗棠受宠若惊。“总督布衣之交”的故事一时间也传为了佳话。

两江总督赏识25岁穷秀才,一年后结为亲家,24年后秀才成封疆大吏

左宗棠在陶澍的细心指点下,受益良多。陶澍去世后,左宗棠又回到老家潜心研究经世致用之学,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他终于能够大展才华,逐步崛起。在与陶澍结亲24年后,升任闽浙总督,成了风光无限的封疆大吏。他更是以收复新疆的盖世奇功,成为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第一人杰。不得不说,陶澍的眼光实在让人佩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