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国内大学和美国硕士文凭,他为啥仅用了4年?

拿到国内大学和美国硕士文凭,他为啥仅用了4年?

刚拿到某211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的张同学,度过了极其充实的4年时光:211大学本科学习、UCLA夏校交流、休斯顿大学应用硕士项目交换并拿到硕士学位、获得3年OPT,又申请到2大常青藤名校的硕士项目,接着他又要在哥伦比亚大学开始第2段研究生生涯了。

为什么他大学阶段就拿到了硕士学位?读完了一个硕士学位,为什么又要接着读另外一个?

为了申请名校研究生,张学长做了很多,但这一切又不仅仅为了名校申请。张学长今天给我们带来他的故事。

拿到国内大学和美国硕士文凭,他为啥仅用了4年?

C为择由教育,Z为张学长。

C:你在大二的时候,去了UCLA读夏校。夏校其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你为什么选择去呢?

Z:我在大一参加一次插班生考试之后,决定要出国。

大致原因也没什么特别,一是希望能够在研究生阶段再努力提升一下自己的学历,二是高中毕业后还保持联系的高中好友们有很大一部分都选择出国继续深造。

拿到国内大学和美国硕士文凭,他为啥仅用了4年?

我2016年夏天参加了UCLA的Summer Session,7到9月,大约6周时间。申请美研时最好有一份海外交流经历(基本上现在这个要求已经必备),对博士申请来说暑期科研已经是必备的项目,硕士只需要交流经历即可。

我首选长达一学期以上的交流,其次暑期学校。如果有2+2 或3+1 的联合培养项目,我的意见是能去最好去。

联合培养的毕业生申请美研的优势比普通大陆本科大得多,哪怕是在中国的中外合资学校,上海纽约大学、西交利物浦、宁波诺丁汉、甚至昆山杜克都会比普通的985、211学校在美国招生官眼中更有地位(个人观点)。

我明确自己要出国之后,就在寻觅一份合适的交流项目,但无奈我们学校没有合适的美国学期交流项目,我只能把眼光投向暑期学校,选择了UCLA Summer Session。

学校之间交流项目的价值挺大的,我的高中好友当时获得了UCSD交流一学期的机会,他以优异的成绩得到了教授的认可,在之后的一年暑期又向教授套磁得到了暑期研究的机会。

在得到教授口头保障的情况下,最终拿到了UCSD 环境学PhD的Offer。

拿到国内大学和美国硕士文凭,他为啥仅用了4年?

图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没有合适的交流项目,我就选择了去UCLA读夏校。当时有同学质疑我这是在浪费钱,得不到任何好处。

我承认暑期交流就性价比而言无法与学期交流相提并论,整个交流下来也要花费人民币将近4-5万的费用,

但如果带着明确的目的还是收获很多的。我当时选了2门课,分别是经济学原理和数学模型。

选择商学院课程和数学专业的高年级课程一来让我可以亲身体会国外数学系的教学,二来回国后也方便转学分(回国后也转成功了,我省下了两门课程的学时)。

UCLA的数学模型课的确给我带来很多收获,它课程难度相当于国内大三的专业课,教授也讲了自己的科研成果,学起来还是很费劲的。

6周时间里我有三四次通宵赶作业Project和复习考试的经历,学下来觉得6周的课程与国内一学期的课程旗鼓相当

拿到国内大学和美国硕士文凭,他为啥仅用了4年?

课程结束时我尝试性地问教授要推荐信,教授答应地很爽快,但他也直言毕竟只认识了6周,只能基于课堂表现来评价

回国之后我也和教授断断续续联系过,问候过节日,甚至还讨论过数学模型竞赛的心得,但最后决定还是不采用这位老师的推荐信。

即使是短短6周的暑期交流,你带着明确的目标和动力去,依然能够得到任何你想要的收获。

你也能结识一群相对志同道合的朋友,直到申请季结束,我很多共同备战出国的同学都是在UCLA那个暑期认识的。

拿到国内大学和美国硕士文凭,他为啥仅用了4年?

C:你在大四时,去了休斯顿大学读了硕士,并拿到了学位,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Z:大四UH交换是我们学院特别的交流项目,被挑中的学生会在大四一年去休斯顿大学进行时长一年的研究生课程学习,完成以后获得休斯顿大学颁布的应用数学硕士。

与父母商量下来,我们都觉得这是一个性价比很高很实惠的项目,大四毕业时我会同时有211本科的数学学士和休斯顿大学的应用数学硕士的两个学位。

休斯顿大学的Master 也是STEM领域,毕业后,能直接在美国找工作,有3年的OPT。

我的美研申请计划并没有因为休斯顿大学的硕士项目而转变,我还是想要申请更好的硕士项目。

休斯顿大学的硕士项目对我申请接下来的硕士项目是添砖加瓦,因为我可以把在UH第一学期的学习成绩提交上去,还有机会向教授要推荐信(所有的教授都同意了)。

拿到国内大学和美国硕士文凭,他为啥仅用了4年?

图丨休斯顿大学

但弊端在于,我需要在暑期和整个8-12月同时兼顾UH的课程学习、GRE备考、申请选校、填写网申等等一系列事务,在申请季会忙得焦头烂额。

最终我还是决定去参加,并且我非常开心我做了这个正确的决定。

在这里分享一下我如何要到教授推荐信的,毕竟交流或交换项目,能拿到优质的推荐信对接下来的申请绝对有帮助。

如果想要推荐信,就要好好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下课或Office Hour带着点有思考深度的问题去问老师,哪怕你知道答案或者你不确定是不是个好问题

重要的是刷刷脸,和老师有交流,让他对你有印象。你们在交流时把和老师探讨的话题往你做过的研究上引(我自己也没这么聊过),成不成功就看你的运气和能力了。

要推荐信的时候你是友善的,厚脸皮的,不怕被拒绝,一般老师不会拒绝你。至于这封推荐信力度有多大,就看每个老师的性格和你投不投缘了。

拿到国内大学和美国硕士文凭,他为啥仅用了4年?

图丨非文中教授

C:请介绍一下你最终被哪些美国研究生项目录取了?

Z:相比起我的学习经历,我的标化背景其实没有很高。本科GPA 3.57/4,硕士GPA 3.89/4;TOEFL 106;GRE 322。

我的硕士申请专业以统计为主,加以一部分数据科学和金融工程,一共取得了7个Offer:密歇根大学应用统计(Umich Stats);哥大统计学(Columbia stats);波士顿大学金融数学(Boston U MS mathematical finance);伊利诺伊香槟统计学(UIUC stats);布朗大学生物统计(Brown Biostats);莱斯大学计算科学与工程 统计track(Rice Master of comput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伍斯特理工数据科学(WPI data science)。

我已经选择要去哥大开始我另一段征程了。

拿到国内大学和美国硕士文凭,他为啥仅用了4年?

图丨哥伦比亚大学

张学长的经历告诉我们,为了达到一个明确的目标,一个人可以有多努力。When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在人生重要的大学阶段,把自己燃烧到极致,看自己到底可以做到多好。

对于想要申请美国留学的同学们来说,张学长的故事还充分体现了早规划早执行的重要性。早规划不仅仅指考托福和GRE,也不仅仅指上个夏校,而是一个系统全面的规划。

想了解研究生申请如何早规划,请期待下文《关于早规划,你的理解可能是错的》

关于申请导师杨丹Jessica老师

拿到国内大学和美国硕士文凭,他为啥仅用了4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