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40年」黑板粉笔电子产品……看“武进教育style”变变变~

「我们的40年」黑板粉笔电子产品……看“武进教育style”变变变~

改革开放40年 以来

我国居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民的幸福指数显著提高

今日起

武报君推出“我们的40年”系列报道

走近普通群众,走进普通家庭

从他们生活的变迁

反映改革开放40年的成果

「我们的40年」黑板粉笔电子产品……看“武进教育style”变变变~

横林实验小学旧貌(1970年)

「我们的40年」黑板粉笔电子产品……看“武进教育style”变变变~

如今的横林实验小学

回望变迁

40年来,武进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从“想上学”到“有学上”再到“上好学”的梦想,早已在武进成为现实。

从只有一块黑板、几套桌椅的简陋教室,到今天信息化的全新课堂,40年改革开放中,武进教育硕果累累。

「我们的40年」黑板粉笔电子产品……看“武进教育style”变变变~

见证故事

两代人三名教师见证教育变迁

  • 蒋文伟,横林实验小学老校长

  • 妻子蒋红琴,是林南小学的一名数学老师

  • 女儿蒋莹姣是武实小教育集团人民路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

一家三口都姓蒋,都是教师,亲眼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武进教育的变迁。

他们看到了教学设备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到电子白板、可视化视频教学的变化;他们亲历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的成长,也体验到了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逐步增强。

「我们的40年」黑板粉笔电子产品……看“武进教育style”变变变~

从黑板粉笔到信息化课堂

办学条件脱胎换骨

1981年,蒋文伟被分配到当时的横林中心小学(后更名为横林实验小学),迈上讲台从事教育工作。“学校没有围墙,老百姓上街都要穿过学校,操场是泥土地,教学楼只有一排平房,20多间教室,700多个学生。”这是蒋文伟记忆中横林实验小学最初的模样,“教具也很简单,一块黑板、几支粉笔。”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1987年,横林镇投入20多万元,翻建了第一栋教学楼。1989年,又翻建了第二栋教学楼。之后,教学条件逐步改善,学校打起了围墙,操场铺上了花岗岩,变成了学生活动阵地。再后来,铺上了塑胶跑道,建起了室内体育馆,还配上了现代化教学设备,有投影仪、教学一体机等。

「我们的40年」黑板粉笔电子产品……看“武进教育style”变变变~

蒋红琴是1984年走上教育岗位的,曾在乡村小学执教。“那时候,村村都有小学,孩子们都是就近入学,一间教室要容纳好几个年级的孩子轮流上课。随着交通越来越方便,村校合并,规模化办学,办学条件越来越好了。”

2010年,蒋莹姣走上了三尺讲台,成为了湖塘桥中心小学(后改名为武进区实验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至今,她还记得报到的第一天,在偌大的校园里“迷路”了。2017年,她被调到新建成的人民路小学执教。“人民路小学总投资近1.7亿元,占地60亩左右,建筑面积近3.7万平方米,可容纳学生近2500名,现代化的教学楼、智能教室、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蒋莹姣说,无论硬件还是软件,现在的教学环境、教学质量与父辈时候相比已是脱胎换骨。

「我们的40年」黑板粉笔电子产品……看“武进教育style”变变变~

从沉闷教学到开放自由

学生个性百花齐放

1978年,改革开放缓缓拉开序幕,也是在这一年,刚满18岁的蒋文伟参加了高考。第一次没考上,复读一年考上了。回忆起自己高中那个时代,蒋文伟说:“我们上课还得背着犁、锄头、箩筐去学农基地,大部分时间都在干农活,而现在的学生只需要专心学习。”

2006年,女儿蒋莹姣参加了高考。说起现在孩子的情况,蒋莹姣津津乐道:“以前老师上课是孩子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现在的孩子们接收信息的渠道很多,他们通过各种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脑、iPad等,都能学到知识。”

「我们的40年」黑板粉笔电子产品……看“武进教育style”变变变~

“现在的孩子可不像我们那时,个性得到了充分展现。”蒋文伟感慨道。蒋莹姣曾经对自己班里的学生做过一个统计,有80%以上的学生都上过兴趣班,如二胡、古筝、吉他、书法、舞蹈等。身为母亲的蒋莹姣也不例外,将22个月大的儿子送进了早教中心,每周就要上两节课。她跟很多家长的想法一样,希望孩子尽早学会与小伙伴沟通分享。

从舍己忘我到理性奉献

教师职业幸福感增强

1979年,蒋文伟高考填志愿时填的都是师范类的专业。“我就是一门心思想当老师。”数年后,蒋文伟娶了自己的“小师妹”蒋红琴。蒋红琴笑称,“那时候,老师哪有现在吃香,好多男教师都找不到老婆。”

2006年,蒋莹姣考上了扬州大学师范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立志当一名教师。“老师是一份令人有满足感的工作。”她说。

「我们的40年」黑板粉笔电子产品……看“武进教育style”变变变~

“我们这个年代的老师观念变化很大,大家会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工作生活两不误。”她说,下了班她会跟同事一起聚餐,和家人一起散步。走上讲台时,她自信从容,以良好的精神面貌面对学生。“一个有幸福感,有积极心态的老师,才能培养出乐观积极的学生。”在蒋莹姣看来,引导孩子成为幸福生活创造者,对教师而言尤为重要。

「我们的40年」黑板粉笔电子产品……看“武进教育style”变变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