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行车都不开车灯的人究竟是何种心态呢?

考过交规的驾驶员都知道,在能见度低的情况下行车是需要打开车灯的(车灯包括近、远光灯、雾灯和示宽灯)。具体来说就是在夜间行车时、地下车库行车时、开车进入隧道时以及遇到雨雾等天气导致能见度低于500米时需要打开相应的车灯。

夜间行车都不开车灯的人究竟是何种心态呢?

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有明确说明在何种情况下需要打开车灯,否则也属于交通违法行为。

但经常开车的朋友们一定遇到过在以上情况下不开车灯的人。如果说在灯光条件十分良好的隧道和地库中不打开车灯还能被稍微理解下的话,那为何我们时常能遇到一些在夜间开车都不打开车灯的人呢?

夜间行车都不开车灯的人究竟是何种心态呢?

难道他们都以为自己是藤原拓海,开的车是AE86吗?(《头文字D》第四季第六集中藤原拓海在比赛中关闭了AE86的翻灯,这一操作不但让车辆的风阻系数变低车速变快,更是让对手一时之间没有发现自己的位置,从而完成了超越。)

夜间行车都不开车灯的人究竟是何种心态呢?

据小编从各类论坛、车友乃至一位同事那边了解到他们认为夜间行车不开车灯的理由主要有这四项:

一.对车辆不熟悉,没找到车灯开关

二.车灯坏了,打开不了大灯

三.纯电动车续航不够了,只能关闭车灯省电

四.路灯够亮看得见前方道路,所以觉得不需要开灯

虽然以上四种理由所造成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但在前三种情况下驾驶员至少知道在夜间行车时是需要打开车灯的,只是驾驶员在行车前没有做足准备,导致在上路后因为种种理由而无法打开车灯。这也提醒我们广大驾驶员在行车前一定要了解清楚车辆的基本功能和车况,以免发生这些不必要的情况。

夜间行车都不开车灯的人究竟是何种心态呢?

不过第四项不开车灯的理由说起来真的是让人又觉得生气又觉得好笑,难道这些司机真以为车灯的作用仅仅只有照明吗?

夜间行车都不开车灯的人究竟是何种心态呢?

如果把一台车的前脸比作人脸,那么车灯毫无疑问会被比为眼睛,因为无论从位置、功能、设计灵感等方面来考虑,车灯其实就是车辆的眼睛。它的首要作用就是在视线不佳的情况下为驾驶者照亮前方的道路,就像我们需要睁开眼睛看清眼前的一切一样。当然随着城市的发展,大部分道路在夜间同样十分明亮,我们在不打开车灯的情况下同样能看清前方的道路,但这时候我们还是需要打开车灯,因为车灯在此时还有另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传递信息。

夜间行车都不开车灯的人究竟是何种心态呢?

不同于“闪灯”的作用,夜间行车打开车灯所传递的信息就是告知其他车辆你的位置,方便你在超车时前方驾驶员能通过辨别后视镜或反光镜中车灯的亮光来知道你的位置以及距离,或者让后方驾驶员在驾车时能通过尾灯的亮光知道前方有车辆。所以夜间行车是一定要打开车灯的,因为这盏灯不止是为你而开,更是为其他车辆的驾驶员而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