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一到過年,城市大多都會變空城?看來城裡人的根都在農村

以前每年春節,都會大包小包、扶老攜幼的擠著趕著回農村老家去過年,就算在路途中發生多少次囧事,和在農村過年的歡樂相比,這些都不算事兒。今年由於有點特殊情況,沒能回農村老家過年,留在生活的城市過了一個並不舒爽的春節,就像過了一個假春節,毫無半點春節的味道。

為什麼一到過年,城市大多都會變空城?看來城裡人的根都在農村

先不說在城市過年的年味濃不濃,就平時喧囂熱鬧的大街,春節期間也變得清靜了許多。大多數人都趕回農村過節去了,街市上的商鋪也關門了不少,街道上的車流量平時都堵到不行,倒是在春節這幾天顯得流暢了很多。總之,城市在春節這幾日,真的沒有平時的生氣,毫無半點熱熱鬧鬧過大年的景象。

尤其是那些勞動密集型產業聚集的城市,平時都喧囂無比,熱鬧非凡,而一到春節期間,完全就是一座空城。所以,在春節期間,無論是在城市務工也好,還是在城市長期生活居住也好,只要農村尚有些許“緣”在,都會不顧一切風塵僕僕趕往農村過大年。

為什麼一到過年,城市大多都會變空城?看來城裡人的根都在農村

有人說,人們之所以不喜歡在城市過年,再怎麼辛苦也要趕回農村去過節的原因,是因為農村的年味比較濃,而且一年又難以放一次假,在這個家人團聚的節日裡,當然要排除萬難回家與家人團聚一次了。

如果說是為了與家人團聚,才會在春節放假期間趕回農村。不過,這個說法是很經不起推敲的,為什麼團聚只能是在農村老家,而不是在城市呢?這對大多數在城市沒有住房的人來說,固然有生活條件不允許的可能,但對於一部分人來說,春節期間完全可以將家人接到城裡過年團聚啊。

為什麼一到過年,城市大多都會變空城?看來城裡人的根都在農村

而要說到農村年味濃的問題,雖然農村的年味總比城裡濃厚一些,但在城市文化的衝擊之下,以及作為春節民俗主要承載體的農村家庭逐步表現出的城鎮化生活方式,很多傳統的年味都顯得淡了許多。所以,在農村和城市年味的差異不斷趨同的情況下,依然還有那麼多人選擇回農村過春節,想必這就不是年味濃不濃的問題了。

所以,這根本與年味濃淡無關,而是與文化情節有關。想想為什麼只有中國才有春運,實際上這個就是與中國作為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的農耕文化情節有關係。正因為有了這個文化情節,別看很多人平時生活在城市中,生活方式也比較城市化,但心中無時無刻不念著農村的泥土芬芳瓜果清香。

為什麼一到過年,城市大多都會變空城?看來城裡人的根都在農村

而作為承載中國人文化情節的第一大傳統節日——春節,就是從農耕文明中誕生的節日。因此,春節就是眾多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想要藉此表達情感的一個載體,而要追尋這個根,那根就在農村。隨著城鎮化不斷髮展的今天,農村大量的人口逐漸遷徙到城鎮工作和生活,但他們的心依然還留在農村。

為什麼一到過年,城市大多都會變空城?看來城裡人的根都在農村

為什麼心留在農村?實際上別看平時大多數已經習慣城市生活的人們避談自己是農村人的話題,但沒有一個人無不夢想著農村的生活方式。中國的城市多數都是從農業社會中孕育出來的,而不是像很多西方國家是在工業文明的基礎建立起來的城市。所以,人們都說中國人重感情,家族觀念強,都不喜歡城市中靠業緣關係建立起來的人際關係,更多時候都在懷念農村的濃厚的人情味兒。

為什麼一到過年,城市大多都會變空城?看來城裡人的根都在農村

實際上,農村交往的對象主要屬於血緣和地緣關係,即宗族、親戚、街坊、鄰里,而不像城市那樣主要是近親和業緣關係。宗族和親戚仍然一直是農村社會交往的首要對象,串親戚是他們的主要交往方式。在農村,人們之間朝夕相處,血緣關係密切,彼此十分熟悉,故其互相交往時的感情色彩比較濃厚。

為什麼一到過年,城市大多都會變空城?看來城裡人的根都在農村

作為一個有著深厚土地情節的農村人,當其為了生活而被迫選擇到城市生活後,在農村依然還保留著千絲萬縷的人際關係,就算與自己有人情交往的人都整體遷往城市了,但農村的各種各樣的生活方式依然影響著自己在城市的生活。

所以,我們說城裡人的根都在農村,平時沒有時間也沒有氛圍去找尋這個根,而在春節期間,既有時間,又有氛圍,所以人人都想著往農村趕。趕回農村過年,一是為了與家人、親戚、朋友團聚,二是為了撿拾那些離我們遠去的“年味”,尋找些許慰藉。

文|山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