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旺長需不需要采秧,采秧真的能增產嗎?那是必須的

在花生的種植過程中,如果土壤肥力特別好,而且還採取肥水猛促的話,就會出現花生植株瘋長,過早風行和鬱閉,長得太旺了就出現果針高吊,針多不實,結實不飽滿的情況。有人說花生怎麼會旺長,實際上,旺長的情況是非常容易出現的,雨水旺盛的季節,通常情況下都是花生髮育旺盛的季節,而此時花生就容易旺長。

花生旺長需不需要採秧,採秧真的能增產嗎?那是必須的

所以,花生在長期的水肥、光照配合較好的情形下,會出現一段時間的旺長,而旺長後因植株不易扎針和後期成果時出現早衰現象,會影響到花生的產量以及質量。對此,採取有效措施控制花生旺長就是花生種植中的一項管理關鍵環節。

而控制長勢過旺的措施,我們常見的傳統辦法就有采秧和培土等。所謂的採秧就是將人為的將直立的花生踩到,以縮短果針與地面距離,達到控上促下、控秧促果的目的。但是這種措施爭議性也比較大,有的人認為踩秧可控上促下,具有促使果針下扎的作用,可使單穴果數增加 3~5個有效果,產量提高 15%。

花生旺長需不需要採秧,採秧真的能增產嗎?那是必須的

可有的人認為任何職務都是葉面吸收陽光,根系才能發達,接果才多,花生葉踩了,等於人把頭割掉了,路都走不成啦,還能增產?踩秧那就是一種偽科學。實際上,個人並不認同這種觀點,實際上採秧並不是讓你把花生秧苗踩得一團糟,而是隻要將果針部適度踩下,離地面距離稍近有利於其扎針就行,並沒有嚴重傷害到花生植株,踩到後會控制住花生的長勢也利於扎針。

花生旺長需不需要採秧,採秧真的能增產嗎?那是必須的

不過,說實話,採秧是個技術活,需要掌握好度,所以也挺累人,工作量挺大。但是種花生嘛,就需要勤打理,在花生的種植中,有句老話叫“花生最愛鋤頭聲,一次鋤來一次青”,說明花生需要經常打理。雖然說這句話主要指的是為花生除草鬆土,但是在一般在除草鬆土的過程中,都在為花生進行培土。而培土就與採秧有異曲同工之處,只是培土不易傷害到花生植株。

所謂的培土,就是在花生深中耕時將行間的土培在花生根莖部,使行間形成小溝,通過培土可增加結實率和飽果率,同時還有鬆土、 減少爛果的作用。實際上培土也並非是在花生旺長時才採用的措施,因為花生在果針入土時,總有部分果針難入土,這是就需要培土。

花生旺長需不需要採秧,採秧真的能增產嗎?那是必須的

控制花生旺長,防治其倒伏,除了上述的採秧和培土的措施以外,其實還有很多措施。可能現在很多地方沒有發生花生旺長的情況,主要是選用了抗倒伏的花生品種,因為有的花生品種具有主莖粗、矮、節間短、耐水肥、生長穩健等特點。選用合適品種加上管理得當,沒有發生旺長和倒伏現象也是措施之一。另外,還有以下幾種方式:

A控肥控旺:即通過對花生生長期肥料的控制,達到減緩花生結莢期植株的持續生長。所以通過合理施肥與科學施肥可以從肥力方面一定程度上地緩解植株的旺長,不過,要如何根據花生的需肥規律來合理施肥,促使植株體內養分平衡,達到發育健壯,實際上在生產中是一個比較難以掌控的措施,因其極易使得植株的果實受肥力不足而影響產量與質量。

花生旺長需不需要採秧,採秧真的能增產嗎?那是必須的

B剪除主莖:傳統的花生控旺方法剪除主莖控旺法,剪除主莖在條帶狀耕作或小面積耕作的情況下要比其他控旺方法更佳,這種方法可以減輕鬱蔽,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有效減緩植株的旺長,較大地提高花生的產量。但是,對於大面積的機械化耕作,這種人工去頂的控旺方法就顯然無法實施了。

C合理密植:也就是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適宜的種植密度,不能過密也不能過疏,過密過疏都會影響到花生的產量。

D化學控旺:化學控旺在許多農作物種植中廣泛應用,目前已逐步發展成為花生高產栽培的一項關鍵措施。控制花生徒長常用的生長調節劑有:多效唑、縮節胺、調節磷等。化控的效果與用藥時間和用藥量關係密切,使用不當,往往造成嚴重後果,所以使用時要特別小心。

花生旺長需不需要採秧,採秧真的能增產嗎?那是必須的

總之,不管是採秧也好,還是控肥也好,控制花生的旺長達到增產的目的,就是一種以人為的手段調節植株生長的做法。這種做法與人工施用化肥的作用大致相當,雖然也與化肥一樣在問世之初備受爭議,但是,在實際的花生種植過程當中,的確從中看到了控旺增產對於花生種植的促進作用,也正因如此,控旺增產才作為一種花生種植中的手段得以廣泛的應用。

文|山魈

歡迎訂閱農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