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什么意思?

手机用户56611285598


这句话准确的说法,应该说成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才对,不是“因无所住”。出自著名的佛教经典《金刚经》。简单地来说,这是一种“养心”的要诀或方法论,比我们现在日常从互联网媒体上获得的各种“心灵鸡汤”要管用得多。这是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教给他的学生须菩提,安住自心,降伏自心的一种非常好的能根本解决问题的办法。


佛教讲究用恰当的办法来解决人的烦恼问题,所谓斩断“烦恼心”,而生起“清净心”。烦恼心的根源在于“有所住”,也即执著于各种感官境界,完全被动受制于环境。这样就会自然随环境好坏,随人生遭际而有各种烦恼。因此需要练习“泰山崩于顶而不变色”的定力,才能从烦恼中解脱出来。而破坏人的定力的,其实就是一个“迷”字。

(战胜烦恼,需要学会像孙悟空一样“悟空”)


归纳而言,人会“迷”或“住”在六种境界中,分别为:色、声、香、味、触、法。这六种境界又分别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官所对。

这些境界的一大根本共同特点是一定是变化无常的。有最起码的哲学认知,中学里学过辩证法的人应该知道,一切现象的变化无常,甚至就像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说的,“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我们在这里只略解释一下较为抽象的“法”为什么也是无常的,其他五种类别现象的变化无常在此就不赘述了。这里的“法”指的是人的认识观念。我们常常会错觉人的观念是一成不变的,但其实人的观念是在不断地在发生变化。乃至人所认识到的科学法则,也是会随着进步而产生变化的。比如牛顿力学的观念会被相对论的观念所逐步替代,而相对论观念也会进一步被深化而转变。

正因如此,如果我们固执于世界上一定有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想试图死死去抓住,肯定就会反而掉入一种徒然的妄想之中,这就必然会导致心生烦恼。

解决的办法是什么?路径其实很简单,就是放下这样一种固执心态,认知到一切现象的本质其实是无常的,人总是应当随条件的变化而做适当的改变。这样的一种基本心态与认知,就称为“无所住”,也就是不应被任何一处、任何东西所迷惑,这甚至包括不要被佛教自身的观念所迷惑。佛陀的理由是佛教的观念也只是一种像船一样的工具,要是你始终呆在船上不肯下来的话,那肯定也是会上不了岸的。

“无所住”的结果将会是一种自然生起的“清净心”。因此,如果我们想抛弃“烦恼心”,获得“清净心”的话,必须学会“无所住”;并且,将这反复训练为自己的基础认知模式。

这个办法的要诀,简单归纳为一句话,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理解上是一点都不难的,但要实际做到相当不容易。


建章看世界


我回答了过几篇关于佛经的问题,然后就产生了新问题。

佛经,是佛说的,可以说是人类的最高智慧,也是人类思想的一个高度的概括。佛经是从佛陀从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提炼出来的思想精华。其实我们也可以再把它还原回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佛经就像是油,我们可以拿他来炒菜,也可以炖菜,也可以拌凉菜......其实就是谁用都可以,怎么用都行,因为每个人的条件不同,生活习惯不同,所以使用的方法也是因人而异。

有很多不信佛的人比较乐于没事攻击两句,这都是有情可原。他不了解,有误会,很正常。但在网上也有一些信佛的,他学了几天,开始四处跟人较劲,矫情,看见别人写的就是:一派胡言、胡说八道。这些人才是最讨厌的。

有的人就是以为他知道的那个就是唯一答案,标准答案,别人说的,跟他想的不一样,他就得上来攻击几句。咱给你扣个大帽子:佛说的,是你能全部理解的嘛?你敢说你了解的就是佛的全部意思?而且是完完全全的正确?对不对?我们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了解佛经的一点点。你非得说你那一点点比我这一点点对,那不是胡闹吗?

所以希望大家再看见这类文章的时候要说:随喜赞叹。

佛的世界就是一座城,你从东门进,我从西门进,都能到达目的地,但没必要也不可能大家都走一条路。

下面咱们书归正传,铺垫的有点多哈。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大家都知道这是金刚经里比较著名的偈子。住,就是立个知见,在自己的心里立了个知见,在自己的心里立了个点,可以有所依的点。

就像我上面说的,有些人认为:我对,你不对。你说的佛法不对,我说的才是对的。这就是在自己的心里立了知见。这就是心有所住。

就像有的女士:我是女人,你应该关爱我。这就是在自己的心里立了个知见。这样的知见有没有错?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女士最正常的想法。但是,世间的事总是不如意十之八九。我是女人,你应该关爱我,但你没有关爱我,这样我就很痛苦。

我是男人,我应该事业有成,我应该有钱,我应该有面子。这就是在自己的心里立了知见。心有所住。当我没钱的时候、当我事业失败的时候、当我很没有面子的时候,我也会很痛苦。

而他关爱你了,你就会希望他天天关爱你,甚至希望所有人都来关爱你。最终他没能做到每一天都关爱你,也不可能做到永远的关爱你,或者身边有其他的人没能照顾好你的情绪,到最后还是烦恼。

你想有个房子,努力了半辈子,买了个60平的。住两年,经济条件不错了,又想换个200平的。房子换新的了,该车了吧。新房子新车,是不是看满脸皱纹的老婆就不舒服了?

心有所住,就是我们不快乐、不幸福的根源。每时每刻都被知见牵引着,也不自由。

你看,你上个网,看我写的不合你的意,还会生点气。这都是心里有个事先已经立得牢牢的知见。

信佛,是为了解脱,心的解脱。你立了个知见,就把自己栓在了那里。

我应该有钱的、我应该有人爱的,我应该家庭美满的,我应该身体健康的......

先前听了很多慧律大师的讲法,说实话,我学到的,觉得最受益的并不是经义,而是他的一句口头禅:哎,一点办法都没有。现在想想,这句一点办法都没有就是无所住而生其心。

我就是穷,又有什么办法呢?我就是身体不好,又有什么办法呢?有的人很不幸,家里出了问题,哭啊,喊啊,痛苦啊,可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没办法,一点办法都没有。

我先前的观点就是办法总比问题多,问题解决不了,只不过是你还没找到解决的办法,但一定是有办法解决的。在这样的人生态度下,其实我前些年活的很累、很痛苦,身体也垮了、脾气急躁。但自从学会了这句一点办法都没有之后,幸福多了。物质条件什么都没改变,就是幸福了。呵呵。今年冬天的时候,下着漫天大雪,独自走在路上,我当时就感觉自己过着神仙一样的日子,哎,不行了,太舒适了。

当我奉行一点办法都没有,神奇的发现一个现象:问题也没有了。没有问题需要我去想办法去解决。水到了,渠成不成,无所谓。但我肯定是得先做到水到了。不去强求结果。

信佛,其实很简单,就是谦虚一点。我先前的痛苦就是来自于自大。我觉得只要我努力,什么问题我都能解决。现在我明白了,一件事能不能成,是很多因素构成的,我没那么大的力量,我也不是上帝,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屌丝,很多事的结果是不受我掌控的,也绝对不是只要我付出了,我就肯定能收到回报。

所以,我还是做我该做的,但不强求一个结果。

当然,做我该做的,还是立了个知见,但貌似要比:我付出了就必须有回报,强一些。

所以,修行人不要给自己在心里立上知见,更不要把自己绑死在上面。这就叫: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当然,人类最大的知见是:我。我应该如何如何,你必须对我如何如何... ...

而且大家千万也不要忽略,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后面还有一句呢: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这句话的意思是你在自己的心里立了知见,实际上是把自己绑在了假相上,那些知见是靠不住的。你用一生去追求房子、车子、票子,最后生命耗尽的时候,一切都是梦幻泡影。你男朋友也会变心的,他不变心,你自己也可能变心的,都靠不住。


锐视觉何老师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金刚经》的心中心,蕅益大师说=“金刚般若大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语,足以蔽之"。也就是说,这句话可以包话本经的全部金刚般若玄义,大师又说:生心无住非二,"唯无住故生心”。经云:"应生无所住心",“应如是生清净心",故知所生的心,即是清净无住的心。世尊成道时所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这就直指众生的本心与十方如来的妙明真心无二无别。既然是这样,那为什么众生又在昏昧颠倒之中,那就是世尊当时紧接着说的"唯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只因众生执人(人我执)执法(法我执)着一切相,妄念相继从无间断,所以虽有真心,但不能显现,也就是不能证得,所以金刚般若首劝大家离相无住,若能生无所住心,便离一切垢染缠缚,便是清净心,即是妙明真心。《心赋注》云:“言般若者,即一切众生自心灵知之性耳"。百丈禅师曰:"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也即是说,顿然脱出六根六尘,纯真不二的心光,炳然现前)。临济禅师所说"历历孤明",都是指示所生的心既是清净心,无所住心,所以生心自然无住,一灯之光可破千年陈暗。大师又说:"言无住者,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不住二边,不住中道,故名无住。言生心者,生上求心,生下化心,生折伏心,生摄受心,遍于法界,穷于三际,故名生心"。无住生心,功德殊胜,不可思议。(引录黄念祖大德《心声录》有关内容,与大家共同学习)。


叶无思


只要明白了「四种涅槃」的法理,才能真正懂得了「应无所住」的含义。

第一种涅槃,叫自性清净涅槃。也叫性净涅槃。它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指一切的众生当下就示涅槃。众生当下皆住在一整法界,这个法界你随便地拿起一物,当下就是法身正藏!当下就是三身佛,法身、报身、化身为一体的三身。一个树叶啊、一片云,这些东西当下 无非都是一心三藏,这叫自性清净涅槃。一切的众生过去示这种涅槃,现在示涅槃,将来还示涅槃。任何一法随手取来皆是我们的本来面目,这叫性净涅槃。不管你是佛还是草,皆住在这一整法界。都是涅槃是一个本体,不管你自己知道不知道,承认不承认它都存在。你自己当下就是一个性净涅槃,你就是阿弥陀、观世音!一切众生本来都具足了。因此呢你知道这第一个涅槃,性净涅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解除你对死亡的恐惧!一切的众生过去示涅槃,现在示涅槃,将来还示涅槃。我说的这个「示」涅槃这个示啊是表「示现」的那个「示」,大家记好!这是第一个涅槃,叫自性清净涅槃!
\n第二种涅槃,叫有余依涅槃。比如说佛当年十九岁出家,三十一岁成道,成道以后呢,他余下了这个肉团身来讲法四十九年。这叫有余依涅槃!余这个肉团身,依靠这个肉团身来给大家讲法;他自己已经成佛了。

第三种叫无余依涅槃。佛当年是八十岁入灭,回归大光明藏了!这个时候呢这个肉团不要了不需要了,没有了肉身佛住世,这叫无余依涅槃。

第四种叫无住大涅槃。这个无住大涅槃就是讲一心三藏!不住在空、也不住有、也不住中;但是呢它可以随时现空、随时现有、随时现中;这叫无住大涅槃! 不住空、不住有、不住中流;这叫应无所住,而无所不住!因为我们的真心非有、非空啊,也非中啊,它是变现出来现空、现有、现中;而且它是即空、即有、即住、即一、即无量的;这就是圆满成佛的这个境界。这是四种主要的涅槃。
\n那么大家会问?那小乘人,中乘人他们那个所谓的涅槃,是怎么样的呢?小乘人、中乘人所证已经证入了人我空;他是证入偏空的所谓的涅槃。其实呢,这是有漏的大家要.知道一下。
《法华经》讲,“如来座者,一切法空是”:这里与「般若德」相对应。禅宗以「空智」为般若,圆顿大法是「一心三智——空智、有智、中智」。境界现前的时候很快的一念——一切的万法当下就是我,当下就是一个念,这就是「一切法空是」。这几千年以来困惑着修行人——开口闭口「真佛无相」,那有相的是谁啊?「相就是性,性就是相」。怎么叫「真佛无相」啊?如果讲「无相」,「性」也没有了,《楞严经》叫「一假一切假」。他就不懂得「实相」:第一,无相之相;第二,有相之相;第三,无相无不相之相。他把三相只说为一相(无相之相)可悲啊!可悲!受持《法华经》的人以如来之理,做如来之教,行如来之行,使得众生成如来,是不是做「如来使」?这也是「开权显实」。除了「如」还是「如」,大家皆从「如」而来。

佛不度人,唯人自度。迷惑是自己的问题,不要怨天尤人。
\n《法华经》讲“今世后世,如实知之”:有「今世后世」,就有十方万法。你明白了「如来藏」的道理,就真实知道你的本来面目,叫「如实知之」。你的本来面目就是万法,都是「我」一个念所变现。这些话要作为口头禅,作为座右铭,时时提起观照。

希望天下修行人都能遇到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不读《楞严》,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

祝诸位吉祥如意

阿弥陀佛!


如来藏4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金刚经。

此经由须菩提提起话头,为后世善知识如何得到真知而询问如来。

所以说,金刚经是普世经,渡人自渡的经。与修行不修行没关系,与能不能开悟开智息息相关。

菩萨的称号是人类师故,师是智慧的名号。

所以解释此经,不要以修行人身份去讲解。因为凡人也能很好地理解。智慧与生俱来,足以让人好好生存。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我们就从字面去理解。

住,依靠之所。源于依靠之心,才有住下之行。

生其心,生发某种想法。

全句的意思是:不要依据什么而动心。

再结合整句环境来理解,说得更生动些,就是不要执着。什么是不执着呢?佛祖说不要住色生心,那是不是要住于虚空呢?虚空也是一种相,实与虚都是一种相,不执着的意思就是即不住于实,亦不住于虚。不推崇善,亦不恶恶,借用六祖慧能的偈子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不要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作金刚骨,这是着相,是住于正而生其心。如来为什么说这句话呢?人说话总要表达一个意思,从而达就一种目的。佛祖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为了让我们的心练就空灵状态。以静达制动,以不变应万变等等上乘智慧,以灵动成就最佳硕果。

相信人生智慧第一者,贫不得苦闷;难不得消极;富不得无良;贵不得反复。

应无住而生其心。

是这么一种状态。

不执着

不执着

我不执着了

其实对于不执着的追求

原来也是一种执着

我不执着这不执着了

不执着这不执着了

原来对于不执着于不执着的修正

也是一种执着

这个顺序就是开悟

境界瞬间提升

从而进入空灵状态


钧沣732


“因无所住,而生其心”出自《金刚经》,这句话非常出名是因为禅宗六祖的原因。

我们知道六祖不识字,有一次卖柴的时候,偶尔听到一位居士在读诵《金刚经》,听到“因无所住,而生其心”当即开悟。

六祖的这段奇缘在《坛经》中有详细的记载,想了解的可以去读一读《坛经》,这里不再多讲。

我们知道《金刚经》的要现旨就是让我们众生,离一切相,才能真正的修成正果。

《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我们知道“一切贤圣,皆因无为法而有差别”。

何为有为法?

有为法就是我们着相的这个世界,我们可以看到,听到,闻到,尝到,感觉到的这个世间的万物。世间的一切相,都是有为法。

何为无为法?

无为法,就是我们离相,而成佛的境界,此时一切归于寂然,一切处于无善无恶的至善状态。我们也可以理解为道家的无为状态,也就是清净无污,不着相,不取相。就像金刚经上的经典句式:佛说XX,即非XX,是名XX。这里就是让我们离相不取相不着相,《道德经》上的“道可道,非常道”也是这个意思。

无所住:我们处于无善无恶的至善状态,我们处于不偏不倚的状态,我们处于过犹不及的状态。那么从这里看我们就是处于儒家提倡的核心思想的“中”。

天道或天地就是处于“中”,天道是无善无恶,才不会有分别心。才会是至大无私的境界,如果我们的心可以回归到本心的状态,那我们就处于天道的状态,因为本心就是至善的状态,所以我们的本心与天道相合一。

我们以天道之心的状态下,生心发愿,那我们的生心与发愿一定是大公无私的,就是公平公正的,从而没有偏私。

这种无所住也就是不着相的境界,就是圣人的境界,也就是佛陀的境界,天道的境界或者讲道的境界。

这样解释,不知道明白没有,可能还需要更多的分析,但是,先分析到这里。


止一,静笃以此为记。

喜欢,王阳明,请关注,驯服黑夜。私信回复:“王阳明心学”关键字,就可以加入群聊。欢迎留言评论点赞。

驯服黑夜


看着很多的回答,因为有所住,才生出这许许多多的见解。所以我们的回答就像三生万物之后的繁衍物,没有真理真相,只是某种立场,角度,观点,利益的产物。

包括我的这些文字,都是我们文化的繁衍品。那么在我们文化产生之前,我们的心又是什么?

话说当我们第一次看到一只杯子,我们又如何观察,体验,感受这只杯子?

如今我们看到一个杯子,可能是玻璃的,陶瓷的,金属的,保温的,可能会感受不同,因为形状,大小,色彩,使用,有人喜欢,有人讨厌,如果这个杯子是某人用过,或者送给你的,再比如是个古董,我们又是什么感受?直到某一天这个杯子,被装满了酒,牛奶,果汁,或者茶,你也许就看不到杯子了,只看到酒,牛奶,果汁和茶。如此等等。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其中之一,就是要我们去除成见,过去,前人赋予的文化属性,经验,让我们的真心去感知实意。

但凡人说话,都带有主观色彩或者某个目的,无论主观色彩是左还是右,无论目的是好还是坏,都会有色彩和目的;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所有话,各有各的色彩,各有各的目的;再透过你的心,又会变成什么?轮回只是被释迦摩尼发现了,而不是被其创造的一样。人生最大的杯具就是当你想好好研究佛的时候,竟然发现佛当年的话没有一句流传下来。都是旁人记录然后各朝代篡改最后翻译成中文,即便是佛的原话,而佛的境界又有太多语言无法描述的,除非心灵感应才会懂。

加上我们的内心,百分之九十九是别人灌输的。我们加入了这万丈红尘,被无数教育者,引导者接收了世界秩序,然后我们的一生就犹如浮萍。变化莫测,但是身不由己。分辨内心的最好方法,就是接收更多角度的观念,然后细细品味。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很多时候我们凭借一本书,那么就永远超越不了那本书;因为那本书只是一种象征,一种描述;也是一种束缚;当我们在书外看书,人外看人,心外看心的时候,也便了悟了一切的究竟;了悟,就是改变,因为你不再是它,而是它的主人。

很多时候我们遇到的世界,永远都是我们心中的自己;人生,对于不懂它的人来说,不是恩赐,而是惩罚,如今,你活在恩赐中?还是惩罚中?

跳出这种束缚,出离自我,明了当下,当一个被世俗束缚太久的心,发现了另外的可能性,那也便是最大的救赎了;一切才刚刚开始。

心如明镜,任何世间万物来了,来了就走了。来者不拒,去者不留。心里面保持一种坦然,如一面镜子,宇宙也可以装在里面,没有也可以独自相处。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你待着。你来或者不来,我都在那里;你爱不爱我,我都在那里;你要不要我,我也在那里。观自在,从容、包容、不动。开悟的意思并非是变了一个人,而是你开始知道,你是谁。

成佛是自我觉悟;佛的意思是知晓,而不是到达。说一个人成佛了,并不是他与众不同了,他依然和以前一样,只是,他不再被外境驱动浑浑噩噩,他开始自我示现,无忧无虑。其表现形式是主动感受,而不是被迫驱动。

一个人是没有能力放下自己从未得到过的东西的。比如,虚荣,骄傲,财富,马屁,爱。欲海无边 回头是岸 只是不到欲海 怎么回头?有所经历,才有所成长,不入轮回便是,不到绝情谷不是痴情人。开悟,不是舍弃一切,而是包容万有。


佛度众生本身就是某种没有分别心,不住一法的般若智慧,佛教相信,觉悟需要太高的教育、太深的觉悟和太复杂的炼造过程,是一道靠人性本能很难迈进的窄门,所以佛门广开,以人性度人性,让求财的求财,布施的布施,得智的得智,觉悟的觉悟,念经的念经,烧香的烧香,拜佛的拜佛,达摩面壁,愚公移山,各下功夫,各得果子。因材施教,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才有了如今的欣欣向荣。

这是某种道法自然的智慧,营造某种生态机制,某种可持续发展,又是什么给它注入这种左右逢源,生生不息的生命能量?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本意就是如来,随着不同的机缘变化不同度化形式,就像宇宙大道一样,我们每个人,或者世间万物都根据自身的秉性呈现出各自的生命轨迹,以成就其他的生命而成就着自身生命的价值,这就宇宙生态,也是某种度人度己的法门,而这种度化本身也是不住一法,随缘而变的。

我们看水,千变万化,藏污纳垢,包容万有,利万物而不争,但其本性不改,却能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随缘而变,度化众生。

而无私,无我,无执,放下,舍得,如此等等,时时刻刻的出离和觉悟才有可能做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所以佛经一直在反反复复的告诉我们这些。

我们不但要觉悟,更要知行合一,在有生的日子里亲证,实践,悟到,做到才是圆满。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对新知识有了足够的好奇,但是都是浮光掠影;犹如总是谈恋爱,从来不结婚,这不是耍流氓是什么……

有人告诉我:你是懒得看的,你已经爱上了寻找,不停的寻找,答案,对你是毫无意义的。你通过自己浅薄的理解能力,捉急的智商,让自己打到了高潮;但是,当你放下书本,下一秒依然身不由己的浮沉和悲欢。那种智慧,有个毛用。

人一定要在现有的体制、社会环境、政治制度下努力发展,取得成功。

我们在这个可以变现的世界里,学习的任何东西,都要要求它们有变现力,没有变现力的话,学富五车,也不过是空学问,讲起来头头是道,但对这个物质世界没有变现力 脚踏在土地上,地上会略踏实一下,这就是变现力 我们就要要求这样的变现力,否则的话,白学了,不如不学,空添了思想的负重。


在这个人间,金钱本身是一种价值衡量尺度,一个人追求金钱,应当是作为充分生活过的证据,一个融入环境的坐标,一个价值实现的路径。实现财富正常累计并且可以不被财富奴役的人,才算刚刚开始成为了一个成熟的地球人,因为,他开始接纳这个星球,通过接纳其体系核心。接纳便可以放下,然后,开始自由。

赚钱就是某种普渡众生的法门,造福社会,福泽一方。大家都可以根据自身的心性,自然赋予我们的天赋,智慧,觉悟,各入一门努力修行。

话说如果你想爱则哪里都可以爱,如果你想成长则事事可以成长。既然去哪里修行都一样,你看路边的牵牛花已然开出生命的颜色。

我们经商也好,悟道也好,追爱也好; 那都不是让我们更苍白,而是让我们更丰盛。

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不必执着我们现在是什么?有什么?我们作为三生万物之后的繁衍品,自然可以回到源头活水,就像条条大路通罗马一样,回到家,再重新出发,思考,审视……

一滴水如果你不想干枯,那就汇入江湖河海,如果你想生生不息,那就汇入这生命的生态环境中,用因无所住而生其心而真实的流注着,无牵无挂,无忧无虑,无形无踪,无声无息,道法自然,如来,如去……

我不是一个佛教徒,但我又是个佛教徒,这些是人为的定义和着相,宇宙大道中是没有这些分别的,都是三生万物之后,人为定义的,大家知道了,就可以抛弃这些媒介了。

井拘束了蛙,知识拘束了人;知识使你伟大,知识也使你渺小,所以要超越知识。读书的人原来为了追求智慧恢复自然的本性,但是久而久之,就迷失在书城里面走都走不出来了。

鱼在江湖中自由自在,忘记了自己在水里。人在自然,只要懂得快乐自足,便忘了道的存在。人心装满了各种知识,就被知识隔成一间间小房子,那就不自在了。所以要打通知识,超越知识。我们的教化处处都是烙印,想要融汇出新比较难。信息、知识、规律这些都是鱼,要运化它们要靠时间和智慧。

任何语言,都会把人导入歧途。任何话语,都是一种限制。任何思想,都是奴役意识的手段。一切不以提高心灵幸福指数为目标的道都是耍流氓。世间苦,皆由起心动念起。明白根源,坦然接受,当生则生,当日则日,当死则死。生命是需要你去感受的,而不是思考。 爱不过是一种能力。



一个完全无我的人,一个视你如他自己的人,他爱你的方式可能很多样化,但他最关心的当然是让你获得和他一样的解脱。为此他可以和你一起喝酒,也可能揍你一顿,可能给你讲佛法,也可能和你讨论女人,只要可以将你导向解脱,他不在乎做任何事。他也不期待你有某种回报,因为他没有自我需要被喂养。他不需要计算付出的爱和收到的爱是否均衡,因此他的爱是真正的爱,而不是我们假模假式的爱。

去寺庙烧香的真的都是信佛的吗? 看到电视里灾民的影片,你会落泪;捐款专线的字幕出现,你赶快抄下,然後拨通、捐钱。你去打禅七、去布道会、去清修、去告解。问题是,隔天早上,你走进办公室,该争的、该吵的、嫉妒的、贪婪的。你改变了多少?看书做学问做人也是如此。那么烧香拜佛念经的真正意义就在烧香拜佛念经之外,身体力行,出世只为入世,入红尘,通过度人得以度己,让我们且行且珍惜。

从来就没有天堂地狱,只有你以为的天堂地狱,佛教,如来,菩萨,亦如,只是某种教化芸芸众生的道具……

本来道德俱足的社会还需要定义道德规范吗?不过是因为没有道德之后的繁衍品。


太阳天然笨真


“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几句话,佛教我们如何面对外境?“心”如何起用?如何生清净心?


“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指一切事物的表面现象,妄相。“住”是“不动,停止,驻留”的意思。“生”是起用的意思。

“不应住声香味触法 ”即不应该"驻留在”事物的表面妄相上,不被妄相迷惑。反之,也就是说要“外离一切相”“离诸相诸法”而生其心。

怎么才能“外离一切相”“离诸相诸法”呢?就是要离开“妄想、分别、执着”。

清净心无任何污染分别执着,所以它也就没有任何烦恼。无任何执着,也就是没有任何的立场,没有任何的对立分别的执着,没有大小、黑白、远近、香臭、苦甜、粗滑、美丑、好坏、净污、凡圣、里外、强弱、贫富、得失、你我……等等分别……

清净心也就是“离四相心”,“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能离开这四相,就是清净心。真正的“清净心”,只有佛才能达到。

作个比喻,这清净心就像镜子照物,照时万事万法,不分远近大小,全无分别,纤亳同现。此境象一过,镜子依然纤尘不染,回归本相。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清净心”本质是空的,什么都没有,所以说这个“清净心”是“无心”,无染心,无执着心,本性“空”,所以它是无形无相的,但我们为了说它,就假立名目,给它安上一个“心”的名字,来讨论它。正因为这个心本性空,所以它能照,能含藏万物。又若把心比喻成虚空,相对好理解,物来则现,物去归空。“本来无一物”……

当年二祖神光见达摩祖师时,说:“我心未宁,乞师与安。”师曰:“将心来与汝安。”光曰:“觅心了不可得。”师曰:“我与汝安心竟。”

心本无相,无须再安。

佛说法49年,又说自己这么多年未说一个字,这不是矛盾吗?其实佛这里是说,他说法49年,都是在用清净心在说,“清净心”即是“无心”,在用“无心”说法,所以“说”即“无说”。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外境如风浪,船即心。风浪起时,船随其起伏颠簸;风浪一过,复归于静。表相看来,心随境动,心在动吗?其实心是定的,它没动。


这里的所谓“风浪”“静”,其实都是妄相,它们本无分别,“风浪”即是“静”,“动”即是“静”,不是二,是一。


E在想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出自《金刚经》第十品 ——庄严净土分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虚云老和尚说这句话是《金刚经》的总骨,明白了这句话,也就明白了整卷经文。当年惠能大师闹市卖柴,闻听老者诵经,当听到这一句时,心有所悟,经老者介绍,投奔五祖弘忍大师,舂米八月,一偈明心,五祖暗示他半夜入丈室,用袈裟遮窗,讲解《金刚经》,当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大师言下大悟。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是应缘,无所住是无所粘滞,应一切事缘无所住,自生清静之心。心有所住即不能空灵,不论何时何处都应该无所执着,才能任运自然,所以佛说“应无所住”;而佛法不是断灭法,又要起用,故佛又说“而生其心”,应无所住是体,而生其心是用,用不离体,体不离用;应无所住不执有,而生其心不落空,既不执有又不落空,才是中道之义。



我们修行不是什么都要放下,是要进取而不执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是没有执著;而生其心,是要有进取心。要发心帮助一切众生解除烦恼,从轮回中觉醒,但心中不能执著于众生相,也不能觉得我在度众生。



心不是不生,而是要生“无所住”心,这个心不要停留在任何事物上。尽管应缘做事,而内心一无所住,于心无事,于事无心,就像懒融禅师说的:“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这是这一句经文最好的诠释。


 


平常新语


金刚经"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清净心就是佛性,也就是自性,尘世是由色身,声香味触法构成的混合体,是覆盖在自性上的污垢,不应对这些污垢产生迷恋之心。
尘世中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皆是变化无常的幻影,修行,获得加持能量,摧毁虚幻,展示自性光芒,入极乐净土。


世间一切法,深处皆为空,都可成为修行法门,都可以体会到,尘世中,没有任何财富,给人带来永恒的幸福,没有任何人能摆脱“生老病死”的劫数,只有修行获得能量,才能冲破"六道轮回",入极乐净土。
化空尘世,实修经历,所有物质开始失去实体形态,变成波形,能量进一步加强,这些波形也消失,极乐净土显现。

尘世中任何存在都是幻影,包括佛祖身相。这不是语言,文字,思维,道理能说清楚的,事实上,语言,文字,思维,道理本身都是幻影,唯一途径是实修,吸收足够般若能量,化空尘世,幻影消失,自性(佛性)显现,进入极乐净土(无余涅槃),自性即是如来,既没有来,也没有去。
直接进入无余涅槃,需要无限般若能量,某些修炼功法,用有限般若能量,体验尘世消失过程,功法本质,应用虔诚愿力,获得菩萨能量加持,瞬间摧毁尘世存在,展现极乐净土,虽然是暂时展示(有余涅槃),足以使人认识到,尘世一切皆空,而极乐净土,既没有去,也没有来,如来,就在那里。

五光十色,实实在在的尘世突然消失,出现妙不可言的极乐净土,这情景,带来的震撼,不可言喻。需要说明的是,尘世的消失不是在梦幻中,也不是在冥想中,通常是在日常生活中,一股强大的加持能量涌来,在能量作用下,五蕴(色身,受,想,行,识)皆空,极乐中,进入"不可说"净土世界,"不可说"是因为"净土"存在于五蕴之外,没有办法用语言描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