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书法多年,气韵和整体章法不得法,创作也只能停留在临创

书法气韵的理解

气韵是精神状态,即‘神态’的说法。‘神彩为上,形质次之’它高于形式和技法。气韵是由多个方面体现的。

一是丰富线条的表现形式。一是转韵,篇幅特别长,为了强调变化,可用’转韵‘的方法,段与段之间,大小正侧、疏密虚实、枯湿浓淡涨上进行变化形成自己特色。二是追求大气,强调点画,极力舒展,纵横开阖;强调造型的极力开张,点画发布在字型周边,方正阔大,宽博恢宏。

二是奇特多姿的结体。一种是追求变形,一是反楷法,就是打破楷书固有书写的法则,根据具体情况,安排结体,信手行去,一派天机;二是反字法,就是打破结字固有书写的法则,被贬为‘孩童体’‘丑书’。二种是追求古朴,一是字体往上靠,以老字体为主,新字体为辅,或以新字体为主,老字体为辅的有机融合,结果是‘质古’风格比较古拙;二是淡化偏旁部首的概念,偏旁部首写大点。这些做法遭到了相当部分人的反对,看不惯,不接受,甚至痛心疾首,‘存在就是合理的’。

学习书法多年,气韵和整体章法不得法,创作也只能停留在临创

三是敧侧动荡、左右朝辑、体势贯通的章法。

四是巧妙的驾驭枯、湿、浓、淡、涨的墨法。

五是点、线、块层面感的加强。

六是线条书写速度的转换。

七是书写性的增强,发挥工具、材料的特性。

八是作者的意气和造化,加强综合涵养的修练。

学习书法多年,气韵和整体章法不得法,创作也只能停留在临创

对整体章法的理解。

章法又称谋篇布局。

一字中的点画布置和一字与数字之间的布置关系为书势章法‘小章法’

研究行与行之间的呼应关系的方法,整幅作品的布白,时间节奏和空间造型,称为大章法。

书势章法,它的内容分笔势和体势两部分。要兼顾上下承接的笔势和左右呼应的体势。

行轴线摆动的幅度大小,直接影响的作品的动静节奏和章法。行轴越直作品显得安定、规整平和;行轴越曲动势越强、张力越大;平行线为主的行轴线,叫平行贯气法,指相连几字中单字的轴线首尾不是对接关系,中斷错位,造成单行的强烈震荡。

非常密切行与行的楫让避就的配合关系。

一是行中轴线摆动的相背处理;二是外轮廓形的配合;三是笔画方向与空间的配合。

处理好横向相邻行和几行之间的配合关系。一是位置排列上,超过两行的、须错落排列;

学习书法多年,气韵和整体章法不得法,创作也只能停留在临创

二是字距的处理上,不能平行,须错落。

三是横向几行的斷连处理不能雷同。

处理好作品外边缘的留白。

处理好作品虚实疏密极其重要的关系。行距的变化的方法,主要是注意疏密处理,比较极端的方法就是粘并。将某行的字写小了,往右靠或往左靠。行的粘并一般都安排在整幅作品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的‘黄金分割’处。

既要讲究上下连绵的时间节奏,也要讲究左右呼应空间关系,让各种造型元素得到充分的发挥。

学习书法多年,气韵和整体章法不得法,创作也只能停留在临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