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藝師珍藏:研究中國傳統插花文化必讀的《瓶史》全文翻譯+插圖

寫在前面的話:

瞭解袁宏道的《瓶史》這本書,是我跟

寶夫人禪花道創始人——周建貞老師 學習中式傳統插花時,老師推薦給我的。懷著好奇和求索的心馬上網購買了這本書。翻閱之後一直想要分享,這裡先感謝一下今日頭條這個平臺。期間整理文件的工作確實花了我不少的時間。

十六世紀末年,以倡導“性靈說”著稱的文學家袁宏道,寫了《瓶史》十二篇,既是優美的散文,也是藝林奇葩。看過此書,本人被作者的愛花精神所折服,其對花的態度也對我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如果你喜歡閱讀散文,倒也可以把《瓶史》當做散文看。

本著弘揚我們自己中國人的傳統文化為己任,特別整理此書譯本出來分享給大家。為方便閱讀,本文內容為純翻譯,個人覺得非常值得收藏,因內容較多。如有個別遺漏或紕漏之處,還望大家不不吝賜教,以便本人及時更正。感謝閱讀。

——星辰

《瓶史》明 袁宏道

花藝師珍藏:研究中國傳統插花文化必讀的《瓶史》全文翻譯+插圖

小引

天下的隱士或風雅之人,由於不沾染聲色,所以只能鍾情于山水花竹。山水花竹之類,沒有名利的沾染,也沒有為爭名奪利而生的奔走爭奪。俗世中人,身處喧鬧的塵世,陷於名利之所不能自拔,耳目為塵世所矇蔽,心神因算計而疲苦,想要親近山水花竹,也無暇一顧。所以隱者和雅士,得以有機會享有這份的風景。所謂幽人韻士,就是超然於物外,把一切都讓與天下之人的人。唯有山水花竹這類事物,即使想讓給凡世勞碌奔走之人,別人也未必樂於接受。因此流連其間也安然,就算據為獨有,也不會招來禍端。

唉!這種隱逸者恬然的生活方式,剛毅果決之士的行為,是我這輩子想要得到但未必能實現的生活。幸而處身於一個半隱半顯的位置,世間的名利好處我爭取不到,想要避世隱居、清高自守,可惜叉被卑微的官位所羈絆,只有栽花種竹,聊以自娛自樂。但住的地方低窪而狹小,又經常搬家,沒有固定的居所,只好用膽瓶插花,隨時更換。京城人家所有的名花佳卉,一時就都成了我的案頭之物,不受修剪澆灑的勞累,而有欣賞吟詠的樂趣。取花不貪多,遇到主人也不會發生爭執,這的確是件值得評述之事。唉!插花一事只是暫時讓人心情暢快,不可以習以為常,而忘掉了山水的大樂。我寫下這篇文章,凡是涉及瓶花的內容,都分列出來,逐條敘述於後.和喜愛花木卻又並不富裕的人共享。

花藝師珍藏:研究中國傳統插花文化必讀的《瓶史》全文翻譯+插圖

花藝師珍藏:研究中國傳統插花文化必讀的《瓶史》全文翻譯+插圖

【閒說】

欲解其文,先識其人。袁宏道一生三次入仕。第一次是二十八歲時任吳縣(今江蘇蘇州)知縣,職間治案果敢,但因性情剛烈不願面對周遭嘴臉,一連上書七份請辭,得返鄉。第二次是三十一歲擔任順天府(今北京)教授、國子監助教和禮部主事,很快也是告假回鄉了。第三次是在三十九歲時任吏部郎官,不到兩年則以病辭歸。由此可見他不願為官。

石公在《瓶史引》中,談到了喜好插花的理由和著訴的目的,通篇讀來,盡是“求之不得,退而求其次”與尷尬。

“可趨可爭者既不到餘,遂欲欹笠高巖,濯纓流水,又為卑官所絆,僅有載花蒔竹一事,可以自樂”,是理想和身份的尷尬:袁宏道三十三歲著《瓶史》,時居京城,官禮部主事,官場上算不上得意,同樣處於“囂崖利藪, 目眯塵沙,心疲計算”的官場,嚮往高人隱士那樣隱居深山的恬然生活,不痛不癢的官位又像雞肋一樣羈絆了自己的理想。所以退而求其次,栽花蒔竹以怡情。

“邸居湫隘,遷徙無常一,不得已以膽瓶置花”是生活條件和愛好的尷尬。欲栽花蒔竹,居所狹小,何況還遷徙無常,於是再退求其次,以膽瓶置花賞詠。瓶器眾多,為何強調“膽瓶”呢?除去造型優雅的原因,箇中滋味皆在“取者不貪,遇者不爭”之中了吧,北地苦寒,無多嘉卉,膽瓶細頸,以置案頭者多小巧,容花少,所以取花不多,也不會因折取花材和主人產生爭執的緣故。

中國文人心中有著揮之不去的山水情結,上起廟堂之高,下至山林之遠;帝王相士、書生寒儒,或多或少地在內心深處留存了這一處淨土,那是他們的理想之國,心靈的歸依所在。歷朝的隱者,亦為世人所敬重。袁宏道亦是如此,日本高僧元政上人致陳元贇[yūn]書曰:“數日前探市得《袁中郎集》,樂府妙絕,不可復言,《廣莊》諸篇識地高,《瓶史》風流,可見其人。”插花一事便成為他精神的慰藉之一,或許也是對諸多無可奈何之事的逃避和溫和抗爭吧。故在其後諄諄告誡讀者不可沉溺此道:“此暫時快心事也,無狃以為常,而忘山水之樂。”

一.花目

花藝師珍藏:研究中國傳統插花文化必讀的《瓶史》全文翻譯+插圖

【譯文】

燕京氣候極其寒冷,南中地區的名貴花木很難運達。即使有少數能運到京城,也大多被高官巨賈們所據有,儒生寒士無緣見到,只能就近尋找容易得到的花木。

選擇花木和選擇朋友一個道理,那些隱逸山林的高士,遁跡于山野之中,與鹿豕、豐草為伍,我即便想與他們親近,也無從結識。因此,那些生活在城市、為多數人認同並被視為賢達才俊的人,我也願意和他們親近,這也是因為距離近從而容易達成目的的緣故。

我根據這個原則選取的花木,春天是梅和海棠,夏天是牡丹、芍藥、石榴,秋天是木樨、蓮花、菊花,冬天是蠟梅。在一室之內,那些有著荀令般香氣、何晏般清雅的花卉,輪番成為我座上嘉賓。選取花卉雖然需要就近,但不能隨意擷取,濫用凡花俗卉充數。即便沒有合適的花材,也寧可插貯幾枝竹枝或柏枝替代。就如雖然沒有閱歷廣、世事練達的老臣,但是還有遺留下來的規範可以遵循。怎麼能讓那些市井庸人混入賢德之人聚集的場所,留下“皇甫氏充隱”這樣的笑柄呢?

花藝師珍藏:研究中國傳統插花文化必讀的《瓶史》全文翻譯+插圖

【閒說】

取花如擇友,取花宜慎,擇友更慎。寧可無花,不可“濫及凡卉”;寧可無友,亦不流俗。造物本無高下,世間萬物莫不因利就勢方能生存,所謂花格花品莫不是入了人心,合了人意,故而花花草草皆關情。

身雖不能避地而心自潔,文人插花不僅為賞心悅目,亦為涵養心性。石公擇花,亦是以近乎孤絕的姿態堅守著自己的內心。所擇,所插,都是情懷罷了。

二.品第

漢宮三千佳麗,趙飛燕姿色第一;邢、尹兩位夫人同時受寵於漢武帝,邢夫人見了尹夫人,也只能自嘆不如,悄然淚下。由此,我們知道在絕色佳人面前,其他美麗的女子也不得不羞愧誠服。殊絕之物,必然出類拔萃。如果讓傾國傾城的女子與其他姬妾同車,讓賢能之士與凡才並駕齊驅,這是誰的罪過呢?

梅花以重葉、綠萼、玉蝶、百葉緗梅為上品。海棠以西府、紫錦為上品。牡丹以黃樓子、綠蝴蝶、西瓜瓤、大紅、舞青霓為上品。芍藥以冠群芳、御衣黃、寶妝成為上品。石榴以花色深紅復瓣為上品。蓮花以花辦碧翠、錦邊為上品。木樨以球子、早黃為上品。菊花以各色鶴翎、西施、剪絨為上品。蠟梅以磬口香為上品。

這些花都是名貴品種,寒士家中自然無法蒐集齊全,我特意提及這些品種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確立判斷的基準,不希望庸脂俗粉混雜於奇花異卉之中。

花藝師珍藏:研究中國傳統插花文化必讀的《瓶史》全文翻譯+插圖

古人云:“一字之褒,寵逾華袞之贈”,是說在史書上得到一字的讚揚,其榮耀勝過被賜予華貴的禮服。如今,我以花國的史官的身份,來纂寫花國的《春秋》,怎麼能不嚴格謹慎呢?孔子說過:“《春秋》的道理(“義”)是由我個人總結加入的。”本文也是如此。

【閒說】

“漢宮三千,趙姊第一;邢、尹同幸,望而泣下”一句,坊間另有不同解說,大意為:趙飛燕為漢宮第一美女,因為竟然和邢、尹二夫人同受寵幸,故心有不甘望而淚下。這個說法幾乎荒謬。且不說飛燕為成帝之後,邢、尹為武帝之夫人,飛燕若與二人望而泣下,非至黃泉而不能啊。文中並列兩句原是兩層意思,第一句是說需要排出品次,第二句是說即便兩美並存,稍遜者也會自愧不如。譯者須嚴謹,以免誤導讀者,落下關公戰秦瓊的笑話。另有版本,“趙姊”做“趙娣”,以“娣”為妾之意。“娣”在古文中此處指二女共伺一夫,則妾為“娣”,漢宮飛燕姿色第一為成帝后,其妹趙合德非以姿色取勝,為成帝昭儀,如此處為“娣”,則當指趙合德,文意不通,故此處取“姊”。

世間花木各有姿儀,本不該以高下佳劣相論,正如燕瘦環肥各有所好,都和賞玩者的心性、素養等相關,各花入各眼而已。所以石公隨後也說明文中對花卉的品評也正如孔子賦《春秋》之“義”,體現了他個人的審美標準。雖然如此,但對插花者而言,仍然需要對花材的整體格調有大體的瞭解,以免插貯時在花材選擇上失了章法,使作品雜亂不堪。譬如梅多獨取一枝,以觀其花柯奇古,也常與虯松為友,高低盤結、相得益彰;反之,若將古梅一枝夾雜於繁花錦簇之間,則湮沒了清古的情韻。所謂“北方有佳人,遺世而獨立”,名花如佳人,也須出其類方能盡賞其姿容。所以如石公所言,如使絕色佳人與庸脂俗粉同等待遇,讓賢能之士與平庸之才共行進退,真是說不盡的委屈。所以作為插花者,需要了解花材不同的特點情韻,才能在插花作品中清晰地呈現出自已的審美訴求和人格情操。

“華袞之贈”下句為“一言之貶,辱過市井之撻”。竊以為花草皆稟天地靈氣而生,脫俗之物又何必以俗世人心定出了三六九等來?世間無不是之花木,在“榮於華袞”之外,又何忍對另者“辱過市井之撻”呢?一個好的插花人,貴在隨材取用造就,最大限度地

發掘出花木天真之韻。

三 器具

【譯文】

養花的花瓶也要精緻完美。這和趙飛燕、楊玉環這般的絕代佳人不能安置在茅舍,好酒的嵇康、阮籍、賀知章、李白等些名士決不能把他們請到喧雜的酒館飯鋪飲酒一個道理。

花藝師珍藏:研究中國傳統插花文化必讀的《瓶史》全文翻譯+插圖

曾經見過江南某人家收藏的一舊觚,其色澤青翠入骨,表面砂斑呈小丘狀隆起,可稱得上花之金屋。其次是官窯、哥窯、象窯和定窯等所燒製的瓷器,器型纖細迷人,色澤溫潤柔美,都是適合花神居住精緻屋舍。通常說來,書齋適合擺放比較矮小的花瓶,銅器中如有花紋的觚、銅觶、樽罍、方漢壺、沒有紋飾的溫壺、匾壺等,瓷器中如紙槌、鵝頸、茄袋、花樽、花囊、蓍草和蒲槌等,都要形制短小的才能用於清供,若是過大,和廳堂中的香火供花有什麼區別呢,即使古舊,也落俗氣。當然花型有大有小,像牡丹芍藥、蓮花,花型碩大,自然不用受選用形制短小花器的限制。

曾聽說古銅器由於深埋土中,年代久遠,吸收了很多的地氣,用來養花會使花色鮮豔明麗,如同還在枝頭,開花很快且久不凋零,甚至能在瓶中結出果實,以古陶器養花也是這樣。由此可知,珍貴的古舊瓶器並非只能用來玩賞而已。但貧寒的書生無法得到這些珍貴的古瓶,哪怕能得到宣德和成化年間的瓷瓶各一兩枚,也說得上已經是乞丐暴富了。

冬天插花,瓶內宜套錫管,因為北地天寒,旦水結成冰,能將銅瓷的瓶器裂。瓶水中投放少許硫黃,也能起到防凍的作用。

花藝師珍藏:研究中國傳統插花文化必讀的《瓶史》全文翻譯+插圖

【閒說】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代笑看。”名花如美人,都需要適合的器物、環境來烘托她們的或雍容高貴、或清雅絕俗之美。花器種類繁多,插貯花卉需要注意其本身的花情花性,選擇相宜風格的瓶器,同時考慮擺放的處所環境,根據花型不同選取大小合適的花瓶,才能使花與瓶相契相合,讓插花作品臻於完美。

古董瓶器的珍貴之處不僅在於其古舊稀少,也在於其對花的養護之功,愛花亦重惜瓶,錫管和硫黃的運用,可見古人惜物之心。

四 擇水

花藝師珍藏:研究中國傳統插花文化必讀的《瓶史》全文翻譯+插圖

【譯文】

京城西山碧雲寺內的水、裂帛湖的水和龍王堂的水都可以用來插花。而一旦進入西直門高梁橋,便受到了汙染成為濁品。凡是用於蓄養瓶花的水都必須風吹日曬後才能使用。至於桑園的水、滿井的水、沙窩的水、王媽媽井水,味雖然甘甜,但用於養花花卉卻長得不茂盛。使用苦水養花尤其不可,因為水質鹹澀。如果沒有好的水源,還不如多貯存一些梅雨季節的雨水為好。貯水的方法:在剛蓄上梅雨季的雨水的甕中,投入一塊燒熱的煤土,這樣處理過的水經年也不會壞。不但可用以養花,也可以用來烹茶。

【閒說】

水是花木生存的根本,水質的好壞對花命的長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袁宏道時處京師,所以在這一節中詳細說明了京城之人養置瓶花需要選用什麼樣的水。

北京西山水質溫煦甘醇,尤其適合冬季養花。《畿輔通志》稱:“其尤奇者,氣煦泉甘,木不凋,冬卉不枯。”說的就是其溫煦之功。玉泉山和西山之水皆甘甜,裂帛湖、龍王堂之水都源出玉泉山泉,可以說是插花用水的上品。高梁橋已近京城,所以從玉泉山而來的水一旦流入高梁橋,就會受到汙染成為濁品。

至於文中“桑園、滿井、沙窩”等,皆地名,桑園水不是指種桑園子的積水,滿井水也不是指一個叫滿井的井中水,沙窩水不是指沙地低窪處的積水。古文中京城被稱為“滿井”的有數處,今人解說多取位於北京城安定門外。這個解釋源出明王思任的《遊滿井記》“京師渴處,得水便歡。安定門外五里有滿井,初春士女雲集,予與吳友張度往觀之。一亭函井,其規五尺,四窪而中滿,故名。”但在本書中,滿井卻不該在此處。袁宏道作《滿井遊記》,文中描寫了北京的滿井美景:“偕數友出東直,至滿井。高柳夾堤……於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也。”兩者一在東直門外在安定門外,袁宏道所說的應該是他自己的文章中所說的東直門外的滿井。

古人好用雨雪之水,用以養花、烹茶、入藥等,但常用的貯水之法,今人難效仿,普遍汙染的大環境下,城市地區雨水雪水都不能免於汙染。曾有北京的朋友因痴愛菖蒲,每日用純淨水蓄養,說是北京地區水質鹼性重,菖蒲耐受不住。其實或許用礦泉水比純淨水好些,因為植物的生長也是需要一定的礦物質的。

五.宜稱

花藝師珍藏:研究中國傳統插花文化必讀的《瓶史》全文翻譯+插圖

花藝師珍藏:研究中國傳統插花文化必讀的《瓶史》全文翻譯+插圖

【譯文】

插花不能太繁雜,也不能太稀疏單薄。花材最多選取兩三種。造型上要有高低錯落,疏密濃淡,像畫家畫作那樣構圖為佳。

擺放瓶花忌成雙成對,忌千篇一律,忌排成行列、整齊劃一,忌用繩捆綁花。插花所謂的整齊恰恰指的是參差不齊,意態天然,富有自然靈動之美。如東坡之文、青蓮之詩,長至所應長,止於所欲止,隨意斷續,不拘對偶,卻意態揮灑,渾然天成,全無凝滯,這才是整齊的真意。若是追求枝葉和色彩的刻板機械地搭配,就如同官府衙門階下兩旁的樹木,墓門左右端立的華表,這樣夠整齊了嗎?

【閒說】

袁宏道在這一節中提出了插花的一般原則和佈置瓶花的四點禁忌,其插花法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日本在1808年出版的《瓶史國字解》序言中說道:“前者黎雲齋者,據石公《瓶史》建插花法,自稱宏道流,大行於世。”由此可見,此書對日本花道藝術的影響也是非同小可的。更可貴的一點,是袁宏道在此尖銳諷刺了刻板生硬的所謂“整齊”,提出的“意態天然”的論點,反對刻板機械地雕琢複製,賦予了插花作品自然生動的生命張力,更體現了對自然的尊重。這也對插花者的審美及對自然的感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如蘇、李二人般達到收放自如、得心應手的純熟境界,方能觸手成春。

六 屏俗

【譯文】

放置瓶花的居室中,可擺放具有天然的几案張,藤編的床一張。几案宜寬闊厚重、質地細膩光滑。凡是本地所產的有邊欄的漆桌、描金並鑲有貝殼的床和彩繪的瓶架之類的傢俱,都捨棄不用。

花藝師珍藏:研究中國傳統插花文化必讀的《瓶史》全文翻譯+插圖

花藝師珍藏:研究中國傳統插花文化必讀的《瓶史》全文翻譯+插圖

【閒說】

這一節所講的與瓶花擺放的相宜環境佈置的種種要旨,皆為“屏俗”。

文人插花,追求的是意趣天成的簡素之美,袁宏道提倡放置瓶花的桌几和室內傢俱的選取應以古樸、質感為原則,京城為榮華集匯之地,所生產的傢俱器物多飾以描金螺鈿彩繪等繁雜工藝,盡顯富麗華美,若用於高官巨賈之家,配以牡丹之類的富貴之花倒也相宜,但用於文人齋室插花,只落豔俗,同時花材本身才是觀賞的重點,陪襯物的華麗只會喧賓奪主。

由本節可知袁宏道對插花一道,尤其重視精神風骨,不以華麗繁複為美,而求質簡格高。這一點被奉為文人插花之圭臬。

七 花崇 (花崇:崇,災禍。這裡指妨礙花卉生長的不良因素)

【譯文】

花下不宜焚香,如同茶水中不宜放入果子樣。茶中自有天然的香味,並不需要加入果子來引出它的甘苦。花卉也自有天然的芬芳,無須以香薰火燎來激發它的香美。如因置果和焚香而奪去了茶的真味,破壞了花的真香,就是俗人的過錯。而且香氣燥烈,花草一旦受了熱毒就會很快枯萎,所以香料對花而言如同劍刃。其中棒香合香,尤其不能使用,因為其中大多含有麝香。

從前韓熙載曾說,木樨適宜與龍腦搭配,酴釀花適宜與沉香搭配,蘭花則適宜與四絕香搭配,含笑適宜配麝香,簷卜適宜配檀香。這些做法無異於將筍和肉放一起烹飪,是官廚操持宮中飲宴的行徑,而不是文人雅士的作為。至於蠟燭的熱氣和煤煙,都能致花卉於死地,應該儘快摒棄。說它們是花卉的大敵,是沒錯的。

花藝師珍藏:研究中國傳統插花文化必讀的《瓶史》全文翻譯+插圖

花藝師珍藏:研究中國傳統插花文化必讀的《瓶史》全文翻譯+插圖

【閒說】

袁宏道在文學創作上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主張,指出詩文創作的原則是“性靈、趣、韻”,而它們是由“無心”或“童子之心”得來的。“世人所難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態,雖善說者不能下一語,唯會心者知之。……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學問者淺。”(《敘陳正甫會心集》)於插花一道,他也持同樣觀點,對刻意雕琢、繁紋冗飾的奢靡之鳳深惡痛絕,提倡道法自然,以“真整齊、真香、真趣”為審美訴求,反對刻板的插花形式,反對其他香品與瓶花的搭配,認為會奪花之真香;反對室內陳設繁複華麗,認為會破壞文人用花淡雅素靜的色彩和情韻。

今或有善插花者以為“石公花下不宜焚香”之忌過於苛求,認為焚香因香味均勻,香力持久,與花相配所能彌補某些花木自身香氣的不足;又以為麝香不需加熱,也會自然散發出香氣,所以只要不用以焚燒,與花同賞也無妨;何況香除“焚”外,還有薰香之法,譬如現今有電燻爐之類香具,用以薰香,一則便捷,二則無煙,三則香氣醇久。若香爐外形古樸,即便微煙,反更顯高古離俗。這些想法看似有理,實則不然:其香可燕、可燻、可燒、可焚,其中除篆香、線香、棒香以明火直接點燃外,多用隔火加熱之法,仔細閱讀《香乘》一書即可知道,所謂“焚、燕、燻”,其實都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隔火薰香法,是將燒紅的炭塊埋入香灰中,以雲母片或玉片或銀葉片置其上,再將香品放在雲母片或玉片或銀葉片上;其二,石公指出合香、棒香因含麝香,尤其不可用,或也因花木質本潔,而麝香為雄麝分泌物,其質不潔,合置一處,有辱花格;其三,古人行事,講求閒逸舒緩,順應自然的節奏,並專注一事。而花木之真香,趣韻正在天真自如、若有若無的虛實之間,不可滿,滿則俗。如果一室之內、一時之間花香正雅,花色正好,恰爐煙又美,讓人觀花還是品香還是賞煙呢?怕是眼疲鼻子忙心也累了吧?哪裡還有半分閒適從容。這才是“乞兒暴富”後的行徑啊。

只有完全瞭解諸般花事、香事,才能明白石公所言花祟,不僅僅指損傷花命的行為,還包括了對花木的品格性情的妨害,才會明白石公追求的花道,不僅僅在於給人以視覺上的美感,更重視的是心性的修持。

今善插花者多,善賞花者少,惜花之人更是少之又少啊。

八 洗沐

花藝師珍藏:研究中國傳統插花文化必讀的《瓶史》全文翻譯+插圖

【譯文】

京城不時有大風沙塵的天氣,每當風沙呼號而過,潔淨的窗戶和几案上,都會罩上寸餘厚的沙塵。在對瓶花而言的種種困窘和侮辱中,風霾之害是最嚴重的,所以必須每天為它洗沐一次。像南威、青琴這樣的女子,如果不塗脂抹粉,不梳理養護秀髮,也很難保持嬌美的容顏,何況幾枝插花。如果花朵汙膩,枝葉骯髒,不加修整而任由它們與塵土為伍,就會迅速枯萎,那樣的話,我還能觀賞什麼呢?

花也有喜有怒,有醒時有眠時,有晨昏之分。浴花的人把握了適當的時機,才能使花受到滋養。淡淡的雲彩,柔和的日光,夕陽薄暮,佳月當空,對花而言如同清晨;狂風怒號,陰雨連綿,炎炎烈日,極寒天氣,對花而言如同夜晚。花朵在微微的陽光下綻放,枝葉在輕風中搖曳生姿,是花兒的歡喜之狀;花朵無精打采,煙色迷離,是花兒憂愁之貌;花朵斜倚在枝頭或欄杆上,弱不禁風的樣子,是花兒在夢中之時;花朵嬌媚靈動,光華溢目,是花兒醒來之後。在花兒的清晨,就把它們移置到空曠的庭院;在花兒的夜晚,就要把它們送回室內;花兒愁苦時須小心呵護不去驚擾;花兒歡喜時則可盡興觀賞;花兒入睡的時候要放下簾帷,給花兒一個安靜的空間;花兒醒後則要為其梳妝打扮。這些都是為了尊重它們生長的規律,使花卉感到愉悅啊。

澆花的最好時機是在花兒的清晨,它初起的時候,其次是在花兒入睡前;花兒歡喜的時候澆花不恰當。若是在花兒的夜晚和它們愁苦的時候去澆沐,簡直就是在對它們施刑,又有什麼可取呢。

澆花的方法是:用甘甜清澈的泉水細柔地澆注,就像微雨醒酒,清露潤甲一般。不能用手去觸摸花朵,也不要用指尖折剔枝葉,也不能將這工作交付給庸俗鄙陋的奴婢來做。

為梅花澆沐的最好是隱居的賢德之人,為海棠澆沐的最好是風雅而富有情致的人,為牡丹和芍藥澆沐的最好是妝容明豔的妙齡女子,為石榴澆沐的最妤是姿色豔麗的婢女,為木樨澆沐的最好是純淨聰慧的少年,為蓮花澆沐的最好是嬌柔美麗的侍妾,為菊花澆沐的最好是好古並超俗之人,為蠟梅澆沐的最好是清瘦的僧人。然而冬天的花卉生性不適合澆灑,應該用輕紗來隔離沙塵,呵護它們。

根據不同的花格花情給予相應的呵護照顧,花兒自然會神采煥發,生命也得以延長,豈止是滋養它的光潤而已。

【閒說】

名花如美人,讓瓶花任由沙塵的沾染就如同將美人置於汙濁之地,是莫大的羞辱。另一方面,即便是絕色佳人,如果不予脂粉,任其蓬頭垢面,也難以給人美感,所以在風霾肆虐的季節,需要每天對瓶花進行洗沐,去除它們身上附著的沙塵,這就如同美人需要每日梳妝沐浴一個道理。

如何才能得時得法地洗沐瓶花呢?袁宏道在這一節以形象的比擬一一做了解說。

洗沐需在合適的時間,人有四時,有晨昏,有憂喜,清晨初醒時沐浴會讓人精神煥發,以良好的狀態開始新的一天;睡前沐浴,可以洗去一日的風塵,於乾淨淨地入眠,所以這兩個時間都是適合的。如果正在歡喜的時候被拖去沐浴,簡直是掃興了。對花而言也是這樣,只是需注意花的四時晨昏不同於人,最為重要的兩點就是:有些微的陽光的時候或夕陽西下時分,或晴朗的月夜是洗沐瓶花的最好時機;大風大雨或烈日下或極冷天氣是絕不能洗沐的。

其他諸如花朵萎靡時和陽光猛烈時需將瓶花移入室內,日光柔和時或落日時要讓瓶花在室外接受陽光的沐浴,晴朗的月夜需要將瓶花移置室外使其接受雨露的滋潤,等等,皆是源於袁宏道對花卉細緻入微的觀察,體會到花卉在不同的時間和環境下會有不同的生理狀態,箇中原因不贅多言,推已及花自然明白。

至於文中所說與諸花相宜的洗沐之人,並非實指,普通人家也不可能備齊了各色人等用以各司其花,此處當意在提點愛花之人要根據花木的不同品格特點分別以赤誠之心對待。石公與瓶花相對,不獨求自身感觀上的愉悅,而是以待佳人之道相待,希望讓花木也處於最舒適的狀態,字字都是對瓶花的愛、敬、憐、惜之心,誠摯如此,可算得上是瓶花的知己了。

九 使令

花藝師珍藏:研究中國傳統插花文化必讀的《瓶史》全文翻譯+插圖

【譯文】

花之有使令,猶如皇后有嬪御、正室有媵妾一樣。山花草卉中,妖媚豔麗的很多,它們慣於挑逗招引,善於迎合,自然受到寵信,怎麼能缺少呢?

梅花以迎春、瑞香、山茶為婢,海棠以蘋婆、林檎、丁香為婢,牡丹以玫瑰、薔薇、木香為婢,芍藥以罌粟、蜀葵為婢,石榴以紫薇、大紅、千葉、木槿為婢,蓮花以山礬、玉簪為婢,木樨以芙蓉為婢,菊以黃白山茶、秋海棠為婢蠟梅則以水仙為婢。

這些充做使令的花中之婢也各具風姿和美妙的姿態,為不同時期的佼佼者,其濃淡雅俗,人們也有品評。水仙神骨清絕,如同織女的侍女梁玉清。山茶花鮮豔美好,瑞香香氣鬱烈,玫瑰旖旎多姿,芙蓉明豔照人,它們如同石崇的愛婢顆風和羊侃的愛婢淨婉。木檎和蘋婆,姿態嫵媚可人,如同潘炕的婢女解愁。罌粟和蜀葵嬌豔地綻放在籬笆院落之間,宛如司空圖歸隱的婢女鸞臺。山礬潔淨而閒逸,有林下風致,有如魚玄機的婢女綠翹。黃、白茶花,其神韻氣度勝過花色之美,正如郭冠軍的侍女春風。丁香纖柔,玉簪清冷,秋海棠嬌媚,但有書生的酸氣,就像鄭玄和崔秀才家的侍兒。因篇幅所限,其他花木就不能一一取象比類來做介紹了。總之,她們都廣為世人所知,或柔佞纖巧,或頤氣有餘,都不在蘇軾筆下的榴花和白居易所喻的秋草之下。

花藝師珍藏:研究中國傳統插花文化必讀的《瓶史》全文翻譯+插圖

【閒說】

元代至清初,文人插花大多是以心象花為主。心象花不同於理念花的寓教於花,而是借花明志,以表達作者主觀意念為主,多選用富有象徵意義或神韻的花材,所以對花品花格高下的評判可以說是創作者個人喜惡偏好的直接體現。袁宏道對花材的評品也是如此,後來者也大可隨心所好,不必掏於他的定論。

水仙冰清玉潔,幽雅脫俗。因此,人們歷來將其與蘭花、菊花、菖蒲並列為花中“四雅”,又將其與梅花、茶花、迎春花並列為雪中“四友”。梁玉清的故事記載於《太平廣記》所引的《東方朔內傳》,雲:“秦並六國,太白星竊織女侍兒梁玉清、衛承莊,逃入衛城少仙洞,四十六日不出。天帝怒,命五嶽搜捕焉。太白歸位,衛承莊逃焉。梁玉清有子名休,玉清謫於北斗下。常春,其子乃配於河伯,驂乘行雨。子休每至少仙洞,恥其母淫奔之所,輒回馭,故此地常少雨焉(出《獨異志》)。”袁宏道將水仙貶為梅婢,更以“淫奔”女子相比擬,實在是有失公允,雖言其“神骨清絕”,亦為之不平。清代劉灝曾贊曰:“清香自信高群品,故與江梅相併對”,宋代詩人黃庭堅言“山礬是弟梅是兄”,竊以為這兩種品評皆予以了水仙和梅平等的尊重,以水仙與梅相對,也是因其同氣相求,更為得當。

十 好事(愛好的事,對某事的特別嗜好)

【譯文】

嵇康愛好打鐵,王濟愛馬成癖,陸羽嗜茶如命,米芾拜石若顛,倪瓚好潔成迂,他們都是用這些癖好來疏解心中鬱結的不平之氣,寄託自己高邁超逸的人格情操。我看世間那些語言乏味、面目可憎的人,都是沒有什麼愛好的人。若真有所嗜好,將會沉溺其中,不計一切地付出,哪裡還有時間顧及名利之事。

古來負有“花癖”“花痴”之名的人,聽人談及某種奇花異草,哪怕遠在深山峻嶺,也會不惜跋山涉水,克服重重困難,前去尋覓。就算是寒冬時節皮膚皴裂,酷暑時汗垢如泥,也似乎感覺不到。花木一長出花苞,就抱著枕頭和被子在花下日夜守候,以便欣賞花朵從含苞到怒放到零落的整個過程,直到花瓣凋謝滿地後才會離去。有人遍觀千株萬株以徹底瞭解它們的變化,有人獨賞單枝數朵中以窮究其中的趣味,有人嗅葉片便能推斷出花朵的大小,有人看到根就能分辨出花朵的顏色,這樣的人才稱得上是真正愛花的人,這才是真正所謂的愛花成癖之人。若是像我這樣養花,只是聊以排遣閒居孤寂的苦悶,並非真的愛好養花。假如是真的喜好花木,早該是桃源的隱士了,哪裡還會在俗世做著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官呢?

花藝師珍藏:研究中國傳統插花文化必讀的《瓶史》全文翻譯+插圖

花藝師珍藏:研究中國傳統插花文化必讀的《瓶史》全文翻譯+插圖

【閒說】

袁宏道指出,如嵇康、陸羽、米芾這些對某事某物有特別癖好的人,“皆以癖而寄其磊傀儁逸之氣者也”,對他自己而言,蓄養瓶花也是他精神上的寄託,“聊以破閒居孤寂之苦”而已,但“非真能好之也”。真正的癖好,是“沉湎酣溺,性命死生以之,何暇及錢奴宦賈之事”,若全身心地投入,多能有驚人成就。

插花,源於對花的喜愛,《瓶史》一書的可貴之處也在於作者提倡以花為本的插花理念。今人插花,多有為追求自己所認為的造型上的美感,過度使用“修、剪、扎”等方法,更甚者採用“撕、鏤”之類的技巧,這就失去了對自然生命的尊重和愛惜,對花材造成的傷害更是不言而喻的。“兩相悅,兩相合”,後學者當慎之。

十一 清賞

【譯文】

品茶的時候賞花是最好的,一邊聊天一邊賞花則次之,喝酒的時候賞花則落下乘。至於嗜酒而不愛茶,和一切庸俗輕佻及粗鄙的言語,這些都是花神所深惡痛絕的。與其如此,寧可枯坐不語,不要讓花氣惱也是可以的。

賞花需要在合適的地點和時間,不選擇合適的時間就隨意宴請客人賞花,都是對花的冒犯褻瀆。寒花適宜在雪花初飄、雪後天晴、新月高懸的時候,在溫暖的室內觀賞;春花適宜天氣晴朗、乍暖還寒時,在華美的廳堂裡觀賞;夏花適宜在雨後初晴,或輕快的涼風中,或者高大宜人的樹蔭下,或竹林中和水閣邊觀賞。秋花最宜在皓月當空、夕陽斜映之時,在寬敞的臺階、長滿苔蘚的小徑或古藤峭石旁觀賞。若是不選擇合適的時間,不選擇適當的地點,神氣消散滯緩,心境與所賞花卉毫無關係,這和在酒館妓院中觀花有什麼不同呢?

花藝師珍藏:研究中國傳統插花文化必讀的《瓶史》全文翻譯+插圖

【閒說】

古人觀花是有分別的,飲酒對自然生長的花,飲茶對瓶中插花,在寄情花木中,每朵花、每片葉都蘊含著深長的意味。歷代對於插花的品賞,也多因時而異。除茗賞、譚(談)賞外,還有香賞、圖賞、詩賞、酒賞曲賞等。唐宋期間,多為宴賞,飲酒題詠,撫琴按曲,娛情取樂。至明代末期,袁宏道摒棄舊習,提倡“清賞”,他認為酒令智昏,而茶可使神清目明,所以品茗賞花可臻佳境,而飲酒賞花是為下等。

賞花須擇時擇地,譬如冬日花,隆冬風厲,百卉凋殘,晴窗坐對,眼目增明,實在是歲朝樂事。宋人張功甫《梅品》一文有“花宜稱”二十六條,有“為澹陰;為曉日;為薄寒;為細雨;為輕煙;為佳月;為夕陽;為微雪;為晩霞”等,袁公也從中擇取。賞花還須與心情、環境相符,譬如心情愉悅時,樂於觀賞豔麗豐碩的花朵。如將梅蘭竹菊等置於聲色宴樂等場所觀賞和讓班婕妤在集市上售賣詩文一樣可恨,這是因為環境與花品花性“了不相屬”的緣故。只有因時因地,在定的環境氛圍下賞花,使花和人都處於最佳的狀態,才能靜心凝神,領略天地花我的渾然妙境,感受自然造化的真意。

十二 鑑戒 (引為教訓,使人警惕)

【譯文】

宋代人張功甫《梅品》一文,文辭極富韻味情致,我賞讀之後,也仿作數條貼在瓶花齋中。

令花卉感到暢快適意的事共有十四條:

(一)明亮的窗戶;

(二)潔淨的房間;

(三)室內擺放有古代的銅鼎;

(四)書案上有宋朝的古硯;

(五)松濤之聲;

(六)潺潺的溪流聲;

(七)主人是真正的愛花之人,且工於詩文

(八)家裡時常往來的僧道懂得如何烹煮茶;

(九)薊州人送來好酒;

(十)座上之賓擅長繪畫花卉;

(十一)花盛開時正逢知心好友來訪;

(十二)親自抄錄有關花木種植的書籍

(十三)深夜,爐上的水燒開;

(十四)妻妾查找校對與花草相關的典故。

令花卉覺得羞辱的事共有二十三條:

(一)主人不愛在家,頻繁外出拜會客人;

(二)俗不可耐之人擅自闖入;

(三)將花枝彎伏盤曲

(四)聽見識淺陋的僧人談禪;

(五)窗下狗子打架

(六)賞花時聽歌僮唱著喧鬧粗俗的弋陽腔

(七)被醜女折取花枝戴在頭上;

(八)聽人談論職位升遷的俗事;

(九)觀花者勉強裝出對花憐愛的樣子;

(十)與人往來應和的詩還沒作好

(十一)花盛開的時候家人催促離開;

(十二)不專注於欣賞花卉,卻在花側算賬;

(十三)邊翻檢韻書邊吟詩;

十四)房間裡書籍破損,擺放得亂七八糟;

(十五)被巧舌如簧的福建牙人賞玩;

(十六)與粗劣的蘇州贗品畫同處;

(十七)附近有老鼠屎;

(十八)花或葉沾染上蝸牛吐出的黏液

(十九)僕人驕橫傲慢;

(二十)在花下行酒令和一味喝酒。花下行酒令或對應《梅品》中“花徑喝道”之舉;

(二十一)與酒館為鄰,終日為酒氣和喧囂所擾;

(二十二)案几上擺放著黃金白銀;

(二十三)在花前吟詠以時政和歌功頌德為主題的詩句。

北京一帶的風氣,尤其盛行爭玩賭勝,每到花開時節,就緋幞雲集。在我看來,這些人裡,辱沒了花的人居多,真正懂得賞花、使花卉感到愉悅的人則很少。若是虛心檢點一下,我們這些愛花者也不時對花卉有所冒犯。所以特意寫下以上文字,作為“座右銘”貼於室內,引以為鑑。

花藝師珍藏:研究中國傳統插花文化必讀的《瓶史》全文翻譯+插圖

【閒說】

讀《鑑戒》這節,個人以為最好能參讀張功甫《梅品》一文。袁宏道借鑑張功甫的《梅品》,在這一節逐條列出了賞花者應具備的品性標準和對賞花環境的要求,以及賞花時應避免的情況和忌諱的行為。在其他版譯作的版本中,對花折辱中“俗子闌入蟠枝”“蓮子衢衙歌僮弋陽腔”兩處的斷句、解釋各不相同,反覆讀來總覺牽強。筆者不才,檢閱對照《梅品》後另斷句讀,並解讀,竊以為是更符合文意的。解析如下:

①“俗子闌入蟠枝”斷為兩條,即“俗子闌入”,對應《梅品》“花憎嫉”中“俗子”一條;“蟠枝”對應《梅品》“花屈辱”中“蟠結作屏”一條

②“蓮子衙衠歌僮弋陽腔”斷為一條,意為花香四溢時有歌僮唱弋陽腔。弋陽腔鐃鼓喧闐,唱口囂雜,湯顯祖《宜黃黃縣戲神清源師廟記》說:“江以西弋陽,其節以鼓。”明王驥德《曲律》說:“今至‘弋陽太平’之袞唱,而謂之流水板。”故以為此處弋陽腔恰好對應《梅品》“花憎嫉”中“賞花動鼓板”條,而後張功甫在“花榮寵”中所提出的“妙妓澹妝雅歌也正對比了他和袁宏道所共同反對的弋陽腔為代表的“俗調”

《瓶史》一文可以說是對前人相關著作的一個總結,譬如在內容上主要兼含了趙希鵠的《洞天清錄》、高濂的《瓶花三說》、張謙德的《瓶花譜》、張功甫的《梅品》等,愛好者有不明之處可找來詳讀,相互參其義自明。

花藝師珍藏:研究中國傳統插花文化必讀的《瓶史》全文翻譯+插圖

跛 (寫在文章後面的短文)

譯文

花兒寄居在瓶中,和我們朝夕相對,既不會被老雨狂風摧殘,又不會被粗俗的男女折辱,能夠長久地保持花容,直到自然凋謝為止。(石公)這樣待花以真誠,難道僅稱之為“瓶隱”就足夠了嗎!鬱伯承說:“相比(石公)這樣對待瓶花,羅虯在《花九錫》中提到的對花的九種禮敬也感覺不夠真誠了,不如石公愛花以德響!”

希望將本文交付排印

掃花頭陀跛。

附 梅品

宋·張功甫

梅花為天下神奇,而詩人尤所酷好。淳熙歲乙已予得曹氏荒圃於南湖之濱,有古梅數十散輟,地十田。移種成列,增取西湖北山別圃紅梅,合三百餘本,築堂數間以臨之,又挾以兩室,東植千葉緗梅,西植紅梅,各十章,前為軒楹如堂之數。花時居宿其中,環潔輝映,夜如對月,因名曰玉照。復開澗環繞,小舟往來,未始半月捨去。自是客有遊桂隱者,必求觀焉。頃者太保周益公秉鈞,予嘗造東閣坐定,首顧予曰:“一棹徑穿花十里,滿城無此好風光。”蓋予舊詩尾句。眾客相與歆豔。於是遊玉照者又必求觀焉。值春凝寒,反能留花,過孟月始盛。名人才士,題詠層委,亦可謂不負此花矣。但花豔並秀,非天時清美不宜,又標韻孤特,若三閭、首陽二子,寧橋山澤,終不肯俯首屏氣,受世俗湔拂。間有身親貌悅,而此心落落不相領會,甚至於汙褻附近略不自揆者,花雖眷客,然我輩胸中空惆,幾為花呼叫稱冤,不特三嘆而足也。因審其性情,思所以為獎護之策,凡數月乃得之。今疏花宜稱、憎嫉、榮寵、屈辱四事,總五十八條,揭之堂上,使來者有所警省,且示人徒知梅花之貴而不能愛敬也,使與予之言傳佈流誦亦將有愧色雲。

花藝師珍藏:研究中國傳統插花文化必讀的《瓶史》全文翻譯+插圖

花宜稱,凡二十六條

為澹陰;為曉日;為薄寒;為細雨;為輕煙;為佳月;為夕陽;為微雪;為晚霞;為珍禽;為孤鶴;為清溪;為小橋;為竹邊;為松下;為明窗;為疏籬;為蒼崖;為綠苔;為銅瓶;為紙帳;為林間吹笛;為膝上橫琴;為石枰下棋;為掃雪煎茶;為美人澹妝簍戴。

花憎嫉,凡十四條

為狂風;為連雨;為烈日;為苦寒;為醜婦;為俗子;為老鴉;為惡詩;為談時事;為論差除;為花徑喝道;為對花張緋幞;為賞花動鼓板;為作詩用調羹驛使事。

花榮寵,凡六條

為煙塵不染;為鈴索護持;為除地鏡淨、落辦不淄;為王公旦夕留盻;為詩人閣筆評量;為妙妓澹妝雅歌。

花屈辱,凡十二條

為主人不好事;為主人慳鄙;為種富家園內;為與粗婢命名;為蟠結作屏;為賞花命猥奴;為庸僧窗下種;為酒食店內插瓶;為樹下有狗矢;為枝下曬衣裳為青紙屏粉盡;為生猥巷穢溝邊。梅品終。

(完)

如果您覺得這樣的文章有價值,關注我以後,記得收藏+分享給更多有需要的人哦。我才有更多的動力去分享更多有價值的文章,感謝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