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老照片1—歷史建築 有的今不存在、有的今存在 可惜!


1929年初,時任廣州市長林雲陔提議建造海珠橋,同年12月,海珠橋正式開始動工修築。1933年2月建成,歷時三年。

海珠橋最初可以開合。海珠橋為三孔式鋼桁架結構,南北兩孔是簡支拱形下承鋼桁架樑,中孔段橋身為兩扇開合式活動鋼桁架橋,河中兩墩置有電動機,電動機啟動開合器,開啟和閉合一次約5分鐘,以利於大型輪船從橋下通。

開閘的海珠橋。

清代,廣九火車站,即舊廣州火車站,又稱大沙頭站,站址在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大沙頭白雲路。是九廣鐵路華段的終點站。自1974年新廣州站竣工啟用後,該站即被拆除。是廣州歷史最長的火車站,建於民國初期,西方近代建築風格。站址在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大沙頭白雲路。

廣九火車站,鐵路路軌。

南方大廈百貨商店的前身是私營的大新公司,創建於1918年,1938年戰亂中遭焚燬,1954年修復後,命名為“南方大廈”。

民國,南方大廈和江上小舟。

南方大廈百貨商店。

建築工程分兩期,首期工程建三層,民國四年(1915年)奠基,民國八年(1919年)竣工。大樓門頂部石匾書有“廣東財政廳 中華民國八年六月吉日”字樣;第二期工程建四、五層及穹窿頂。

清朝時,四牌樓與廣東巡撫署彼此映襯,圈出一個大型商業街區,全稱是四牌樓市。中國建政後的1951年,這段路被改名為解放中路。1994年,當局對解放路這條南北主幹道進行拓寬,全部騎樓被清拆,而與路面平行的四牌樓街,也連同四牌樓一起成為歷史。

清末,廣州士敏土廠,始建於清光緒33年的廣東士敏土廠,也就是廣東水泥廠。廣東水泥廠是當時我國第二大水泥廠,其生產規模僅次於天津開平水泥廠。後來改造為孫中山大元帥府。

清代,廣九火車站,即舊廣州火車站,又稱大沙頭站,站址在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大沙頭白雲路。是九廣鐵路華段的終點站。自1974年新廣州站竣工啟用後,該站即被拆除。是廣州歷史最長的火車站,建於民國初期,西方近代建築風格。站址在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大沙頭白雲路。

清末的廣州大北門,它曾是北面進入廣州的城門,即今天的解放北。1918年10月被拆。

廣州城牆正西門1868年。

海珠橋遠景。 部分照片為收集而來,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