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深度貧困,我拿小鎮拯救你——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喜德縣診斷紀實

重磅|深度贫困,我拿小镇拯救你——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诊断纪实

7月23日,應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喜德縣政府和四川宏達世紀房地產有限公司共同邀請,筆者前往喜德考察調研。

重磅|深度贫困,我拿小镇拯救你——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诊断纪实

宏達公司張亮總經理在成都雙流機場接到我的第一句話就是:到喜德要跑6個多小時。我一驚,知道會遠一點,可是沒想到會這麼遠。張總見狀,馬上又接著道,京昆高速是中國最美的高速公路。路雖遠,但老師絕不會寂寞的。

果然,沿途的流沙河、大渡河、盤泥山……一個個只在書本中認識的地名和風景,一閃一閃地和我們擦身而過。遠處層層疊疊的山巒在雲霧中起伏跌宕,幻化成美到極致的風景,嚴重地衝撞著我“灰暗”的心靈,果然,一路沒有睏意。

重磅|深度贫困,我拿小镇拯救你——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诊断纪实

下午3點多鐘,終於到了喜德縣城,映入眼簾的是“青山相對出,白水繞小城”的獨特美景。驚歎之餘,心中無比感慨,守著這麼好的自然資源,喜德卻是深度貧困縣。

首站是登相營古驛站,我更領略到喜德的原始與質樸。因為閉塞,這裡的文物較少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因為閉塞,這裡仍保留了純樸的風土民情。

這是一片淺坡谷地,群山環抱,雲霧繚繞,蒼松古柏,溪流叮咚,好一個世外桃園,好一處靜養仙境。繞過高大的長滿青苔的一排城牆,沿坡而下,一個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展現在眼前。孩子們自由嬉戲,大人們坐在路邊悠閒聊天,幾隻小鴨在溝邊戲水,一條花狗吐著舌頭躺在一棵大樟樹下,有一眼沒一眼地瞧著我們這群陌生的訪客。

一路陪同的什邡市扶貧協作喜德縣脫貧攻堅的副縣長劉燦,津津樂道地講述著喜德的人文、歷史、風俗民情。這位老師出身的縣領導,對當地文化的瞭如指掌,顯然做過很深的功課:登相營是諸葛亮南征孟獲時,登臺檢視軍情的高臺。後來,這裡就成為聯絡外地,傳遞信息的驛站。

劉副縣長說,這個小村子的街道在鋪水泥路面時,縣政府考慮到今後可以做為旅遊開發用,所以,沒有破壞原先青石鋪就的老街,只是在其基礎上鋪了一層水泥,隨時就可復原。

重磅|深度贫困,我拿小镇拯救你——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诊断纪实

高手看來不一定都在大都市啊!我原來還準備提醒劉副縣長,對於古建築要儘量保護它們的原貌,不怕殘缺與滄桑。看來,這話是多餘了。

之後,我們前往拉克鄉,一個典型的彝族村。一走進村子,躍入眼簾的是令人驚豔的視覺衝擊,這種衝擊似排山倒海般湧來!彝族特有的“紅黑黃”三色文化符號充斥著整個街區、小道、牆壁、燈柱、門楣、屋簷,簡單而質樸、粗獷而細膩的裝飾圖案和神秘的異域色彩,彰顯一個民族的偉大。

重磅|深度贫困,我拿小镇拯救你——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诊断纪实

在我們沉湎於彝族古老文化與歷史長河中不能自拔時,劉副縣長的故事又如期而至。

彝族人由於世居深山,與世隔絕,在解放前仍實行的是土司制、封建地主制。新中國成立後,他們一舉跨越了千年文明,直接進入社會主義,所以有句話叫:一步跨千年

在1956年之前,彝族人一直沿用“夷族”的稱謂,有歧視蠻夷之意。毛主席得知這一情況,建議改“夷”為“彝”,並風趣地說,有吃有穿有房住,這可是興旺發達之兆啊。

劉副縣長繼續介紹道,喜德有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彝家文化。這裡是彝族人的發源地,是全世界彝族人的老家,是現代彝語標準語音所在地。彝族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漆器,還有彝繡、銀飾、雕刻等極富特色的民族手工藝品。

精美的彝族文化深深地震憾著我們。這還不算完,第二天,喜德縣縣長黎平一大早就過來邀請我們去參觀位於縣政府大院裡的“彝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還沒有邁進門檻,桌子上精美絕倫的漆器作品緊緊牽動著我的視線。

還是紅黑黃三色,簡潔明快,倔強的色彩,不同的器型,大到桌椅板凳,小到花瓶茶壺,看似簡單,實為巧中藏拙的大美之象再次讓我震撼。原來,這個大山深處的民族竟然蘊藏著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由此,我心中立刻找到了久違的感動——彝族文化,一個清晰的思路逐漸在腦海中明朗起來。

重磅|深度贫困,我拿小镇拯救你——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诊断纪实

24日上午10點,考察診斷會如期舉行。縣長黎平、副縣長劉燦、鄭家義及其他縣領導端坐一排。首先由黎縣長介紹縣政府擬以孫水河流域打造一條生態旅遊景觀帶,通過本地宜人的氣候條件,原生態的植被和人文景觀,以及田園綜合體的營造,來吸引旅遊觀光人群的構想。

縣政府這份報告,主打生態旅遊牌。誠然,這麼好的青山綠水,這麼優越的氣候條件,當然要利用。但是僅僅是觀光旅遊能根本改變喜德的貧窮落後嗎?

喜德,該用什麼來拯救你?

喜德是深度貧困縣,深鎖於大山之中。正是基於這一點,它的自然環境和植被,還有民族文化都得到良好保存。另外,預計在2021年前後,成昆高鐵線將開通,屆時,成都到喜德將由原來的6小時縮短為2小時。

喜德位於低緯度高海拔地區,最大的資源優勢是氣候,年平均氣溫在14°,夏天最高氣溫在28°,冬天平均氣溫在16°左右,非常適合康養度假。

每年冬天,成都、重慶等四川幾大中心城市每天都會有大批的老人前往攀枝花、米易、西昌三城避寒和躲霧霾。喜德與攀枝花、米易、西昌就像一根藤上的四個葫蘆,而喜德卻是離成都最近的一個點。

喜德自然環境優美,山巒疊嶂,峻秀峰美,且淺丘緩坡較多,一條小河繞城而過,不疾不徐地蜿蜒而去,水寬波平,優雅舒緩。兩側的高山在這裡突然俯身後退,留下大片綠毯似的淺坡地。散佈著獨具彝族特色的民居,恰似綠翡翠中點綴的紅,寧靜而詳和。

喜德彝族人口占總人口89.5%,彝族文化傳承久遠,彝族文字相傳早過漢族的甲骨文,迄今仍在使用;彝族的十月太陽曆在秦末漢初時期就已使用,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彝族漆器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彝繡絕美而浪漫。

重磅|深度贫困,我拿小镇拯救你——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诊断纪实

除了彝族文化,這裡還有:司馬相如出使西南夷,在小相嶺留下“逢山開道,遇水架橋,施恩澤于山民”的傳說;有諸葛亮與孟獲激戰後,書“今日山頭”四字碑立於主峰,以紀念南征的小相嶺;有紅軍長征時期,劉伯承與彝族首領小葉丹的“歃血之盟”。

可以說,喜德的文化資源得天獨厚,彝族文化、歷史文化、紅色文化各具特色,底蘊醇厚。但是,這裡是深度貧困縣,經濟落後,地廣人稀,如何將這些資源轉化為資產,拯救深度貧困的彝族同胞們呢?

僅靠旅遊景點開發就能脫貧?到此一遊、到此一照,走馬觀花似的觀光遊覽解決不了根本性的問題。

如今,各類特色小鎮風起雲湧,此時我更深深感到中央決策的英明,喜德缺錢、缺人才、缺產業、缺技術、缺思維,什麼都缺。

但,扶貧送錢,只能讓懶人更懶;

地處偏遠,產業難以引進;

人才可以暫時支援,但長久卻無法挽留;

技術可以學習借鑑,操作實施卻非一日之功。

所有這些扶貧措施都只浮於表象,註定不能長遠。只有授人以漁,才能解決脫貧和可持續性發展的根本問題。

扶貧需要信念,脫貧需要思維。

特色小鎮就是為扶貧量身訂製的“馬鞍”,只有因地制宜,因技制宜,因人制宜,才能讓脫貧之路走得更平穩、更快,只要我們打開思維,就一定能找到脫貧的“韁繩”。

此次,四川宏達擬在喜德打造一個康養文旅小鎮。我覺得恰逢其時,眼光獨到。喜德縣委、縣政府一套班子,決心大,力度強,頭腦清醒,把特色小鎮、鄉村振興作為脫貧最主要的抓手,可謂是喜德之福,彝鄉之福。

但是,特色小鎮開發非朝夕之功,如何將喜德獨特的核心優勢挖掘、表達出來,首先必須做好頂層設計,因此,喜德當前最主要的工作是做好以下七件事:

1、首先要做好全域旅遊規劃設計,將喜德設計成“一城一河、兩區三鎮”

的規劃格局:一城是縣城,一河是孫水河;兩區是以小相嶺和十二海為生態旅遊區;三鎮是三個不同的特色小鎮。

根據喜德地域特點、地形條件、區位優勢、片區功能等規劃的不同,合理合利地利用現有資源,打造集生態旅遊、民俗風情、康養休閒、科普教育等多位一體的產業結構。根據定位不同,進行差異化佈局,避免同質化。

重磅|深度贫困,我拿小镇拯救你——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诊断纪实

2、著力挖掘和弘揚文化主題。將彝族文化、歷史傳說文化、紅色文化這三條主線進行分類梳理,

讓文化成為喜德經濟發展的靈魂,讓文化形成產業和產業鏈,成為喜德脫貧的助推器。

彝族文化——彝族漆器是獨特的民族瑰寶,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為其注入更多的商業因子,使之成為高檔禮品和工藝品,讓文化價值向商業價值轉換,我相信會有很大市場。

彝族音樂、舞蹈等可以與國家級音樂、舞蹈類藝術院校合作,以彝族原生態的歌舞為藍本,創作出原始與現代交融的歌曲和舞蹈,甚至可以組建彝族歌舞團和民族歌舞劇院等。

彝繡、壁毯、壁畫可以成為民俗民風館的主打文化產品,也可以與院校合作衍生出更多既具有民族氣息,又與當代元素相融的工藝品、裝飾類飾品;彝族文字、十月太陽曆等都可以包裝成文化產品;彝藥可以成為康養單元裡的養生理療產品來推廣。

彝族“根”文化更是有著非凡的號召力和吸引力,可以深度挖掘、表達和推廣。

歷史傳說文化——蒐集整理彝族古老的神話傳說,歷史故事,通過藝術家們的整理和再創作,創作出新的歌舞劇、話劇、音樂劇等,讓古老的文化釋放出新時代的光彩。

可以以司馬相如、諸葛亮等歷史文化名人在彝區發生的故事為雛形,舉行文學筆會等藝術形式,開展采風創作交流活動,吸引更多不同類型的人走進喜德。

紅色文化——主打劉伯承與彝族首站小葉丹的“歃血之盟”以及建立了第一支少數民族地方紅色武裝“中國彝民紅軍果基支隊”的故事。

小葉丹一直堅持與國民黨鬥爭,直到1942年遇害。這個故事同樣可以搬上舞臺,同時,可以在這裡建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

重磅|深度贫困,我拿小镇拯救你——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诊断纪实
重磅|深度贫困,我拿小镇拯救你——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诊断纪实

3、喜德佔得天時,有獨特的自然資源,氣候溫潤宜人,冬暖夏涼,這是喜德的核心優勢。雖然有競爭,但是這是高鐵開通後,成都到這裡的第一站,可以吸引高鐵沿線城市老人來這裡康養、度假。因此,完善康養度假配套設施成為當務之急。可提前做好規劃,爭取在高鐵開通之前形成一定規模,後期可以邊營業邊建設。

4、產業是脫貧的根本。產業有內生與外引兩種,可以將彝族漆器、彝繡、彝藥這三個獨特的文化遺產作為文化產業來經營,這三個文化遺產擁有大量的彝族本土能工巧匠。

政府可以鼓勵彝族的能工巧匠們融入到政府脫貧規劃中來,使之轉變思維,轉變觀念,制定相關激勵、保障措施和辦法,通過他們以點帶面,授之以漁,使廣大的彝族同胞既能分享政府脫貧的經濟成果,又能實現脫貧最大化。

外引方面,可以將登相營古驛站打造成汽車、房車營地,還可以在合適的區域修建民俗客棧等等。

5、整合優勢資源,營造人氣小鎮。吸引人氣的核心是品牌,品牌又取決於定位。定位就一定要有高度,否則,就是極大浪費,就對不起這塊土地!我們要有勇氣和信心將喜德打造一個“國家級脫貧攻堅樣板鎮”,站在這個高度進行頂層設計,充分利用國家、省、州的多級政府部門提供的政策導向和資金投入,強塑“喜德脫貧品牌”並將其推向全國。民族的,一定是獨特的,無形之中吸納了更廣泛的支持與人氣。

對內,在著重打造小相嶺、十二海、孫水河等區域的旅遊風光帶,完善交通、酒店、餐飲、商業、街道、等各項配套設施的同時,創建個性化服務平臺,確立“彝式服務”的標準和規範,服務人員穿戴彝族傳統服裝用兩種語言為遊客提供服務。這種新穎的民族服裝與特殊的民族語言,營造了一種異域風情,既能滿足遊人獵奇的心理,又能達到宣傳推廣彝族文化,營造人氣氛圍的作用。

另外,彝族“根”文化是喜德的特有品牌,彝族老家是全中國獨一無二的文化名片,其親和力和感召力會在區域外的彝民之中產生強大的歸屬感和吸引力。

重磅|深度贫困,我拿小镇拯救你——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诊断纪实

6、突出“商、養、學、閒、情、奇”新旅遊元素:提高遊客觀光與體驗的質量。利用特有的地理優勢,打造“高海拔森林樂園”“高寒地帶冷熱溫泉康養基地”,使之成為喜德特有的旅遊和康養品牌。可在風景宜人的古驛站、小相嶺等風景區開展美術寫生、攝影創作、文學創作與交流等文藝活動。晚上,可以舉行彝族火把節、民族風情等表演,以豐富而新奇的旅遊產品贏得遊客的青睞。

7、整合資源,拓寬推廣渠道和宣傳力度,在塑造“喜德品牌”的同時,將自然資源、文化資源、社會資源以及獨特的民族風情一起“打包”,對外廣為宣揚和傳播。可以取得州、市、省級電視臺、報社、自媒體等新聞宣傳機構的大力支持,成系列、全方位地展示品德獨有的魅力。

還可以邀請外地新聞媒體、文化藝術、民間團休等機構和組織前來喜德觀光考察、採風創作,打開喜德“走出去、請進來”的文化交流通道。只有敞開大門,通過融合與交流,才能真正讓喜德這塊天賜的美玉走出深山,成為華夏大地人所共知的“小家碧玉”。

重磅|深度贫困,我拿小镇拯救你——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诊断纪实

黎縣長聽完我的點評,對“打造國家級脫貧攻堅樣板小鎮”的定位非常讚賞,認為格調與立意都很高,而且十分契合喜德當前的情況。他說,讓彝族同胞們投入到本民族的文化產業中去,實現自我扶貧的創意實為喜德脫貧開了一劑良方。

副縣長劉燦說,2021年左右,喜德將通高鐵,我們只爭朝夕,爭取在通車前,能在孫水河流域形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最後,我感慨地說,來喜德有三件事讓我放不下:喜德的扶貧事業讓我放不下,沒想到時值今日,大山深處還有這麼多少數民族貧困人員,令我心酸,心情沉重。每一個有良心的中國人,都有責任有義務幫助他們脫貧。喜德縣領導心繫民眾,在如此簡陋的辦公條件下,依然心繫彝族兄弟姐妹們,想的是儘快讓人民過上好日子,這種奉獻精神值得欽佩。有這麼好的領導帶頭,我也為當地百姓而感到高興。短短兩天的考察,我被喜德的山水震撼,被喜德的文化震撼。扶貧濟困,人人有責,這了這一方美麗的山水,為了還沒有脫貧的彝族兄弟姐妹們,我願意為喜德縣脫精準扶貧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話音一落,會議室響起熱烈的掌聲。

正在攜手中大舉辦培訓、遊學活動

詳細信息掃描二維碼:

小鎮實戰讀本

中旗戰略諮詢·核心文章

最新分享:

仁科診斷:

仁科考察:

仁科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