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宸濤濤
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幾次北伐,都無功而返。最終諸葛亮星殞五丈原,而蜀國也從此一厥不振,最後成為三國當中最早滅亡的國家。於是就有人認為諸葛亮北伐太過意氣用事,白白勞民傷財,使得本應休養生息恢復發展的蜀國,變得更加千瘡百孔,才導致了蜀國最後的滅亡。那麼這種觀點對不對呢?
答案明顯是否定的。首先,魏蜀吳三國中,蜀漢的勢力是最小的。如果大家停止戰爭,都休息生息,發展國力的話,蜀漢的資源是最少的。同時,最多遭受到戰火洗禮的是魏國的中原地區,這裡才是最亟需休養生息的地方,而蜀漢由於在劉璋時期一直都很少被戰火波及,如果真正發展內政,那麼魏國的發展空間之大,發展速度之快,將是蜀國完全無法相比的。如果不北伐,那麼最終的結果就是,強大的魏國會愈發強大,其發展水平將遠超吳、蜀,現在好不容易維持的抗衡局面將不復存在。
四川這個地方還有著自己的地方特色,因為環境相對封閉,物資豐富,特別容易滋生人的惰性。所謂“少不入川”就是指的這一點。諸葛亮平定南中後,聲勢正盛,而且軍民一心。此時的蜀國軍隊是充滿戰鬥力的,也擁有一大批優秀的人才。此時如果不進行北伐,那麼等到這些老一輩的人物凋零之後,軍隊的戰鬥力,以及二代們的進取心,都無法再和現在相比了。
如果諸葛亮不北伐,等到魏國休養生息之後,再回過頭來對付蜀、吳,將會是一種輾壓之勢。所以有人說:諸葛亮這是以攻為守,反正攻是死,守也是死,那還不如攻出去。說白了,魏國等得起,蜀國等不起。正因為看到這個問題,所以諸葛亮才會堅定的北伐,堅決不給魏國喘息的機會。這是諸葛亮在實力弱小的情況下,掌握戰爭主動權的唯一選擇。所謂“努力不一定成功,放棄註定失敗”,因此諸葛亮堅持北伐,根本也是無奈之下的選擇。如果不在這時北伐,蜀漢將完全失去爭霸天下、恢復漢室的希望,只能淪為一個封閉的小政權,最多是增加些苟延殘喘的日子,滅亡的命運更加無法避免(姜)。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這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
很多人對諸葛亮北伐有個印象,就是諸葛亮不顧國力差距,窮兵黷武。
然而,這個印象其實是錯的。事實上,諸葛亮是非常有分寸的戰略家。
公元223年4月,劉備病逝後不久,南中蠻夷大叛。蜀漢在失去了荊州之後,本來就只剩一個益州,而現在益州也丟了一部分,對於這種危急情況,大多數人想的肯定是馬上出兵平叛。
但是諸葛亮並沒有這麼幹,他的策略是休養生息。一直到公元225年3月,叛亂已經過去了近兩年之久,諸葛亮足足憋了兩年,休養生息了兩年,才決定平叛。
這種隱忍,怎麼能說他是窮兵黷武呢?怎麼能說他不注重休養生息呢?
平定南中,前後只用了幾個月,蜀漢損失並不大。並且在征討南中的過程中,諸葛亮還得到了大量資源。此時此刻,諸葛亮是可以攜南征大勝,士氣正旺之際揮師北伐的。然而諸葛亮並沒有這麼幹,他的選擇仍然是休養生息,整頓軍隊。
直到又過去了兩年,也就是227年,諸葛亮才上了《出師表》,率部進駐漢中。
蜀漢軍主力雲集漢中後,諸葛亮也沒有馬上北伐,他的策略仍然是等,在漢中又足足憋了十個月。一直到公元228年春天,才正式開始第一次北伐。此時,距離南中平叛已經過去了三年。
所以很顯然,諸葛亮主持蜀漢大局期間,並非沒有休養生息。他正是很有耐心的花五年時間把蜀漢面臨的問題一個一個解決了,恢復了國力,安頓了內外後,才開始得北伐。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問:諸葛亮既然這麼能隱忍,他為什麼不繼續忍,繼續休養生息下去呢?
這個疑惑,其實不難解釋。
劉備之所以能割據益州,有一個大前提,就是當時中原因為戰亂,人口銳減,曹魏無力消滅蜀漢。但是曹魏的無力只是暫時的,一旦中原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和平,經濟逐步恢復,就算整個南方聯合起來,也沒有辦法抗衡北方。這種狀況,三國是這樣,後來的南北朝和隋唐也是這樣。
一直到元末明初朱元璋北伐,才算是徹底逆轉了南弱北強的問題,給南朝出了口惡氣。
諸葛亮是有遠見的政治家,他知道益州這個小地方,再怎麼發展也有個頭。他在益州憋了五年,曹魏也憋了五年。中原地區地大物博,同等時間競爭,小小的益州怎麼可能競爭的過人家呢?
說到這裡,跑個題,說一下土地資源問題。
很多人對魏蜀吳三國的印象是這樣的↓
由於地圖的原因,除去西域,很多人覺得蜀漢和東吳的地盤面積與曹魏差不多,實力應該也差不多。有資本跟曹魏對耗。
然而,中國的地形從古至今都是這樣的↓
益州真正稱得上富饒的區域,其實也就四川盆地那麼一點點地方而已。跟曹魏坐擁的華北大平原相比,小的可憐。
古代以農業立國,土地是根本,蜀漢大面積都是山丘地貌,不適宜糧食耕種。在這種大前提下,蜀漢哪有資本跟曹魏拼建設?只要中原經濟恢復,蜀漢立馬玩完,絕無繼續割據的可能性。
所以,諸葛亮憋了五年,選擇在228年對曹魏下手,這是非常合理的。
一方面,蜀漢經濟恢復,諸葛亮有資本打這一仗;另一方面,曹魏當時政局不穩,諸葛亮有機會試一試。
說到這裡,再說一下曹魏政權當時的困境。
曹魏在大多數人印象裡,實力強大,全國十個礦,它佔七個,吊打吳蜀。
然而這個印象在三國後期是對的,但在三國前期是不對的。三國前期曹魏家大業大,但仇人也很多。
在諸葛亮第五次北伐之前,曹魏在五個方向都有強敵存在。
當時曹魏的南方受東吳的牽制,有十幾萬兵力常年駐守在襄陽和淮南地區,無法靈活調度到西線。
除了東吳這個最大勁敵之外,曹魏的北方還有鮮卑軻比能和遼東公孫淵(公孫淵後被公孫恭取代),這兩股勢力的實力也不弱。就拿遼東公孫氏來說,其兵力約八萬,人口六十萬,是一個整體實力約為蜀漢三分之二的存在。魏國要防公孫氏,在幽州和冀州也部署了大量守備兵力,這部分人也無法調動。
至於鮮卑部落,雖然人口不多,但草原民族善戰,魏國不可能不防備軻比能入侵,而要防備他,魏國在北方幷州和幽州的留守兵力自然也不能少。另外,青藏高原的羌人時附時叛,魏國也要派兵力監視。
所以,雖然魏國人口四倍於蜀漢,但魏國的敵人也多,其在揚州、荊州、幽州、幷州常年保持了大量不可調動的兵力,它的機動兵力和部署在雍涼地區的兵力充其量也就十多萬人,並不比蜀漢多多少。
最能說明曹魏當時壓力很大的例子就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蜀漢軍連關中平原的大門都沒摸到,曹叡就嚇得御駕親征了。這表明諸葛亮北伐,其實贏得機會很大。曹叡不敢託大,也輸不起,他必須要親征,否則這事的後果就嚴重了!
當然我們知道,由於街亭失守,諸葛亮最有可能拿下涼州的機遇,在他手上飛了。這次失利當然是諸葛亮人生當中的一次汙點。為此他還自貶三級,辭去了丞相。不過一伐失敗後,諸葛亮並沒有急著報復。他回漢中後的策略是繼續休養生息,沒急著報仇。
公元228年冬,諸葛亮派魏延二伐陳倉,這其實根本算不上是二伐,這次出兵的起因是收到東吳在石亭大勝的消息,諸葛亮本著與東吳是盟友關係,趁機騷擾一下魏國。之所以說是騷擾,是因為蜀漢軍出征,連糧食都沒帶夠。僅僅打了半個月就撤了。
至於公元229年春天派遣陳式進攻武都、陰平二郡(第三次北伐),諸葛亮目的也僅僅是奪取兩郡,沒有進一步的行動。至始至終都把規模限制的很小。
諸葛亮真正意義第二次大規模北伐,是在第一次北伐三年後,即公元231年春。
而這次北伐後,諸葛亮又休息了三年,憋到了公元234年才舉行第五次北伐,也就是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所謂諸葛亮五伐,實際上規模較大的只有三次,而這三次北伐都以三年為期限。諸葛亮每次北伐前,必然要先休養生息,進行充分準備,不搞賭國運式的軍事冒險行動。
如此從容,按部就班的北伐,怎麼能說諸葛亮窮兵黷武,沒有休養生息呢?
所以事實上,諸葛亮有休養生息,他的北伐都是建立休養生息基礎之上的。
總的來說。
諸葛亮的北伐是以休養生息為基礎,有步驟的出擊。一味的休養生息,這對於蜀漢這種以正統自居,卻由外地人控制朝廷的偏安政權,是不合適的。因為偏安政權如果不主動出去,且長期霸佔著中央政府,本地人肯定會造反。即便不反,只要曹魏攻過來,本地人也會直接繳械投降,不會為朝廷賣命。
諸葛亮是明白人,深知不主動打出去,統治根基必然要完。所以他才會既休養生息,也竭力北伐。既要發展也要適時的攻出去,這才是最合理的選擇。實際上,諸葛亮也確實給曹魏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他的每次進攻都使魏國不得不調中軍支援,極大的消耗了魏國的精力。
另外,不能把後來的姜維北伐和諸葛亮北伐混為一談。
因為諸葛亮北伐是建立在休養生息,國內穩定基礎之上。而姜維不通政治,蜀漢後期奸臣當道,姜維事實上不具備北伐的條件。姜維的北伐才屬於窮兵黷武。
Mer86
蜀國會滅亡的更早!
休養生息、積蓄力量,然後戰勝強敵。三國之前就有實例。
一個是勾踐滅吳。
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積蓄力量二十年,終於戰勝強大的吳國。
一個是漢滅匈奴。
西漢初年曆代君王奉行和親政策,一直到漢武帝時期,國富民強,才發動反擊,最終徹底消滅匈奴。
這兩個例子都是以弱勝強,很激勵人心,但是偏偏不適合蜀國的情況!
越國雖然比吳國弱,但人口、面積都與吳國相差無幾。西漢更不用說,國土人口遠遠超過匈奴,只不過經過秦朝末年殘酷的戰火,國力損失嚴重。
也就是說,越國,西漢,本來底子就不錯,具有極大的潛力,只不過暫時落後,需要時間恢復。一旦恢復過來,就能夠與對手抗衡,甚至碾壓對手。
在這種情況下,韜光養晦、積蓄力量才是正確的選擇!就好比是我們國家,人口世界第一,國土世界第三,天然就是大國,前些年沒錢,國際地位好像有點低。但是沒關係,我們就埋頭髮展,現在妥妥的威震地球。因為我們有潛力。
蜀國就不符合這種情況。
它的人口、面積都比魏國、東吳小太多太多。如果三個國家都悶頭搞經濟,一心謀發展,傻子都知道,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蜀國將沒有任何機會!
正是看到了這一點,諸葛亮才要不斷進行北伐,破壞魏國的生產、消耗魏國的實力。這才是唯一正確的策略。
上將噯福斯
如果諸葛亮不北伐,蜀漢會提前15-20年滅亡。
自古以來,很多人都認為諸葛亮北伐耗費國力,加速了蜀漢的滅亡。歷史沒有假設,但是,歷史可以換一個角度來看。
國力,是一個動態的概念,讓我們通過歷史的細節,看看假如諸葛亮不北伐,三國的局勢會如何演變。
諸葛亮時期,魏國對蜀國、吳國的並沒有壓倒性優勢
我們從三國地圖看起來,魏國確實比吳蜀兩國強太多了。可是,這只是一個表象。
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期,魏國的兵力為50萬,東吳20萬左右,西蜀大約10萬多。
這個對比看起來懸殊,但實際上問題並非如此。
魏國獨自承擔了中華帝國對北方遊牧民族的防禦任務,使得可用於前線兵力並無優勢我們不要忘記,中華帝國在古代,面臨的最大的國防威脅,來自於北方的遊牧民族。而三國時期,這個威脅是由魏國一家獨自承擔的。
以第一次北伐時魏國的配置為例。魏國的淮南和荊州兩個戰區大約駐有20萬兵力。在北方防禦公孫淵和遊牧勢力的,大約10多萬兵力。實際派出與諸葛亮前線對峙的,大約只有10多萬兵力。可以說,此時,蜀國在前線的兵力並沒有劣勢!
此時,如果吳國蜀國的北伐時機控制得當,多面受敵的魏國,根本抽不出兵力用於進攻。
尤其是遼東的公孫淵。
公孫淵割據遼東,串聯了大量的遊牧民族軍隊。魏國為防範他所配置的兵力,並不比防禦吳蜀要少。甚至,在山東的青州,都需要配兵防禦。
而在諸葛亮北伐期間,魏國一直都抽不出力氣來平定他們。即使公孫淵和孫權眉來眼去期間,魏國也只能”乾瞪眼“,有心無力!
在諸葛亮北伐停止到姜維北伐之間的3年,魏國的國力得到了爆發式增長!
在諸葛亮逝世和姜維第一次北伐之間,北伐停了3年。
這3年,魏國的國力得到了爆炸式增長!
諸葛亮234年去世,236年,司馬懿被召回京城,準備對公孫淵的討伐。238年,在姜維第一次北伐(小規模北伐)期間,司馬懿就平定了公孫淵。
平定公孫淵,極大的緩解了魏國的北方國防局面。使得魏國可以抽出大量兵力用於壓制蜀國和吳國。
也正是在平定公孫淵後,司馬懿發出了”肅清萬里,整齊八荒“的口號。
這可以看成是司馬懿發出的進行統一戰爭的宣言。
這顯示出,在解決了北方問題後,魏國已經建立起了絕對優勢,可以開始考慮統一問題了!
此後,即使在魏國內部政治混亂期間,魏國也能輕輕鬆鬆拿出20多萬兵力來壓制東吳的進犯。這和當年曹操時,”張八百大戰孫十萬“的時代比起來,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此時的魏國,已經不再需要”八百破十萬“的壯舉來防守,憑藉實力,絕對壓制東吳諸葛亮不北伐,今後不論何人來組織戰役,恐怕再無生氣。
如題所說,如果諸葛亮一直不北伐,他確實可以在本國休養生息,培養人才。蜀國的經濟會得到進一步恢復。
不過,在古代農業社會,經濟再怎麼恢復也玩不出花來。本來就沒有經過太多戰亂的西川之地經濟恢復的速度,如何和一個百廢待興的中原之地相比呢?除非,諸葛亮他老人家在家裡攀科技樹,提前1000多年發起工業革命!
而且,自古有”少莫入川“的說法。四川很養人,如果沒有銳意進取的調動,統治者很可能安逸下去。
川中氣候怡人,美女如雲,人很容易安逸在兩漢交際之期。公孫述在割據西川以後,就沒有及時組織擴張。直到他認為有時機了,要調兵之時,所有人全部強烈反對,以至於當時的進軍根本組織不起來!
可以想見,如果諸葛亮不及時組織北伐。偏安於西川的蜀漢政權,可能頹廢的速度比魏國、吳國都要快。
物質上增長比別人慢,精神上頹廢得比別人快,在別人在解決後顧之憂後,勝負就已經決出了。
我認為魏國會提前15-20年滅蜀。僅僅是因為諸葛亮尚在,我認為他應該有辦法自守。否則,蜀國的滅亡時間可能會更快!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蜀漢滅亡是遲早的事,無論諸葛亮是否北伐都不可改變這一歷史趨勢。
諸葛亮北伐屢遭非議,是因為蜀漢已經國疲民敝,急需休養生息,而諸葛亮不顧這一事實,依然勞民傷財,年年北伐,致使蜀漢朝野怨聲載道。
究竟北伐是在延緩蜀漢滅亡的進程,還是加速了蜀漢的滅亡,這是問題的核心。
01
進攻是最好的防禦,但北伐是否有這個必要。
豹眼一向認為,諸葛亮北伐不是目的,而是一種策略。諸葛亮清楚,匡扶漢室本就是一句空話,劉備死後,這句空話更是一個幌子,那是不可能實現的目標。
諸葛亮以劉備遺志為幌子,不過是為了使北伐更有號召力。他不採用魏延子午谷奇謀,也不出武功與司馬懿決戰,就是以進攻作為積極防禦的手段,使整個蜀漢永遠保持在戰時狀態,給蜀漢內外的敵對勢力以高壓,求得政權的穩固。
這的確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一,同為託孤大臣的李嚴,就因為延誤了糧草供給被貶為庶民,最終鬱悶而死。諸葛亮以這個手段,成功剷除了政敵,實現了自己獨掌朝政的目的。
第二,以劉備匡扶漢室的遺志作為幌子,就可以逼迫劉禪及臣僚永遠服從於諸葛亮的意志,否則,劉禪也可能被廢除。這是諸葛亮的上方寶劍,威力無比。
第三,荊州派系沒有本土利益,無論軍士還是官吏,戰爭是最直接立功受爵的好機會,他們更希望戰爭永不停息。
第四,北伐客觀上,維繫著孫劉聯盟的存在,藉助孫吳的勢力增強對曹魏的戰略壓力,延緩蜀漢生存的空間。
總之,諸葛亮北伐對於維繫蜀漢的存在是很高明的策略,但是否完全必要呢?
02
休養生息,並沒有令蜀漢更加危險
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死後,蔣琬繼其執政,拜尚書令、假節、領益州刺史,再遷大將軍、錄尚書事。延熙元年(238年),受命開府,加大司馬,總攬軍政。同時,劉禪命令蔣琬利用曹魏司馬懿出征遼東的機會,屯兵漢中,伺機北伐。
蔣琬大造舟船,制定水路進攻曹魏的計劃,但未被劉禪批准。蔣琬屯兵漢中六年,曹魏沒有來犯。其間,蔣琬多次命令姜維率領小股部隊西進騷擾曹魏境內,採取一種進攻的態勢,但是“雷聲大雨點小”,收效不大。
直至延熙九年(246年),蔣琬病逝。在其執政十二年的時間裡,沒有進行一次正兒八經的北伐。
蔣琬改變諸葛亮陸路北伐的戰略,制定水路伐魏,更像是一種策略,其意圖也是保持北伐的態勢,以此確保其執政地位的穩固。
蔣琬病逝後,費禕接替蔣琬總攬朝政。
從延熙六年(243年)十一月,費禕就開始接替蔣琬出任大將軍,錄尚書事。
次年,魏大將軍曹爽不聽司馬懿勸阻,親自率軍與徵西將軍夏侯玄等進攻漢中。由於費禕搶先一步進兵據守山嶺,曹爽無法前進。費禕又截斷曹爽退路,曹爽死戰才得以解脫。曹軍死傷慘重,這次伐蜀以失敗告終。之後,曹魏再無主動伐蜀之事。
延熙十一年(248年)費禕出屯漢中。姜維屢屢以通練西涼風俗,兼負其才武,策劃西北諸羌、胡為羽翼,謀略隴西。每欲興軍大舉,費禕裁製不從,與其兵不足萬人,致使姜維無法大規模伐魏。
費禕對姜維說:
"我等不如丞相亦已遠矣;丞相猶不能定中夏,何況是我等呢!不如保國治民,敬守社稷,以其功業等待有能者去繼承,不要以為希冀僥倖而決成敗於一舉。若果不如其志,悔之無及。"費禕已經說得很清楚了,那就是諸葛丞相都做不到的事,我們就別瞎忙活了。
延熙十六年(253年)春,費禕在蜀漢歲首大會上,被魏降人郭循手持刀刃殺死。
從諸葛亮病逝到費禕被殺,前後近二十年,蜀漢沒有一次正式大規模的北伐。曹魏唯一的一次伐蜀也被費禕打敗。
由此看來,北伐並非是唯一的策略,休養生息並不必然帶來蜀漢的滅亡。
費禕之後,姜維逐步掌握大權,堅定繼承諸葛亮的衣缽,重操北伐事業,折騰來折騰去,除了勞民傷財,別無收穫,也就不必多說了。
總之,蜀漢特殊的地理位置,有限的經濟、軍事實力,決定了不可能有更大的作為。休養生息,並不必然帶來蜀漢的滅亡,蔣琬、費禕主政近二十年,既是佐證。
蔣琬、費禕屯兵漢中,引而不發,只保持對曹魏足夠的威脅,而不採取實質性的行動,這一戰略似乎更加可取,起碼對蜀漢百姓來說,不是一件壞事。
在豹眼看來,休養生息並不能保證蜀漢能夠擺脫滅亡的命運,但也不至於促使蜀漢更快的滅亡,但起碼對百姓、對蜀漢本地經濟有利而無弊。
豹眼看歷史
那樣的話,將領們慢慢的就會分成兩種情況,第一,不戰則懶,將才磨滅;另一種,慢慢對孔明失去信心和支持,比如趙雲魏延等。孔明的位置慢慢就坐不住,連劉禪也會另選丞相了。孔明的壽命和蜀國壽命估計和北伐的情況差不了多少。
浩浩和湯湯
諸葛亮的北伐,無論在政治還是軍事上,都是極有必要的舉措,為大家試析之。
四川山川形盛,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所以自古以來每逢戰亂川地必割據。秦末有劉邦,漢末先有劉焉、劉璋父子,後有蜀漢;兩晉南北朝先後有成漢,譙縱,蕭紀,王謙;五代十國有前蜀、後蜀;明末有張獻忠,民國還有劉湘、劉文輝等等。
縱觀四川的割據政權,你會發現,其中積極進取,有統一天下之志的政權只有兩個,即劉邦和蜀漢,除了它們,其它四川政權幾乎都不思進取,以為地勢險要就高枕無憂。可惜只要有一個勢力統一中原,四川割據勢力往往就是第一個被拿下的,沒有例外。甚至沒有一個四川的割據政權壽命能比得上蜀漢,更不用說跟漢高祖比了。 所以,諸葛亮北伐,積極進取成功率可能有50%,而守著四川等死,失敗率100%。所謂諸葛亮北伐是窮兵黷武,罔顧民生的說法,在歷史上已經被打臉過一萬次了。
再看當時的天下大勢,劉備得蜀時,曹操已經統一北方,整個天下,魏佔其半,剩下的地方,吳國又佔了大半。人口方面曹魏是蜀國的近六倍,吳國少點,也有蜀漢三倍左右,其他什麼財政收入、軍隊、耕地面積那更是比都不要比了。更不用說劉備夷陵之敗,蜀漢精銳幾乎被一掃而光。
敵我差距如此懸殊而且雙方沒有戰亂的情況下,讓蜀漢和曹魏關起門來比發展?怕不是石樂志。如果諸葛亮不北伐,不就食於敵,不通過北伐練兵,不去努力破壞當時是全中國最大產糧基地的關中地區,而想著跟曹魏比和平發展,恐怕無需等到鄧艾偷襲陰平,曹真第一次伐蜀時就已經亡國了。
孔明北伐的目的很明確,不停的在關中、西涼地區製造緊張,削弱曹魏對關中地區控制力,最終拿下關中這個真帝王基業。此外,從秦代開始一直到唐朝,關中地區一直是天下第一糧倉,而諸葛亮對關中地區發動的連年戰爭,讓這個最大的糧倉不僅無法給魏國產糧,而且需要消耗大量的錢糧,《魏略》甚至稱諸葛亮北伐導致魏國人民“面有菜色”。
此外,《隆中對》裡諸葛亮所言“天下有變”也是諸葛亮北伐的目的。你“天下無變”,我就給你打出一個變來。曹魏得國不正,統治基礎本就不牢,在諸葛亮連年北伐下,司馬懿通過抵禦蜀漢掌握兵權,逐漸進化為權臣,最終謀朝篡位。
“諸葛一生唯謹慎”,是因為他知道蜀國賭不起。強行弄險的賭博魏晉可以玩,但蜀國手裡資本太少,一著不慎,滿盤皆輸。歷次北伐都是如此,無論勝敗,除了第一次馬謖失街亭有一些損失,其他幾次北伐蜀國損失都非常小。諸葛亮是自古軍事家中最善於計算得失的,虧本生意絕對不做,他北伐的戰略一句話概括:“積小勝為大勝,以時間換空間”。可惜他的繼任者並沒有很好的堅持他的戰略(要麼如蔣琬、費禕基本放棄北伐,要麼如姜維九伐中原卻不知計算得失),如果繼承者們有能力理解諸葛亮的格局,在魏晉政權更迭,局勢動盪之時蜀國還真是大有機會。
最後,雙重標準是不好的。隆美爾失敗了被吹成蓋世軍神,而諸葛亮在敵我強弱懸殊比他更大,戰果卻比他強的情況下被一大堆人稱為不懂軍事,令人呵呵呵。
講道理,中國冷兵器時代,除了孫子吳起白起韓信李靖岳飛戚繼光等寥寥數人,還有誰有資格評價諸葛亮的軍事能力?
老貝
諸葛亮北伐有利於蜀國發展,還是放棄北伐有利於蜀國發展。對此,多數人曾將目光聚焦在魏、蜀二國地盤大小,人口眾寡之上。
因此,一些人錯誤地認為,如果諸葛亮放棄北伐,選擇休養生息的國策,反而會加速蜀國的滅亡。
其一、正所謂:“最好的防守,便是進攻”,真是這樣嗎
沒有了諸葛亮“以攻代守”的北伐國策,蜀國會遭到曹魏的主動攻伐,容易引發蜀國局勢的恐慌與不穩。若如此,蜀國又怎麼能夠長久呢?
難道真是如此嗎?看看曹魏第一次征伐蜀國的經過,就不難發現真實的結果。
太和四年(公元230年),魏國大司馬曹真上書魏明帝曹叡,言道:蜀國多次以弱小之國侵犯我大魏國邊境,應當還以顏色,建議起數路大軍,共伐蜀國,以振國威。魏明帝深以為然,同意了曹真所請。
因此,魏國出動三路大軍準備伐蜀(其實,後來的司馬昭起三路大軍滅蜀,應該就是借鑑了此時伐蜀經驗)。即:曹真率一路大軍從子午道攻入;大將軍司馬懿率一路大軍經漢水進軍;郭淮、費曜等部則分別從斜谷、武威等地出征。
誰知,行軍途中,由於突然遭逢雨季,通行棧道被雨水沖毀,曹真耗時一月之久,才行完全程的一半,最終無功而返。
由此可見,曹魏徵伐蜀漢,僅行軍都極其困難,更別說已被魏延防禦的如同鐵壁銅牆般的漢中。就算曹魏大軍前來入侵,又豈能對諸葛亮坐鎮的穩固蜀漢產生動盪影響。
同時,以漢中易守難攻的地利優勢,魏國大軍遠征的交通不便,當魏、蜀兩國大軍真正對戰起來,對於曹魏的國力消耗,豈不更強於主動北伐(魏守蜀攻)時的消耗。
其二:沒有了諸葛亮北伐曹魏,也就無法阻擋曹魏快速休養生息的步伐,當真如此嗎
對比強出蜀國數倍的曹魏人口基數和國土面積,同樣的休養生息條件下,則存在明顯的此消彼長。如此以來,曹魏國力將更強,而蜀漢國力將更弱。
東漢共有十三州及一部,若從魏、吳、蜀三國的轄地區劃來看:
魏國擁有荊州(三分)、豫州、兗州、揚州(二分)、徐州、涼州、冀州、幽州、青州、幷州、雍州、司隸;
吳國擁有荊州(七分)、揚州(八分)、交州;
蜀國僅擁有益州一隅。
以此來看,蜀漢確實“偏安一隅”。但是,即便如此,難道諸葛亮北伐,就能延緩魏國的休養生息嗎?當然不會。
一是曹魏防禦蜀漢投入的兵力部署,明顯不及防禦東吳的兵力數量;
二是曹魏防禦蜀漢的軍力僅為全國兵力的極少一部分;
三是任何國家無論戰時還是平時,都需要加強邊防守禦。
也就是說,無論諸葛亮北伐還是不進行北伐,曹魏都會在魏蜀邊界佈下重兵,並進行防禦。所以,諸葛亮是否北伐對魏國的休養生息國策影響並不大。
同時,當諸葛亮北伐之時,不也延緩了蜀國的休養生息嗎。而以蜀攻、魏守的攻防態勢分析,對於蜀國的消耗應該更大才是。更為重要是,由於諸葛亮的屢次北伐,已造成蜀漢國力的匱乏羸弱,而對於魏國視乎並無太大的影響。
此外,蜀漢的靈魂人物,諸葛亮不就被司馬懿耗死在了“五丈原”嗎?這到底是蜀耗魏,還是魏耗蜀呢?
所以說,若是緊盯蜀、魏二國地盤、人口來判斷相互實力的強弱,則有點棄本逐末之嫌。那有國與國之戰,便是人口與人口、地盤與地盤之戰一說這麼簡單。
君不見,戰國七雄墊底的秦國是如何發展並統一六國的?崛起於白山黑水間的女真人為何能滅亡強大的遼國和北宋帝國?還有後世的彈丸島國日本為何敢偷襲美國的珍珠港?
由此可見,蜀國的存亡,並不幹諸葛亮北伐或者放棄北伐之事。而是,取決於一國的治國理念、發展快慢、強盛程度、君主英明等。
所以說,如果諸葛亮放棄北伐,蜀國如何修養生息,才是關乎蜀漢未來的關鍵。
其三:富國強民,鞏固國防,在防守中尋機反攻,才是蜀漢固國之基,強國之本
為何,曾經弱小的秦國會坐上戰國霸主的寶座,最後統一天下?不就是因為商鞅變法帶來的變化嗎。為何,曾經弱小的日本敢於侵略中國這個泱泱大國?不就是因為明治維新變法帶來的強大嗎。
而對魏、吳、蜀三國中最弱小的蜀漢來說,想要維護蜀漢的生命更長更久,在其未強大起來之前,應當立足根本,“高築牆、廣集糧”,去研究更加適合自身騰飛的全新治國策略,在休養生息中強本固基,富國殷民、精兵強將,“待天下有變”(而不是為魏、吳兩國創造“待天下有變”的機會。如:姜維避禍沓中屯田,就給了司馬昭“待天下有變”的絕好良機,並一舉滅亡蜀漢。)再行出兵曹魏,必將如虎出囚籠,揚威魏地,先主遺志便不難實現了。
例如:蜀漢延熙十二年(公元249年),魏國發生的“高平陵之變”,因此又引發出“淮南三叛”,這不就是最好的“待天下有變”的絕佳良機嗎?可惜,諸葛亮已被司馬懿耗死於五丈原。如果蜀漢處於休養生息之中,諸葛亮又怎麼可能累死在五丈原。
更為關鍵的是,由於蜀漢的屢次北伐,非但沒有取得魏國寸土之地,反而成了發展潛力更加巨大的司馬家崛起的墊腳石,豈不造化弄人。
其實,以諸葛亮的治國之能,為何會“明知不可為而之”呢?或許,是諸葛亮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才會以“鞠躬精髓,死而後已”精神立志北伐吧,其精神確實令世人讚歎。
然而,正所謂“治大國如烹小鮮”,對於天下大業,蜀漢丞相又怎能急於一時呢。這不明顯有違當初“待天下有變”的發展國策嗎?同時,也正如後世所言:“落後就會捱打,國弱就會被欺”。所以,修養生息,富國強民,“待天下有變”再行出擊,在防守中尋機反攻,“先為己之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這才是弱小蜀漢最好的發展戰略。
所以說,如果諸葛亮放棄北伐,選擇休養生息的國策,又能做到“待天下有變”,在防守中擇機反攻,不但會令蜀漢國祚無限延長下去,還有可能實現先主遺志。反之,則對蜀漢國祚並無實質性的改變。
祥子談歷史
如果諸葛亮不北伐,那麼很可能蜀漢撐不了十年就會被魏國滅掉!這是因為國際形態發生了變化。蜀國能夠保持政權不會吞併應該感謝一個人,那就是曹操!由於曹操在撤離漢中的同時遷走了漢中的居民,還將天水雍涼一帶的人遷走,製造了500裡地的無人區。這本來是曹魏的保衛屏障,結果成了曹魏難以逾越的屏障。
曹操之所以選擇遷走居民製造無人區主要是因為劉備當時正在巔峰。劉備在迫降劉璋佔領劍閣時候擁兵數量達到14.3萬人。而曹操的糧草只能供給五萬人在漢中作戰。曹操自知不敵,撤走大量人口。
但是曹操沒想到劉備這麼敗家子,在不到兩年時間裡便被東吳陸遜幹掉了9萬人。這使得蜀漢帝國的兵力捉襟見肘,漢中也只有兩萬守軍。而曹魏在鍾繇時候卻把糧草擴編到能供給18萬人的規模。也就是說,曹魏實力完全可以碾壓蜀漢了,但是卻因為那500裡的無人區,使得曹魏糧草運不過去。所以,司馬懿在公元226年的時候便天水屯田並遷入人口,這是為了建立攻蜀的前沿軍事基地。這也是諸葛亮北伐的主因,目的不是攻城奪地,而是破壞曹魏的這些糧倉與軍事基地。假如諸葛亮不動手,那麼一旦讓曹魏抵近到漢中城下,蜀漢被滅國就不遠了。
優己
荊州丟失以後,天下大勢已定,魏蜀吳三國形成,魏國最強,佔九個州,吳國佔三個州,蜀漢只有一個州。這時的諸葛亮已明白,恢復漢室,還於舊都已基本成了一句空話。但諸葛亮之所以北伐,是有他的戰略打算的。
首先從歷史上看,當中原已定,巴蜀之地一般都難以與中原王朝抗衡,只有被征服的份,很難有大的作為。要想不被征服,就得把中原攪亂,只有中原王朝亂起來了,蜀漢才能有所作為。因此他一再起兵北伐曹魏,目的就是在通過外因,促使曹魏內部發生變化,一個是讓那些心中有漢的大臣及忠漢之民知道,大漢未滅,依然在努力,好讓他們更堅定恢復漢室信念,從而分化曹魏朝臣,發生內亂。另一個是通過北伐,讓曹魏不能安心國內生產建設,不能安心讓民休養生息,阻滯其經濟發展,促使其國力疲憊。很明顯,如果對曹魏不加干預,以曹魏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人才濟濟,用不了幾年,就能遠遠把蜀漢、孫吳甩開。到那時蜀漢也只有被曹魏吊打滅國的份。其次以攻代守,讓蜀漢臣民不致於意志消沉,有安不忘危之感,凝聚人心,避免派系之爭,同心協力對敵。諸葛亮每次出兵北伐規模不大,糧盡而退,兵士也無大損失,以此自勵,鍛鍊蜀漢臣民戰鬥力,以備關鍵時刻辦大事。再次諸葛亮北伐真假具存。在不大影響國家經濟發展和人民生產生活的基礎上,不斷組織北伐,也有在北伐中尋找機遇之意。一旦曹魏國內發生了重大變故,在曹魏邊界的蜀漢軍隊,就能不失時機地掌控局勢,直接進取長安洛陽,達到復漢目的。其四諸葛亮北伐是蜀漢實現復興之夢的需要,也是實現劉備遺願和諸葛亮之志的需要。可以說北伐曹魏是蜀漢既定國策,從它立國之日起,就賦予了這項使命。建立蜀漢的目的就是為了恢復大漢的統治,是蜀漢立國的根本所在。諸葛亮之所以接受劉備三顧茅廬,甘心為蜀漢做事,其根本也在於諸葛亮有忠於漢室、恢復大漢輝煌之志。怎奈天時地利人和不遂,最終為恢復大漢事業鞠躬盡瘁,累死於任所。
由於以上幾點原因,想要阻止諸葛亮北伐是完全不可能的。那麼如果諸葛亮不北伐,而選擇休養生息,蜀漢未來會怎麼樣呢?如果這樣,也許蜀漢經濟會得到很大發展,但就其一州之地,盡其力發展,又能有多大發展頭呢?其結果只能是曹魏、孫吳遠遠甩開蜀漢,蜀漢難匹他國,自信心漸消,官貴享樂並勾心鬥角,兵無鬥志戰鬥力大減,民無憂患而安逸鬆散,過不了多少年,自會被雄起的曹魏所滅,劉備、諸葛亮建立的弱漢,也只能成為歷史的笑話。三國文化也許就堙沒於歷史的大潮中,決不會像今天這樣為世人所津津樂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