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天眼」查控顯威力 「老賴」才來半天就被抓

廈門晚報訊(通訊員 集法宣 記者陳軍)“我在其他地方也被起訴執行,但都沒被抓住過。集美這個案件才兩萬元,我才來廈門半天就被抓了,真沒想到。”在被送往拘留所的路上,被執行人阿才(化名)問法官:“你們是怎麼做到的?”

法官笑而不答。阿才不知道的是,他是集美區法院、集美公安分局共建“天眼”查控機制後,被成功抓獲的首個“老賴”。

2014年11月,阿才向小偉(化名)借款2萬元,過了一年多依然未還。2016年7月,小偉向集美區法院提起訴訟,要求阿才償還借款本息。法院一審判決阿才立即償還借款2萬元及利息。但阿才一直未予履行。多番催討無果後,今年1月份,小偉向集美區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執行法官多次通過網絡執行查控系統,查詢阿才名下的銀行存款、不動產權屬等財產情況,但均一無所獲。申請執行人也無法提供阿才的財產線索及具體下落。承辦法官說,阿才當時借完錢就回老家躲債去了,由於其下落不明,且名下無財產可供執行,該案始終無法執行完畢。

7月9日,集美區法院將包括阿才在內的首批下落不明的49名被執行人,以及21輛涉案機動車報送給公安機關進行查控。

7月28日上午,集美區法院接到集美公安分局的通知:阿才在思明區某健康會所露面了!執行幹警當即趕赴該會所,將阿才一舉擒獲,隨後將他拘傳至集美區法院。因阿才表示無力償還所有債務,法院最終決定對其處以司法拘留15日的處罰。

“天眼”查控機制

今年6月,集美區法院與集美公安分局就協助查詢被執行人及車輛下落信息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建立“天眼”查控機制。

該機制包含以下內容:1.強化落地布控;2.精準軌跡刻畫;3.協助車輛查蹤;4.科學組織管理,雙方設立聯絡專員,理順協作流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