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2018年秋天玉米开秤价能到1元,你怎么看?

农事指南


钟情三农不认为2018年产玉米的开秤价可以达到1元一斤,我觉得在0.85至0.9元每斤比较合理。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玉米品质的上升,市场对于优质粮源的需求加强以及我国本年度玉米供需缺口的逐渐显露,2018年产玉米价格全面突破1元每斤不过是迟早的事情。


但可以肯定,它绝对不会来的那么快,那么早。

临储玉米拍卖正酣,影响新粮上市价格。

之所以出现在供需缺口较为明显的情况下,新季玉米上市价格不会暴涨这种情况,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到时候国内玉米市场依旧是临储拍卖粮的天下,新产玉米不会一下子接管国内市场。

关注临储玉米拍卖的朋友都应该知道,截止目前,我国的临储玉米拍卖总量已经突破了6000万吨,达到了一个新纪录,而按照目前我国玉米月度消费量来看,这些玉米要想被市场完全消化掉之前也要等两个月左右,这个时间点刚好和2018年产玉米大规模上市部分重叠,这势必会挤压其开称价格的上涨空间。

此外,笔者从国家粮油交易中心获悉,本年度的临储拍卖继续在以周投放量800万吨的效率进行,虽然最近的拍卖成交量和成交率都不如此前,但是动辄上百万吨的临储玉米后期进入现货市场也会让新产玉米价格上涨受阻。

年底前后,新产玉米价格将达到顶峰。


受到临储拍卖余波的影响,2018年产玉米价格自然也就不会一下子暴涨至1元每斤的高位。因为刚好待新季玉米上市的时候,市场上并不缺粮,不足以支撑新产粮源突破2000元每吨。

但是,本年度国内玉米价格明显高于前两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此外,随着后期国内玉米供需形势的变化,在2018年底前后,国内玉米价格有望迎来近三年来的最高值。

届时,优质新产玉米突破1元一斤只是小case,它的上限在哪里?知道到时候才知道了。


钟情三农


问题:有人说今年秋天玉米开秤价能到1元,你怎么看?


答案:今年秋季玉米开秤价可以肯定地说,高于去年,但达到1元,恐怕很难。目前,玉米收购价在每斤八角五到九角钱一斤,比去年同期高出每斤五分到一角。依据市场行情来看,玉米供求关系发生微妙的改变,价格缓慢回升,是有目共睹的。估计到明年开春,玉米收购价格有望突破每斤一元钱大关,大家试目以待。

玉米国际贸易得到了贸易战的遏制,进口低价玉米逐渐减少了。国内多次玉米大型拍卖会的销售,和各种促销活动的实现,市场储存量逐渐减少。国内玉米销售转化量逐渐增大,造成市场行情发生微妙的变化。由于近年来,玉米价格处于低谷状态,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逐渐减弱,实现了产业结构调整,改种大豆、花生、红薯等农作物。因此,估计今年的总产量会低于去年。今年玉米收购货源比较少,想收也很难实现去年以前的收购量。所以,这是今年玉米收购价格会缓慢回升的原因所在。

总之,今年玉米供求关系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打破了供求平衡,价格缓慢向上提升,由于受多种关系的抑制,回升迅速不令玉米种植户满意。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旭日东升付先,一起探讨三农问题!】


旭日东升付先


有人说今年秋天玉米开秤价能到1元,你怎么看?

一、今年的玉米产量下降已经没有悬念。一个是今年的春播玉米面积减少,实际播种面积只有5.24亿亩,减少了724万亩,预计玉米产量2.1亿吨,降低2.9%。另一个是东北玉米旱情严重,辽宁北部,吉林大部,黑龙江西南部比较严重,有网友留言说种50亩玉米,由于苗不好,预计能打3万斤,减产一半。再加上7月份的粘虫、风灾、洪涝等灾害,玉米产量下降已经确定。


二、大豆进口下调的联动因素。有消息称今年大豆进口下调1000万吨,虽然今年大豆预计增产130万吨,但实际缺口还有870万吨,折合可生产豆粕6000万吨,如果用等量的酒糟饲料代替,需要至少1800万吨玉米才行,这样会拉动1800万吨玉米消耗,对玉米价格上涨也会构成实质性利好。

三、玉米需求总量增加。东北玉米加工企业不但数量有所增加,还有一部分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对玉米需求持续增加。三四季度,生猪、鸡蛋等价格出现持续上涨,目前生猪价格突破7元大关,多省份触及7.5元,鸡蛋价格全面突破4元,5个省市突破5元,养殖业的回暖也将拉动玉米消耗,为玉米价格上升增添动力。


四、玉米缺口增加。据最新消息称,由于今年玉米产能不足,玉米缺口比上年度扩大1323万吨,导致玉米供给紧张,也让大家对今年的玉米价格上行产生了诸多遐想空间。此外,据最近8月10日临储玉米拍卖消息称,本周共投放玉米798.2万吨,其中2015年玉米最高成交价为1660元/吨,按年限折合2018年玉米应该在1710~1760元每吨,从拍卖成交价格来看,也为今年新季玉米价格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今年玉米开秤价格低不了,后期突破1元的可能较大。以上为个人观点,不作为投资依据,仅供参考。了解更多三农资讯,请点击文章上方关注本号!谢谢大家!


三农广讯


从东北产区的春玉米,和华北黄淮产区的夏玉米来看,上市后的开秤价格是不可能到1元/斤的,但同比肯定会高开,而随着收购的进行,突破每斤一元的可能性很大,时间节奏要看主产区玉米的最终产量和品质情况。



一、今年的玉米产情很不乐观,虽然播种面积同比有所增加,幅度预计在150-2500万亩之间,但先后遭受的自然灾害比较多,比如旱情、高温等,而且今年很不常见的是,传统的玉米主产区高产区,也包括黄金玉米带,遭受的灾情更为明显。反应到玉米生产上,主要表现在长势参差不齐、生长期延后、授粉不充分、玉米棒籽粒缺失等,部分地区玉米单产下降已成定局。

现在来看,玉米的产情预期并不乐观,特别是很多反映说玉米棒没有籽粒,与今年华北黄淮的小麦受冻害导致有穗无籽很像。后期看主产区的天气变化了,东北看早霜等,华北看收获前后有没有阴雨天气;另外,还要关注今年病虫害,从农技部门的预报上看,防控形势也很严峻。



二、需求是看好的,尽管饲料养殖因为存栏下降、环评等各种因素影响,可能不会有明显的回暖,但深加工的带动作用比较强,主要是一些新建产能的投放,对于产区的市场价格将会发挥拉动作用。

这个方面需要注意的是,玉米收购市场上,市场化主体是主力的格局已经形成,但前两年政策调控的作用还是有的,比如一次性轮换收购、东北有的省份给予收购加工补贴等,对玉米价格有着很强的支持。在今年减产预期下,特别是参考小麦、早籼稻托市收购的执行情况,估计玉米上市后市场化收购的主体作用会更加明显。而加工企业受库存、资金等限制,在前期各类主体、产销区各方的积极抢收之后,后期玉米价格的上涨势头可能会趋于平缓,稳步上涨的可能性比较大。而在前期抢购的时间段内,玉米价格能不能突破1元,和今年玉米的最终产量和品质情况有着直接关系。

三、不得不说一下农民的售粮心理和习惯,可能今年将会出现较大变化。在今年玉米种植成本大幅提高的情况下,本身农户对粮价就有着较高的期望值,而生产形势的不乐观,会进一步加重农民的惜售心理。同时,一些基层贸易商的屯粮待涨心理也会增强。届时,购销双方的博弈将会表现明显。



四、进口方面,尽管这个市场年度,玉米、高粱、大麦等的进口量还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其中2018年上半年玉米进口量221万吨,同比增长200%;高粱进口325万吨,同比增8.7%;大麦进口440万吨,同比减2.7%。但预计后期在中美贸易关系下,随着加征25%关税的实施,部分与国内玉米有着替代关系的品种如高粱进口量会下降,这将会刺激一部分南方销区饲料企业采购国产玉米的积极性。

另外,据有关专家介绍,受制于大豆进口量的预期下降,豆粕供应可能会下降,在饲料加工上将会对ddgs(玉米酒糟)的用量带来利好,这可能也会对玉米酒精加工形成提振作用。

总的说,对于今年新产玉米的行情,目前市场各方普遍是看好的,而且在今年临储玉米拍卖成交量比较大、去库存效果显著的情况下,玉米临储库存水平的下降(预计成交可能会在8000万吨左右,截止目前今年拍卖已经成交了6194万吨,剩余还有1亿吨到1.1亿吨),以及新季玉米收购高峰期将会暂停临储玉米拍卖,都将会对新玉米行情提供支撑。但至于价格会走多高,我个人觉得突破1元的可能性很大,但再进一步的较大幅度上涨可能会受限。


粮小咖


笔者直截了当表明观点吧,我不认为今年秋天的新季玉米上市价格能够达到1元每斤,去年同期的价格不过是0.8元每斤。虽然我一直看好本年度玉米价格的走势,但是他也不会一下子从去年的八毛钱每斤的开秤价一下子暴涨到你所言的一块钱一斤。

那么,你要问我今年的新季玉米上市以后的开秤价能够达到多少?我觉得,很大概率上会在0.9元每斤一下徘徊。但是,这并不是今年玉米市场价格的顶点,到了后期,特别是冬天以后,临储拍卖粮源逐渐被消耗殆尽,新产玉米将占据市场,其价格肯定会一路高歌,突破一元每斤不成问题。

所以说,如果要问我玉米价格合适能够涨到2000元每吨,我只能回答你——大约在冬季。

现在只是刚过了立秋,距离新季玉米大规模上市还有一个多月,但是目前玉米现货市场中几乎全部都是临储拍卖粮源,在四月初到九月的这段时间,是名副其实的临储玉米期间。

而且,这个时间最长应该会延续到9月底,10月初,和新产玉米上市初期有重叠,这将影响新玉米的上市价格。

不过还好,整体来看,本年度我国玉米消费量是明显大于产量的,这也就让今年产的玉米特别是那些优质玉米在后期有更大的价格上涨空间。一般来说进入十一月份,新产玉米价格上涨的号角就会被吹起了,我们拭目以待吧。


粮油市场报


有人说今年秋天玉米开秤价能到1元,这个价格是不能保证的,现在玉米市场行情动荡,从去年开始玉米的价格就一直在忽高忽低。结合市场和现实,今年秋天的玉米价格还是不会很高,当然也不低,很可能达不到1元。主要有这些原因:

首先是供大于求,在吉林,东北等省份政府部门出台了相关政策,估计企业加工玉米,政府财政进行补贴,从原来的每吨150到现在也略有涨幅,而且东北三省对于玉米的种植也是有补贴的,导致很多农户种植玉米。



其次,是因为猪肉价格的影响,因为猪肉价格的持续低迷,养殖户也在减少,对于玉米饲料的需求减少了,玉米的产量太多,而需要玉米的地方太少,这就导致了玉米的价格上不去。这是个人意见,具体我们还要等到玉米收获!

我是转校生,欢迎一起交流讨论!


转校生315


谢谢头条号:“农情快讯”的邀请解答。有人说今年秋玉米开称价格能到1元,你怎么看?



要说今年秋季玉米开称价格到达1元/斤,即收购价要达到2000元/公斤,这个价格在即将不久就要上市的新玉米来说,难度有点大。以目前玉米价格来看,主要还是处在0.79~0.93元/斤的价格,即1580元~1860元/公斤的价格之间上下浮动,而且各地玉米价格也有所差异。(下图所示)



随着前段时间玉米临储拍卖的进行,截止7月底,2018年玉米已经进行了16周的拍卖,总投放玉米总量12439万吨,成交总量为5801万吨,成交率46.6%。这总量已经超过去年玉米全面拍卖成交总量,随着拍卖的大量玉米上市,这也给玉米出现持续上涨带来了一定的阻力。目前玉米市场总体稳定,只有部分小幅度波动。



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对于美国进口玉米加征25%关税,我国进口玉米总量出现下滑,玉米进口价格优势将不存在。根据海关数据统计,在今年6月份,我国玉米进口52万吨,环比减少了32%,这给玉米出现上涨起到了一定的利好因素。然而随着日前我国生猪市场供应偏紧,生猪价格也持续高涨,从而带动了广大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



然而做为生猪饲料的玉米需求量也会跟着加大,这种种利好因素对于推动玉米价格上涨有着关键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玉米存量依然十分庞大,短时间内难以快速消化,因此想要在秋季玉米能达到1元/斤,难度还是很大的。


乡村波比


秋季玉米开称价一斤1元,折合一吨2000元,你觉得可能吗?先从近4年玉米的价格来看,高综合大约是0.95元/斤,低价在0.75-0.8元/斤左右。未来会突破一斤1元,秋季突破1元/斤还是有可能的。

为啥编者认为有机会突破一元呢?

1、玉米的供需不平衡,当前玉米的需求量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因为从年初以来,玉米是涨价的趋势,已经持续8个月的时间了。


2、玉米的库存量比同期少,这就决定了玉米有涨价的趋势。在2018年春季4月份,玉米涨价幅度大,很多农户选择了出售掉,家里仅剩少量库存。


3、养猪等行业的回暖,带动了玉米这类饲料的需求。

4、在玉米的主产区,特别是东北地区,很多的农民减少了玉米的种植面积。据了解,今年大约的种植面积大约减少了100万公顷。

5、秋季逐步进入玉米的消费旺季,玉米深加工企业及消费者会加大采购玉米的力度,带领玉米继续涨价,而当前玉米价通货一斤0.95元,举例1元一斤仅仅5分钱,所以说还是有很大机会的,不信可以拭目以待。


小希时间


今年的玉米价格肯定会上涨,但能不能涨到一元就不好说了。



在过去的两年,由于盲目种植,导致供大于求,玉米价格持续不振,让无数种植户心寒,今年,根据红叔的预测,淤泥开称价格肯定能涨,主要有因素影响:

一、进口量减少

由于中美贸易战,农产品进口关税提高了百分之二十五,所以玉米市场必然出现供货短缺,更多地需要九月、十月的新产玉米弥补。对玉米整体价格是利好消息。

二、生猪、鸡蛋价格上涨

生猪、鸡蛋价格上涨,养殖业回暖,必然引起市场的连锁反应,饲料生产增加,玉米需求量自然增加,对于价格上涨,也是利好消息。



三、新能源利用需求增加

2020年上面推行乙醇汽油、乙醇燃料,需要大量的玉米进行生产,而今年以后得玉米肯定会被大量征收利用,市场需求量增大,同样是利好消息。

四、今年玉米产量如何?

今年多地出现高温天气,高温极易导致玉米缺粒,另外,东北地区的干旱,导致播种延迟、玉米涨势也不是很好,所以今年的玉米产量有可能偏低。

同时,八月份以后,直到新产玉米上市,玉米不会有太大的波动,下附八月十日各地玉米价格,以供参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