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有什么危害?

小可爱胡巴胡巴


1.缺乏食欲

食欲也就是胃口,食欲不好就是对吃饭不感兴趣。食欲不好,吃得少,多为脾胃虚的信号。这里所说的脾胃虚指的是脾胃气虚。胃气主降,能将胃中初步消化的食糜向下推送,完成营养吸收,并排除糟粕。若是胃气不足,传送就没有力气,食物就会停滞胃中。脾与胃相表里,相互影响。胃没有力气消化推动食物,也会影响到脾将营养物质向周身输送的功能。脾气不升,胃气不降,由此导致身体虚弱,没有胃口。

2.易腹胀

腹胀,也就是腹部胀满。脾胃气虚,食物不能被有效消化吸收,食物在胃肠道被细菌分解就容易产生大量气体。另外,脾胃气虚,易使脾气不升,胃气不降,影响气的运行,气滞而胀。易腹胀者应少吃土豆、红薯、芋头、南瓜栗子等容易胀气的食物。吃饭时最好不要讲话, 防止吞咽入大量空气,导致腹胀加重。

3.易腹泻

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表现为排便次数比较多,便质稀薄,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腹泻一般与饮食不节、水土不服、受凉等有关系。慢性腹泻主要原因在于脾胃虚。脾胃能消化吸收食物,脾胄气虚,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就弱,导致消化不良则易腹泻。另外,气有固摄作用,脾气虚弱则不足以发挥固摄作用,自然容易腹泻。

4.易水肿

经常水肿主要与脾气不足有关系。脾气能运化身体里面的水湿。一旦脾气不足,脾胃在运化水湿的过程中就会无力,呈现一种疲软的状态。水湿停聚不化,就会发生水肿。轻者眼睑、腿脚处水肿,重者全身都会水肿。

5. 四肢乏力

关于肌肉和脾之间的关系,中医里面有这样一种说法,“脾主四肢肌肉”。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四肢肌肉是由脾所主管的。《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脾气能温养四肢肌肉,使肌肉丰满、有弹性、有力量。

脾气不足,四肢肌肉失养,就会出现酸痛、乏力等问题。四肢肌肉乏力,一 方面可以多吃补脾气的食物,如牛肉、鸡肉、红枣、鲫鱼、鲤鱼、鹌鹑等。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多按揉四肢部位来促进气血循行,尽可能改善四肢的亚健康状况,预防四肢疾病的发生。

6. 面色苍白或者萎黄

在脾胃的相互作用下,吃进去的食物被转化成身体所需要的气血,生产出来的气血输送到面部,面部肌肤营养好,气色也就好。若是脾气虚弱,气血供应受到影响,则面色苍白或萎黄。

关于脾虚危害就简单说这些,有对这方面了解更深的大神可以再补充一下。


闲云谈健康



脾是人体的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的能量来源全靠脾的消化和吸收,才能满足人的正常功能的发挥,《黄帝内经》中:

有胃气者生,无胃气者死,可见脾胃在人体中的重要性,脾虚就会影响人的正常功能发挥,就会产生很多疾病,所以大多数的病都是脾胃虚弱造成的,因此健脾、养胃就是养命。

脾和胃的关系是:脾主胃、脾胃相连,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胃就像粮库一样储存食物,脾是人体的整个消化系统,包括唾液、甲状腺、胃液、大小肠等,就是全部的消化吸收功能的总称,而并不是那个解剖看到的脾,那只不过是一个大的淋巴结,但是它也会帮助消化吸收食物,因此去了脾的人也往往气血不足,所以说脾能生血、造血、统血,脾胃正常的人气血就会充足,反之就会生病,脾主人体的肌肉、主四肢,脾虚的人一般都比较懒惰不爱活动,有时形容懒惰的人是得了懒脾,脾虚就会肌肉酸痛、无力、沉重,严重的会肌肉萎缩,甚至四肢不用,脾胃虚弱就会气血不足或者运行无力,发生瘀阻,就会胸中胀满、嗳气,甚至疼痛,或者大便溏稀、便秘、浑身无力、少气懒言、昏昏欲睡、头晕头疼、心悸心慌、失眠健忘,长期下去就会使人急剧消瘦,造成免疫力低下,气血不足还极易造成瘀阻、发生肥胖,或者於阻血脉发生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妇女脾虚还会造成月经不调,月经量过多或者经期延长,也有的会淋漓不断、发生崩漏等病,是脾虚形成的气不摄血的原因,所以健脾养胃非常重要。



脾以升为健,胃以降为顺,造成脾胃虚弱的主要原因是先天不足和后天的饮食不节,或者心情抑郁影响脾胃,脾喜欢干燥、胃喜欢润泽,脾最怕湿热、湿寒,因此在饮食上不要吃过于油腻肥厚和寒凉的食物,以免造成脾胃的运化失司,脾虚的人可以用健脾祛湿的方法治疗,用药有黄芪、炒生薏仁、党参、白术、生姜、甘草、大枣等,也可以用生姜、大枣、山药熬粥喝,都有较好的健脾祛湿效果。


中医杂症



城里的乡医生


脾虛了”問題就大了,中醫辯證之五行生克関系,脾臟居中五行屬土,万物土中生,脾虛即虧,不能統血,使肝臟枯萎而木不生,嚴重影響心臟空虛,使心臟發布失職,精气失調不能上親目腦,致任督交會不能平行,這時的肝脾腫大,心神无主,這時不及時調治,會使臟器失調百病重生,危害嚴重,人体臟器関系直接和間接影響都會受到克制,醫家之訓一病生百病出,一病治愈百病消,這就是六經轉變的生化関系,五勞七傷的致命原理,也是陰陽表理寒熱虛實數病因素所造成。


民间中医普救有缘患者


您好,脾是主运化食物、水谷的,并且能转运体内的精微物质。脾虚可能出现的情况有以下三方面: 1、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引起消瘦、面色晦暗、乏力、疲惫等虚弱的状态。 2、脾虚对水液的代谢能力下降,就会出现容易留口水、水肿、大便稀等症状。 3、肝属木,脾属土,土虚容易被木克,出现腹痛、痛泻的情况。另外,脾属土,肺属金,土虚不能生金,也会产生气喘等肺通气不畅的情况。 指导意见: 倒不是说有多大的危害,只是会引起身体的一些异常。脾胃为后天之本,还是调理好了最好。可以通过辨证,以健脾为主调理一下。也可以用艾灸法来治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