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亮点和看点在哪里,这些亮点和看点有何深意?

现实78322322


故宫博物院的价值

无论亮点还是看点,都可以归结到“故宫博物院有什么价值”这个问题上。就普通观众而言,到故宫参观,可以遵循三个大的方向来看。

1.明清皇家建筑

明清皇帝的宫殿“紫禁城”可以看做是故宫博物院最大的一件藏品。主要的看点有三个,一个是中国传统的建筑技术,一个是通过紫禁城内宫殿房屋的布局、装饰体现出的中国传统思想,如果有熟知故宫史的人讲解还可以探讨一下历史细节的变迁。

譬如故宫最大的宫殿太和殿:

通过参观太和殿,我们可以知道为太和殿紫禁城内规模最大的殿宇,其上为重檐庑殿顶,屋脊两端安有高3.40m、重约4300kɡ的大吻,檐角安放10个嵴兽,数量之多为现存古建筑中所仅见。下图中国传统建筑技法的元素,都可以在太和殿找到实施的案例。

再譬如故宫翊坤宫的一个匾额

读作“体一苞元”,这是慈禧所书。“苞元”是“包元”的通假,意思是“包含五常”,所谓的“五常”,可能是仁义礼智信,也可能是金木水火土。而“体一”的体是动词,应该是“效法”的意思,我觉得“体一”应该是《淮南子》“帝者体太一”的简写。这样“体一苞元”就可以解为“(当皇帝的人)要效法太一包含五常(这里的无常更像是五行)”,用来形容帝王的胸怀。这里面体现的,是中国传统的道家思想。

再比如故宫的养心殿

养心殿后殿曾经是皇帝的寝宫,我们可以从中推测中帝王生活的环境和状态,譬如起居间其实不算大,冬天有保暖措施等等。以及虽然正式作为寝宫是清雍正以后的事情,但是明代嘉靖皇帝、清代顺治皇帝都有住养心殿的记录,他们之间可能有某些相似的价值观念。

2.中国古代物质文化艺术

故宫馆藏文物180余万件,有清宫旧藏,也有挑拨和充实进宫的藏品,基本上可以展现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艺术的体系。

上图是故宫利用宫殿建筑开设的器物专馆,基本上涉及到了古代物质文化艺术的各个器物领域,足以构建出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3.临时展览

除此之外,故宫还利用文华殿、武英殿、神武门、东华门、延禧宫、午门等建筑开设了主题不一的临时展览,一部分是在其他展览中没有展示的文物藏品,一部分是引起的外地甚至外国的精彩展览,也都值得参观学习。


螺旋真理


北京故宫博物院,我认为它的亮点和看点在太和殿。中国皇帝被称为九五至尊。太和殿就是封建皇帝向天下发号施令,展示天子至尊至贵的地方。它反映了我们民族的文化特色和风水深意。
太和殿,它的看点和亮点有以下几个方面:外景上来看,一是整个大殿金碧辉煌,建筑宏伟高大。太和殿是故宫最高大等级最高的建筑。

太和殿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通高35.05米,面阔11间,全殿内由72根一米粗大柱支撑,金砖铺地,东西长宽比9:5,寓意九五至尊。

看点二,摆件寓意深刻,气氛独特。太和殿露台上东西两侧各有一只铜龟和一支铜仙鹤。它取龟和仙鹤长寿动物延年之意,象征江山社稷万代相传。东侧还有日,计时工具,西侧的嘉量,计量用具。这两件阵设,象征皇帝对天下百姓都是坦诚和平等的。在露台上还有香亭,皇帝上朝点燃檀香,烘托一种天上人间的神秘气氛。


太和殿看点三,建筑等级最高。它采用等级最高的重檐庑殿顶,有两层屋檐。它的特点是,一条正脊九条屋脊。有意思的是正脊两端各有一个鸱吻。这对鸱吻在中国古建中最大,它的背上插有一把宝剑。椐说防止它逃跑,又说防火防雷避邪之意。还有意思的是屋角有11个垂脊兽,比一般宫殿屋角多一个行什,象雷震子,有防雷火之意。
太和殿看点四,也是亮点,更是故宫构建风水思想和展示皇帝至尊至贵的深意所在。我们知道也看到,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共同建在一个8米高三层“土”形的汉白玉石殿上。每层都有汉白玉石刻护栏围绕,并有三层石刻“御路”,显示皇帝威严,威振天下。特别是太和殿广场之大,有三万多平方米,更有气派。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阴阳学说,故宫由阴阳即前朝后寝两部分组成。阳部为前朝是五门三朝,即五门为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和太和门。三朝是中心,即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三大殿建在故宫的中心,“土”居中,而太和殿又是三大殿之首脑,更是故宫的精华。因为它建在故宫对角线的交点上,位置独特。

三大殿象征天上太微垣下的“三台”星。太微垣,为天帝处理政务的地方。太和殿是故宫前朝的首脑,重中之重。皇帝九五至尊,太和殿自然是皇帝君临天下,至高无上的地方。它反映了古文化特色和风水深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