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智慧:真正聪明的人,为什么能居下不争?

谦挂是六十四卦中唯一的六根爻全是吉的卦,是第十五卦,在第十四卦大有卦之后。大有是大富有,大有之后要怎么做——要谦,谦虚、谦让。《序卦传》说:“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

大有的意思是太大了、太富有了,这样满了之后就要亏,“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所以说“满招损,谦受益”。“谦”是言字旁,意思是首先要从语言上谦虚,然后还要从行动上谦虚。那么谦卦为什么六爻皆吉呢?

易经的智慧:真正聪明的人,为什么能居下不争?

我们先看卦辞:

谦,亨,君子有终。

谦卦,是亨通的,君子能够善始善终。

我们再来看谦卦的卦象——地山谦:上面是大地,下面是山。山本来是高出地面,居高位的,但这里是山躲到大地下面,居低位了,这就叫“谦”。

《彖传》解释:

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

为什么“谦”是亨通的?因为“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上天总是把光明向下照耀在大地上,大地就光明了;而大地上的事物是低的,所以要上行,这样上下就交通了,阴阳之气交和,万事万物才能生生不息。

接下来《彖传》从四个方面解释“谦”,有四个“盈”四个“谦”,“盈”是满,“谦”是少:首先“天道亏盈而益谦”,“亏”和“益”都是使动词,意思是天道总是减少盈满而增加虚少,以太阳和月亮为比喻,太阳最满、最高的时候就会西斜,叫“日中则昃”;月亮每月农历十五的时候最满,过了十五就开始亏了,这叫“月盈则亏”。所以这就是“天道亏盈而益谦”,始终保持公平性。

第二个方面是“地道变盈而流谦”:改变盈满而流向低谦。“流谦”是水流向“谦”,也就是水往低处流,越高的地方越存不住水,水会流向低的地方,这样就平衡了。大地上最低的地方是海的深处,马里亚纳海沟,海拔负1万多米,都是水,所以水往低处流。

易经的智慧:真正聪明的人,为什么能居下不争?

第三个方面是“鬼神害盈而福谦”:鬼神会惩罚盈满而降福于谦和。鬼神是我们平时看不见的,但会在暗地里惩罚自满的人,保佑谦和的人。

第四个方面是“人道恶盈而好谦”:人是讨厌自满的人而喜欢谦虚的人。

所以“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谦虚的人是值得尊敬而光明的,越谦虚的人越不可超越,只有君子才能始终保持这种谦虚的品格,告诉我们只有谦虚才能善终。

在关羽水淹七军之后,曹操约孙权夹击关羽,起初孙权没有答应,还派使者找关羽和亲,想让自己的儿子迎娶关羽的女儿,结果关羽大怒,辱骂来使说“虎女焉能配犬子”,孙权听了之后极为愤怒,派吕蒙偷袭荆州,而关羽平时对荆州的守将就非常傲慢,所以荆州的守将不战而降,吕蒙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荆州,这就是关羽大意失荆州。后来关羽的手下四处逃散,最后仅余十多骑跟随,而孙权事先命令手下两员大将断了关羽的去路,关羽就被活捉了,最后和儿子关平一起被斩首。所以关羽可以说就是死在“骄”字上,骄兵必败,他看不起屡建功勋的老将黄忠,声称“不与老兵同列”;看不起吴主孙权,对孙权说“虎女焉能配犬子”;也看不起同僚,称年轻的东吴将领陆逊为小儿。实在是太过骄傲,很难善终,只有谦虚才能善终。

易经的智慧:真正聪明的人,为什么能居下不争?

《象传》的解释:

象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地中有山”就是“地下有山”,山在地下面,这就是“谦”。君子按照这个卦来“裒多益寡”,减少那些多的,资助那些少的,把财富从富人那里减一些来资助穷人、不足的人,这就叫“称物平施”:“称”是衡量,衡量事物,然后公平地去施与,达到平衡,社会就和谐了。所以谦卦这里告诉我们要有公平性原则。

下面来看爻辞,谦卦每根爻都是吉的。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谦虚的君子可以渡过大河大川,这是非常吉利的。好多人说我们在生活中放低姿态,做一个谦虚的人,就可以万事大吉吗?

“谦谦”回答了这个问题:第一个“谦”是山的谦,山是稳定的、有主见的、成功的、高的,这就说你自己首先要是一座山,品德高尚、事业有成,这时候再去“谦”,居于大地之下;第二个“谦”是地的谦,是宽广的,能容纳一切事物,能做到这样“谦谦”,肯定能渡过大河大川,获得成就。但是要注意,你自己必须首先是高山,不能是烂泥,如果你本来就是泥土,那就不能算是“谦”了。

《象传》的解释:

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卑”是卑下,“牧”原意是放牧,这里是管理,“自牧”就是自我管理,自我制约。首先要谦虚卑下,把自己放在最低的位置,然后自己管理制约自己,这才叫“谦谦君子”。我经常跟别人开玩笑说我最大的优点就是“自卑”,因为《礼记·中庸》中说:“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迩”是近处,想要行走的远必须从近处开始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而要登高,必须要自卑,先从低处着手,要把自己的姿态放低,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要“自卑”。

六二,鸣谦,贞吉。

“鸣”可以理解为出名,虽然出名了,但是照样很谦虚,坚守正道,因为六二爻是下卦的中位,而且得正,又中又正,这是吉的。

《象传》的解释:

象曰:鸣谦贞吉,中心得也。

从内心感觉到满足。知足常乐,足了也还要谦虚,保持中庸之道,这是最难能可贵的,所以叫“鸣谦”。历史上那些信奉道家的人取名字就喜欢取“鸣谦”,后面还有一个词叫“谦”,还有“劳谦”。儒家也喜欢用“谦”字,所以不管儒家、道家,都喜欢用谦。

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

“劳”是有功劳,有了功劳还谦虚,这样的君子当然能够善终,最终肯定是吉的。

《象传》的解释:

象曰: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有了功劳,居于高位了,还反而谦虚,老百姓都会服从你。

易经的智慧:真正聪明的人,为什么能居下不争?

六四,无不利,谦。

“”通“挥”,发挥,要把谦虚的美德继续发扬光大,是无不利的。六四爻已进入人生的第二阶段了,仍然要保持谦虚还继续发扬,这是很难的。

《象传》的解释:

象曰:无不利谦,不违则也。

没有违背法则,是天道的法则。

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

六五爻没有提到“谦”,这是六条爻辞中唯一的,但是“不富”其实就是谦, “不富”是不富有,心中不骄傲,不自满,虚怀若谷,这种“谦”我称之为“虚谦”。“以其邻”就是“与其邻”,把财富给予邻居,不要自己占有。“利用侵伐,无不利”:用这种心态来征讨别人或者为人处事,不骄傲自满,肯定没有什么不利的。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

“鸣谦”出现了两次,一个在六二爻,一个在上六爻,程度是不同的:上六爻是坚持到最后,名声大振,这时仍然谦虚,用谦虚的心去征讨那些骄横不逊的人,肯定能打胜仗。

《象传》解释:

象曰:鸣谦,志未得也,可用行师,征邑国也。

“志得”是自满,“志未得”是没有骄傲自满,虽然得到了最高的名声,却还没有自鸣得意,这样的人就是大人,可以去征讨“邑国”,“邑国”不一定指国家,也可以指不虚心的人。

谦卦从开始到最后六个阶段都要谦虚,虽然每个阶段的谦虚有所不同,但结果都是一样的。我们来概括一下这六个不同的谦:“谦谦”、“鸣谦”、“劳谦”、“谦”、“虚谦”、“鸣谦”,在任何时空点,只要谦虚,做什么事都是吉利的。

最后我来讲一下曾国藩的例子:曾国藩就是一位典型的“谦谦君子”,他一生经历了三次变化,一开始是儒家,后来是法家,最后是道家。

他一开始攻打太平天国的时候,基本都是打败仗,所以别人说他是屡战屡败,他自己改了一下叫屡败屡战,这就是一种自强不息的儒家精神。后来还是打败仗,曾国藩就采用了法家的思想,用严厉的手段来治理他的湘军,有一个词叫“就地正法”,就是曾国藩的法令,所以他得了一个外号叫曾剃头,但这样还是打败仗。后来曾国藩得到了一本宋版《道德经》,一看之后顿然开悟,他觉得要谦卑低下,学道家以柔克刚、以下胜上。

易经的智慧:真正聪明的人,为什么能居下不争?

这里还有一个曾国藩和左宗棠的故事:这两个人在当时都是了不起的人物,左宗棠的才能还要略胜于曾国藩,但是左宗棠不够谦虚,他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叫“今亮”——当今的诸葛亮,诸葛亮是“古亮”,但是曾国藩的官职比左宗棠大,还曾经提拔过左宗棠,所以朝廷一般都以“曾左”并称,这样左宗棠就很不高兴,他为人很自负,从来不把曾国藩放在眼里。有一次左宗棠非常不满地问身边的随从,为什么大家都说“曾左”而不说“左曾”呢?有一位随从大胆直言,因为曾公眼里有左公,左公眼中无曾公,一语道破天机:曾国藩很谦虚,他的眼里有左宗棠,而左宗棠太自负了,他的眼中没有曾国藩。

我们看越是谦虚的人名气反而越大,所以希望大家都做谦谦君子,这样肯定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做事也肯定能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