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仙真中,有一位文学成就极高,其文体才学可与苏东坡媲美!

我国历代仙真,多擅长著述。其诗文成就最高者,非白玉蟾仙师莫数。贫

道手头有一部《白玉蟾全集校注木》,洋洋一千多页,近百万言,单就数量而言,直逼擅长著述的葛、陶、杜(葛洪,陶弘景,杜光庭);就质量而言,可比肩庄、迁(庄子,司马迁),而直压含英华之李、杜、相如,语不惊人死不休之白香山,其他如文起八代之衰的韩退之,信屈赘牙之苏老泉等更不能比。再就体例而言,举凡五言,七言,五律,七律,古诗,乐府,序跋,传,记,文,论,歌,赋,疏,篇,颂,碑,铭,联句,各类词牌等,真是百体并陈,洋洋洒洒。有人因此称其为道门苏东坡,在贫道看来,白玉蟾仙师比之苏学士,有过之而无不及。就文体而言,苏学士虽也是个多面手,但白玉蟾仙师百体生花,妙绝群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道门仙真中,有一位文学成就极高,其文体才学可与苏东坡媲美!

就文章品味而言,苏学士固然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前后赤壁赋》,而白玉蟾仙师的《涌翠亭记》,《橘隐记》,《隐山文》,《冬至小参文》,《天台山赋》等同样是不可多得的传世名篇;就风格而言,苏学士有豪放之美益,而白玉蟾仙师的诗词兼有绵密,疏旷,婉约,超迈,奇逸,雄浑,豪放等特质。随便举几句:。公无渡河要渡河,公要渡河争奈何”这是绵密;“笑指武夷山下,白云深处吾家”,这是疏旷。“道人勿作虹桥想,愿送飞花流向东”,这是婉约;”飞行三十六天门,我是东华上相孙”,这是超迈;“华胥上国今无梦,龙汉元年古有身”,这是奇逸;“易水荆柯业已北,大泽苏武势须东”,这是雄浑;”气呵泰山倒,眼吸沧海干”,这是豪放···无须再举了,也不必再比了。

道门仙真中,有一位文学成就极高,其文体才学可与苏东坡媲美!

北宋以降重儒轻道,遂使苏学士名满天下,而白玉蟾仙师隐名林下,不为世人所知。好在风水轮流转,是非高下后人自会评说。仙师的灵文妙构,常常让我想到命定的一些东西,也就是勤奋之外的天份。“出入三氏,笼罩百家”,“三教之书,縻所不究",这固然体现了仙师勤奋的一面,而“随身无片纸,落笔满四方”十二岁就出口成章,吟出了"大地山河作织机,百花如锦柳如丝;虚空白处作一匹,日月双梭天外飞”,这充满了丰富想象力的奇逸诗句,不由学识而能,不假思维而得,总归是归于天之生才吧。仙师的诗文成就,仅从文学或美学的角度讲,就是一笔珍贵的、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道门仙真中,有一位文学成就极高,其文体才学可与苏东坡媲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