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12年,負債300萬小廠「身價」漲至16億元,這4條經驗很重要!

來源 | 創業投資家

作者 | 悠悠

工具的出現,將芸芸眾生分為了三六九等,從而促使制度的形成。起初,人們依靠弓箭狩獵、堅石取火;後來,利用鐵鍋煮粥、高壓鍋壓肉,這些餐飲工具無時無刻不在改變著每個家庭,和每個國家。

而今天,悠悠想講的,就是中國炊具史“先鋒者”之一:蘇泊爾。

「正文」

你覺得,蘇泊爾的電飯煲、高壓鍋、電磁爐哪個更出名了?

在我看來,還屬高壓鍋啦!那大家瞭解關於壓力鍋的歷史嗎?我先簡單給大家複述一下。

在17世紀中葉,一個來自法國,名叫德尼·帕潘的年輕人,現身倫敦皇家學會進行表演。他將自己發明的“蒸煮器”(實為壓力鍋),帶到了貴族的面前。並且從容地打開了鍋蓋,將又硬又老的生牛、羊肉放了進去,然後蓋上蓋子,扣緊自動安全閥。

片刻之後,牛羊肉即能酥爛,噴香可口。但由於技術研發能力弱、生產規模不夠大,這種高壓鍋並沒有及時量產。直到二戰期間,人們需要考慮炊具節約問題,這種高壓鍋才開始在家庭主婦中普及起來。

傳到中國,已是20世紀中期了。

1956年,瀋陽雙喜壓力鍋有限責任公司正式創建。通過8年研發,雙喜製造出了中國第一口壓力鍋,填補了國內市場的空白,同時也奠定了在國內炊具行業的領先地位。

好景不長,雙喜“一家獨大”的局面並沒有維持太久。很快,“分食者”出現了,它就是雙喜的聯營企業——蘇泊爾。

01

做配件起家的蘇泊爾

早些年的壓力鍋市場,重在實用性,從而忽略了安全性。

不符合標準的壓力鍋充斥在市場上,爆炸事件層出不窮。由於影響巨大,1993年1月1日,壓力鍋強制性國家新標準正式實施,但直到1994年底,新標準在業內還未見有執行。

此時的蘇泊爾還只是雙喜的聯營企業,受爆炸風波影響,蘇泊爾的效益產生了變化。

為雙喜“打工”多年的蘇泊爾創始人蘇增福開始意識到,自家企業一直承擔著給雙喜壓力鍋提供配件的工作,重複性高難度低,即使家底厚起來了,但是前景卻依然令人擔憂。

經營12年,負債300萬小廠“身價”漲至16億元,這4條經驗很重要!

▲圖源:網絡 年輕的蘇增福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蘇增福不甘心只做配件,決心轉型,改做整鍋。

他深知,市面上雖然不缺壓力鍋,但是安全問題始終未妥善解決,再加上政策遲遲不落地,消費者的擔憂感與日俱增,解決安全問題迫在眉睫。

於是,蘇增福決定打造一口安全係數更高的標準壓力鍋。然而,當外界得知,身為農民的蘇增福要做整鍋的消息時,反對聲此起彼伏。

他不得不頂著輿論的壓力,前往上海找銀行借款,好在生產配件時賺了一點錢,加上銀行借款200萬,東拼西湊,蘇增福終於湊足了300萬。當即,便用這錢,引入了一條生產整鍋的生產線。

1994年末,蘇泊爾新型安全壓力鍋問世,這也是中國第一口安全壓力鍋。

經營12年,負債300萬小廠“身價”漲至16億元,這4條經驗很重要!

▲圖源:蘇泊爾官網 中國第一口安全壓力鍋

新型壓力鍋誕生以後,瞬間成為了市場的“香餑餑”。半路殺出的蘇泊爾這一口鍋的問世,也給當時所處高壓鍋市場龍頭地位的“雙喜”帶來了不小的打擊。

1996年,蘇泊爾銷售壓力鍋400萬隻,佔40%的市場份額,結束了雙喜20多年行業老大的歷史,蘇增福與蘇泊爾名利雙收。

02

一路拼殺,力爭上游

通過打響“安全壓力鍋”的第一炮以後,蘇泊爾展開了更加猛烈的“進攻”,並開啟了新的戰略週期。

炊具經久耐用,當安全壓力鍋逐漸充斥市場以後,蘇泊爾並沒有選擇繼續“啃老本”,而是加大力度擴大產品類別,向炊具行業縱深發展。

“黑馬”蘇泊爾將方向對準了電飯煲和炒鍋,前期的美譽與資金足以撐起蘇泊爾在新的海域前行。

但此時的它,猶如比賽中的帆船,進入了一片狹窄的海域,它必須拼命攔截住後面的對手,才能守住自己的寶座。只要一步走錯,那將全盤皆輸。

2002年,蘇泊爾第一臺電飯煲上市,它以多品牌的戰略辦法“入侵”市場。

產品名稱沒有做太大改變,這也就成為了一種單一的定位戰略,通過以不變應萬變的手段,帶給了消費者新一輪衝擊。

2003年8月9日開始,蘇泊爾在全國範圍內啟動"鍋王"再造行動,全國將有1萬名消費者免費獲得蘇泊爾提供的新款壓力鍋,壓力鍋得到了新一輪的推廣,並逐漸向三四線覆蓋。

除此之外,蘇泊爾炒鍋也在1999年到2003年這段時間,成為了銷售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

經營12年,負債300萬小廠“身價”漲至16億元,這4條經驗很重要!

▲圖源:中管網通用業頻道

資料顯示:

在2002年到2003年期間,蘇泊爾銷售數據有明顯增長的情況。

而其中70%的銷售額來源於KA大賣場,也就類似沃爾瑪、家樂福、麥德隆等大型零售店。

龐大的人流量和營業面積是蘇泊爾銷售額倍增的主要原因。

隨著時間的推移,炊具研發技術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分食者”更是如泉水一般湧出。

殺出紅海的,不再像當初的蘇泊爾,對手不僅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強。而這回蘇泊爾要面臨的勁敵,是幾乎與它“同齡”的愛仕達。

93年“出生”的愛仕達是集炊具、廚房小家電研發、製造、營銷為一體的股份制企業。

愛仕達起步不算太晚,但一直緊追前者步伐,即使多年高速增長,但依舊無法超越蘇泊爾。

同行的窮追不捨,自然提醒著蘇泊爾不能鬆懈。

於是,不斷加強對品牌跨位經營的重視與關注,加上之前多品牌戰略持續“造福”,使得蘇泊爾從單純生產壓力鍋的單一景象快速轉型到了小家電產品以及廚衛家電行業的品牌跨位。

03

蘇泊爾的成功之道

2006年,法國SEB集團向蘇泊爾拋出了橄欖枝,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一年後,SEB順利完成蘇泊爾52.74%股權收購,雙方實現戰略合作,其品牌價值也上漲至16.248億元。

經營12年,負債300萬小廠“身價”漲至16億元,這4條經驗很重要!

雖然外界很不理解蘇增福為何會走出這一步,但他心裡卻十分拎的清。

在一次採訪中,他直言不諱的表示:“我很會算的”。

確實,2000年,蘇泊爾集團投資6000萬元,成立炊具公司,而後單獨上市;

兩次賣掉股份之後,集團所剩股份市值還有近20億元,但套利了近70億元。

在這場商戰中,蘇增福才是真正的贏家,他放棄了“情懷”上的執著,理性看待事物本質,避開了落入“企業生命週期”的陷阱。

此後,蘇泊爾雖然成為了“外資企業”,但它的成功經驗依然被炊具企業爭相效仿。而虜獲廣大家庭婦女的芳心,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據調查,炊具消費市場有兩個必須關注的相關產業:一為住宅市場,二為婚慶市場。因此,炊具行業最終要面對的消費群體就是一個個家庭。

對於企業而言,消費者的動機往往是有跡可循的,而以下幾點恰好也是蘇泊爾的“致富法寶”。

1、重視安全烹飪

蘇泊爾創業之初,就著重於開發安全型壓力鍋;而後,還推出了適應現代社會家庭使用的:火紅點無油炒鍋。

火紅點技術實現了油溫可見,油煙再見的革命性創新。讓更多消費者真實的看到、感受到炊具的安全性。

經營12年,負債300萬小廠“身價”漲至16億元,這4條經驗很重要!

▲圖源:蘇泊爾官網

2、提高品牌意識

在我國,鍋具廠商存在規模小、品牌度低等特點。再加上市場容量不斷擴大,消費者對品牌意識的迅速提高,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開始擠佔中國市場。

因此,未來鍋具市場競爭將會更加激烈,整個行業也會進而走向重新洗牌的階段。所以 ,只有不斷提高品牌意識,才能在炊具行業持久存活。

3、類別更新速度快

新的生活形態會加快炊具產品的更新迭代,GDP的提升,加強了消費者的購買力。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可以從互聯網上了解形態更加豐富的炊具產品;而電商時代的來領,則打破了傳統購貨屏障,提供了一條更加透明、便捷的渠道。

所以,在炊具的產品類別的更新速度一定要快。大到電飯煲、高壓鍋、電磁爐,小到削片刀、醬料勺等配件,再小、再“多餘”的產品,都有生存下去的可能性。

4、固定“主場”,降低成本

購買炊具者主要為家庭主婦,為了避免殺價過度、行業亂價等情況,蘇泊爾和很多大型家電產品都會將“主場”搬進KA市場以及如今的家電市場。這樣的做法確實有利於降低企業運輸成本,減少減值準備。

但同時,單一的銷售渠道,也使得蘇泊爾被“囚禁一方”,難以向更龐大的基層市場進攻。

04

結語

雖然蘇泊爾早已“外嫁”,但對於所有炊具公司而言,他們都將面臨更多來自市場的考驗。

譬如:原材料不斷上漲、國際化品牌投資加大、政策關稅影響加大、同質化產品過多且難以根除,以上種種,都將羈絆著國產炊具品牌的成長和壯大。

而蘇泊爾曾經的輝煌也時刻提醒著我們:企業的發展就是不斷的在各種問題中求變、不斷創新,從而獲得平衡。

只有把握住了這種平衡,才能成為真正的大企業!

—END—

《蘇泊爾和愛仕達的差距從何而來?蘇泊爾和愛仕達發展戰略各是什麼?》來源:贏家財富網

《愛仕達和蘇泊爾哪個好 我國鍋具行業現狀如何》來源:房天下

《"蘇泊爾"激戰"雙喜" 解密蘇泊爾如何發家》來源:中國網

《蘇泊爾Vs雙喜:品牌比拼內功 》作者:老狐狸的博客

《蘇泊爾創始人蘇增福的創業故事》來源:大學生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