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別跟我談工作」,你配嗎?

點擊題目下方泰山管理學院 訂閱小而美管理雜誌

“下班别跟我谈工作”,你配吗?
“下班别跟我谈工作”,你配吗?

知乎上有個話題:你見過最不求上進的人是什麼樣子?

“他們課聽的迷迷糊糊,作業做一些抄一些。想逃課又心存顧忌,不敢公開對抗規範紀律。”


“三分鐘熱度,時常憎惡自己的不爭氣,堅持最多的事情就是堅持不下去。”


“本想在有限的生命裡體驗很多種生活,卻只會把同樣的日子機械重複很多年。”


“終日混跡社交網絡,臉色蠟黃地對著手機和電腦的冷光屏,可以說上幾句話的人卻寥寥無幾。”


“他們以最普通的身份埋沒在人群中,卻過著最煎熬的日子。”

有時,內心追求的小確幸,用在不合時宜的場合就變成了大確喪。

去年國慶前夕,新浪員工發微博吐槽,同事被實習生“教育”:

“下班不要跟我談工作,我要享受生活。”

“下班别跟我谈工作”,你配吗?

評論區一片群嘲,反對加班的聲音成為主流:

“與其工作996旅遊頭等艙,我寧可按時下班旅遊經濟艙。”

擠壓生活空間的加班不值得鼓勵,但一昧享樂不求上進的人生也略顯蒼白。

“下班别跟我谈工作”,你配吗?

01

人這一輩子,第一件事情要想明白你站在什麼位置上,你是主動方還是被動方,誰都不可能真正憑自己喜歡做人的,怎麼可能呢,關鍵取決於你在多少人面前,有主動性,在多少人面前,沒有主動性。

另外一個你還要想明白的是,什麼年紀就得做什麼事情,年輕時候,你一無所有,剛入職場,你不受委屈,難道還讓別人受委屈不成?

很多新人抱怨為什麼要做最髒最苦最累的活,我覺得其實很簡單,你可以不幹啊。沒人逼你幹,但是前提是你是否有的選,就像很多人來問我找什麼工作好,我說什麼工作都好啊,前提是你是否有的選。你爸爸是億萬富翁嗎?這個問題先想明白了,等你有得選了,再來問我,你做什麼工作好。

我相信絕大部分人的一生,尤其在起步的時候,你的命運都不是主宰在你手裡,你是沒得選的,沒得選的人憑什麼不能受委屈?誰叫你沒得選。

所以,要不受委屈,你要先想著讓自己成為一個別人不可替代的人,在沒走到這一步之前,想不受委屈,那就是鐵定被拍死的結果。

你們每天只看到我們可以放肆罵娘,做我們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那是因為我們在這一步之前受了多少委屈,做了多少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

別人下班都可以回家睡覺,我們要沒日沒夜幹活;別人週末可以出去旅遊,我們得憋著迎來送往,幫助接待各種人;每次加班很多人可以不去,我則一定第一時間趕到。

業務方面,竭盡所能幫助客戶解決生活上;工作上,情感上各種問題。像我這樣幾乎在工作中不喝酒的人,每年還是喝到醫院兩三次,還有一次喝多了,從二樓直接跳下去,什麼事情不曾有過,什麼委屈不曾受過?這些難道都是我們願意做的事情麼?不願意,但是你必須做,不做,你就一輩子不可能做到你願意做的事情。

我2002年在基層行押鈔,終於有一天受不了,感覺委屈極了,崩潰了後跟我們科長吵架,我扭頭就走,然後奮筆疾書一封辭職信,說老子不幹了,因為下班了。


想著第二天交上去,結果晚上我失眠了,我不知道自己離開銀行不幹押鈔這個偉大光榮的活,還能去做什麼,想著啥保障都沒有,我能過多久,越想越害怕。


第二天我跑科長面前道歉,然後偷偷把辭職信給撕了,繼續苦逼幹活,人生很多時候是沒得選擇的。

縱然如我這樣個性很強,雖不敢說才華橫溢,但是也有些許能力的人能走到今天,又何嘗不是受委屈受出來的。

“下班别跟我谈工作”,你配吗?

我們也是做了極多,我們不願意做不情願做,卻不得不做的事情,才有今天的。

誰的人生不如此?馬雲的一些回憶錄,你們去看看,縱使他們,也都是受盡人情人暖,走到今天,憑什麼你不能受絲毫委屈,什麼都要順你心意?

我一直說人的情商一定是委屈撐大的,一個不願意受委屈的人憑什麼別人要對你好,你又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憑啥別人得對你好?

所以,要把問題想明白了,人的一輩子既然要受委屈,那就讓委屈受的有價值,逼迫自己儘快成長。

仔細想想,既然委屈一定要受,事情一定要去做的,那就去做好它,反正要陪人喝酒,乾脆就喝個天翻地覆,何必扭扭捏捏,反正要接待客人,那就接待個爽爽快快,何必心不甘情不願,擺臉色給人看,反正要加班,就多快好省任勞任怨的去做好。

這個世界很多事情你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好它,最傻的就是事情也做了,還什麼都沒得到,要充分利用好每一件你心不甘情不願的事情,折騰出更多的未來的機會來,才對得起委屈。

它可以讓你更強大,更受人喜歡,這個世界,沒有人願意平白無故給別人委屈受,你忍下他,做好它,學到東西,總歸是你自己的,別人也會感激你,而你毫不用心,敷衍了事,多生事端,最終你就一輩子受這個委屈。

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你不行,而是本可以。

02

有首歌叫《老子明天不上班》,幾年前推出時在網上紅極一時,歌詞精準唱出上班族們的心聲。

“老子明天不上班,鬧鐘響也不用管,最煩每天清早八晨聽到鬧鐘在那喊,睡都沒有睡醒,腦殼都是負的,人是木的,來到公交車站人多得爆,看到就煩,然後上車馬上堵起,車動都不動,公交車上放些屁廣告唱歌還跑調,天之涯,地之角,你還讓不讓人活。”

早起擠地鐵,客戶面前裝孫子,公司條條框框太多,每到假期結束時,都能聽到上班族們對週末依依不捨的悼念和哀嚎。

大部分人,抱怨歸抱怨,週一依舊老老實實地早起出門,一邊認真工作,一邊盼望週五的到來。

沒有“不委屈”的工作,成熟的標誌就是明白: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容易”二字,努力工作才是日常。

“下班别跟我谈工作”,你配吗?

工作中最怕遇到哪種人?

不求上進的職場老油條。

倚老賣老的老油條們可以將自己的工作推得一乾二淨,欺壓同事,回過頭告訴職場小白們,這就是職場潛規則,資歷才是硬道理。

老油條,不是職場新人變油了,是職場油條變老了。

沒有上進心,初入職場就能顯露端倪。

團隊合作中最偷懶不配合的那個,上級交代的工作最晚交的那個,抱怨老闆抱怨公司沒前途最積極的那個,會議上從頭到尾玩手機的那個,不踏實幹活還擺出一副破罐子破摔的那個。

上進的人,可以幾年變身杜拉拉,上演職場升職記。

不上進的人,往往是任何事都懶得做,想放棄還沒膽子,貪戀舒服安逸的工作,妄想靠別人過上有錢人的生活。

不論職場還是人生,上進都是唯一的保鮮劑。

03

總有那麼一撮不求上進的人,心安理得不上班,在家混吃等死到地老天荒,將生活的重擔扔給父母或另一半,毫無責任心。

電影《不求上進的玉子》中,女主角玉子大學畢業後找不到工作,每天啃老廢宅,懶散度日。

每天吃飯時,她都對著電視上的報道感嘆,“日本真是不行了呢”,如同每一個不上進卻對周圍充滿抱怨的人一樣。

人是擅長心安理得的生物,迷信於生活中“無能為力”,還經常將身處的窘境合理化。

面對單親父親在外辛苦賺錢當牛做馬,回家洗衣做飯收拾房間,玉子尋不到一份正經工作,便每日無精打采,過著吃飯睡覺看漫畫的“美好”生活。

網友評價:“正是因為有你這種人才不行的啊。”

“下班别跟我谈工作”,你配吗?

電影截圖

敦厚的父親對玉子終於忍不住發了火,玉子說,她是在等待時機。

這樣的藉口,我們常常在每一個逃避工作的年輕人口中聽見。

找工作需要好時機,於是玉子又坦然地從秋天躺到冬天,從冬天躺到春天。

電影的結局,父親終於狠下心讓玉子在夏天搬出家裡。找工作也好,遊手好閒也罷,必須先從家裡搬出去。

四季過去,離開“啃老生活”的玉子仍未找到工作,故事在這一刻戛然而止。

而現實中的啃老,從未結束。

搜索引擎輸入關鍵詞“30歲啃老”,相關的新聞報道及論壇吐槽比比皆是。

有人啃老,有人啃女朋友。

愛情保衛戰有一期“廢柴男友不上進氣死人”。

男友三年換八份工作,每份工作做一段時間就辭職,接著就是漫長地找工作,找不到就在家躺著,女朋友還房貸外加養家和他。

男嘉賓說,“其實我也想好好工作,就是工作太累了嘛。”

工作當然累,所以女朋友每天忙到坐末班車回家,推開家門迎接她的則是躺在床上玩手機的男朋友。

與這種沒有上進心的男人之間的愛情,不需要保衛,分手是最明智的選擇。

男人窮不可怕,又窮又沒有上進心的男人才可怕。

04

喪文化的流行,迎合了廣大懶人群體的心理。

“奮鬥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奮鬥真的很舒服。”


“在哪兒跌倒,就在哪兒躺下。”


“只要是石頭,到哪裡都不會發光的。”

但上進的人,會把喪文化語錄當作失意時最好的安慰,而不上進的人,卻把它當作一個集體狂歡沉淪的完美藉口。

有人前半生上進,後半生不上進。比如《駱駝祥子》裡的祥子。

有人前半生不上進,後半生上進。比如《活著》裡的福貴。

“下班别跟我谈工作”,你配吗?

大部分人一生都經歷過這兩個狀態,但最終,命運總會在某個時刻告訴我們,生活需要上進。

上進的人,才不會成為家庭的負擔,才能獲得更高級的快樂。

有人認為,努力很難改變現狀,上進不一定有用,但正如毛姆說,“我用盡了全力,過著平凡的一生。”

人大多會有自憐情緒,會放大正在面臨的痛苦,重複“無能為力”的藉口,實則只能逃避現實,原地踏步。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你不行,而是本可以。

是隻蝸牛,也要努力一步一步往上爬。努力且認真地生活,向上走,才能遇見更美的風景。

“下班别跟我谈工作”,你配吗?

最新好文推薦:

“下班别跟我谈工作”,你配吗?“下班别跟我谈工作”,你配吗?

聚焦實際問題,讓知識創造價值

掌握實效工具,讓管理卓有成效

踐行學習改進,讓績效快速提升

“下班别跟我谈工作”,你配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