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勛:假如生命沒有意義,你還要活嗎?

蒋勋:假如生命没有意义,你还要活吗?

生命真的有意義嗎?儒家文化一定強調生命是有意義的,但對存在主義而言, 存在是一種狀態, 本質是存在以後慢慢找到的, 沒有人可以決定你的本質,除了你自己。所以存在主義說“ 存在先於本質”, 必須先意識到存在的孤獨感, 才能找到生命的本質。

在七○年代,我上大學的時候,存在主義是臺灣非常風行的哲學,不管是透過戲劇、透過文學。例如當時有一部戲劇是貝克特的《等待果陀》,兩個人坐在荒原上,等待著一個叫做 Godot(中文譯為果陀, Godot 是從 God 演變而來,意指救世主)的人,等著等著,到戲劇結束都沒有等到。

生命就是在荒蕪之中度過, 神不會來, 救世主不會來, 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也沒有來。我們當時看了, 都感動得不得了。

蒋勋:假如生命没有意义,你还要活吗?

從小到大, 我們都以為生命是有意義的, 父母、老師等所有的大人都在告訴我們這件事,包括我自己在當了老師之後,都必須傳遞這個訊息,我不能反問學生說:“如果生命沒有意義,值得活嗎?”但我相信, 我如果這麼問, 我和這個學生的關係就不會是師生, 而是朋友,我們會有很多話可以講。

如果你問我:“生命沒有意義,你還要活嗎?”我不敢回答。文學裡常常會呈現一個無意義的人, 但是他活著; 卡夫卡的《蛻變》用一個變成甲蟲的人, 反問我們: 如果有一天我們變成一隻昆蟲, 或是如魯迅〈狂人日記〉所說人就是昆蟲, 那麼這個生命有沒有意義?

我想,有沒有可能生命的意義就是在尋找意義的過程,你以為找到了反而失去意義, 當你開始尋找時, 那個狀態才是意義。現代的文學顛覆了過去“生下來就有意義”的想法, 開始無止盡地尋找, 很多人提出不同的看法,都不是最終的答案,直到現在人們還是沒有找到真正的答案。

陳凱歌的《黃土地》裡, 那群生活在一個荒涼的土地上, 像土一樣, 甚至一輩子連名字都沒有的人, 他們努力地活著, 努力地相信活著是有意義的, 或許就是另一種形式的生命意義。

然而, 不管生命的意義為何, 如果強把自己的意義加在別人身上, 那是非常恐怖的事。我相信,意義一定要自己去尋找。

蒋勋:假如生命没有意义,你还要活吗?

如果嬰兒出世後, 尚未接觸到母親前, 就被注射一支針, 結束了生命。那麼,他的生命有意義嗎?存在主義的小說家卡繆( Albert Camus)有過同樣的疑惑, 他在小說裡提出, 如果嬰兒立刻死掉, 他會上天堂還是下地獄?他問的是生命非常底層的問題。

那個年代我們讀到這些書時,感到非常震撼,群體文化不會問出這樣的問題,因為會很痛, 你看到所有的報導都是那麼荒謬, 是誰惡意為之的嗎?不是, 所以群體文化無法討論“荒謬”這個問題, 而存在主義則把它視為重要的命題。

*作者:蔣勳,臺灣作家、畫家、詩人、美學家,本文由勳衣草美學社整理編輯,僅供交流學習所用,不作商用!版權歸蔣勳所有,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謝謝!^_^

蒋勋:假如生命没有意义,你还要活吗?

蔣勳老師獨家授權蜻蜓FM平臺,為勳衣草朋友們特別推出“美學合輯”,包括《細說紅樓夢》《中國文學之美》《孤獨六講》《生活之美》《身體之美》《美的覺醒》《細說王羲之》《說梵谷》等經典作品。購買成功後,大家可永久收聽。

蔣勳老師用質感聲音,帶你一起發現文學之美,生活之美。願你在喧囂時代,與偉大的靈魂在書中相遇,找回最純粹的自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