凜冬將至?廈門神話已然破滅?

一提到廈門,很多人第一想到的是美麗的風景,鼓浪嶼,以及廈門大學。

凜冬將至?廈門神話已然破滅?

而對於房地產圈裡的朋友來說,說到廈門就必須提到房價,在二線城市樓市狂奔的2016年,廈門和南京、合肥、蘇州並稱為“亞洲四小龍”,其房價地價狂飆之速度,實在是令人追不上,甚至被稱為“中國最難買房的城市”。

而廈門樓市在最近幾天頻上熱搜:“地價腰斬”、“房價跌上萬元”,與此同時,一些“廈門樓市開始崩盤”的言論也開始流傳。

有自媒體號報道稱,“廈門地價相比2016年幾近腰斬,2016年的地王有的不敢開盤,有的只能揮淚虧本甩賣,廈門島內那個寸土寸金,房價只漲不跌的神話也破滅了,相比2017年3月高峰期,島內每平米已經下降了1萬-1.5萬/平米,島外下跌6000-1萬元/平米”。

凜冬將至?廈門神話已然破滅?

此事得到了當地某房產中介的證實。不過,相比2017年3月份房價位於高峰期時,如今廈門房價確實有一定幅度降價。比如位於湖里區的凱悅新城(高檔樓盤),2017年3月房價位於高峰期時,多起二手房成交價達到6萬一平,而到今年5月的最新一筆交易,價格已經降到5.3萬一平。而普通二手房價跟去年相比下跌上萬元每平米。

除了房價下跌之外,廈門二手房的成交量也出現了大幅下滑。據廈門房地產聯合網數據中心的監測,2018上半年廈門二手房(居住用房、非居住用房)共成交10479套,與2017年下半年相比下跌28.63%。而隨著廈門房地產政策加碼,二手房成交量還將會繼續萎縮。

對此,業內人士指出,當前房地產市場存在看多和看空的分歧觀點,“廈門房價暴跌”的傳言就是一個例子。事實上,廈門部分市區和郊區房價確實在下跌,因為之前上漲態勢明顯,所以此類降溫應理解為調控政策有效,而非市場過度疲軟。

究其原因,小李認為有以下兩點

一,主要是之前泡沫太大了,政府嚴打,開完金磚會議後,利好消失,調控嚴格,市場擠水分,觀望情緒濃厚,買漲不買跌,成交量下滑厲害。

第二,廈門限購後,戶口沒法操作,周邊的各市的人都失去了購房資格。

凜冬將至?廈門神話已然破滅?

廈門高房價已經對實體經濟產生不利影響,人口出現近二十年來少有的淨流出現象,當然目前從統計上還看不出來,因為2017年廈門總的常住人口還是增長了9萬人,不過結構上島內人口確實是減少了,其中有金磚清理人口的因素,住宅租金和空置率都發出警示信號。

廈門由於召開金磚會議,沒有辦理居住證的,都被清理走,尤其是島內,城中村少了很多人,雖然看起來好像是所謂的低收入人群被趕走了,但是會產生一系列連鎖反應,因為這些消費人群走了後,店鋪關了很多,做餐飲零售的最能感受到,房子租出去也難了,老闆們的收入少了,這些人是中等收入人群,那會進一步導致他們的購買力也下降,降低對投資者的吸引力。

更讓人擔憂的是,現在廈門房地產出現“量價齊跌”的局面後,地價卻是大幅回落。2018年7月2日,廈門出讓五幅商住地塊,起拍價降至1.7萬-1.8萬/平米。而這五塊地,都是底價或低溢價成交,就這樣拿地的除了金地都是國企和央企外,民企開發商是絕不敢拿地的。目前,廈門地價迴歸到兩三年前的水平。

凜冬將至?廈門神話已然破滅?

廈門樓市的大逆轉,能給我們帶來啥啟示呢?小李覺得,最重要的是房價“只漲不跌”的神話,現實生活中根本不存在。之前已經京郊通州部分樓盤去年高峰時房價4萬/平方米,今年6月末跌到了2.8萬/平方米。而如今廈門房地產出現“量縮價跌”的問題,這告訴我們現在投資房地產的風險很大。不要說普通居民,就是房企拿地也已經開始謹慎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