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與不管之間,有一個詞語叫「守望」

經常和孩子一起做三件事:

一是和孩子一起進餐。

二是邀請孩子一起修理玩具,傢俱或衣物,偶爾邀請孩子幫忙解決工作中的困難。

三是給孩子講故事並邀請孩子自己講故事。

如果沒有特別困難,父母最好每天趕回家和孩子一起進餐。家庭的共同價值觀,就在全家人圍著一張桌子吃飯的過程中建立起來。

給孩子講故事並邀請孩子自己講故事,讓孩子從聽故事開始建立閱讀和寫作習慣,讓孩子儘早學會獨立閱讀,儘早養成終身閱讀的習慣。

“只要還在讀書的人,就不會徹底墮落,徹底墮落的人是不讀書的。”從來不給孩子講故事的父母,是不負責任的父母。

孩子的成長有三個關鍵期:第一個在3歲前後,第二個在9歲前後,第三個在13歲前後。如果錯過了成長的關鍵期,後患無窮。

不是“三十而立”,而是“三歲而立”。孩子三歲前後,就必須建立自食其力的勇氣和習慣。

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與不管之間,有一個詞語叫“守望”

凡是自己能夠做的,必須自己做,凡是自己應該做的,當盡力去做。

如果你的孩子在13歲的時候喜歡弗羅斯特的詩句:

“兩條路在樹林裡分岔,我選擇走人少的那一條”,這很正常,不要擔心,他以後也許會選擇人走的多的那一條。

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與不管之間,有一個詞語叫“守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