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不止有大理和麗江|醉美中國

本文所有攝影作品

電影《芳華》的播出,將我們帶回到雲南曾經戰火紛飛的年代。《無問西東》又讓我們重溫了那一段西南聯大的往事。

而云南的故事,不僅僅如此。

清末,覬覦內陸已久的法國人從越南興建一條鐵路,刺穿滇南境內直至昆明。這一段長達859公里的滇越鐵路,途徑山巒、河流、峽谷,直至1910年全線通車。

雲南,不止有大理和麗江|醉美中國

▲滇越鐵路中國段示意圖

圖片來自@中國國家地理

雲南,不止有大理和麗江|醉美中國

▲米軌列車通往隧道

圖片來自@圖蟲

幸運的是,於雲南來說,它是崇山峻嶺之間與世界接軌的門戶;不幸的是,於中國來說,它是法國人刺入我國腹地的一把利刃。

『 過眼雲煙 』

沿著這條狹窄的軌道,當年的風雨雲煙似乎近在眼前。

雲南,不止有大理和麗江|醉美中國

▲雲南滇越鐵路博物館

圖片來自@圖蟲

滇越鐵路上的五家寨“人字橋”,由法國工程師鮑爾·波丁設計。兩座絕壁間建以人形橫空飛架,不用一根支撐墩。

這樣驚心動魄地修建背後,而是“一根枕木一條命,一顆道釘一滴血”的慘烈犧牲。橋長不過短短67米,鐵路工人就死亡了近800人。

雲南,不止有大理和麗江|醉美中國

▲清末,修建中的“人字橋”

圖片來自@《滇越鐵路》

雲南,不止有大理和麗江|醉美中國

▲“人字橋”

圖片來自@圖蟲

正是得益於滇越鐵路,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的傳奇展開了。

與電影《無問西東》如出一轍,這是一個只存在了短短八年的大學,窮得叮噹響,卻創造了無數傳奇人物。

雲南,不止有大理和麗江|醉美中國

▲西南聯大舊址,位於雲南師範大學內

圖片來自@圖蟲

雲南,不止有大理和麗江|醉美中國

▲西南聯大原教室

圖片來自@圖蟲

八十年前,日軍侵華,華北之大,卻容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北大、清華、南開被迫南下入滇,組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於是,這張書桌與昆明這座城結緣。

『 無限風光 』

滇越鐵路的中國段跨越昆明、玉溪、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抵達中越邊界重鎮河口,沿途美景遍佈。

昆明

提到雲南,大理和麗江的字眼幾乎脫口而出。相反,作為省會城市的昆明似乎不顯山不露水。

低緯高原的地理位置造就了這裡“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時如春”,故終年花開不斷,享有“花城”的美譽。

雲南,不止有大理和麗江|醉美中國

▲馬鹿塘,千畝杜鵑花

圖片來自@ 景深商業攝影

雲南,不止有大理和麗江|醉美中國

▲昆明動物園,垂絲海棠

圖片來自攝影師@千雲神峰

雲南,不止有大理和麗江|醉美中國

▲馬路兩邊,一片藍花楹

圖片來自攝影師@九幽谷白霄

昆明三面環山,南濱滇池。滇池為地震斷層陷落型的湖泊,其外形似一彎新月,是雲南面積最大的高原湖泊。

這裡風光秀麗,碧波萬頃,湖光山色,風帆點點,一覽無遺,不愧有“高原明珠”之稱。

雲南,不止有大理和麗江|醉美中國

▲滇池畔

圖片來自@圖蟲

雲南,不止有大理和麗江|醉美中國

▲霞光普照,風帆孤立

圖片來自@圖蟲

雲南,不止有大理和麗江|醉美中國

▲海埂公園碼頭,可乘船一覽滇池風光

圖片來自攝影師@小鬼家攝影師leo

大觀樓的畫棟珠簾,翠湖畔成群的紅嘴鷗,青絲垂海的睡美人西山,茂林修竹深處的古剎殿宇樓閣,栩栩如生的石林奇觀……

雲南,不止有大理和麗江|醉美中國

▲大觀樓

圖片來自@圖蟲

雲南,不止有大理和麗江|醉美中國

▲翠湖公園,成片的紅嘴鷗群

圖片來自@圖蟲

雲南,不止有大理和麗江|醉美中國

▲石林奇觀

圖片來自@圖蟲

昆明的美少了喧囂,多了些許靜謐。

玉溪

位於雲南省玉溪市澄江、江川、華寧三縣間,藏著一處比瀘沽湖更美的湖泊——撫仙湖。

它是我國最大蓄水量的湖泊,相當於15個滇池的水量,6倍的洱海水量,佔雲南九大高原湖泊總蓄水量的72.8%,這樣的數字足以證明它的內涵。

雲南,不止有大理和麗江|醉美中國

▲撫仙湖陽光海岸

圖片來自@圖蟲

雲南,不止有大理和麗江|醉美中國

▲湖面,孤舟獨立

圖片來自@圖蟲

雲南,不止有大理和麗江|醉美中國

▲正在捕撈的人

圖片來自@圖蟲

不知多少人,醉心於撫仙湖的那抹“藍”,感嘆於它的那份“清”。譬如,徐霞客曾嘆於“滇山惟多土,故多壅流而成海,而流多渾濁,惟撫仙湖最清”。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位於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哈尼梯田,遍佈於紅河州元陽、紅河、金平、綠春四縣。

哀牢山中的元陽梯田,在祖祖輩輩的哈尼人根據山勢一點點開墾下,成為“地球上最美的曲線”。初春的梯田灌滿了水,恰似千千萬萬塊鏡子倒映著的雲彩與太陽光芒。

雲南,不止有大理和麗江|醉美中國

▲薄霧下的元陽梯田

圖片來自@圖蟲

雲南,不止有大理和麗江|醉美中國

▲層層疊疊的梯田,仿若上帝的鏡子

圖片來自@圖蟲

雲南,不止有大理和麗江|醉美中國

▲梯田上,正在勞作的人們

圖片來自@圖蟲

無論登上元陽隨便哪一座山頂,都能看到充滿在大地之間的,那如山如海洶湧而來的,都是梯田。

如果說哈尼族的梯田是真正的大地藝術,是真正的大地雕塑,那哈尼族就是真正的大地藝術家。

雲南,不止有大理和麗江|醉美中國

▲元陽的哈尼族人

圖片來自@圖蟲

雲南,不止有大理和麗江|醉美中國

▲哈尼少女

圖片來自@圖蟲

在那片山高谷深,山地連綿,層巒疊嶂藏著哈尼村落,說著哈尼人的故事。

『 這才是米線 』

沿著滇越鐵路經過蒙自,一路上永遠離不開米線。

電影《芳華》上映,一個影片中半透明的滇南小城——蒙自,一時間熱鬧起來。

在蒙自碧色寨的小站,劉峰和何小萍久別重逢,相偎相依在長椅上的畫面已然不再。他們的故事就這樣結束了,而這座小城的故事未完待續。

雲南,不止有大理和麗江|醉美中國

▲蒙自碧色寨小站

圖片來自@圖蟲

雲南,不止有大理和麗江|醉美中國

▲電影《芳華》取景地

圖片來自攝影師@沉默的劍心

過橋米線,這個全國都熟悉的美食,傳說正是出自清初蒙自當地一名書生家主婦之手。自此,蒙自的米線便與眾不同。

雲南,不止有大理和麗江|醉美中國

▲蒙自過橋米線,不乏儀式感的拼盤

圖片來自@圖蟲

雲南,不止有大理和麗江|醉美中國

▲菊花過橋米線

圖片來自@圖蟲

在這裡,一個比臉還大的海碗、十幾個配菜的小碟子,吃米線也不乏儀式感。一碗“菊花過橋米線”,解膩爽口,讓人懷疑這裡的人們把春天放進了大碗裡。

這條米軌沿線不只記錄著歷史的過往煙雲,更蘊藏著無限的大好風光。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