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论郭德纲怼听众“你听了一辈子评书了你不也是个听评书的吗”这句话?

请叫我杠精


不吹不黑,公平公正和您聊聊相声。这件事是彻头彻尾的黑郭德纲事件!但凡思维稍稍正常的观众应该能看清楚。坦率的说,郭德纲怼杨志刚,在观众心里无所谓,毕竟杨志刚在郭德纲困难之时,确实在郭德纲是不是他徒弟这个问题上模棱两可。另外,郭德纲怼姜昆,在观众心里也无所谓,毕竟相声艺术差点死在以他为代表的主流相声界手里。但是借郭德纲100个胆子,他也不敢怼观众!郭德纲如今的如日中天,如果不是亿万观众捧,他早被拉出去枪毙500次了!还记得姜昆的感慨吗?“我就纳闷了,郭德纲的人品有问题,出了那么多事情,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喜欢他?。



但是这条假新闻是怎么来的呢?我给大家还原一下,原来是2017年的时候,郭德纲的一个徒弟在表演评书的时候,和一位评书观众就有关表演的问题争吵起来。郭德纲的这个徒弟气哼哼地让郭德纲评理。老郭告诉徒弟,第一,去给人家道歉,要尊重观众。第二,要自责,专业人士和外行掰扯专业问题,这是最大的外行行为。比如,我面对一个研究宇宙飞船的专家。我说飞船的发射需要用火柴点报纸,然后放劈柴再放煤球。这个时候,哪怕对方看我一眼都算他输了…


郭德纲发表这篇微头条之后,引来很多人的评论。而且绝大多数人都认为郭德纲的比喻有失偏颇,有护犊子不尊重观众的嫌疑。即使做为多年的纲丝,我也是这么认为。但是之后诸如厨子之类的话题,完全是部分网友引申出来,不排除是郭德纲黑粉所为。

做为一个理智的观众,我希望大家就事论事,客观的去看待,我也相信谣言止于智者。


靖逸轩主


评书表演和厨师炒菜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关系,比如“鱼香肉丝”是川菜,甜咸囗,把它炒成酸甜囗,还按“鱼香肉丝”上菜,不要说把厨师叫来,就是把大堂经理叫来骂一顿,你看他敢不敢吱声。



表演评书和其它艺术表演形式是一样的道理,可以借鉴和学习,但不能刻意模仿某位前辈的风格,必须要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才能拥有观众群。



所有的评书爱好者都有自己心目中的最佳。有的人就爱听单田芳,就觉得他的书说的有劲;有的人就喜欢王玥波,“包袱”不断,听着轻松愉快,但也有听众批评以上两位的,能举出一大堆缺点,感觉谁都不如袁阔成的书说的好,这就是众口难调。



即便是听了一辈子评书的老听众,也是听多了之后有对比,确定最适合自己口味的风格,不能以老艺术家的水平去衡量一个评书新秀,再说评书里的“门道”很多,听一辈子评书也毕竞不是“门”里的人。


我平凡31654067


术业有专攻!我只能说不要拿自己的兴趣和人家的饭碗较劲!当然这句话也可能是个包袱,哈哈哈~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group_id": 6296409246900683265, "media_id": 5390682741, "neardup_id": 10090195843702538026, "vname": "\\u6211\\u7684\\u526a\\u8f91\\u89c6\\u9891_201606151912.mp4\

星辰老庄


先不说郭德纲这句话对不对吧,插个题外话。前段时间韩寒有一篇很火的文章叫《我也曾对那种力量一无所知》,你看过吗?

没看过的话,推荐你看一看,我看完就记得里面的一句话,印象非常深刻,恐怕这辈子都忘不了,即:永远不要用你的兴趣爱好去挑战别人吃饭的本事!

评书曾经是郭德纲吃饭的本事,而观众你听了一辈子评书,你也只是个爱好者,你永远也无法了解,郭德纲为了练就这个吃饭的本事,而费了多少功夫,吃了多少甘苦,所以你真的没有权利评价他。

也许有人觉得评书和相声一样,反正都靠嘴吃饭,大家都有嘴,都会说话,估计也不难。我们作为局外人,不知道他们到底要练多少个绕口令和贯口,但是质疑他的人不妨试试自己会几个绕口令,反正我是一个也说不完整的。再说靠嘴吃饭的人有一个基本功,就是说话不能喷唾沫星子,这个有几人能做到?不服气的人可以拿一张纸巾放在嘴巴前说几句话试试,反正我也是做不到的。

所以说,外行评价内行确实不够妥当,你既不了解其中门道,也不了解其中甘苦,凭什么对人家的艺术水平说三道四呢?即使你花了钱,你觉得不值,下次不去就是啦,但是天天追着别人骂,那不是闲的吗?


牙快笑掉了


听十年郭老师相声,很喜欢。但有时候非常看不惯郭老师那种只有他掌握真理的劲头儿,汗😓。

(现在大家都习惯说“梗”,需要你来普及这个字来自相声,还必须读“哏”嘛?真相只能有这一个吗?)

回到这个题,就像厨子做的菜好吃不好吃,当然要允许大家提意见,当然,最后厨子要不要听群众的意见也不能强制要求,得自己掂量。服务行业专业门槛低,相声、小品、电影、广告设计……大家都能发表上几句意见。但一般人都会假装表示自己会虚心听取观众意见,但改不改自己拿捏……这样给双方都会留足面子。

像老郭这种明确表态倔强死活不接受他人意见的厨子挺少见,只能说成名了,环境使然。(再清高的作家三天吃不上饭,也是乖乖听编辑的,让怎么改就怎么改……)

老郭这种态度其实是一种“文人相轻”的一种自傲性格(当然他也有理由自傲):自己的作品再不好,你也说不得。(要是观众不捧场的时候试试看)

假如,观众偶尔觉得有一两段低俗,还得真理在握的和观众讲理,你不是专业说相声的,你不懂什么要雅什么叫俗,汗😓

老郭已经很棒了。真心劝老郭少一些做圣人状笑看苍生,普及真理似的说教,多一点不那么俗的轻松幽默就是了。(毕竟向他说的,圣人这个工作早已经被取缔了)

祝好


你好野猪佩奇


题主这个问题不明确啊。是个什么样的错误呢?如果说是是原则上的错误,比如把岳飞说成坏人,把秦桧说成英雄,用不着所谓的纲黑,所有的纲丝都会怼死他。但如果只是处理方式上的,那不叫错误好嘛,每个说书人都有自己对书目的理解和各自的表现手法。

不能说你听过某某大师说过一遍这个书,别人再说,说的跟某大师不一样就错了。而且某大师说的肯定和书的原著也不一样,能说是错了吗?如果跟书上一模一样,直接看书不好吗?

至于题主说的去饭店吃饭的例子,看似有理,但里面有个范围的问题。饭馆是服务所有人的,但评书这类曲艺,它们服务的对象更倾向于内行。就好比京剧的票友,再怎样也是个票友,也只是个爱好者,想正式唱京剧得到行业内的认可,十分困难,可以说万中无一。

老话说隔行如隔山,所以听书就好好的听书,想说书就正经拜个师傅好好的学。不喜欢郭德纲,就去听王玥波,或者去听连丽如。你觉得谁说的对就去听谁的。


桥上的小妖


作为一个军事类帐号,我认为郭德纲说的很对。评书很多题材都是古代战争,比如《说唐》,《三国演义》,但是你要是让我说《说唐》评书,你还是打死我吧!直接点。


首先,我记不住那么多台词。我现在高中学的课本全忘了,连教室门朝哪开都忘了,军校同学的名字忘了一多半。就这记忆力,别说说评书了,能把评书里的主要人物记下来就不错了!或许这就是很多出租车司机反复听评书的原因,他们也记不住啊!


二是我不会评书的语气。那些学马叫,学马蹄声,大将军大喝一声DAI,我根本来不了!另外用舌头嘟噜嘟噜地出声,我更来不了,让我那样还不如把我舌头做成口条熟食呢!


三是我就算练就了评书本领,谁听啊?给孩子听?他马上高考。给家属听?她要收拾房间。给我妈听?她年纪一把没过过几天好日子。

所以说,我从七八岁就听刘兰芳、袁阔成、田连元的评书,到现在胡子都白了,也是个听评书的!要不是有个军事类帐号,我死的心都有了!(像不像郭德纲老师的语气?)


军林天下


批评不包括对错。

就拿厨师做菜来说,你作为顾客可以评价好吃不好吃,但你不能评价厨师做菜方式错误。评价好不好吃是顾客的权利,但顾客的权利并不包括教厨师炒菜。顾客甚至可以要求免单,但不能要求进厨房去炒一个,明白了吗?

郭德纲的话就是这个意思,你可以否定他的艺术见解,但你不能去教他怎么表演。评书对观众来说就是个消遣娱乐方式,但是对于郭德纲这样活跃在舞台第一线的演员来说就是饭碗,他考虑的远比别人要多。

永远不要用兴趣爱好去挑战别人的生存技能。


逗妇乳不是豆腐乳


其实,郭德纲说这话是有些难听,但是确实是实话。如今说实话的已经成为得罪人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了,不论是谁,如果说每句都是实话来和人聊天,那很快就会出现聊不下去的局面。

不要看那些人口头上说的“我还有许多的缺点,不足,诚恳希望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我一定虚心接受,努力改进……”之类的客套话,这些都是假的!不信你给他提个意见——那些一针见血的意见,看他是什么表情——不要仅仅听他怎么说。

小时候看京剧《沙家浜》郭建光和沙奶奶的对唱,当郭建光说“沙奶奶,我给您提个意见……”仔细听沙奶奶的语言表达就能感觉到她的内心有了异样的味道。直到郭建光唱道“一个个伸出拇指把你夸……”老太太才开朗大笑,完全放松了自己的表情……从那时起我就认准了一个道理,不要真的给别人提意见!不论是同事,还是朋友,领导就更不要说了——你可以骂我庸俗,但是我认为就是这样的!

郭德纲口口声声说自己是说相声的一个小学生,观众是自己的衣食父母,就是这样他还这样“回敬”批评自己的观众(不知道是真是假,我没有弄清楚),那么别的“艺术家”“大师”就更不能随便批评了……

我们这些人,永远就是“听相声的……”“看戏的……”“读小说的……”,我们不是评论家!!!!


荷声茹梦


个人看法。欣赏郭德纲,但不要迷信郭德纲。一方面,承认郭德纲的东西还算不错,现在也时常去听坑王驾到,善恶图、丑娘娘、济公传也听不止20遍;另一方面,他说的也未必都是正确的,很多东西也只是他一家之言,比如对评书和单口相声的区别,评书是“评”书,郭德纲的“评书”有哪一段有对书中内容的评论?或者说郭德纲有哪段是“书”?老先生说书都会在桌上放一本原著,说明自己说的都有根有据,随时可以翻书,但郭德纲的很多作品都经过了调整创编,脱离了原著,只能叫单口相声。又比如,郭德纲总说自己的东西都是原创,别处没有,但当你东西看多了之后,就会发现那些包袱故事都能找到出处,当然这也侧面说明了他涉猎面挺广,是优点,但摘要就是摘要,再生僻的摘要也不是原创,不能以作者自居。等等,所以关于观众不能指导演员这方面,也要加以辨识,观众更多的接收的是主观感受,而演员背后掌握的是客观规律,如果用主观感受直接去指导客观规律当然不行,那就乱套了,但是观众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演员通过这些表达抽丝剥茧,找出问题的本质所在,加以改进,又有什么不好呢?厨师应该和顾客交流,顾客告诉你是咸了是淡了,厨师去思考到底是盐放多了,还是酱油放多了,亦或是腌制时间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