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規出台,大理洱海周邊約300多家一線客棧違規,面臨關閉

新規出臺,大理洱海周邊約300多家一線客棧違規,面臨關閉

大理洱海邊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客棧說起來是真的不少,近幾年來,慕名而來感受那一份波光粼粼,感受那獨屬於大理洱海的柔軟時光的人絡繹不絕。接踵而來的一系列問題也越來越多,生活垃圾汙染、生物環境汙染等等。

從2016年開始,洱海周邊的客棧酒店陸陸續續被關,環洱海保護區內的大部分餐飲經營戶也被“自行暫停營業”。

到了2017年4月份,大理開啟洱海搶救新舉措,被稱為洱海史上最嚴保護令,《關於開展洱海流域水生態保護區核心區餐飲客棧服務業專項整治的通告》,處於洱海流域水生態保護區核心區內的1800多家餐飲客棧要全部暫停營業。

新規出臺,大理洱海周邊約300多家一線客棧違規,面臨關閉

2018年公佈的洱海保護“三線劃定”方案備受關注。根據方案,湖岸“藍線”以外15 米內,實施生態搬遷,建築物基本拆除;“藍線”以外100 米內,禁止新建民用建築和拆舊建新。

這就說明,洱海的海景房將不復存在,也提醒著正在發展中的鄉村旅遊業,有序的發展才是進步,無序的發展終將悔不當初。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如今在鄉村出現的農家樂、民宿、鄉村客棧、鄉村酒店等各具特色的另類“客棧”越來越多,基本上都是伴隨著鄉村旅遊的發展而興起的。

新規出臺,大理洱海周邊約300多家一線客棧違規,面臨關閉

但是前面有洱海作為例子,發展上的無序也是鄉村旅遊不得不面對的嚴峻問題。

首先,環境是大問題。鄉村的環境是鄉村旅遊存在的前提。遊客很大程度上是看中了鄉村的田園環境,看小橋流水,訪阡陌縱橫,品煙雨人家,那要是環境被破壞,那鄉村旅遊自然就不復存在了。

其次,發展過程中的競爭化問題。要知道雲南省2017年民宿客棧有5000多家,但是2016年下半年確實8000多家,3000多家民宿消失在了競爭中,最大的問題就是隻會模仿,沒有創新,而自主經營的農民更家沒有創新意識,就只能被淘汰,導致的結果就是外來淘金者滿載而歸,當地鄉村的農民卻只能眼睜睜的看著。

最後,如何有序健康的發展。

1.環境的硬性約束,這是發展的必要前提。2.政府的扶持,本土化發展需要當地政府給予一定的支持和幫扶。

於規範中發展,於融合中獲益,無論對於客棧還是鄉村,美好的未來都是可以期待的。

隨著鄉村旅遊業的發展,慢慢的上升到一個產業化階段,而有關農業的其他相關扶持政策也陸續出臺,一些有志向的企業家已經投身於三農事業,為振興鄉村貢獻力量。提升中國農業的農資質量,加快農業電商的前進腳步,促進中國農業科學化、綠色化、生態化發展。

新規出臺,大理洱海周邊約300多家一線客棧違規,面臨關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