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蛮生长|交易所五年浴火仍未成?

野蛮生长|交易所五年浴火仍未成?

野蛮生长|交易所五年浴火仍未成?

矿机、交易所、社区是区块链1.0时代的“三驾马车”,长久以来,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占据着区块链的核心位置,然而历史在变,求生本能却永不会变,甚至交易所也独立形成了“划时代”的历变。

2013年出现了一次币圈“创业潮”,OKCoin、火币等交易所大多成立于这一年,此后几年,在一次次行业变革洗礼中,有的交易所成为了行业独角兽,有的却从此沉默消失。

“野蛮生长” — 交易所1.0时代

与国外的BitcoinMarket和Mt.Gox差不多同一时期,国内最早的交易所BTCC成立于2011年,成为了1.0时代的“元老”,甚至还发行过实体比特币。

BTCC也曾经“风光一时”,作为全球最早的交易平台之一,也是中国第一家比特币交易平台,BTCC一度占到全球比特币交易额的80%,现在网上依然能搜到不少BTCC过去的新闻。

后来,2013年的创业潮带来了OKCoin和火币,彼时,全球的交易所都收手续费,只有国内交易所不收,大打价格战,实行“兑币返币,充钱返钱”的交易规则,毋庸置疑,一批“烧”不起的交易所倒下去了,只剩下BTCC、OKCoin、火币三家主流交易所。

1.0时代的主流交易所以交易主流币种为主,火币擅长营销,在2013年到2014年这段时间经常会制作带有火币logo的文化衫邮寄给客户,网站也经常举行“刷量抽奖”、“期货返手续费”之类的活动。

OKCoin则专注于技术,网站稳定、API速度快、期货风控等都做得不错。

作为当时“老大”的BTCC胜在“老牌”,在2013年融资之后进入了黄金发展期,而与它同一时期的日本的Mt.Gox在2014年初因为黑客攻击而关停。

转折发生在9.4。

9.4之后,OKCoin旗下的OKEx和火币选择“出海”,BTCC则选择关停业务。交易所迎来了“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 — 交易所2.0时代

“出海”后的OKEx和火币在2017年底的牛市中迅速成长,与此同时,7月成立于国外的币安仅用半年时间就成长为一方诸侯,与“前辈”们平起平坐,三分天下,拥有币圈几乎80%的用户

从交易模式上来说,9.4之后,三家交易所延续传统的先OTC再币币的交易模式。此时的三大交易所都发行了各自的平台币,借助交易所生态建设,加快了全球布局的脚步,各自形成了更加鲜明的特点。

在三巨头的瓜分下,新交易所几乎都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寻求突破成为了交易所的发展主题。在并不平静的交易所江湖中,FCoin添了一把火,把“交易挖矿”推到人前,暂时打破了“平衡”局面。

“交易挖矿” — 交易所3.0时代

“生不逢时”的796

“从野蛮进化到文明,这其中有一个痛苦又漫长的过程,欲速则不达。社会上每个人都应当适应自己周边的生活环境,否则,他哪怕再高明,终将被淘汰。适者才能生存啊!”——达尔文《物种起源》

说到交易挖矿,其实早在五年前,796交易所就已经运行过这种模式,叫做“交易即送股”。

那个时候还没有“平台币”一说,取而代之的是“虚拟股”,著名的“烤猫股”就是虚拟股的一种。796交易所的“交易即送股”运行模式是这样的,用户的交易量以比特币为基准,每交易100个BTC就1份虚拟股,到手的虚拟股可以参与分红。因此,交易所交易量越大,分红越多。

彼时,交易所的主流交易货币是比特币、莱特币一类的币种,伴随着2013年比特币从130美金涨到1130美金,用于质押796虚拟股的比特币大部分没有回来,而虚拟股缺乏风险共摊机制,因此造成了796虚拟股砸到一文不值,交易所受一系列事件影响,最终销声匿迹。

时至今日,“交易即送股”转到FCoin这里,借助平台币的发行演变成“交易即挖矿”模式。

FCoin“横空出世”

熊市下诞生的FCoin仿佛带来了一场甘霖,“交易挖矿”模式彻底火了。

总量

100亿FT。

挖矿

51%,用户通过“交易挖矿”模式获得,每日发放。

发行

49%,参照挖矿部分挖出的比例同步解冻,每日发放。

收入分配

80%分配给FT持有者,20%用于FCoin开发及运营。

FCoin问世至今,成为了毁誉参半的先行者,“搅局”“破局”傻傻分不清楚。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这段时间FCoin积攒下了不少人气和流量,在时过两个多月的现在,FCoin才开始发力做自己的运营。

未来FCoin怎么走,谁也不知道。在当前的破局之下,老交易所也进行了革新尝试,OKEx的“百家计划”,Binance的“千家计划”,火币的“云计划”都是破局之下的新探索。平行时期,一些新交易所也在探寻着变革之路。

“新物种” — “模块化”开放平台

淘宝和京东一类的电商代表了互联网领域的开放平台,以电商基础服务向商家、开发者、社区等各行业提供有效需求。在区块链领域内,交易所也做起了同样的尝试,把交易所角色重新定位成开放型服务平台。

比如7月9日正式上线的交易所CoinMex,就像今天的天猫和京东,其本质就是一个基于买卖模型,以平台币CT为价值流转手段,通过产品满足用户、项目方、投资机构、量化团队等的需求。

联合挖矿,合作共赢

以FCoin为例,“交易挖矿”挖的是FT。而在CoinMex的“交易挖矿”中,交易所的平台币不参与挖矿,而是联合项目方根据自身需求设置上线时间、返还比例、单日奖金池额度、单人单日最高挖矿数量等参数,为项目方“量身定制”透明活动进行推广,并有效增加项目的持仓人数、交易量、交易深度。只要项目方上线交易Token,就可以参与“联合挖矿”。

比如在7月16日的首期“交易挖矿”活动中,一共有四个项目方GET、MDS、OF和BAIC参与,奖金池里的120万枚GET、100万枚MDS、120万枚OF以及3000万枚BAIC,以指定交易对“交易挖矿”的形式返还给参与活动的用户,平台将根据交易手续费即时释放1.1倍以上Token,并返还给参与者,直至奖励池释放完毕。

和传统交易所一样,CoinMex的平台币CT只作为全球通用积分在生态构建中使用。

CT

全球通用积分

CoinMex平台生态体系的唯一通证

总量

10亿枚

生态建设

和市场推广

6亿枚(60%,第一年释放3亿枚,之后每年释放一亿枚)

基金会运营

2亿枚(20%)

社区自治

1亿枚(10%)

团队持有

1亿枚(10%,1年后分批释放,逐年释放2000万)

CT于8月3日正式开始交易,目前涨幅37.25%

野蛮生长|交易所五年浴火仍未成?

DAPPS开放平台

区块链领域有很多游戏和娱乐应用,而区块链应用基本上只接受Token支付,在发展中必然存在互联网应用及用户进入区块链领域支付结算的问题,CoinMex依托交易所基础服务,把DAPP中的Token支付简化成“支付宝”模式,在DAPP中“不知不觉”地完成Token支付。

CoinMex于7月19日上线DAPP开放平台,目前“天算(DPY)”已经上线DAPP开放平台。据官方消息,已经和三个分别拥有100万、60万、40万用户的DApp达成合作意向。

数字资产组合投资开放平台

事实上,传统交易所如火币和OKEx也都推出了自己的组合投资产品,如火币的HB10和OKEx的OK06。

CoinMex也搞起了自己的“原创”。同优质机构就资金、场景、技术、营销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发行指数组合投资、反向/杠杆组合投资、主动管理型组合投资等。将组合投资平台工具提供给Token Fund,发行多种币种的投资组合。

从交易所发展改革之路来看,从1.0到2.0的发展更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外部影响,而2.0到3.0可以称之为从内到外的主动革新,CoinMex则算作“新物种”。

鲁迅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UP认为,革新说的还是太含蓄,事实上所谓“革新”就是在荆棘丛中开路。从2013年的796到现在FCoin和CoinMex,都是在走没有“先例”的“路”。796的失败在于太过“超前”,那么如今的FCoin就是“顺势而为”了吗?革新“交易挖矿”,主打开放型服务平台的CoinMex会揭开一个“新时代”吗?

Punch Line

“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并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而是那些对变化做出快速反应的。”

达尔文《物种起源》

编辑时BTC法币衡量价7381USD

关于区块链,我们只是比别人更用心了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