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鵬論:只要是騙局永遠不可能天衣無縫 識破只要三步!

一切完美都是等待被揭穿的騙局。

——梁宏達

坤鵬論:只要是騙局永遠不可能天衣無縫 識破只要三步!

昨天,有老鐵在後臺留言問,“最近有個叫蘭新民亞文倉集團的金融項目,忽悠得很火,可不可以說說?”

其實如何識別金融項目並不困難,坤鵬論大概說說思路,這樣大家在遇到類似情況後,基本可以在半小時就能識破。

第一步:首先,問度娘,用“項目名或是公司名+騙局”這樣的關鍵詞組合搜索一下。

坤鵬論:只要是騙局永遠不可能天衣無縫 識破只要三步!

為什麼不用公司名或項目名搜索呢?

因為騙子也會做SEO,也會做負面排除,他們要保證在百度中搜索公司名或項目名後,最起碼第一頁不能出現任何負面信息。

所有搜索到的文章,特別是那些揭發類的,都要認真看看,坤鵬論在一篇文章看到,“亞元”傳銷騙局玩不下去了,改名文旅資產現貨交易平臺。

文章發佈時間是去年12月,說明亞元改名了,如果要了解最新的情況,就得用“文旅資產”這樣的關鍵詞再搜索了。

坤鵬論:只要是騙局永遠不可能天衣無縫 識破只要三步!

結果,直接就搜索到了《“亞元”“文旅資產”騙局全面崩盤》的文章:

自2017年7月以來,犯罪嫌疑人蘭某、李某、羅某、沈某等人利用“亞元”、“文旅資產”等項目為幌子,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獲得加入資格,並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返利依據,騙取財物,嚴重擾亂經濟社會秩序,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

目前,犯罪嫌疑人蘭某、李某、羅某、沈某、高某、王某六人均已移交至江蘇鹽城警方,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坤鵬論:只要是騙局永遠不可能天衣無縫 識破只要三步!

為了保證準確性,坤鵬論又專門搜索了鹽城當地報紙《鹽阜大眾報》的網站,在2018年5月14日《涉案金額12億元!鹽城破獲“文旅資產”傳銷案,抓獲犯罪嫌疑人7名》一文中看到了相關信息。

坤鵬論:只要是騙局永遠不可能天衣無縫 識破只要三步!

到這裡,基本可以確定這個所謂的亞元、文旅資產的金融項目是傳銷騙局。

當然,如果沒有上面這樣確鑿的信息,你還可以繼續往下查。

第二步:打開類似企查查或天眼查APP,查一下相關公司的工商信息,主要關注:

工商信息中的註冊資金實繳情況,實繳越多越靠譜些,如果“實繳資本”項下,空空如野,或是很少,靠譜性都會大打折扣;

風險信息一定要認真一一查看,你會發現很多蛛絲馬跡;

法人的關聯公司以及股東的關聯公司都需要挨個查看,發現是否存在問題和風險。

坤鵬論:只要是騙局永遠不可能天衣無縫 識破只要三步!

第三步:看它是不是有傳銷的模式

因為要想快速實施騙局,快速騙取金錢,傳銷模式基本是標配,坤鵬論以前曾專門介紹過傳銷,並認為它絕對是一個偉大的營銷創造,簡直把人性所有的弱點都算計到了,是個把玩心理學、管理學、社會學融合在一起,專門算計人的商業活動。

我們看到,只要在生意中增加一些傳銷的要素,就會像添加了誘惑劑、施了魔法般,讓人們蜂擁而上,比如:微商等。

坤鵬論:只要是騙局永遠不可能天衣無縫 識破只要三步!

凡是要邀請人,同時必須交費用的融資平臺,不管吹得有多牛,都是包裝,必定是傳銷!

基本完成這三步,公司或項目靠不靠譜一目瞭然,假的真不了,只要稍稍花些心思去查一查,漏洞百出,你都會笑出聲來。

比如:吹噓的和保險公司一樣牛逼的“永續經營”,其實百度一查,原來誰都能永續經營:

“營業執照永續經營和有效期的區別是依據公司章程確定的。

永續經營指公司股東未約定合作經營的終止期限,而有期限則指股東在公司章程中約定了合作的終止期限。”

另外,大部分與金融相關的騙局都恨不能融所有當下最熱的概念於一身,比如:虛擬貨幣、區塊鏈等,因為這樣的好處在於,90%的人聽不懂,可以隨意天花亂墜地忽悠,同時人們總會對自己不懂的帶有天然敬畏,肅然起敬,而且這些概念因為熱,所以在網上一搜一大堆,騙子省了不少口舌之力,還有就是,它們總喜歡拿國家相關部門說事,不是國有企業投資參與,就是國家哪個部門又是頒獎又是頒證,甚至偽造莫須有的牌照,甚至可以武斷地說,凡是玩命宣傳自己和國家如何如何的,都很大概率是騙局,如果再配上名人站臺,騙局的可能性繼續翻倍。

最後,再次推薦坤鵬論之前寫的那篇《 》,同樣,吹得不像話的,一樣也不靠譜,有大問題。

最近,小米再次用種種行動印證坤鵬論的文章有多麼英明神武。

比如:這些天,網絡上出現了一大批標題大意為“李嘉誠馬雲馬化騰等富豪認購小米股票”的文章,文章中又是外媒,又是消息人士,外媒到底是哪個外媒,消息人士這種人物出現在文章,往往都是杜撰虛擬的,而且文章中用的都是模稜兩可的詞語,什麼“李嘉誠計劃認購”、“馬雲也準備買入小米股票”。

坤鵬論:只要是騙局永遠不可能天衣無縫 識破只要三步!

坤鵬論根據文章發佈時間做了分析,發現開始都還語焉不詳,再往後的文章開始趨向肯定,最後就有文章言之灼灼地說“一些知名企業家紛紛為小米在港IPO站臺,長和創辦人李嘉誠、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騰訊公司控股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均以個人身份下單小米IPO,金額在數千萬至上億美元不等。”

到了昨天,文章繼續升級為高檔的評論文——《阿里、騰訊投資小米IPO,這是馬雲的又一盤大棋!》、《終於明白了!李嘉誠與馬雲,為什麼要力挺雷軍?》

最逗的是居然有文章說,是因為“雷軍的個人魅力”太無敵!

天啊!如果李嘉誠、馬雲、馬化騰會因為這個下單小米,那他們根本不是合格的商人。

所以,這一步步,從猜測到肯定,再到評論,總讓人隱隱有種拉大旗扯虎皮的感覺。

當然,如今的韭菜也聰明瞭,不再是一被忽悠就頭腦發熱。

據香港媒體報道,小米截止27日中午的孖展(保證金),時富金融由首日的27億港元被投資者抽飛(取消認購)14億港元,僅剩13億港元。輝立證券被投資者抽飛3億港元,從週一的12億港元減少至9億港元。國泰君安孖展約30億港元,是否會被抽飛仍處於觀望中。

在小米公開招股首日(25日),僅獲得45.52億港元孖展(保證金)認購,在港公開發售融資額23.98億港元,超購僅約0.9倍,是從自去年9月新經濟新股熱潮以來,招股首日反應最冷淡的一支新股。

儘管大佬下單認購的消息滿天飛,但從實際效果上看,並未對散戶起到太大的帶動作用,後者對小米IPO似乎並無太高熱情。

同樣,作為最近上市的新股,富士康堪稱表現最差的一隻股票,僅屈指可數的4個漲停就被打開,接下來連續4個暴跌,離發行價只有一個跌停板的距離,數天市值蒸發了上千億元,將獨角獸概念股、網絡概念股、工業智能概念股、臺灣地區企業在內地上市第一股等概念糟踏得“一地雞毛”。

韭菜不是傻子!

請您關注本頭條號,坤鵬論自2016年初成立至今,是包括今日頭條、雪球、搜狐、網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網站或自媒體平臺的特約專家或特約專欄作者,目前已累計發表原創文章與問答3000餘篇,文章傳播被轉載量超過300餘萬次,文章總閱讀量近4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