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母」宋慶齡自請入獄——蔣介石不敢抓

宋慶齡是中國偉大的革命先驅孫中山的的第二任妻子。鑑於孫中山為中國革命做出的貢獻,1940年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第143次會議決議:尊稱孫中山先生為國父,以表尊崇。故而根據傳統習慣,宋慶齡亦被尊稱為"國母"。

“國母”宋慶齡自請入獄——蔣介石不敢抓

孫中山和宋慶齡

備受全體國民及國共兩黨敬重的宋慶齡在1937年7月5日自請入獄,這是怎麼回事呢?事情要從著名的"七君子事件"說起。

自從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之後,全國各地抗日救國的浪潮日甚一日。停止內戰,聯合抗日成為有識之士共同的呼聲。1936年5月31日,宋慶齡與馬相伯、何香凝、沈鈞儒、章乃器等人在上海宣佈成立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通過《抗日救國初步政治綱領》,向全國各黨各派建議:立即停止軍事衝突,釋放政治犯,各黨各派立即派遣正式代表進行談判,制定共同救國綱領,建立一個統一的抗日政權等。這份宣言符合國情順應民意,得到了廣大民眾的支持。

“國母”宋慶齡自請入獄——蔣介石不敢抓

救國聯合會反日遊行

1936年11月,上海日商紗廠舉行了工人反日罷工鬥爭。救國聯合會支持這次罷工鬥爭,並組織了後援委員會。這一舉動惹惱了日本政府,日方向國民政府施壓,要求逮捕救國聯合會成員。1936年11月23日,南京政府以"危害民國"的罪名,將救國聯合會領導人沈鈞儒、章乃器、鄒韜奮、李公樸、沙千里、史良、王造時逮捕入獄,史稱"七君子事件"。

“國母”宋慶齡自請入獄——蔣介石不敢抓

救國聯合會七君子

消息傳出,全國譁然。國民政府在九一八事變中的不抵抗政策將東北三省拱手送給日本,已經在國民心中造成了巨大的創傷。這一次逮捕愛國志士更是激起了全體人民的極大憤慨,全國各地響起了強烈的抗議和譴責聲。宋慶齡、何香凝、張學良、楊虎城和國際友人羅素、杜偉、愛因斯坦等紛紛要求無條件釋放沈鈞儒等人。

1937年4月4日,江蘇高等法院羅織十條罪狀,向被告七人提起公訴。這份東拼西湊、破綻百出的起訴書更是讓人民看清了國民政府的醜惡嘴臉。面對如此情況,宋慶齡、何香凝等16人發起了救國入獄運動,以"抗日救國罪"自請入獄。藉此向全世界莊嚴表示:"中國人民決不是貪生怕死的懦夫,愛國的中國人民決不只是沈先生等七個,而有千千萬萬個。中國人心不死,中國永不會亡。

“國母”宋慶齡自請入獄——蔣介石不敢抓

宋慶齡

由於宋慶齡是孫中山先生的遺孀,又在國內外享有崇高的聲譽。蔣介石不敢對宋慶齡做些什麼,蔣政府陷入了一個尷尬的處境。兩天之後,七七事變就爆發了。在輿論的壓力下,蔣介石不得不將"七君子"無罪釋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