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母”宋庆龄自请入狱——蒋介石不敢抓

宋庆龄是中国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的的第二任妻子。鉴于孙中山为中国革命做出的贡献,1940年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第143次会议决议:尊称孙中山先生为国父,以表尊崇。故而根据传统习惯,宋庆龄亦被尊称为"国母"。

“国母”宋庆龄自请入狱——蒋介石不敢抓

孙中山和宋庆龄

备受全体国民及国共两党敬重的宋庆龄在1937年7月5日自请入狱,这是怎么回事呢?事情要从著名的"七君子事件"说起。

自从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之后,全国各地抗日救国的浪潮日甚一日。停止内战,联合抗日成为有识之士共同的呼声。1936年5月31日,宋庆龄与马相伯、何香凝、沈钧儒、章乃器等人在上海宣布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通过《抗日救国初步政治纲领》,向全国各党各派建议:立即停止军事冲突,释放政治犯,各党各派立即派遣正式代表进行谈判,制定共同救国纲领,建立一个统一的抗日政权等。这份宣言符合国情顺应民意,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

“国母”宋庆龄自请入狱——蒋介石不敢抓

救国联合会反日游行

1936年11月,上海日商纱厂举行了工人反日罢工斗争。救国联合会支持这次罢工斗争,并组织了后援委员会。这一举动惹恼了日本政府,日方向国民政府施压,要求逮捕救国联合会成员。1936年11月23日,南京政府以"危害民国"的罪名,将救国联合会领导人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王造时逮捕入狱,史称"七君子事件"。

“国母”宋庆龄自请入狱——蒋介石不敢抓

救国联合会七君子

消息传出,全国哗然。国民政府在九一八事变中的不抵抗政策将东北三省拱手送给日本,已经在国民心中造成了巨大的创伤。这一次逮捕爱国志士更是激起了全体人民的极大愤慨,全国各地响起了强烈的抗议和谴责声。宋庆龄、何香凝、张学良、杨虎城和国际友人罗素、杜伟、爱因斯坦等纷纷要求无条件释放沈钧儒等人。

1937年4月4日,江苏高等法院罗织十条罪状,向被告七人提起公诉。这份东拼西凑、破绽百出的起诉书更是让人民看清了国民政府的丑恶嘴脸。面对如此情况,宋庆龄、何香凝等16人发起了救国入狱运动,以"抗日救国罪"自请入狱。借此向全世界庄严表示:"中国人民决不是贪生怕死的懦夫,爱国的中国人民决不只是沈先生等七个,而有千千万万个。中国人心不死,中国永不会亡。

“国母”宋庆龄自请入狱——蒋介石不敢抓

宋庆龄

由于宋庆龄是孙中山先生的遗孀,又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蒋介石不敢对宋庆龄做些什么,蒋政府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处境。两天之后,七七事变就爆发了。在舆论的压力下,蒋介石不得不将"七君子"无罪释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