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頭,你看到腳下的起點了嗎?

低頭,你看到腳下的起點了嗎?

1//

我做了點兒投資,

問發小兒借了一筆錢。

還他的時候,

他說他在發燒,燒半死。

讓他睡覺。

過了兩天,

突然想起這事兒,

微他,

你病好了沒有?

結果他說,

我吐了2天現在沒事兒了,

現在只是間歇的燒,睜不開眼。

我說,

醫生怎麼看的病?

他說,

我加班一個多月了,

身體都覺得我該在家好好休息一下了。

我把他罵了一頓,

你是燒糊塗了,還是腦袋進了shi?

不要在家亂吃藥,

你這不像是普通的感冒發燒,

拖久了真出人命,

轉肺結核都是你萬幸。

他猶豫著,說,

我感覺沒事兒了,

還約了客戶一會兒開會······

我又接著罵,

你沒看前兩天新聞,

有個小夥子感冒亂吃藥吃死了嗎?

最後,終於,

過了好久回來,

他跟我說,

真不是感冒發燒,也不是腸胃炎,

是過勞導致的頸椎病和眼睛病,

的確不該擅作主張自己在家吃腸胃藥······

其實我對他的行為方式和思維模式並不奇怪。

換作10多年前我們一起上學時候的我,

那時候我只想著:節省時間,看書、學習、考第一,

那時候的我跟現在的他一樣,

只想著:節省時間,工作、賺錢、賺大錢。

可是,10多年過去了,

我們完全變了。

現在的我變成了當年的他,

現在的他變成了當年的我。

2//

發小本科畢業後留在北京工作。

工作8年了,年薪20多萬。

我選擇離開北京的霧霾和尾氣,

去了浪漫的海濱二線城市。

儘管我比他多讀了3年研究生,

到現在我也工作了5年,

可是我的年薪才10萬。

我時常羨慕他,

偶爾會後悔當年沒留在北京。

這不光是年薪,

還有資本積累的速度。

短短5年,

我們的資本積累已經拉開了巨大的差距。

他在五環有套房,60平。

買時3萬一平,

現在已經漲到9萬。

我在濱海二線城市買了套房,160平。

買時8000多,

正趕上好政策,也才漲到1萬多一平。

也就是說,

如果同樣是首付3成買房,

他的資產翻了9倍,

而我的資產只翻了6倍。

單看這套房產,

他的資產超過500萬,

而我只有200萬。

按現在的情況估計,

他的財富增長速度將是我的2倍以上。

發展下去,

若干年後,

我們將不是一個量級,

我們倆將失去可比性。

3//

我一直以為只是因為偶然的選擇,

才造成了如此大的差距。

其實不然。

回望過去的心態,

如果當時告訴我,

當下的選擇將會造成5年後300多萬的財富差距,

將會造成若干年後數量級的財富差距,

我想我仍然會選擇離開北京。

這大概就是人性中的怯懦與好逸惡勞。

當時,學霸覺得自己這些年吃盡了苦、用光了力,

該到開始生活的時候了。

當時,學霸一心想在能看到海的地方買套房子,

每天都有時間坐在陽臺上畫一畫天上的雲。

我以為當時是某種生活的結束,

其實,那只是人生的剛開始。

人生從來不缺少起點,

甚至隨時都可以是起點,

只是,有的頭開的好,有的不好。

就比如,

當年求學的頭開的好,

我善始善終了。

就比如,

學畫畫的頭開的不好,

畫架買了還幾年,

看海的房子有了,

畫雲的陽臺也有了,

可是我從沒有提過一次筆。

4//

我記得上次我跟發小兒侃大山,說,

我這邊買車也開始搖號上牌了,

2030年後取締汽油車只給開純電動。

發小兒說,

我剛搖到1個新能源的號,

純電動只有特斯拉才叫車,

可是我現在買不起呀。

我說,

別怕,你先瞎買一輛開著,

然後咱們一起換特斯拉。

你瞧,

我說這句話的時候不就是一個起點嗎?

這個起點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將如何看待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