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洋韭菜」也被A股收割!外資今年浮虧128億元!

上週A股反彈比較給力,在這一波反彈裡面, 通過滬股通和深股通渠道進入A股的北上資金淨買入近130億。

都說外資是聰明錢,這淨流入的130億元一方面表明,外資在A股市場的話語權有所提升;另一方面表明,外資確實比較重視基本面,往往能夠把握住連續下跌之後的機會。這從北上資金在反彈行情中重點加碼食品飲料龍頭股就可以看到。現在的政策導向是擴大內需,14億人龐大的消費市場,外資不可能視而不見。

但是,由於今年A股市場累計跌幅較大,僅以滬指作為參考,跌幅也超過了20%。覆巢之下無完卵,即使是聰明的外資,今年在A股也沒賺到錢。

據wind顯示,今年前七個月,北上資金合計淨流入1886億。若以6月1日A股正式入摩為分界點,前五月北上資金合計淨流入1317億元,入摩以來滬指跌幅近9.73%,前五月淨流入的北上資金大致浮虧128億元。

考慮到近期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幅度也不小,如果把匯兌損失加上,裡外裡這麼一算,外資的浮虧可能更多。

想想之前阿法爾狗敗退中國A股的傳聞,“洋韭菜”也有被收割的一天。

在這個市場裡面,誰都不是神。

但是,如果我們把目光放長遠一些,這些年,北上資金還是在A股市場賺到大錢的。

自2014年11月滬港通開通、2016年深港通開通以來,從香港北上的資金(外資)成為A股市場上令人矚目的實力資金之一。

據統計,截至2018年6月30,通過陸股通(滬股通和深股通合稱為陸股通)渠道進入A股市場的北上資金(外資)累計淨買入A股股票金額達到5077億元,持股總市值6732億元(考慮分紅),累計浮盈達到33%。

緊盯大趨勢,忽略短期波動,聚焦公司核心價值,是海外投資者不斷成功的另一個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