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一转眼,湖北·武汉台湾周就15年了。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这15年,台湾周成为在本地就能去了解宝岛的一个重要窗口。尤其是举办了5年的海峡两岸创意创新高峰论坛,把两岸的文创和青年联系起来,让人管中窥豹豹闻名于世的台湾文创风范,更为本地文创打开思路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观察视角。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其间,楚天艺术集团董事长周洁、湖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许开强成为重要的推手,一坚持就是5年。今年,又以字绘中国团队、武汉创意天地的加盟,让这场两岸间的文创对话,在时间和空间上找到了对应的落点。

今年的主题是“双都对接”,正是在去年武汉获评“设计之都”后,武汉与台北的一次双向交流与互动。7月19日,大幕在武汉创意天地徐徐拉开。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柳冠中:

设计是人类不被毁灭的第3种智慧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清华大学资深教授柳冠中一头银发,有着“中国工业设计之父”之称。当年,正是他参与了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灯具的设计。在简明隆重的开幕仪式后,他作为打头阵的嘉宾发言,看得出主办方对他的尊重。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尽管70多岁,柳冠中评价起当下的设计界仍言辞犀利,堪称设计界的老炮。

他自嘲,当过七八年工人,从建筑工地归队室内设计后,坐在桌子上也不知道该干什么。那时,中国的所谓室内设计,不过就是做吊顶和灯具。但50多年过去了,国内市场上的灯具琳琅满目却仍单调至极。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他感叹,1987年参观奔驰时,每个办公室都有黄皮肤黑头发的员工,一问,原来是日本丰田将工人组团来学习,3年300个。再后来,韩国现代也如法炮制。在国内,出去学习的往往是精英是教授。但恰恰,这才是典型的小作坊思维;对于大生产,师傅不是最重要的,系统其实更重要。

“不能一说起文创,到处都是小杯子小碗……”他惋惜,宜兴壶原本是个好东西,现在都臭一条街了;他建议,中国文创“可以去上海看看田子坊”;要明白“设计的根本任务,是创造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文创的流行,设计力是最强力的带动。台湾文创在做些什么,台湾设计界在思考什么?

在大陆,台湾文创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商业体人气的保证,是近年来的热词“生活美学”的缔造者。康熙朱批“朕知道了”胶带,更是成为风靡内地的文创产品网红。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官政能:品牌力和再诠释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台湾实践大学副校长官政能以三把椅子为例,表达了自己对于品牌力与再诠释的理解。他认为,两者共同之处就是都需要有创意、创新的设计举措,从而透过故事、情感等连结,与消费者建立起新型品牌识别的亲密关系。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1.Series 7

再诠释:Series 7诞生60周年时,7位不同国籍设计师在原椅上添加自己的设计想法。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全球最大的铝材制造商Alcoa参与开发,在潜舰及军舰上曾使用过。座板的造型来自美国知名女性Betty Grable臀型,经过77道工序,能够保固150年。即使遇上海洋恶劣环境时,也能保持原有的状态。在很多动作影片中,“Navy Chair”都作为道具使用。

2006年,Navy Chair制造商与Coca Cola合作,用111个空瓶制作了6种颜色的椅子,生命周期超过30年,损坏后也能再回收重制,被称为是世界上最环保的椅子。Navy Chair从一把军事上使用的椅子,变成大众化的椅子。唯一不变的,是座板依旧保持臀部形状。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意大利知名家具品牌Kartell为庆祝品牌诞生60周年而制作,曾在《我是歌手》中出镜,这是一把将20世纪最经典的三把椅子轮廓综合起来设计的一款全塑胶椅子。

“Series 7用策展拓展了人们对品牌的认识,Navy Chair用特殊的‘符号’再创新,Masters吸纳经典从而树立标杆”,官政能说,三者联系起来,就能很好地理解品牌力和再诠释的含义。

陈其澎:

社会设计体现人文关怀价值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眷村,是台湾一个有着历史感和乡愁的名词。原是国民党军人及眷属迁徙至台湾后的居住区,并走出过李安、王祖贤、杨德昌、胡慧中、邓丽君、张雨生、伊能静、齐秦、蔡琴、龙应台、阮经天、吴小莉、宋楚瑜、郭台铭等演艺界、文化界、商界、政界等大人物。

台湾中原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陈其澎分享的八德区霄里案例,也是台北桃园的一处眷村,不过早年多为来自泰缅边区的退伍军人居住,祖籍或是大陆云南人,或是泰国人、缅甸人后裔。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湖北是千湖之省,桃园是千塘之县。”陈其澎介绍,霄里农业自古就发达,盛产稻米和蔬菜,200多年几乎没有变化,也成为人口老龄化的弱势小区。

由此,他们也制定了乐龄福祉、食养社造、设计创业三大主轴方案,帮助霄里小区再生,同时培育跨领域的设计人才。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走村串户的家户访谈,收集记录居民的故事、期盼;对学童进行课业课辅,建筑系学生为居民设计制作家具、电视柜、衣柜等;带着小朋友用废弃纸板创作2D拼贴、3D雕塑模型等;甚至师生们一起去插秧、割稻,体验农活儿……

他们先把足迹印在了这方山水。同时,将自己的感受点滴汇入插画创作、环境教育绘本、地方文化手册与地图和文化衫等的定作中。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值得一提的是,受武汉知名团队“字绘武汉”的影响,他们创作了“字绘桃园”。用AR技术扫描图像,3D效果画面就在手机里“活起来”,还有闽南、客家、国语3种口音的真人导览语音,去讲述汉字内的霄里故事。

设计不仅参与了社区改造,更成为关照内心的人文实验和实际行动。这或许才是设计的真正意义所在。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承宗:

云计算和创意产业也有关联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普通解算需要三天时间,而云解算不到三小时就搞定了!”阿里云产品总监承宗的分享让人看到技术的魅力。他介绍,云计算已让动画特效制作的周期大幅降低,并且和创意产业关系密切。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一串数字印证了这些。2017年中国生产电影798部,小门神》、《阿唐奇遇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特效电影和动画电影都大量利用了渲染计算。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刘崇智:设计的“向东流”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从2011年起,台湾亚设王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崇智便不断策展宜兰、花莲等文创展,恰好勾勒出台湾设计界最近这些年的思考与努力。“向东流”既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回归,更有一个使命:通过规划最佳的美学、设计和创意活动,能为华人做什么。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其间,更以“民间生活美学”,将中国符号艺术化、将人间烟火艺术化。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Sweet Memories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比如,“拈花”碟,既寓意一片莲花花瓣出淤泥而不染,使用时也可以将多余的酱料沾在莲瓣上,不污染盘的边缘。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常箸我心"设计随行筷,全筷为不锈钢材质、两段式设计。在专业设计下,不仅展现出简约的金属特性,携带也十分轻便,更有“名剑佩侠士”的东方意韵。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开幕式上,大咖云集。16位台湾青年还获得了楚天艺术集团和湖北大学联合创办的海峡两岸创客中心的“创客伙伴”证书,湖北大学、武汉工商学院等6支团队获“两岸青年创客夏令营”优秀团队称号。更看出主办方对扶持青年文创力量的眼光和决心。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海峡两岸创客中心创意导师、“手绘中国”主理人徐郑冰和《字绘台湾》。该作品由海峡两岸青年设计师共同完成,字景相融,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又一实践。而本届论坛上,徐郑冰和他带领的武汉工商学院,又获得“两岸青年创客夏令营”优秀团队称号。

2018 CCIDE第五届海峡两岸创意创新高峰论坛

暨创意对流两岸青年创客工坊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向上滑动阅览

▌主办单位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湖北大学

湖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洪山区人民政府

武汉文化创意产业协会

洪山区创意产业协会

▌承办单位

楚天艺术集团

湖北大学艺术学院

武汉创意天地

▌支持单位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中国创意产业研究中心、海峡两岸创新创意产学中心、海峡两岸创客中心、台湾创意设计中心、台湾艺术大学、台湾中原大学、台湾科技大学、台湾实践大学、台北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美术学院、中南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工商学院、湖北省美术家协会、湖北省科技美术研究会、湖北高等教育学会艺术设计委员会、武汉九一创作协会。

▌组委会名单

总 顾 问:

陈剑文(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董事长、总编辑)

尚 钢(湖北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赵凌云(湖北大学校长、教授)

黄立平(武汉文化创意产业协会会长)

总 策 划:

胡思勇(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总经理)

王世敏(湖北大学副校长、教授)

姚 华(武汉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学术统筹:

湖北大学艺术学院、《艺术派》杂志社

执 行 长:

周 洁(楚天艺术集团董事长)

许开强(湖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陈历渝(台湾中原大学文创设计研究所所长)

黄 黎(武汉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执行策划:

徐郑冰(武汉关山觉文化CEO)

项目策划:

高娅娟、杨高钰、赵 文、饶 鉴、丁 晨、刘 慧、冯 芬

视觉设计:

何 轩、郑 中、石宇环

武汉台湾周:两个设计之都的创意对流

文 | 上策君

图 | 演讲嘉宾PP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