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平 李唐开国元勋程知节故里

程公祠位于山东省东平县东平湖西北岸斑鸠店镇斑鸠店村东部,是当地人民为纪念农民起义首领、唐朝名将 程咬金 所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景区位于公园中部,规划面积814公顷,范围包括南街 镇东乡本策、扶赖、梅龙等乡村和横山镇罗锅、雍和里、厚溪等乡村的一部分,以绥江两岸沿江第一重山脊为界。

山东东平 李唐开国元勋程知节故里

唐麟德二年(665年), 程咬金去世后,赠授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陪葬陕西醴泉东北五十里的唐太宗昭陵墓,其子有处默、处亮、处弼。 程咬金 传奇似的一生,被后代文人加工塑造成了“混世魔王”的形象,他憨厚纯朴、维护正义的侠义肝胆成为众多民间文学的主题,因而也成为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人物。其后人为纪念他在其故里建程公祠,四时享祭。

山东东平 李唐开国元勋程知节故里

最早的程公祠由于环境变迁,创建年代已无考。今程公祠为明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重建,因地处黄河滩区,1954年被洪水淹没,仅有庙柱微露出地面。近年来,乡人自筹资金修复了程公祠正殿,硬山顶面墙上有彩绘壁画。殿前有碑,上镌“唐程咬金祠”五字。祠柱上有联曰:“偕叔宝翼秦王玄甲军陷阵摧锋冠诸将,先世南次公谨凌烟阁图功画像壮千秋”。殿左有碑刻六方,为近人题证。左前方有古代所建的钟楼,全石质梁枪,旁有明、清碑刻三方。在220国道与黄河大堤交汇处,有当地百姓近年雕塑的程公像,汉白玉质材。程公祠重建后,程氏后人和当地农民仍然在节日祭奠,纪念和追彰这位先人。

山东东平 李唐开国元勋程知节故里

程咬金,济州东阿(今东平县斑鸠店村)人,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生于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卒于唐麟德二年(公元665年)二月七日,享年七十二岁。 程咬金乃世家大族之后,其曾祖名程兴,是北齐兖州司马,其祖名程哲,是北齐晋州司马,其父名程娄,是北齐济州大中正,唐赠使持节瀛州诸军事、瀛州刺史。

由于时势的变迁,程咬金的少年时代家境已很贫寒,初以卖筢子为生,奉养其母,后流落江湖。他生性耿直,善使长矛和板斧,勇猛过人,隋末军阀割据,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动乱纷起,程咬金组织数百人保护家乡村民的安全,防止侵扰。

山东东平 李唐开国元勋程知节故里

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程咬金参加了李密领导的瓦岗起义军,后投奔唐王朝,成为秦王李世民之骨干成员。他参加了平定地方割据势力的战争,为建立和巩固唐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战功显赫,累受褒奖,先后被封为宿国公、卢国公。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命将二十四名开国功臣肖像图画于皇宫凌烟阁,程咬金即其中之一。永徽六年(655年)迁左卫大将军。

程咬金去世后,赠授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陪葬陕西醴泉东北五十里的唐太宗昭陵墓,其子有处默、处亮、处弼。程咬金传奇似的一生,被后代文人加工塑造成了“混世魔王”的形象,他憨厚纯朴、维护正义的侠义肝胆成为众多民间文学的主题,因而也成为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人物。至今在他的家乡还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传说故事和史迹。

山东东平 李唐开国元勋程知节故里

当年为了让乡亲们能够喝上水,程咬金便在村里打了口井,井水甘甜,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引用该井里的水。后来这里不缺水了,人们便把这口井封存了起来,并立碑纪念,该碑至今犹存。

“程咬金的三斧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俗语,想当年“三斧定瓦岗”的传奇经历使他成了瓦岗寨的大王,成了当时反隋起义军的主力。这里不想重温人所共知的故事,只是想告诉人们,他的这“三斧头”武艺是楚霸王项羽托梦教的。时间在程咬金出山前为了保护乡里而袭武时,在此“安息”的西楚霸王项羽大为感动,因此便托梦教他武艺,谁知程咬金性急,只学了他的“三斧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