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釋法」《我不是藥神》,檢察官帶你識別真假「藥神」!

「以案釋法」《我不是藥神》,檢察官帶你識別真假“藥神”!

電影《我不是藥神》中角色張長林打著“格列寧”的名號,兜售價格更為便宜的假藥,那些買不起正版藥品的患者,就這樣被騙走了積蓄。在現實中就有千千萬萬個像張長林這樣的人在打著幌子,鑽著空子,以“醫者”名號騙取患者的信任與金錢。本期以案釋法將為您講述在我們身邊發生的醫療詐騙案件。

「以案釋法」《我不是藥神》,檢察官帶你識別真假“藥神”!

聽信“安排”

「以案釋法」《我不是藥神》,檢察官帶你識別真假“藥神”!

2017年初,小麗感覺身體不太舒服,想到了微信好友裡有一個叫做老李的醫生,就聯繫他幫忙安排掛號看病的事情。等看了病,做完檢查之後,老李稱會找專家看看情況。次日,老李聯繫小麗,稱其病情較為嚴重,需要住院手術,各項費用一共要一萬餘元。小麗想著有熟人幫忙看病會方便些,就通過微信轉賬的方式將錢給了老李。

「以案釋法」《我不是藥神》,檢察官帶你識別真假“藥神”!

“真相”浮出

「以案釋法」《我不是藥神》,檢察官帶你識別真假“藥神”!

之後過了一段時間,老李通知小麗,專家會診後,你的病情不需要手術和住院了。小麗得知後,催促老李退款。但此後,老李直接將小麗的微信拉黑,小麗再也沒有聯繫到這個老李。此時,小麗才意識到原來自己被騙了,趕緊報了警。

違法必究

「以案釋法」《我不是藥神》,檢察官帶你識別真假“藥神”!

老李虛構自己醫生的身份,騙取被害人住院押金等共1萬餘元。老李的行為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之規定,構成詐騙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七個月,並處罰金2千元人民幣。

「以案釋法」《我不是藥神》,檢察官帶你識別真假“藥神”!

檢察官提示

在就醫時,要多多留心,不要輕易相信自稱醫生的人或“義診”等行為,不要輕易匯款和轉賬,以免落入圈套。遇到相關醫療欺詐事件請積極報警,增強法律知識,提高自我防範意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