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3-3權健,VAR介入判罰了點球和紅牌,怎麼評價VAR這兩次關鍵判罰?

足球報陳永


本場比賽VAR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點球判罰問題不大,紅牌判罰準確,人和手球是否點球存在爭議!

在中超第17輪的最後一場比賽中,北京人和主場3比3平天津權健,比賽跌宕起伏,但兩次VAR判罰影響了比賽的進程,但這兩次VAR判罰都比較準確,不過,隨後權敬源頭球打在人和球員身上,疑似存在漏判的現象,不過慢動作顯示,這個手球不判罰點球也屬於正常。

比賽第60分鐘,當時人和1比2落後於權健,此時馬西卡傳中打在了王傑的手上,主裁判第一時間判罰了點球,隨後VAR確認了點球的判罰,迪奧普點球命中,將比分追平。

比賽第78分鐘,北京人和3比2領先,人和前場定位球,但劉健無球狀態下肘擊吳偉,隨後VAR介入,主裁判向劉健出示了紅牌。少一人的人和被迫進行了換人,劉洋替換上場,結果剛剛替換上場的劉洋出現失誤,幫助楊旭將比分扳平。

兩次關鍵的VAR介入都更改了比賽的進程,點球的判罰有爭議,原因主要是慢動作回放並不清晰,但通過球的運行方向,以及模糊的慢動作,都基本可以確認打在揚起的手上,在這個前提下,雖然是無意手球,但可以判罰點球(這個可能權健球迷有不同意見,但這種無意手球確實應該判罰點球)。

不過,兩分鐘後權敬源頭球打在人和球員身上,這一次,VAR應該也介入了,不過主裁判並沒有判罰點球,慢動作顯示人和球員確實是手球,但人和隊員的手自然垂立,這或許也是VAR沒有判定點球的原因所在。。

紅牌的判罰就非常清晰了,自不必說。總體上,兩次VAR介入都比較準確,疑似遺漏的點球,不判罰問題也並不大

雖然外部對VAR一直有著廣泛的爭議,VAR也確實出現過一些問題,但目前來看,VAR的積極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實際上,在此前沒有VAR的時候,最難的是無球犯規,因為主裁判的關注點往往都在球的周圍,無球犯規非常容易被主裁判忽視,VAR在防止無球犯規方面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劉健這次紅牌被罰下的教訓,也值得每個球員吸取教訓,VAR無處不在,一定要注意場上的動作。


足球報陳永


今天的這場中超第17輪最後一場北京人和對陣天津權健的比賽確實充滿了太多太多的戲劇性,最終也是雙方3比3戰平結束了這場比賽。

其中今天的VAR視頻輔助裁判再一次 不對是兩次搶鏡成功,當然了也是最終都輔助主裁判做出正常的慢動作回放證據。

第一次啟用VAR視頻輔助裁判是發生在比賽的第61分鐘迪奧普下底後直接橫傳,皮球打到王傑的大腿上後彈在了他的手臂上,主裁判郭寶龍吹罰點球。

從這個慢動作回放來看確實是皮球先生打到了王姐的大腿內側在彈到他的手上,從而被判罰點球並沒有太多的爭議,而主裁判雖然第一時間判罰點球,為了穩妥起見也是再一次觀看的VAR視頻回放當然結果和他第一時間的判罰反應是一樣的。

不過在比賽的第67分北京人和的球員迪奧普在自家禁區的點球點上也有一個明顯的手球,只不過這個手球是發生在迪奧普他手臂沒有張開的情況下,而在隨後主裁判再一次去觀看VAR視頻回放也是沒有判罰點球。

小尋覺得這個點球可判可不判但是天津權健球迷肯定是不滿意了,因為剛剛在這之前他們的球員也是因為類似的手球被判罰了點球,心情上會有點比較大的起落。

而啟用VAR視頻回放對另外一個紅牌判罰是發生在比賽第79分鐘,劉建在北京人和禁區和吳偉爭搶位置的時候在無球的狀況下故意肘擊吳偉,並因此獲得一枚黃寶石卡,隨後在VAR視頻輔助裁判的提醒下郭寶龍再次觀看VAR視頻回放,最終對劉建補給了一張紅寶石卡。


尋緣體育


VAR的介入對中國足球來說還是個新鮮事物,究竟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有待於時間考證,這場比賽的使用更多證明利大於弊:黃牌改紅牌準確無誤,保障了球員的賽場安全。點球判罰有點爭議,儘管有VAR的介入,但說服力不夠十分的強大,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