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射箭隊:滿弓迎省運 不負好韶華

福安射箭队:满弓迎省运 不负好韶华

鍾海燕在訓練中

寧德網消息(閩東日報記者 鄭凱 文/圖)距離第十六屆省運會只有70多天的時間。7月底在南京落下帷幕的2018年全國射箭U17、U15、U13(重點學校)錦標賽上,由福安射箭選手組成的寧德代表隊完成了省運會前夕的最後一場比賽。大戰之後,全隊沒有休息,而是馬上返回訓練基地,開始了新一輪集訓,福安射箭隊也進入最後的“省運時間”。

“這次南京的比賽由於颱風天氣,隊員們沒能發揮出最好的水平,稍有遺憾。但在省運會前能有這樣以賽代練的機會非常難得,既能讓隊員發現自身不足,積累寶貴的比賽經驗,又可及時調整好心態。”福安射箭隊教練李曉輝介紹道,本屆省運會將帶領30名隊員分別參加甲、乙、丙三個組的比賽。接下來要利用不多的訓練時間集中精力,調整心態、彌補不足,爭取在家門口發揮出最好的水平。

“射箭項目在寧德算是個冷門體育項目,但在福安已有22年的訓練歷史。福安高級中學從1995年開始開展射箭運動,當時用的是‘光弓’(自制竹弓)訓練,幾個人合用一把弓。甚至連外出比賽時使用的護胸、護臂、指套、箭壺都是自制的。”說起福安高級中學射箭隊的光輝歷史,主教練王建華感慨萬千。

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射箭隊培養出了上海市射箭教練劉招武,培養出郭巧霞、馬曉勉、黃仲華、林劭辰等6名國家健將級運動員。2000年,福安市第十中學更是先後被國家體育總局評為“先進集體”,被國家射擊射箭中心評為國家射箭後備人才培養基地。

8月的寧德已進入盛夏時節,在福安市高級中學射箭靶場內,幾乎每天都能見到刻苦訓練的隊員們。只見他們雙腳開立,目光如炬,左手推弓,右手滿弦,“嘭”的一聲,一支支離弦的箭穩穩地紮在70米外的箭靶上。

訓練間隙,王建華教練拿起隊員的反曲弓和碳素箭介紹道:“現在隊裡的條件越來越好了,你別看這簡簡單單的一把弓、幾隻箭,再加上隊員身上的裝備,一套下來價值就要2萬元至3萬元。每把弓與箭都是根據隊員的身高、臂長、體重以及肌肉力量量身定製的。”

與訓練時的從容專注、英姿颯爽不同,訓練後的隊員一張張年輕的臉龐顯得稚氣未脫。鍾海燕就是這樣一位靦腆的小姑娘。

“射箭是一個對穩定性要求極高的項目,每次射箭時都要用固定的姿勢,相同的力道。”鍾海燕說,使箭脫離弓飛向靶紙,一般人或許都能做到。但要想使箭射中靶標,需要經過長久的訓練。

人的精神和肌肉狀態會不停變化,若要每次都以同樣的狀態來射箭是不可能的,經過長時間訓練摸索,每個人都會形成自己獨有的射箭姿勢。長滿老繭的雙手和曬黑的皮膚是長期訓練帶來的“獎勵”,可這些困難沒有令這個愛美的女孩退縮。“堅持自己最初的夢想。”她常常這樣告誡自己,超越昨天的自己就沒有遺憾。

“射箭最為講究的是心平氣和,與電視上射箭比賽的刺激、緊張不同,平日裡的訓練顯得十分枯燥。”李曉輝說。

每天,隊員們都要重複射箭五六百次,往往一天的三次訓練結束後,運動員們都已精疲力竭。幾乎每個運動員右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上都磨出了厚厚的老繭。除了射箭,他們還要進行高強度的體能和專項力量訓練。

如今,福安市高級中學射箭隊的梯隊建設日趨完善,梯隊的四位教練也都曾是射箭隊的一員。作為年輕教練員,他們將年輕人敢於創新的活力和從不服輸的拼勁帶到了隊裡,對待工作兢兢業業,對待隊員亦師亦友,對待專業肯鑽研、肯探究,使這支隊伍充滿了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