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射箭队:满弓迎省运 不负好韶华

福安射箭队:满弓迎省运 不负好韶华

钟海燕在训练中

宁德网消息(闽东日报记者 郑凯 文/图)距离第十六届省运会只有70多天的时间。7月底在南京落下帷幕的2018年全国射箭U17、U15、U13(重点学校)锦标赛上,由福安射箭选手组成的宁德代表队完成了省运会前夕的最后一场比赛。大战之后,全队没有休息,而是马上返回训练基地,开始了新一轮集训,福安射箭队也进入最后的“省运时间”。

“这次南京的比赛由于台风天气,队员们没能发挥出最好的水平,稍有遗憾。但在省运会前能有这样以赛代练的机会非常难得,既能让队员发现自身不足,积累宝贵的比赛经验,又可及时调整好心态。”福安射箭队教练李晓辉介绍道,本届省运会将带领30名队员分别参加甲、乙、丙三个组的比赛。接下来要利用不多的训练时间集中精力,调整心态、弥补不足,争取在家门口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射箭项目在宁德算是个冷门体育项目,但在福安已有22年的训练历史。福安高级中学从1995年开始开展射箭运动,当时用的是‘光弓’(自制竹弓)训练,几个人合用一把弓。甚至连外出比赛时使用的护胸、护臂、指套、箭壶都是自制的。”说起福安高级中学射箭队的光辉历史,主教练王建华感慨万千。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射箭队培养出了上海市射箭教练刘招武,培养出郭巧霞、马晓勉、黄仲华、林劭辰等6名国家健将级运动员。2000年,福安市第十中学更是先后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先进集体”,被国家射击射箭中心评为国家射箭后备人才培养基地。

8月的宁德已进入盛夏时节,在福安市高级中学射箭靶场内,几乎每天都能见到刻苦训练的队员们。只见他们双脚开立,目光如炬,左手推弓,右手满弦,“嘭”的一声,一支支离弦的箭稳稳地扎在70米外的箭靶上。

训练间隙,王建华教练拿起队员的反曲弓和碳素箭介绍道:“现在队里的条件越来越好了,你别看这简简单单的一把弓、几只箭,再加上队员身上的装备,一套下来价值就要2万元至3万元。每把弓与箭都是根据队员的身高、臂长、体重以及肌肉力量量身定制的。”

与训练时的从容专注、英姿飒爽不同,训练后的队员一张张年轻的脸庞显得稚气未脱。钟海燕就是这样一位腼腆的小姑娘。

“射箭是一个对稳定性要求极高的项目,每次射箭时都要用固定的姿势,相同的力道。”钟海燕说,使箭脱离弓飞向靶纸,一般人或许都能做到。但要想使箭射中靶标,需要经过长久的训练。

人的精神和肌肉状态会不停变化,若要每次都以同样的状态来射箭是不可能的,经过长时间训练摸索,每个人都会形成自己独有的射箭姿势。长满老茧的双手和晒黑的皮肤是长期训练带来的“奖励”,可这些困难没有令这个爱美的女孩退缩。“坚持自己最初的梦想。”她常常这样告诫自己,超越昨天的自己就没有遗憾。

“射箭最为讲究的是心平气和,与电视上射箭比赛的刺激、紧张不同,平日里的训练显得十分枯燥。”李晓辉说。

每天,队员们都要重复射箭五六百次,往往一天的三次训练结束后,运动员们都已精疲力竭。几乎每个运动员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上都磨出了厚厚的老茧。除了射箭,他们还要进行高强度的体能和专项力量训练。

如今,福安市高级中学射箭队的梯队建设日趋完善,梯队的四位教练也都曾是射箭队的一员。作为年轻教练员,他们将年轻人敢于创新的活力和从不服输的拼劲带到了队里,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对待队员亦师亦友,对待专业肯钻研、肯探究,使这支队伍充满了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