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格尔与沙俄关系如何?

水木雲


准噶尔汗国与沙俄是既有合作又有斗争的关系:

准噶尔汗国的前身是蒙古卫拉特四部之一的准噶尔部。自从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徐达从蒙元手中收复燕京之后蒙元势力就退回北方草原,然而脆弱的游牧经济已无法支撑元朝仿照汉制建立起来的统一帝国,于是蒙古草原迅速恢复到了成吉思汗统一之前的诸部割据状态。到明末清初蒙古各部大体分为三部分:漠南蒙古(今内蒙古自治区)、漠北喀尔喀蒙古(今蒙古国)、漠西卫拉特蒙古(今新疆天山以北)。准噶尔部属于漠西卫拉特蒙古,漠西卫拉特蒙古主要由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四大部落和一些小部落共同组成,其中和硕特部长期作为卫拉特联盟的盟主存在。

俄罗斯的历史起源于东斯拉夫人的基辅罗斯国家,12世纪中叶基辅罗斯国家解体成一系列小型公国。1236年成吉思汗之孙拔都西征欧洲,罗斯诸公国全被其席卷。1240年拔都在南俄草原建立了金帐汗国。在基辅罗斯分化出来的诸公国中莫斯科大公国逐渐脱颖而出——莫斯科大公国通过为蒙古可汗征收贡赋和征讨不听号令的公国而取悦于蒙古金帐汗廷,而莫斯科大公国则利用蒙古人的威势趁机削平群雄,逐渐完成了罗斯诸公国的统一。1480年日渐强大起来的莫斯科大公国摆脱了蒙古的统治,到16世纪初莫斯科大公国已兼并了特维尔、普斯科夫和里亚赞等罗斯公国,又从立陶宛人手中收复了斯摩棱斯克,至此一个北起白海、南至奥卡河、东临乌拉尔山、西达第聂伯河的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宣告诞生,然而这仅仅只是俄罗斯民族扩张史的开始。148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兼并诺夫哥罗德共和国;1552年第一位正式使用“俄罗斯沙皇”这一头衔的伊凡四世亲率15万大军,携带150门大炮征服了由蒙古金帐汗国分化出来的喀山汗国;1556年伊凡四世又吞并了蒙古后裔建立的阿斯特拉罕汗国;1557年沙俄在北高加索的中心要地松孟河与捷列克河的汇合处设立哥萨克军屯以窥视格鲁吉亚;1595年3月沙皇自行颁布诏书声称哈萨克归属于俄罗斯。1581年哥萨克人叶尔马克奉沙皇伊凡四世之命纠集了840名俄军侵入失必儿汗国,随着失必儿汗国的被征服,俄国人已越过作为亚欧分界线的乌拉尔山,而此时东面辽阔的西伯利亚地区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没能形成统一的政治实体,而始终是以分散的原始部族的形象存在,这大大刺激了沙俄向这一地区扩张的野心,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沙俄和准噶尔开始有了接触。

1586年俄国人在向西伯利亚扩张的过程中建立秋明要塞,1587又建立了托博尔斯克城,1594年修筑了塔拉城。而这时的准噶尔还只是卫拉特四部联盟的成员之一,尚未完成卫拉特蒙古的统一,这时的准噶尔甚至都不是卫拉特四部的盟主,而是臣服于和硕特部的拜巴噶斯汗。1596年俄罗斯从塔拉城派人侦查蒙古各部的聚居地。1604年俄国人在修建了托木斯克堡后继续向南推进,在这一过程中俄国人遇到了声称是向卫拉特准噶尔部进贡的“贡民”。1606年9月卫拉特准噶尔部派人通知俄国方面:俄方收容了准噶尔的“贡民”,要求俄方放人。俄方予以拒绝,由此引发了双方的冲突:1607年200人的俄国部队遭遇了5000准噶尔人的伏击。1607年俄国钱时卫拉特各部并宣称卫拉特臣属于俄罗斯。这时的准噶尔正遭受东蒙古阿勒坦汗和西部的哈萨克汗国的东西夹击,在这样的局势下不得不向塔拉城派出使者先行稳住沙俄。1608年准噶尔在东西两个战略方向上均获得大胜:东部的阿勒坦汗被驱逐到很远的地方,西部哈萨克的进攻部队也被歼灭。此后原本向阿勒坦汗称臣进贡的部落倒向了准噶尔,然而这时的沙俄也要求这些部落向自己进贡。1610年准噶尔袭击了俄国的殖民据点塔拉城,以此为标志揭开了准噶尔和俄罗斯近200年战争历史的序幕。1611年准噶尔控制了塔拉城的一口赖以生存的盐水井,禁止哥萨克通过。占领了这些贡民的动物资源丰富的游牧地,宣布俄罗斯在此地统治无效。 1612~1613年俄罗斯和准噶尔交战,双方互有俘获,1614年大雪灾,准噶尔牲畜死伤无数,东边的阿勒坦汗再度回来要求准噶尔进贡。双方缔结和平。1616年俄罗斯派出使者。得知达来台吉是最大的台吉,准噶尔可出动10000士兵。这一期间准噶尔和俄罗斯双方互有攻掠:准噶尔俘虏不少哥萨克。1600年~1606年刚兴起的准噶尔大败阿勒坦汗、哈萨克和吉尔吉斯。吉尔吉斯在俄罗斯和阿勒坦汗的吞并压力下加入了准噶尔集团。由于这时准噶尔的主要精力用在对付东边的阿勒坦汗,所以这一时期准噶尔和沙俄之间的冲突规模还相对较小。

1619年包括准噶尔在内的卫拉特各部向北迁徙,一直逼近到距离沙俄的秋明、乌法等要塞据点很近的地方。次年已归附准噶尔的吉尔吉斯人袭击了沙俄城镇。俄方随即就这两件事同准噶尔方面进行谈判,到1623年双方的关系缓和下来。然而十年之后中亚的希瓦汗国的使臣向沙俄传话表示:希望和沙俄联手对占据商道的准噶尔采取联合军事行动。然而这一时期沙俄的主要扩张方向是远东太平洋沿岸和黑龙江流域,而准噶尔主要扩张方向则是东部的青海地区,在这样的局势下双方都无意和对方决裂,于是双方互派使者、交换战俘并开放了边境贸易。作为游牧民族的准噶尔部在手工业、建筑业、农业方面是相对较为落后的,因此常向西伯利亚的俄国城镇购买家畜良种、武器弹药,而沙俄则在同准噶尔的贸易中获得战马。这一时期双方的关系基本维持和平状态,当然其中偶尔也会出现波折:1634年准噶尔部落首领巴图尔辉台吉出动两千余人攻击在亚梅什湖开发盐业的俄国人并主动进攻秋明要塞。总体来说:当准噶尔同其他蒙古部落和西部的哈萨克汗国关系紧张时就会缓和同俄国的关系。当准噶尔、沙俄、其他蒙古部落、哈萨克人、吉尔吉斯人几股势力纵横博弈之时东方的大明王朝走向了覆灭:公元1644年先是闯王李自成的军队攻破北京,崇祯皇帝自缢煤山;接着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剿灭农民起义军和南明势力。顺治三年(1646)包括准噶尔在内的卫拉特各部首领二十二人联名奉表贡,清廷赐以甲胄弓矢,命其统辖诸部。

1670年葛尔丹在继承准噶尔部的汗位后击败和硕特部首领兼卫拉特盟主的鄂齐尔图汗,遂成为卫拉特霸主,把卫拉特联盟变为事实上的准噶尔汗国。两年后获得达赖喇嘛的赠号“博硕克图汗”(蒙古诸部信黄教以获得达赖赠号为荣)。他征服哈萨克、灭叶尔羌汗国,称雄西域。1688年进攻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继而进军内蒙古乌兰布通,威逼北京。这一时期准噶尔汗国的疆域囊括了今天的新疆、中亚、外蒙以及内蒙的一部分,在这样的局势下葛尔丹顺势将统一蒙古诸部提上议事日程。被葛尔丹打败的和硕特部进入青海建立了和硕特汗国。青海和西藏都位于青藏高原上,历史上同属吐蕃王国。吐蕃王国覆灭后藏传佛教在青藏高原上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后来藏传佛教政权先后归附元、明两朝。和硕特部在青海建立和硕特汗国后和西藏的达赖政权合作共同统治青藏高原。葛尔丹在追击和硕特部的过程中也把自己的势力扩张到青藏高原。就在葛尔丹向青藏高原扩张之时西藏达赖政权与青海和硕特汗国政权却闹翻了:事情的起因是五世达赖时期他的管家桑结嘉措利用自己和达赖的特殊关系掌握了藏传佛教的教权,鉴于当时这一地区政教合一的客观现实要想统治青藏高原必须同时具备教权和兵权,然而桑结嘉措的弄权行为使得青藏高原的教权和兵权出现了分离——教权掌握在桑结嘉措手中,而兵权掌握在青海和硕特汗国的拉藏汗手中。五世达赖死后桑结嘉措担心拉藏汗乘机剥夺自己的管理权,于是在没知会拉藏汗的情况下自作主张立了六世达赖。拉藏汗自然不承认这位未经自己认可的达赖,桑结嘉措深知自己手中没有兵权,真打起来绝不是拉藏汗的对手,于是他利用自己掌握藏传佛教教权的号召力向葛尔丹发出求援结盟的意向。葛尔丹早年在西藏学佛期间深受桑结嘉措优待,在相同的政治利益和昔日的个人感情驱使下葛尔丹率部大举进入青藏高原。

此时清军刚入关夺取了原属明朝的土地,漠南蒙古各部也臣服于清朝,这对崛起于东北白山黑水之间自身人口并不多的满清王朝而言:已经是足够大的疆域了。然而葛尔丹的扩张令清朝的康熙皇帝越发感觉到威胁:如果任由葛尔丹吞并青藏高原,那么大清的西部疆界将完全暴露在准噶尔汗国的威胁之下,考虑到青藏高原的地缘优势将使葛尔丹在面临清军时具有居高临下的巨大优势。更何况葛尔丹同时还在向喀尔喀蒙古和内蒙古等地扩张,这是摆明了要统一蒙古诸部的架势,而这是清政府绝对无法容忍的——因为这些蒙古部落也是清王朝竭力要控制的,内蒙古诸部更是已在清王朝控制下并已成为清政府制衡中原汉族的一大势力。至此北亚的局势已演变为清王朝、准噶尔汗国和沙皇俄国三足鼎立。1683年葛尔丹派往伊尔库茨克的代表团向沙俄表示:在俄国与清朝在黑龙江的冲突中支持沙俄。以此为标志开启了准俄联合抗清的历史序幕。在1690年的乌兰布通之战后葛尔丹还曾一度放言“借俄罗斯鸟枪兵六万助战”。不过总体上而言:这一时期准噶尔和俄罗斯的合作关系更多的是一种名义上的相互声援——沙俄在雅克萨之战中没能得到准噶尔的援助;准噶尔在乌兰布通之战中也没能获得沙俄的支援。

1697年3月13日战败后的葛尔丹服毒自杀。次年准噶尔汗国的信任首领策妄阿拉布坦遣使清朝献上葛尔丹的尸体以示臣服。策妄阿拉布坦与其儿子噶尔丹策零统治时期(1698年~1745年)是准噶尔汗国的鼎盛阶段:管辖包括今新疆、青海、蒙古高原西部、西伯利亚南部以及中亚地区的哈萨克以及乌兹别克等广大地区,人口达到五百余万,拥有三十万大军,数次击败清朝军队,使哈萨克及乌兹别克等中亚王国成为向其领土的组成部分。然而1745年噶尔丹策零死后准噶尔汗国爆发内战,此后国势急转直下,一时间原本已臣服于准噶尔的哈萨克举兵反抗,东部的清军虎视眈眈,而沙俄也在这一时期加紧向准噶尔的土地渗透,国力衰颓的准噶尔不得不在各方势力之间夹缝求生。1757年清军平定准噶尔阿睦尔撒纳的叛乱,准噶尔汗国彻底灭亡。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准格尔部投靠沙俄,在历史上确有其事,斗争是潜流,主要是投靠。

康熙年间,蒙古准格尔部的首领噶尔丹准备开展“东进”计划,收服东方的三个蒙古大部落,成为新的蒙古大汗。

为了与清朝对抗,他必须寻找靠山,于是,便投靠沙皇俄国。早在康熙二十年十一月,,他就积极与沙俄接触,派两名使节率领70人的使团前往伊尔库次克,上书沙皇。

沙皇派遣高官接待了准格尔部的使者,同意与他们结成同盟,但是有一个条件,什么条件呢?

就是要准格尔部袭击喀尔喀蒙古,因为喀尔喀蒙古正在全力抵抗沙皇进攻贝加尔湖一带。

康熙二十六年,准格尔部3万大军与喀尔喀蒙古的扎萨克图汗部,并唆使扎萨克图汗进攻土谢图汗部。沙皇俄国也同时派出哥萨克骑兵,喀尔喀部伤亡惨重,数十万部众被迫南迁内蒙古,“溃卒布满山谷,行五昼夜不绝”。

这些都是蒙古准格尔部的首领噶尔丹勾结沙皇俄国的铁证。


历史有妖气


准格尔部起源于明朝时期的瓦剌部,游牧地区涵盖额尔齐斯河、鄂毕河、叶尼塞河上游地区,天山北麓,阿尔泰山和蒙古杭爱山西侧,包括巴尔喀什湖地区。

准格尔部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准格尔汗国,成立时期在17世纪后半叶。而在17世纪初,沙皇俄国就已经向西伯利亚扩张。俄国人的扩张主要依靠各类水系,溯流而下或溯流而上。俄国人东进到西伯利亚,自然溯流而上(西伯利亚河流自南向北流入北冰洋),进入温暖的南方地区,也就是准格尔部游牧地带。准格尔部作为游牧社会,尚未形成现代的民族国家,也没有明确的领土边界概念。但是,他们有领地的意识。当沙俄溯流而上、以修筑城堡要塞的形式逐渐蚕食准格尔的游牧地时,俄国人与准格尔人就开始了交往历史。

准格尔与沙俄的交往有和平交往也有战争,也有联合对抗清朝的时候。

第一阶段:和平交往与冲突并存。游牧民族向来在手工业、建筑业、农业方面技术落后。因此,当沙俄扩张到西伯利亚时,准格尔人经常向西伯利亚俄国城镇购买家畜良种、武器弹药、手工业工匠等。准格尔则向沙俄供应战马。

俄国人不断蚕食准格尔的领地,通过建筑要塞型殖民城镇,只进不退,持续压缩准格尔人的领地。当俄国人进入准格尔人的腹地时,遭遇了坚决反击。例如,1634年,准格尔部落首领巴图尔辉台吉出动两千余人攻击在亚梅什湖开发盐业的俄国人,并主动进攻秋明要塞。俄国人的蚕食不仅是占领土地,还要争夺属民,以获取财富。例如,俄国人向势力范围内的游牧民征收皮毛等实物税。这削弱了准格尔的实际控制权。

第二阶段:准俄合作抗清。沙俄在中亚地区势力不足。准格尔的主要战略方向是喀尔喀蒙古。这就意味着沙俄对准格尔的威胁大于清朝。1683年,噶尔丹派往伊尔库茨克的代表团向沙俄表示,在俄国与清朝在黑龙江的冲突中,支持沙俄。从而透露了其亲俄反清立场。但是准俄合作虚多实少。准清战争中,沙俄能够提供的帮助非常有限。噶尔丹被清朝打败后,代表准俄联合抗清战略彻底失败。

第三阶段:在夹缝中求生。康熙末年到雍正朝,准清战火再起,双方以阿尔泰山为界划分势力范围,从而进入和平时期。但是,沙俄的蚕食并未停止。到了乾隆朝,随着准格尔内讧,乾隆帝出兵灭亡准格尔汗国。在这期间,准格尔的政权建设加速进行,但是其与沙俄在领土、矿权等方面的争端增多,清朝则在东方虎视眈眈。最终在18世纪60年代被清朝灭亡。


布莱克怀特


准噶尔汗国与俄罗斯之间当然存在竞争关系,双方甚至出现过兵戎相见的情况。

大约在16世纪后期,俄罗斯人向着亚洲北部扩张,相继于1552、1556和1598年征服了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和西伯利亚汗国,并逐渐与和托辉特部的阿勒坦汗、喀尔喀的车臣汗、土谢图汗展开接触,这个时间早于他们得知清朝存在之前,而阻挡他们继续前进是蒙古人。

根据巴德利(John F. Baddeley)的资料,1606年从塔拉城南侵的俄罗斯哥萨克兵在额尔齐斯河中游草原第一次遭遇“喀尔木克人”;喀尔木克人即Kalmyk,正是中亚突厥语民族对卫拉特蒙古人的称呼。

准噶尔汗国的正式创立者是巴图尔珲台吉(Batur Hungtaiji)——当然,早在他即位之前,俄罗斯人和准噶尔人之间已多次因为额尔齐斯河的盐矿利益产生龃龉——1641年,巴图尔珲台吉向托博尔斯克抗议俄罗斯袭击自己的吉尔吉斯属民,1644年致信沙皇抗议哥萨克兵袭击其在托木河一带的属民,并要求对方赔款,1647和1649年又派兵攻击俄罗斯在托木斯克建立的城堡。

自巴图尔珲台吉开始,再到随后的僧格、噶尔丹、策妄阿拉布坦、噶尔丹策零等人统治时期,类似的争斗可谓此起彼伏。

值得一提的是,1717年就在策妄阿拉布坦派兵进入西藏袭杀拉藏汗时,俄罗斯人也在加紧在额尔齐斯河流域的渗透,他们于1719年派出一支由俄罗斯军官利哈列夫(Ivan Likharev)带领的五百人军队趁准噶尔兵力不足之机侵入斋桑泊,并被驻守在附近的噶尔丹策零(Galdan Tseren)察觉,他不顾当时清朝进攻的危险局面,率兵给予俄罗斯人迎头痛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