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口决堤到底值不值?

花园口决堤,又称花园口事件、花园口惨案,是中国抗战史上与文夕大火(长沙大火)、重庆防空洞惨案并称的三大惨案之一。1938年5月侵华日军攻陷徐州,并沿陇海线西犯,郑州危急,武汉震动。为阻止日军西进,蒋介石政府采取“以水代兵”的办法,下令扒开位于河南郑州北郊的黄河南岸的渡口——花园口。

花园口决口后,奔腾的黄河水迅速下泄。此时正值雨季黄河上游河水暴涨,花园口决口处被迅速冲大,同时被淤塞的赵口也被大水冲开 。赵口和花园口两股洪水汇合一起,如脱僵野马,奔泻而下的黄河水,卷起滔天巨浪,历时4天4夜,由西向东奔泄的河水冲断了陇海铁路,浩浩荡荡向豫东南流去。

花园口决堤到底值不值?

淹没了中牟、 尉氏、扶沟、西华、淮阳等地;又经颍河、西淝河,注入蚌埠上游的淮河,淹没了淮河的堤岸 ,冲断了蚌埠附近的淮河铁路大桥。蚌埠向北经曹老集至宿县,也都成了一片汪洋。形成大片的黄泛区,间接导致惨绝人寰的1942河南大饥荒。史称花园口决堤。

花园口决堤到底值不值?

为何要掘开花园口大堤?

1938年4月,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大捷后,蒋介石从他著名的“抗战三日即亡国”论一下变成了速胜论。他匆忙把他的20多万中央军调到了徐州战场,计划借李宗仁等胜利的余威,和日军在徐州决战。对于中国军队在徐州地区的大量集结,5月初,日军迅速集结10多个师团30多万人向徐州地区夹击。

1938年5月15日 ,日军在徐州的包围圈马上要形成时,蒋介石发现自己的主力部队有被包围在徐州的危险,就又匆忙决定放弃徐州。这样,所谓的徐州会战刚开始就失败了。而且,从各处调来的机动部队就这样被拉来拉去,毫无作为,对全国各地的战局造成不利影响。

花园口决堤到底值不值?

正在这时,日军土肥原贤二率第14师团约2万人却强渡了黄河,他的目的是阻止一战区的援军增援徐州。这样第14师团在陇海线附近就形成了孤军深入之势。蒋介石决定亲自指挥豫东战役。此时豫东中国军队有6个军,6个军12万人包围土肥原1个师团2万人,程潜积极进行作战部署,称“就是吃也能把土肥原吃掉”。

1938年5月23日,土肥原开始突围,并把进攻的重点放在了兰封。因蒋介石嫡系部队将领临阵脱逃,中国军队前后共投入15万多人,没能消灭土肥原的2万人,连蒋介石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兰封战役是“战争史上一千古笑柄”。土肥原重新占领了兰封,开封失守已成定局;郑州岌岌可危。

花园口决堤的战略意义

为防止日军攻占郑州后沿平汉铁路南下,直取武汉,经国民党最高当局批准,从1938年6月1日开始策划, 到6月9日炸堤成功, 没有采取组织人民群众撤离的任何措施。放水当天, 正值大雨,水势漫延而下, 贾鲁河、涡河流域的乡村城镇一片汪洋。水流淹没了中牟、尉氏、扶沟、西华、商水一带, 形成一条广阔的水障。

由于水障的形成, 日军各部队均停止了追击。第14 师团一部被洪水包围于中牟县城; 位于泛滥中心的第16师团一部, 来不及撤走的车辆、战车等重武器,皆沉于水底, 并冲走、淹死了一批日本士兵。急流的黄河水注人淮河时, 淹没了淮河堤岸,7月13日, 大水冲断了淮河大铁桥, 蚌埠至宿县一带, 亦成泽国。

花园口决堤到底值不值?

花园口决堤阻止了日军华北方面军的追击,让撤退至郑州的第一战区各部队得到了喘息之机。

其次,从后来解密的日军文件中得知,日军本来是打算沿大别北麓进击,辅助部队沿长江两岸进军武汉的。但花园口决堤后,淮河水猛涨,走大别山北麓的进攻路线基本无法实现了,所以只好改主攻方向为长江两岸。而长江两岸复杂的地势显然更有利于中国军队的布防,客观上又延迟了武汉陷落的时间。

花园口决堤到底值不值?

以上这两点都客观上形成了对武汉的保护,也就给全国的资源、人员向西南后方转移提供了充足的时间。而除了以上两个效果外,最重要的则是下面这个隐藏的效果——保护了陕西!

为什么花园口决堤会保护陕西呢?实际上,黄河的改道是从豫东南横贯而出,这就使得日军与中国军队在河南东西两侧隔河相望,而这一望就望到战争行将结束的1944年。而这期间,由于河南发生的巨大旱灾,有导致了河南成为了“三不管之地”!(河南旱灾也与决堤有关系)。而这也客观上造成日军不愿借由河南进攻陕西,于是郑州、洛阳和中原大部分地区得保多年,也使这片地区成为陕西的隔离带。

花园口决堤到底值不值?

陕西保全有什么好处呢?一来避免武汉陷落后,日军再由陕西威胁四川的北部,试想一下,一旦湖北、陕西同时被日军占领,那么四川的国民政府还如何自守呢?此外,陕西的保全还客观上保护了陕甘宁地区的边区政府,使边区的经济得到了发展,而延安也才成为了抗战时期的一块乐土。这对于中国今后的发展都有着无需言说的重要意义!

花园口决堤造成的影响

依照相关统计,花园口决堤后,被洪水冲击最大的县有44个,其中包括河南20个、安徽18个、江苏6个,影响范围约3万平方公里,实际受淹成灾面积1.3—1.5万平方公里,淹没耕地1993.4万亩;有1250多万人受灾,390万人外逃,89万人死亡;经济损失折合银元超过10亿元。

花园口决堤到底值不值?

灾民困苦流离,河南“泛区居民因事前毫无闻知,猝不及备,堤防骤溃,洪流踵至;财物田庐,悉付流水。当时澎湃动地,呼号震天……间有攀树登屋,浮木乘舟,以侥幸不死,因而仅保余生,大都缺衣乏食……又以饥馁煎迫,疾病侵夺,往往横尸道路……株守泛区者,更是迫于饿馑,无暇择食,每多以含毒野菜及观音粉争相充饥,草根树皮,亦被罗掘殆尽、糠粕杂食,反为上撰,饥民面目浮肿,肤肌绽裂,或便秘脱肛,伏地惨呼……”《申报》(香港版)也报道说:“黄水肆虐,污坑遍地,蚊子多,死尸多,难民们又经常露宿在外,遂致瘟疫流行。患霍乱、伤寒、痢疾的人很多,特别是得了霍乱,上吐下泻,有的人半天时间就死去。花园口决堤不久,在黄水包围的开封就发生了霍乱,死亡者众多。”

总之,无论花园口决堤对于中国的未来有多大的意义,这次行动造成的生灵涂炭还是令人遗憾的,借用当时很多知名人士的感慨,“这就是弱国的无奈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