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驚亂奔走,會帝遣騎都尉曹操將兵適至 "所述何事?

如果沒有這場突如其來的大起義,已經年逾不惑的皇甫嵩,大約就只能以一個官宦子弟、地方大員的身份出現在史書裡了。

朱儁是為戰爭而生的。在這之前,他本人已經在交州打過一次中等規模的平叛戰役,指揮七個郡的軍隊剿滅了數萬叛軍。這次,當皇甫嵩還在朝堂上建議解除黨禁、解決軍隊後勤問題的時候,他已經先一步在河南長葛和黃巾軍的將領波才打了起來,並且還打了敗仗。所以當皇甫嵩解決了政治上的問題姍姍來遲的時候,局勢已經很被動。

皇甫嵩冷靜地觀察了形勢,然後用他溫和的聲音和向來不緊不慢的語氣,分析了敵軍的弱勢和己方的機會:起義軍沒有戰鬥經驗,依草結營。

這樣情況就很明確了,火攻是最佳方案。於是火攻。軍士的喊殺、叫囂與噼噼啪啪的燃燒聲一齊打破了夜空的寧靜,黃巾軍的覆亡就在這一夜開始了。按理說,東漢王朝這架朽爛不堪的機器,由於有了皇甫嵩和朱儁這樣優秀工人的維修,還要繼續運轉下去。當皇甫嵩和朱儁聯軍追殺黃巾殘軍的時候,命定要終止東漢運轉的巨人出現了。

"賊驚亂奔走,會帝遣騎都尉曹操將兵適至。"這兩位名將也許現在並不認識眼前這位年輕的將官,更不會知道他日後會一手架空並覆亡現在他們所極力挽救的東漢王朝。他們只認得這位將官和他的兵丁們的漢軍服飾,於是達成了默契一起追殺殘軍。他們現在還是同事。

就在這樣一個並不寂靜的夜晚,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三個人現在的目標只是早日肅清黃巾軍。至於幾年後乃至幾十年後所發生的重大變故和精彩故事,是他們所意料不到的。

東漢的大反撲是迅速的。皇甫嵩和朱儁又聯合在汝南、陳國、陽翟、西華打了四仗,都大獲全勝。至此,鬧得最兇的潁川黃巾軍主力已經遭全殲。於是兩人分道揚鑣,皇甫嵩往東郡,朱儁往南陽,去繼續展現各自的軍事才能,也繼續各自在波譎雲詭的漢末危局中的表演。皇甫嵩在東郡打了一仗,消滅了七千多人,擒獲了梟首,於是轉向河北——黃巾的大本營。

負責河北戰事的是盧植。盧植是漢末一位文武全才的人物。他師承東漢大儒馬融,與鄭玄是師兄弟,他還教授了許多弟子,其中最傑出的兩位,公孫瓚和劉備——偏偏不混學術圈。

盧植打的是勝仗,卻差點判了死罪;董卓不曾贏過,卻不過停職反省。並且讀了董卓的傳記我們也可以看到,這是一個屢仆屢起的"福將"。為什麼有福,對照一下盧植相信大家就會明白。董卓的軍事才能未必高明,但政治手腕絕對是一流的。他接盧植的班,盧植差點丟了性命,他卻不過免了官職;將來他做皇甫嵩的部下,做了幾年居然爬到皇甫嵩的頭上去了。這就是東漢當時的政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