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行善是为了求福报,那还是心上有贪着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刘余莉品读《群书治要》

如果行善是为了求福报,那还是心上有贪着

《群书治要360》讲座第42集05

如果我们行善是为了求福报,那还是没有放下,还是心上有贪着。其实我们想一想,我们这一世来到这个世间,是清清净净地来,也应该清清净净地走。所有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等,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所以求这些福报,到头来都是一场空。

如果行善是为了求福报,那还是心上有贪着

《群书治要360》第八十句:【不修善事,即为恶人; 无事于大,则为小人。纣为无道,见称独夫; 仲尼陪臣,谓为素王。即君子不在乎富贵矣。】

这句话出自《群书治要》卷五十《抱朴子》。不行善事的,就是恶人;不奉事尊长的,就是小人。商纣王为君无道,所以被称为独夫;孔子身为诸侯的大夫,却被推许为素王。素王,就是有王者之德而未居王者之位的人。这说明君子并不在于是否有权势和财富。

“不修善事”,就是不积德行善。因为我们行善,看到别人有需要,就去帮助他。假如别人有苦难,我们视而不见,这就是见义不为,对自己的良知就有损。对良知有损,心性就是在堕落。

从这里我们看到,“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个人不去修善事,不去热心帮助别人,那每一天都是在退步。因为不是为别人着想,自私自利的心就在增长。

所以有人鼓励我们要“日行一善”。就是要把行善变成自然,像我们呼吸一样,自然而然,甚至我们都感觉不到。

我们做了善事还不放在心上,就像我们看布施一样,要做到三轮体空,“内不见己,外不见人,中不见所施之物”,心地清净。

为什么要这样做?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我们和众生是一体的。他有困难我们去帮助,也是自然而然。如果我们行善是为了求福报,那还是没有放下,还是心上有贪着。其实我们想一想,我们这一世来到这个世间,是清清净净地来,也应该清清净净地走。所有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等,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所以求这些福报,到头来都是一场空。

如果行善是为了求福报,那还是心上有贪着

我们做善事要心无挂碍,欢欢喜喜地做。做好事之后,欢欢喜喜地走,很潇洒、很自在、很随缘。遇到善事、好事,要尽心尽力地去做,但是心里连痕迹都不着。该走的时候,一丝毫的挂碍没有就走了。

“无事于大,则为小人”,“事”就是事奉。不能够事奉恭敬尊长,不管是在家对待父母,还是在团队里对待主管,在学校里对待老师,不能够恭敬奉事的,这就是小人的行为。为什么说得这么严重?因为一个人的善根,是从孝敬当中生出来的。如果一个人连对父母的孝、对老师的恭敬都没有了,那一定是习气做主,善根没有办法增长,很难不堕落到小人的行径。我们想一想,一个人在家不孝敬父母,对老师不尊敬,他到社会上怎么可能不和别人产生对立和冲突?

如果行善是为了求福报,那还是心上有贪着

“纣为无道”。纣的行为荒淫无道,虽然是一国之君,却被人家称为“独夫残贼”,被认为是非常残暴的人。

“仲尼陪臣,谓为素王”。孔子当过鲁国的大夫,是一个辅助国家的大臣,但是后人都称他为“素王”。受到百姓的推崇,代代活在百姓的心中。

孔子在历代都备受尊崇。唐朝开元二十七年,唐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宋真宗的时候,封孔子为“至圣文宣王”。元朝元武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大成至圣先师”这个称谓,是从元朝来的。

元武宗还说了一句话:“先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名”。在孔子之前出世的圣人,如果没有孔子把他们的教诲承传下来,后代根本就不知道有这样的古圣先贤。“后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法。”在孔子之后两千多年成圣贤的人,都是以孔子为榜样来效法。因此孔子真正是一位承先启后的大圣人。所以百姓尊崇他,称他为“素王”。

我们学了这一段,也是期许自己要效法孔子,让这一生在承传文化,贡献民族、国家、社会乃至世界上,能够有所建树。

最后一句话说“即君子不在乎富贵矣”。一个人一生,对世界民族、对人民有多大的贡献,不在于他的权势、地位,而是看他有没有智慧、德行。

如果行善是为了求福报,那还是心上有贪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